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洪波 曹佳俊
(1.中共青海省委党校/青海省行政学院,青海 西宁 810001;2.青海师范大学,青海 西宁 810006)
绿色发展是以生态文明为内在价值指向的发展,是区域高质量发展及经济社会永续发展等议题的关键枢纽[1]。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度低、生态破坏严重、后续自然资源储备严重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在协调发展与保护的现实情境下,绿色发展成为唯一正确的中国道路选择[2]。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突出了绿色发展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绿色生活方式;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是我国重要的安全屏障和生态安全屏障[3]。放眼青海全省,超过九成的国土面积被列为限制和禁止开发区[4],经济社会发展缓慢是青海历史性难题,需要内地的对口支援,但在生态文明和绿色发展方面,青海应成为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示范者、引领者,成为“美丽中国”和“美好中国”建设的重要窗口。2021年8月,青海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对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作出部署,随后印发《关于加快把青藏高原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中指出:全力打造绿色发展新高地,培育和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态经济体系[5]。《方案》中以“四地”建设为发展策略,推动产业进行绿色转型和绿色发展,培育和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生态经济体系以及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升级,最终达到打造绿色发展新高地的宏伟目标(图1)。2022年5月,青海省第十四次党代会进一步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一优两高”发展战略,着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着力构建以产业“四地”为主体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立足“三个最大”省情,遵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针对青海的特殊省情,如何发挥其良好的生态基础、丰富的资源和气候条件等优势,总结绿色发展的经验模式,探求绿色发展的科学路径,推动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进而打造青藏高原绿色发展新高地显得尤为重要。
图1 青海打造绿色发展新高地的策略思路图
绿色发展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内容,由于各国技术水平和生产率的差异,不存在普遍适用的绿色发展实现路径[6],故而国内的研究成果对本研究更具参考意义和价值。国内最早对绿色发展概念进行研究的学者是胡鞍钢(2012),他认为绿色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延续,强调经济、社会、生态三大系统的协调统一。[7]卢风(2017)认为绿色发展是超越物质财富增长的可持续发展,其关键是绿色技术的创新,根本是思想观念的转变[8]。虽然尚未形成绿色发展内涵的统一界定,但我们可以认为绿色发展是以绿色技术推动绿色资产的累积和绿色需求的增加,达到经济增长、社会稳定、生态友好的目标[9],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发展模式。对于绿色发展路径的研究主要分为全国尺度和地方尺度,从全国尺度来看,秦书生等(2017)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和绿色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方面构建我国绿色发展路径。[10]廖小平等(2020)从企业的绿色创新、政府的绿色治理和居民的绿色消费三个方面构建我国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路径。[11]韩晶等(2022)认为在新发展阶段下,我国绿色发展应立足双循环发展格局、把握数字经济浪潮[12]、坚持创新驱动,激活绿色发展潜力,促使产业结构调整、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强化我国绿色发展中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有机结合[13]。从地方尺度来看,周宏春(2017)以东北地区为例,构建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和完善政策保障措施角度,构建资源环境代价小、社会经济效益高的可持续绿色发展路径。[14]吴学榕等(2020)基于长江经济带建设中云南省的发展实例,提出加快绿色产业发展、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和提升绿色治理能力的绿色发展路径。[14]杨冕等(2022)通过对省界毗邻地区的研究发现,推动土地集约式开发利用和促进旅游业发展是实现区域经济建设和生态保护“双赢”的有效绿色发展路径。[15]
青海是提出和推进绿色发展较早的省份[16]。早在2010年,时任青海省副省长的马顺清就提出要加强监管、创新机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构建绿色发展模式。[17]苏海红等(2017)在深入分析青海面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基本条件和绿色发展潜力的基础上,提出青海绿色发展实践和改革方面的实现路径。[18]次年,又以青海生态功能区为例,结合“一优两高”战略部署,探索科技支撑下的区域绿色发展路径。[19]陈文烈等(2022)从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建设入手,提出注重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互补,形成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绿色发展路径。[20]综上所述,学术界对于绿色发展路径的研究角度多样,在生态文明建设、产业“四地”打造的战略背景下,研究青海绿色发展新高地的实现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青海绿色发展及转型实践是逐步推进的,经历了从高污染、高消耗的传统工业向环境友好型的绿色生态产业的发展过程。自2007年在全国率先提出“生态立省”战略后,青海始终坚持以绿色为底色的社会经济发展思路,举办以“开放合作、绿色发展”为主题的青洽会;发展凸显青海生态特色的绿色建筑、绿色金融体系;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持续推动经济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环境和基础设施占固定资产比重逐年加大,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和垃圾处理率快速上升。青海绵绵发力,久久为功,坚定不移地积极构建具有高原特色的绿色发展体系,目前,青海推动绿色发展有了一些新的探索路径。
