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红丽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中医痔瘘科 云南 曲靖 655000
功能性便秘的症状包括原发性持续性便秘症状以及大便干结、艰涩不畅等。老年群体由于机体功能下降,消化系统功能不足,咀嚼能力降低以及肌肉张力不足等,发生功能性便秘的概率增加。由于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正逐渐加剧,医疗工作中应充分重视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疾病。当前,临床上对于这一疾病多采取药物治疗,如欧车前、乳果糖、甘露醇、比沙可啶、开塞露、依托必利等,可改善患者胃肠功能,促进肠道蠕动。但是由于该病与患者不良饮食习惯、不良排便习惯、精神压力大有关,中医效果不容忽视。为了分析中医护理方案在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56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开展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本次的研究时间是2019年1月-2020年1月,研究对象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6例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平均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单组患者28例。在对照组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65~73岁,平均(68.83±1.54)岁。在研究组中,男17例,女11例;年龄66~75岁,平均(68.72±1.53)岁。对比和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行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功能性便秘疾病诊断标准;②年龄超过65周岁;③知悉此次研究方案,自愿参与,并积极配合;④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①存在结肠、直肠等器质性病变;②合并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③存在沟通障碍、认知障碍。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法。①健康教育,很多患者对功能性便秘的了解甚少,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因此护理人员要通过口头讲解、发放宣传册、视频、讲座等方式给患者讲解功能性便秘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治疗方案以及日常生活管理的重要性。让患者意识到该疾病的治疗关键在于自身的积极配合,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②心理干预,部分患者由于长时间的便秘从而出现不良情绪,不仅影响自身的心理健康,而且会加重病情。因此需要护理人员给予心理疏导,加强关心和鼓励,让患者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和护理。③饮食护理,患者发生便秘与其自身的饮食习惯具有直接关联,只有做好患者饮食指导方案,才能有效地从根源上帮助患者控制便秘症状。一般情况下,应该要求患者清淡、高纤维饮食,保障饮水量。在了解病患饮食习惯、喜好的基础上,指导病患适量增加富含纤维食物的摄入,如韭菜、芹菜,必要时可指导病患摄入萝卜、黄豆等产气食物,进而促肠蠕动。指导病患增加每日饮水量,控制在2000~3000mL为宜,同时需注意根据季节情况调节水温。④日常生活护理,帮助患者重新建立健康的排便习惯和意识,让患者在早餐后排便,如没有便意时也需要如厕10~20min。长此以往,就可以帮助患者固定排便时间。此外,还需要指导患者不熬夜,作息规律,适当运动,更好促进肠胃蠕动,改善便秘。良好的运动指导能够帮助患者改善和缓解便秘症状,尤其是在患者骨盆与腹部肌肉张力的控制上,因此在患者管理过程中,应该就患者运动指导工作进行科学分析,提高患者运动指导能力,尤其是患者骨盆与腹部肌肉张力的控制,提高骨盆肌肉张力,以此为患者自身症状改善提供帮助。⑤用药护理,对于便秘症状严重患者的管理而言,科学的用药指导也具有显著优势,所以在临床管理工作开展中,应该做好便秘治疗中的药物管理指导方案,以此提高患者管理效果。给予患者苁蓉通便口服液(生产企业:甘肃天水岐黄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Z10910032,规格:10mL)3次/d,10mL/次。麻仁润肠丸(生产企业:河南华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93267,规格:10粒/1.6g)3次/d,10粒/次。