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王志斌
叶伟在家里已经待了两个多月。说起来,从硕士毕业开始工作到现在十来年的时间,他没有一年完整地休完带薪年假,每年都盼望着能找个时间好好休息一下。现在,他终于休息了,可每天在家里坐立不安,心情焦虑。没错,他被裁员了!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他的公司为了生存下去,砍掉了一些项目,很不幸,叶伟所在的项目从经理到办事员全部都被“优化”掉了。刚开始,他还不是很着急,一方面是公司支付了一定的赔偿,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一直对自己还比较自信,觉得自己有学历也有能力,以前的时候还总是有猎头打电话为他推荐高薪工作。可两个多月的时间过去了,他开始慌了!因为他居然还没有收到一家公司的面试邀请,以前那些热情的猎头也不见了踪影。后来他们项目部一起叙旧的时候,他才得知35岁以下的那些前同事或是找到了下家或是转行,而与他年龄相仿的一些前同事情况与他一样,变成了“家里蹲”。原来,传说中的“35岁危机”真实发生在他身上了。
这件事情让他非常郁闷,明明自己现在“年富力强”,凭什么就被歧视了?叶伟和他前同事遭遇的事情不是个例,而是现代社会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曾有学者对上海和成都的招聘广告(共计约30万份)进行调查,发现上海八成以上的职位都要求应聘者年龄在35岁以下,而在成都该比例也接近七成。全国各地公务员招考年龄的上限一般也是35周岁,只有黑龙江等少数省份将年龄上限放宽到了40周岁。
企业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门槛要求?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通常将20—35岁(或40岁)称为成年早期,而35岁属于成年早期的后段,是生理拐点和社会角色拐点叠加的年龄。具体来说,在成年早期,人的心理发展、智力水平不断上升,到25岁左右趋于平稳,而创造性思维在10年左右的时间内可以维持巅峰状态。但人的生理机能从30岁左右开始老化,再加上家庭角色和职场角色的不断转化以及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很多人在35岁左右开始产生职业焦虑感以及身心疲倦感,甚至会有一种被耗竭的无望感,有时甚至影响到工作的积极性。所以很多企业会对35岁左右的求职者保持高度警惕。也正是因为心理发展的这种特点,企业在招聘基层员工时通常比较青睐年轻人。尽管20多岁还没有达到最佳年龄区,但如果能在最佳年龄到来前抓紧培养员工,一方面能够使这些员工尽快地接受和融入企业的组织文化,另一方面能够使年轻员工尽早进入最佳年龄区,形成较高峰值,为单位做出更多贡献。当然,还有一些优势显而易见,比如20多岁的员工相对来说没有那么多的生活负担,更容易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他们的工资水平更低,企业能节省成本,并且更容易去执行指令,没有那么多自己的想法。
一个人,如果不思进取,哪怕正值年少,也形同槁木;如果努力拼搏,哪怕年过半百,照样能绽放光芒。那些正值盛年的35岁群体,正青春,路还长。
当然,如果因为有这样的规律存在而对35岁以上的求职者产生歧视,甚至在招聘的时候“一刀切”肯定是不对的。其实很多这个年龄段的员工他们的思想趋于成熟、职场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敬业程度高、对企业的心理认同度也较高,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个年龄段的人也是国家进步和社会稳定的中坚力量。那么,如何缓解“35岁危机”呢?这里就需要从多方面来努力。
从企业的层面来说,首先要科学规划人才的发展,包括合理规划各个层面人才的年龄结构;其次,企业要帮助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确定发展目标和途径,真正参与到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中,使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机对接,最终实现双赢。最后,企业自己要构建完善的员工培训体系,唤醒员工的学习意识,提升员工的职业竞争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现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模式开始产生变化,以往我们一直在享受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的红利,习惯了整体性经济上升的趋势。而现在我们频频在重要的领域被人“卡脖子”,产业瓶颈屡见不鲜,更重要的是随着我国日渐步入老龄化的现实来看,以往那种劳动力无限供给或年轻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所以,不管是从哪方面来说,企业都要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帮助员工一起打破“35岁危机”。
从个人层面来说,也有很多需要我们去做的。第一,要以积极心态迎接变化、适应变化。很多人在面临即将到来的35岁,会产生一种恐惧、焦虑,其实大可不必。第二,有良好心态的前提是什么?是要勇于学习、善于学习,以学习为根本动力,不断丰富自身知识体系、优化自身的能力结构、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要明白“打铁还需自身硬”。第三,如果可能的话,个人应在进入职场伊始就做好自身发展规划,30岁前确定职业锚、选好奋斗路,并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而不断调整,既要力戒好高骛远、不切实际,也要防止自卑消极、懒惰怠倦。
“35岁危机”这个话题已经不新鲜了,今年的两会上又成为热点话题,相信在很长的时间内还会引起讨论。但是说到底,一个人,如果不思进取,哪怕正值年少,也形同槁木;如果努力拼搏,哪怕年过半百,照样能绽放光芒。那些正值盛年的35岁群体,正青春,路还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