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志强 付娜仁
摘要: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健康中国这一发展战略,突出了人民健康的重要性。近年来,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身体健康,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自己孩子的身体健康。本文在健康中国以及幼儿体适能的训练方法的背景下从幼儿体适能教育训练的特点出发,阐述了如何提高幼儿体适能教育,分析了影响幼儿体适能教育的部分因素。旨在提出明确提升幼儿体适能教育的方法与策略,为大家在幼儿体适能教育方面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 体适能教育 训练方法
前言
体适能一词最早源于美国,它指身体能力除了能够胜任工作之外,还对突如其来的变化以及压力拥有适应的能力。通常我们将年龄在3-6岁的儿童称为幼儿,在这个年龄段的儿童身体素质、身体抵抗力较差,所以有必要通过参加体适能教育训练来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幼儿体适能教育行业便兴起。体适能教育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能够培养孩子吃苦耐劳以及团队合作精神,使其身心健康统一发展。
一、幼儿体适能教育的特点
幼儿体适能教育主要由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构成,它是专门为幼儿设计的体育训练课程,运用各种方法,提高幼儿的身体技能、身体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身体健康主要由速度、力量、柔韧、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构成;而心理健康由意志力、团队合作能力、不畏艰苦等意志品质构成。
1.全面性。幼儿体适能教育应与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相符合,从增强幼儿体质,增加幼儿身体健康出发,关注幼儿发展的三大方向:第一,注重身体健康发展,包括幼儿的身高、体重、身体形态等方面,在注重营养的同时又必须要控制好体重,以保持正常的身体姿态。第二,注重身体素质的发展,幼儿身体素质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此时正处于发育期,应避免进行力量训练,但应加大灵敏素质和柔韧素质在幼儿阶段训练比重。第三,注重神经系统的发育,幼儿体适能教育训练在加强身体素质训练的同时还应当注意加强对幼儿神经系统的刺激,因为此时是神经系统发育的高峰期,加强刺激有利于幼儿的脑部发育以及认知、情感的发展。
2.基础性。幼儿体适能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参加比赛,而是为了幼儿的身心健康能夠全面的发展,不仅是身体还是心理都能够健康的发展。所以幼儿体适能教育训练更多的是去培养孩子的兴趣,并且通过不断地学习让其成为孩子的爱好,养成运动的习惯。其内容可能就是一次简单地走、跑、跳之类简单易学的项目,让孩子在练习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不怕吃苦的意志品质。[ 1 ]
3.趣味性。幼儿时期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在这一时期第一信号系统占主体地位,幼儿表现出喜欢动但是容易疲劳,神经系统易兴奋但也易疲劳。传统的幼儿体育课程,形式单一,不能够调动幼儿的运动兴趣,不利于幼儿运动习惯的养成和运动技能的形成。因而,幼儿体适能教育训练需改变传统的课程,通过游戏的方式提高幼儿对运动的兴趣,让其感受在训练中身体上和精神上的愉悦。
4.针对性。幼儿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在不同的年龄具有明显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各部位的发育有早晚快慢之分,例如;男生的力量比女生大。因此在进行幼儿体适能教育训练时要注意不同的年龄、不同性别分别针对性的设计训练内容,以达到每个幼儿都能够全面发展的目标。根据幼儿身心发育的特点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游戏法是少儿体适能教育训练中最为常用的方法。通常,游戏法难度较低,运动量小但幼儿易集中注意力,在幼儿体适能教育训练中运用较广泛,但是在设计游戏的时候要考虑幼儿的年龄、性别、兴趣、体能等多个因素,要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体适能教育训练。
二、影响幼儿体适能教育的因素
1.缺乏相关专业人才。俗话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由于幼儿体适能教育培训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而且还要掌握幼儿的身心发育规律,在训练中还必须关照到每一个人。通过实际的考察以及查阅相关的资料发现,虽然当下体适能教育培训行业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专业的幼儿体适能培训教师严重匮乏,东西部地区差异较大。
2.幼儿体适能课程体系薄弱。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期刊发现,目前的幼儿体适能教育多数参考的是幼儿体育课程中的内容,感觉就像是上体育课一般,缺乏独特性和创新性。幼儿体适能教育由于是近年来新兴的产业,在社会上没有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其课程体系还不够完善,在具体的实践中还存在部分问题,例如:对提高幼儿的兴奋性、如何让幼儿将注意力集中到体适能培训中等。
3.对幼儿心理发展重视不够。幼儿体适能教育不仅是对身体上的锻炼而且还是对心理上的锻炼,身体上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心理上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能力。当下幼儿体适能教育大多数是室内的训练,对室外的课程重视度不高,注重了幼儿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技能,但忽略了团队合作、亲子互动,对幼儿心理发展不够重视。[ 2 ]
