黄福芳
沈约是南朝时期名动天下的学霸。史学方面,他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等一系列作品。文学方面,他在南朝“永明体”诗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提出的“四声八病”音韵学说,为后世近体诗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成就,与沈约对书的迷恋是分不开的。
沈约出生没多久,父亲因迎接孝武帝迟缓被杀,家道因此中落。沈约懂事后,母亲常常跟他提起父亲在世时家中的辉煌,说到动情处,常常眼角含泪。小沈约悄悄下了决心:一定要努力学习,重振家门,让母亲过上好日子。
自此,沈约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上。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拿起枕边的书来读。他要求自己所读的书都要做到熟读,因而,每天都是白天读书,晚上温习,做到读过的每一篇文章都熟记于心。母亲看到沈约每天这样苦读,很是心疼。多次提醒沈约要注意身体,注意劳逸结合,但是沈约都只是听过则过,还是像从前一样拼命苦学。母亲没有办法,只好少给他添加灯油,早早撤去他取暖的火,让他晚上没办法读书,尽早上床休息。
沈约知道母亲的心思,也不愿意忤逆了母亲,只好每晚早早歇下。但躺在床上,沈约根本没办法入睡,他总是记挂着自己还没有看完的书,心里像猫抓一样的煎熬。于是,他就反复地默背白天所读的书,这才渐渐地平静下来。沈约发现,晚上躺在床上的这一段时间,背过的书印象特别深刻。白天学习,晚上在床上默背,既可不浪费时间,又免了母亲的担忧,何乐而不为呢?自此,沈约调整了自己的学习方法,白天的时间还是拼命苦学,晚上,躺在床上,却仍然是在黑暗中睁着眼睛苦背。
这样苦读、苦背多年,沈约博览群书,经史子集,无所不通,更写得一手好文章,名动一方。后来,济阳的蔡兴宗听说了沈约的才华,与沈约结交之后,更是被沈约嗜学如命的精神感动,于是引荐沈约为安西外兵参军,兼任记室。
有了官职之后,沈约读书更是如鱼得水。有了朝廷的俸禄,沈约和母亲的生活有了保障,他把节约下来的钱全部用来买书。搜书寻书读书成了沈约业余最大的爱好。沈约担任尚书度支郎期间,拜访好友谢朓,在谢朓书房发现一本好书,沈约翻阅之下,大感兴趣,竟忘记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一直埋头在谢朓书房看书。谢朓多次叫他,他只是擺手,让不要吵他,等他看完书,从书中抬起头来,这才恍然发现原来不是在自己家中。沈约对书的痴迷,到了如此地步。
沈约的家中,除了书,几乎别无长物。据《湖录》记载他的藏书有十二万卷之多,比当时京师的藏书还要多。一次,梁武帝想找任昉的工笔之作,国家藏书库里没有找到,梁武帝马上就想到了沈约。梁武帝派人去问沈约,并说:“这些书,也唯有沈约能有了。”果不其然,一报上书名,沈约马上就找出了梁武帝想要的书。
沈约爱书,耐得住寂寞,一路拼命苦学,终成一代文宗。他的才华也逐渐得到梁武帝的认可,一路凯歌,官至太子少傅。所以,哪里有什么天才?所谓天才,所谓学霸,都不过是拼命苦学、与书“怼”上罢了。
(编辑 之之/图 锦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