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 我们总是把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商业”也成为一个行业的代名词。那么“商人”一词与商朝有联系吗?
答:确实是有联系的。商朝的时候由于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社会分工扩大,出现了专门以从事交易为生的人员,其中还有很多人牵着牛车和乘船从事长途贩运。我们熟悉的姜子牙就曾在朝歌以宰牛为业,还在孟津卖过饭。这种盛况与商朝统治者相关,他们鼓励经商,还修整大路,以利天下物流,“商葩翼翼,四方之极”形容的就是当时的盛况。商朝灭亡后,一些商朝遗民没有了生活来源,便以经商为生。这部分人走街串巷,吆喝叫卖。人们听到他们的声音,就知道“商人”来了。
问 我们总是听到一个词:下海经商,为什么要把从体制内走出去经营商业的活动称为“下海”呢?
答:“下海”最初是指稀里糊涂做某事。据元代戏曲《洛阳桥》记载,宋朝有一个蔡姓状元遵照母亲遗愿为家乡修建一座洛阳桥,建桥过程中,桥墩突然打不下去了,于是请来阴阳先生,说是海龙王不同意。于是,蔡状元贴出布告,寻求能下海之人。结果数月过去,还是无人应征。衙役担心县官怪罪,就胡乱在酒馆里找了个叫“夏德海”的人,谎称找到了“下得海”的人。当然,这个是民间流传的故事。事实上,在古代“下海”一词也有戏曲界票友转为职业演员等多重含义,而现在流行的“下海”基本上只是指放弃原来工作而经营商业。
问 在很多古装剧里面,总是把钱称为“孔方兄”,这里面有什么典故吗?
答:“孔方兄”在古代指钱币,由于铜钱大多外圆内方,所以又被称为“孔方”,而加上一个“兄”字,则是与一些典故有关。西晋惠帝元康年间,政治腐败,贪污贿赂盛行,达官贵人多有“钱癖”,社会风气也是“唯钱是求”。有文人为了讽刺当时的庸俗社会风气,便开始做文章,其中“亲之如兄,字曰孔方”一句形象地刻画了人们对于金钱的追逐。而宋朝的黄庭坚也曾写下“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的名句,原来在他贬职后,原来交往亲密的一些亲朋好友开始和他疏远。在伤心之余,他写了这首诗。意思是笔墨(管城子)没有庸俗相(食肉相),钱却与我疏远了(引申为嫌贫爱富的亲戚朋友)。由于此诗的广泛流传,“孔方兄”也就成了“钱”的代名词。
问 目前我们使用的人民币以“元”为单位,辅以“角”和“分”。古代的货币单位到底是什么?“元”又是怎么来的呢?
答:在商代以前,广泛运用自然物为货物交换的媒介,也就是龟甲和贝壳。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有大量这类买卖的记录,当时使用的计量单位为“朋”。后来金属货币产生,成为一般等价物,有金、银、铜等。其中较易发现和开采的是铜,所以春秋战国时期所铸的钱都是铜钱,各国不统一,各种形状的都有。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颁令实行统一的度量衡,货币得到统一,才有了“两”“文”这些计量单位。“两”和“文”在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占据主导地位,“元”则产生于明朝中后期。万历年间,欧美流行最广泛的货币“银圆”传入中国,最通行的是墨西哥银圆,钱面有鹰的图案,所以又称鹰洋。因其质地为“银”,形状呈圆形而得名。一枚就称为一圆。“圆”既是货币名称,又是单位名称。为了书写方便,后来人们就借用同音字“元”代替了。此后,虽然又使用过多种货币,单位“元”却一直沿用。可见,“元”最初来自“圆”,是金属货币的形状。
问 《木兰辞》中说:“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里“市”指的是“市场”吗?为什么会用“市井”“市侩”这些词来形容一些不好的品质?
答:《木兰辞》中的“市”,古代叫作“市井”,指的是商品交换的场所,是指商肆集中的地方,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市场”是差不多的意思。古文曰:“立市必四方,若造井之制,故曰市井。”可见最初的“市场”是四方的,在东、西、南、北都可以买到商品,状如井字,所以称为“市井”。最初的时候,市场在城市空间位置被定位于宫殿或官衙的背后,这是周礼中“前朝后市”的一种体现。但是城市商业的发展却未被“礼”所完全束缚。自汉至隋唐,在一些大的城市,以“市”命名的区域并非一处。如汉代长安有九个市,六市在大路西边,统称西市;三市在大路东边,统称东市。东西市以外还有个槐市。北魏洛阳有东市、大市、四通市等。古代“市井”虽然提供了一定的商业空间,但也存在封闭性。商业区和居民区完全分离,并不利于商业的发展。通常,市周围围以市墙,分设四门,按时开启和关闭。可见,当时“市井”贸易受到严格的管制。而在“市井”中有的人缺斤短两,有的人偷窃,有人为鸡毛蒜皮的事情互相叫骂,人们便用“市井小人”或“市井无赖”来形容那些平庸之辈。而用“市井”“市侩”这些词形容一些不好的品质也反映出我国古代重农抑商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