如果症状比较严重,用药无效果,则可以为患者进行灌肠治疗,将番泻叶泡水后,用温水调和,然后借助灌肠器为患者灌注,从而改善患者便秘症状,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两个月,观察患者治疗效果[2]。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方案。①饮食护理。将研究组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分类,主要包括脾胃虚寒型、津亏血少型、肠道气滞型、肺脾气虚型和肠道实热型,针对患者的不同证型,实施不同的饮食护理方案,对于津亏血少型、脾肾阳虚型以及肺脾气虚型患者,在日常饮食中应避免生冷和寒凉的食物,更多食用香蕉、山药和枸杞等食物,多饮水。而肠道气滞以及肠道实热型患者,饮食过程中应避免患者受到辛辣食物的刺激,禁止饮酒,而莲藕、杏仁和陈皮等食物为佳[1]。②情志护理。老年患者慢性功能性便秘症状的发生与其自身心理状态有一定的关系,发生功能性便秘的患者一般在精神上有疲劳、紧张等特征,所以需要进行情志护理。护理人员积极引导和沟通,了解患者自身的不良心理并加以疏导,同时加强对患者家属的宣传和教育,共同促进护理效果的提升。③按摩护理。取仰卧位,引导患者将全身肌肉放松,搓热双手将右手手掌平放在腹壁上,左手则叠在上方,从大鱼肌和掌根发力,沿脐周行顺时针的环形揉搓,旋转至右下腹回盲部位,沿着结肠进行反复的揉搓按摩。按摩时间一般在早餐后30min展开,或是在排便前20min展开。脐周揉4min左右,顺时针按摩约12min,一日控制在3次左右。此外,引导患者进行自主按摩。责任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自理能力的训练,在训练期间充分调动患者的自理积极性,使得患者能够在护理人员引导下独立完成腹壁按摩。对排便动力减弱的患者,应该对其进行腹肌锻炼和肛提肌的收缩训练,使得患者能够逐渐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注意事项:患者按摩前应该先将小便排空,按摩的手法上,用力应该均匀、柔和、有力且持久,开始按摩时用力可较小,后逐渐增加力量,由轻至重,尽量使得热量逐渐渗透腹部,使得肠蠕动得到促进,进而达到排便的目的。护理人员还应该对患者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和引导,对患者的不良情绪应该积极消除,提高患者依从性[3]。④穴位敷贴护理:将穴位膏药放到患者的穴位处贴好压平,之后敷在患者的天枢、三阴交、支沟、大肠腧、足三里,时间约为4~6h,这一过程中要每1~2h按摩穴位,每次按摩的时间为2~3min,皮肤处于微微发热即可,之后将膏药撕下,查看患者的皮肤状况,防止其出现皮肤过敏的情况。⑤艾灸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选择患者的足三里、天枢与中脘等穴位,然后护理人员用针在0.3cm生姜片上扎孔数个,将生姜片放置在上述穴位上,通过大、中艾炷点燃放在姜片中心来开展隔物灸治疗,如果患者出现灼痛感,护理人员需提起姜片,让姜片离开皮肤一会儿,然后再放下施灸治疗,施灸治疗需让患者局部皮肤潮红湿润,每个穴位的每次施灸为5~7壮。灸法治疗可以对患者穴位进行有效刺激,可有效帮助患者疏通经络,使得患者血液循环加快,从而有利于患者康复。
(1)对比两组自发排便次数(每周排便3次以下为0分,每周排便2次以下为1分,每周排便1次为2分,每周排便1次以下为3分)、便秘症状(排便困难、排便不尽、肛门异物感,按照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无症状为0分,轻度为1分,中度为2分,重度为3分)、伴随症状(肛周疼痛、肛门坠胀,按照症状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无症状为0分,轻度为1分,中度为2分,重度为3分)。
(2)对比两组生活质量,采取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主要包含有一般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八个项目,患者分数越高代表其生活质量越好。
(3)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将大便成型、质地松软,每周排便次数超过5次的患者判定为显效;将大便基本成型、排便费力缓解,每周排便在3~5次区间的患者判定为有效;将大便不成型、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每周排便次数小于3次的患者判定为无效。临床护理有效率为患者的显效比率与有效比率之和。
(4)使用问卷调查法获取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满意比率与一般满意比率之和。
应用SPSS 22.0分析和处理研究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两组自发排便次数、便秘症状评分、伴随症状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自发排便次数、便秘症状评分、伴随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便秘情况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的便秘情况对比(±s)