三、幼儿体适能教育训练方法
训练内容体系是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为了完成训练任务的训练体系。构建幼儿体适能教育训练内容体系,以便于在之后的训练过程中应对各种复杂的情景,以及更好的去开展训练活动。由此,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笔者将体适能教育训练分成两个部分:首先是身体素质训练,其中包括心肺功能训练、柔韧性训练、协调性训练、灵敏性训练;然后是心理能力训练,包含提高幼儿的团队精神、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1.身体素质训练方法。我们将人体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速度、力量、柔韧、耐力、灵敏、协调等身体机能称为身体素质。但是由于幼儿正处于发育期,骨骼还未发育完全,在此阶段不宜进行负重练习,因此训练时只进行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另外,根据人体生长发育规律以及各种身体素质发育的最佳时期,在此阶段发展柔韧素质、灵敏素质、协调素质、心肺功能最佳,所以在进行幼儿体适能教育训练时以这几种素质为主。
(1)柔韧素质训练。柔韧性是指在运动中关节活动幅度范围,是完成大幅度运动的基础,也是快速运动的先决条件。除此之外,柔韧素质的好坏还会影响运动技能的学习。柔韧素质发育最佳的阶段是在七岁之前,因为在幼儿时期骨的弹性大,韧带的伸展性高,但是幼儿骨骼的密度小容易发生畸形,必须遵循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促进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通过查阅资料,笔者总结出发展幼儿柔韧素质的建议。第一,在练习前必须充分地进行热身活动。第二,注意温度对柔韧素质的影响。第三,柔韧素质训练要保持经常。第四,在发展幼儿柔韧素质的时候,不能专门用一节课来练习。根据上述问题总结出以下几种训练方法:1.髋、腿部位多采用压腿、站立摸脚、摆腿以及踢腿的方式。2.肩部采用肩前绕和后绕。除此之外,还可以创设相关情景,利用器械,在外部的助力下克服自身体重去完成游戏,在快乐轻松的环境下发展柔韧素质。
(2)灵敏素质训练。灵敏素质是指外界环境改变时,能够快速的改变自身运动的位置,幼儿期是灵敏素质发育的敏感期,在此阶段发展灵敏素质将会事半功倍。灵敏素质的发展不仅有利于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而且还对以后学习某一运动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灵敏素质的训练尤为重要。但灵敏素质训练要求兴奋性高,情绪饱满时进行,为此在训练时必须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還要专门设计强度低的练习,根据在知网以及查阅书籍,总结出以下训练方法:1.信号刺激法,在训练中让幼儿听到信号后,再做出相应的反应,例如当教练员喊左的时候,向左走。 2.选择性信号练习,同时给出几个信号,但是只对某一信号做出选择。
(3)协调素质训练。协调素质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身体各器官、部位、系统协同工作的能力,是速度、力量、柔韧、灵敏的综合表现。小脑是控制身体平衡的,因此发展协调素质有利于幼儿的脑部发育。协调素质和柔韧素质息息相关,良好的柔韧素质有利于协调素质的发展,良好的协调素质也能够促进柔韧素质的发展。在发展幼儿协调素质的时候一般采用的一种是垫上徒手练习,例如:各种爬行通过完成各种较为复杂的动作去发展协调素质。另一种是将舞蹈、体操、徒手操等与音乐结合,使其在具有鲜明节奏的情况下完成各种练习。
2.心理能力训练。体能训练固然重要,不仅可以增强幼儿体质、增进健康,还可以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但幼儿心理训练也相当重要,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在体适能教育训练中只有体能素质和心理素质两手抓,并且两手都要硬,才能促进幼儿的身心统一发展。在幼儿体适能教育训练中,对心理训练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侧重点都在体能素质训练中。因此,笔者通过实际的调查和查阅资料,总结出幼儿心理训练的方法-游戏法,通过创设某种具有故事性的情景,设置一个情景,让其在游戏中达到相应的目的。但游戏法也有许多注意事项,例如在训练中设置比较难的目标,并且鼓励其完成,以培养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
四、结语
当前,我国已经达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接下来向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前进,在健康中国的背景下,人们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在未来一段时间,幼儿体适能教育训练将迎来发展高潮。在现代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校培养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在进行幼儿体适能教育训练时,要激发幼儿对体育的兴趣,使其发展为乐趣,培养其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正如梁启超所说少年强则国强,幼儿体适能教育对幼儿影响深远,因此,我们应建立幼儿体适能教育的体系构架,总结出幼儿体适能教育训练的方法与技巧、建立动态的监督体系,使得幼儿体适能教育训练能够得到更好、更加全面的发展。
(本文系2020年河套学院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健康中国”背景下儿童体适能教育质量现状与提升实践研究,项目编号:HYSY202034。)
【参?考?文?献】
[1]肖丝娟.“健康中国”背景下济南市儿童体适能培训机构现状调查研究.南昌大学.
[2]车国瑞.对成都地区双流县幼儿体适能现状的研究[D].成都体育学院.
(责任编辑:刘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