青海省传统的畜牧业随着产业的发展,逐渐出现产业结构单一、生产经营效益低、草畜矛盾突出等种种问题,青海省适时提出了发展生态畜牧业的重大战略决策。而作为载体的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也经历了从“生态补偿、以草定畜、统一经营、合作发展”基本思路,到摸索“联户制、大户制、代牧制、股份制”四种模式,再到确立以“配股制”为发展特色的艰辛历程,实现了资源转化为资产、资产转化为资金、资金转化为股份、牧民转化为股东、牧业转化为产业、成员转化为职工的过程。其中,极具发展特色的有“拉格日模式”“岗龙模式”等,体现了青海省以合作社为支撑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方式(图2)。
图2 以合作社为支撑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
拉格日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作为青海省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一个标杆样板,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受到社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1],形成了著名的“拉格日模式”,为青南地区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探索了新路,产生了巨大的示范带动效应。第一,股份制改革,资源整合。牧民以每股200元的比例用现金、草场、牲畜等入股合作社,为保证公平并平衡贫富差距,每户只能拥有2.5股现金股。第二,以草定畜,划区轮牧。合作社的天然草地根据牧草饲养和平衡放牧的原则,确定草地的载畜量,确定放牧次序、放牧周期和放牧时间,并根据面积和流通情况进行放牧。第三,股权量化,股份分类。将合作社、村集体经济以及国家投入资金等全部折合入股合作社,并将整合后的股份分为a股(集体股)、b股(个人股)、c股(保障股)和n股(服务股),股票的分类和设计充分考虑各方利益。在“拉格日模式”的示范影响下,果洛州甘德县岗龙乡岗龙村、玉树州治多县治渠乡同卡村、海南州贵南县塔秀乡塔秀村分别发展了以股份制改造创建的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畜、草三者的矛盾,推动了区域畜牧业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化转型。
发展以合作社为支撑的生态畜牧业一般为纯牧业的传统村落,有着丰富的天然草场和优质的牲畜品种,通过增加牲畜数量发展家庭畜牧业的传统道路越走越窄,牧民积极寻求改变途径,加之政府对合作社的高度支持,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应运而生,牧户通过投入资本(资金、草场、牲畜、劳动力等)进行畜牧业的统一发展,政府相应提供科技、牲畜育种防疫、机械操作等方面的技术支持,并由政府监督合作社的运营环节,保障牧户的权益,最终实现区域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绿色转型发展。
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发挥着保护、游憩、教育、社区发展等公共体验功能。[22]从国内外国家公园发展经验来看,将自然教育引入国家公园游憩,提供多种自然教育生态体验项目,是实现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功能的重要途径。[23]与国外不同的是,我们的国家公园是有人居住的,更强调协调人、兽和环境的关系,其特色是以园区内原住居民为主体对访客提供自然生态体验活动,使得原住居民的参与度高、获得性强。在青海国家公园试点建设期间,祁连山国家公园通过编制环境教育书籍、三江源国家公园通过建设森林峡谷览胜走廊、青海湖国家公园通过开展普氏原羚巡护体验等方式,有序开展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项目。生态体验活动展示了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成果,受益者是当地的牧民、社区,通过生态体验活动与当地社区形成利益共同体,并在此基础上继续推进生态保护(图3)。
图3 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发展模式
2017年,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澜沧江源区)成为三江源国家公园内首个开展生态体验特许经营活动的试点,生态体验行程包括雪豹寻踪、观鸟之旅、徒步探秘、牧民生活体验、幽谷观星等多种类型。当地合作社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合作,对昂赛乡的生态体验接待家庭开展集中向导培训,主要内容包括:烹饪技能、接待服务、医疗常识等方面。2020年,首批访客进入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体验祁连山典型的森林生态系统,由当地的生态管护员或牧民全程陪同确保安全,在不干扰保护对象、不损伤保护目标的前提下,了解生态系统和动植物,亲身参与国家公园的保护活动中去,体验当地的传统文化,沉浸式体验高品质的国家公园环境解说和原生态山水自然景观。2021年,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迎来了首批参与“黄河寻源计划”的生态体验访客,通过行前培训、全程科学领队解说、自然课堂以及知识和体能考验,让访客在充分的准备下感受国家公园自然生态系统的魅力和生态保护的意义,真正让访客意识到,眼前的绿水青山并不是一直如此,而是多年来生态保护的成果。
通过国家公园的生态体验特许经营机制,以“访客”代替“游客”“体验”取代“旅游”的方式,不同的园区开展了各具特色的生态体验项目,探索和实践了国家公园游憩活动的开展方式,发挥了国家公园生态教育功能,增加了原住民的参与感和收入,强化了访客们的生态保护思想意识,实现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价值转化。
生态旅游的概念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1983年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简而言之,生态旅游是一种在一定的区域内进行的不干扰区域生态系统、减少负面影响并为当地居民提供经济活动的负责任的旅游行为。生态旅游是传统大众旅游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虽然二者主要存在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体三个方面的差异[24](表1),但我们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并不否认传统旅游,它们是相互促进并协调发展的。
表1 大众旅游与生态旅游的差异