对照组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评分均低于研究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s)
表2 两组生活质量对比(±s)
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n(%)]
经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间对比差异明显,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n(%)]
导致慢性功能性便秘发生的主要因素是患者机体的肠功能紊乱,在所有患病群体中,以老年人群体最为常见。据统计,大约有30%的老年人都患有功能性便秘[4]。便秘也称“大便难”,在中国传统医学书籍中有较为详实症状与治疗记载,现代医学对于功能性便秘的表述主要区别于由于消化系统器质病变所带来的便秘症状。在临床中,患功能性便秘的患者,排便间隔异常延长,且其便质多为干硬或难以成型的状态。这种排便困难不仅并发腹痛、口臭、消化不良等症状,严重影响病患的日常生活体验,对于发病概率较高且器官功能更为脆弱的老年患者来讲,甚至在排便过程中存在诱发致命急性疾病的可能,威胁病患的生命安全。现阶段的西医治疗主要以药物灌肠或外科手术辅助积便排出,只能临时缓解病情,一旦停止使用药物或饮食不当,便秘就会再度复发,同时以助泻为主的油类或化学药物将会严重损害肠道内部菌群环境,带来较大的药物依赖性与副作用。中医治疗相比西医治疗,方案更为多样,能在诊断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病因进行针对性施方,同时其表里同治的治疗理念也明显降低了刺激性药物使用对患者所造成的机体负担,因此能够给予患者较为良好的治疗体验及结果。
在中医理论上,老年功能性便秘的发生与“虚证”有关,位置在大肠,且疾病的发生与患者的胃、脾、肾等脏器有较大关系,常因气血不足、肺脾气虚等造成此病。所以,中医护理注重对患者气机郁滞、情志不畅方面的干预[5]。利用有效的中医护理措施,包括饮食护理、情志护理、腹部按摩以及运动护理等方案,加强患者的肠道蠕动,改善气血不足、气机郁滞等问题[6]。中医护理干预对促进肠胃动力优势非常明显,成本低、机体能够干扰少是最显著的。穴位按摩上,选择的是良性刺激和体外压力传导模式,通过经络进行的传导反射作用,能够增强肠胃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进而使得结肠传输更加顺利,促进排便。沿肠管方向对腹部进行按摩,穴位和皮肤都能够得到兴奋,引发冲动的产生,反射后传入至大脑皮层也能够对神经功能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促进肠胃蠕动,松弛肛门括约肌,对排便有帮助。脐部本身具有较多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经外部刺激后较为敏感,经过中枢神经系统的传导能够迅速在全身起到刺激作用。腹部按摩后产生的温热之气也能够温通经络,对机体有疏气理滞之效,对大肠和小肠的节律收缩具有较好的助力作用,粪便能够松动下行,温热双手在全腹进行按摩后,能够鼓动正气,对腹部的滞胀有很好的消除作用,肠道蠕动得到促进,大便也能够及时排空,有效防止便秘的出现。
在本次研究中,应用了中医护理的研究组患者,其护理有效率(96.42%)高于仅应用了常规护理方法的对照组(71.42%),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96.42%>71.42%),数据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研究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医在治疗与护理各类疾病时,由于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一直以来都受到推崇。如果便秘是由饮食不当引起的,如酗酒,喜欢辛辣食物等,可以服用牛黄解毒丸。该类药物是中药成分,副作用小,同时控制辛辣,便秘可以得到有效缓解。如果便秘是由于忧愁、焦虑过度、缺乏运动导致的,可以服用木香顺气丸等药,同时禁食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如粽子,年糕等。如果便秘是由于疲劳或者其他疾病引起的,就可以服用补气血的中药,不可以食用不易消化和苦寒泻下的食物,如黄连,芦荟等。老年人身体素质差,如果患有便秘,就要禁止食用冰冷食物、苦寒泻下的食物。对于阴虚血亏的便秘患者来说,可以食用四物汤口服液等中成药。以上的这些中药对治疗便秘具有比较好的效果。在选择药物时,要根据具体的病因,对症下药,及早缓解便秘造成的困扰。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在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中应用有良好的效果,能改善患者的便秘症状,促进患者消化系统功能的提高,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