青海以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为基础,以丰富多样的生态产品为依托,以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为保障,乘着“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的东风,积极探索生态价值和生态责任的实现及履行、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协调发展与保护的绿色发展模式(图4),基本建立了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目的地体系。此外,青海充分挖掘生态旅游资源,将生态保护、环境教育与“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有机结合,以社区参与、共建共享的理念,引导农牧民通过农(牧)家乐、自驾营地接待、景区管理维护等有序参与生态旅游业,推出了高原研学、自驾摄影、高原康养等多种生态旅游产品,形成了大美青海高原生态文化旅游线、大美青海生态民俗旅游线、大美青海红色旅游线等多条生态旅游线路,让绿水青山的“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价值”。在展示大美青海、推动现代文明交流和带动基础设施建设的基础上,也实现了保护环境、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改善民生福祉的目标,充分契合了生态旅游保护环境和增强区域人民幸福感的双重责任目标。
图4 区别于大众旅游的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党的二十大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作为经济欠发达和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青海绿色发展应以高水平打造产业“四地”为重点,加快推动新型绿色产业发展,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展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和生态体验活动,形成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态环境治理模式。
首先,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持续推进以合作社为支撑的生态畜牧业发展模式,推行以草定畜、配股制等特色发展模式,打造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态畜牧业品牌,搭建特色农畜产品输出交易平台,推动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其次,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深入挖掘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潜力,推动清洁能源跨区域输送通道建设,打造国家储能先行示范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再次,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推动区别于传统旅游的生态旅游业发展,优化生态旅游布局,丰富生态旅游体系,创建国家级和省级旅游度假村、特色小城镇,打造研学、康养、文化、体育、商贸相融合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最后,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着力打造世界级钾、锂、镁、钠、硼和稀有元素综合利用的产业聚集地,引进和研发盐湖资源高效开发的关键技术,以“盐湖+”的发展模式,建成国内重要的盐湖功能材料生产基地。
首先,以技术支撑保障青海绿色产业发展,以全产业的“绿色化”为基础,以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为原则,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坚持发展青海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重点抓好高原生态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绿色服务业等新型绿色产业,通过能源技术创新和政策创新,优化清洁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其次,围绕大平台、全产业链的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释放经济社会发展新动能,将产业“梯度”转化为产业“势能”,推动青海传统生态农业、生态工业向现代生态产业的转变,构建青海现代生态产业体系。最后,依托青海独特且丰富的自然资源,推动传统产业的绿色升级。例如:利用青海充足的光照资源,发展微生物技术支持下的碳汇交易产业;利用青海丰富的生态资源,发展观光与生态教育体验特需产业和特色生态农牧渔业;利用青海独特的文化资源,发展极端环境下天然生产结合人工种植的高原中藏药业。
首先,要全面摸清生态物质产品、生态调节产品、生态文化产品等生态产品的底数,对自然资源明晰产权归属,构建生态产品动态监测网络体系,实时掌握生态产品的空间分布、质量等级等信息。其次,要精确核算生态产品价值,建立以行政区为单元的生态产品总值(GEP)统计制度,将生态产品的价值纳入青海国民经济核算,构建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评价体系,明晰指标体系、核算方法、数据来源等内容,根据青海不同地区和不同生态产品提出差异化的价值实现路径。最后,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转换路径,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自然资源及产品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与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生态环境损害成本及修复效益的价格形成机制,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积极构建与东部省份共同实现“双碳”的协同共赢机制,推动长江、黄河上下游水权交易的发展,探索多种水权交易方式。
首先,从基础教育的视角看,要将自然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计划,建立生态学校,开展生态课程,以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让中小学生体会生态保护的价值和意义,让生态环境保护的种子生根发芽。其次,从政府和原住居民的角度看,推进“村两委+社区”的共建、共管、共享国家公园生态保护模式,充分调动广大原住居民参与国家公园特许经营当中,持续对原住居民家庭进行集中向导和接待技能培训,提升他们的存在感、获得感,共享国家公园红利。最后,从国家公园生态体验访客来看,要提供社区舒适居住环境,设计完整的生态文化体验线路,实行严格的预约体系。行程开始前接受国家公园访客测试、行前教育等知识和体能考验,在行程中,访客须全程跟随领队,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用规定的活动方式和强度行动,行程完成后,应由政府部门颁发带有编号的国家公园访客证书,让访客在体验生态保护成果的同时达到治愈身心、舒缓压力的效果,感受别样的休闲体验。
首先,探索建立生态警察、检察官等司法保障制度,进一步明确政府、社会、企业、民众的生态保护责任,有效发挥多主体在生态治理中的作用,形成多方共商、全民共治的生态治理协商监督机制。其次,建立严格的绿色发展监管、考核制度,通过行政审批、提高市场准入门槛等方式限制污染企业的进入,提高企业生产过程中的排污成本,加大破坏环境行为的处罚力度,倒逼企业进行技术升级和创新,实现绿色发展。同时,定时定期地对企业进行绿色发展绩效考核,明确考核指标和计算方法等内容,对于优秀企业予以宣传和资源倾斜,对于考核不合格企业予以罚款用以激励优秀企业,多次不合格企业勒令停业整顿。最后,建立生态经济发展基金支撑青海绿色发展,构建绿色发展的激励机制,主要用于培育适应青海的新型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康养等新兴产业,构建可推动发展与保护有机融合的科研创新机制。同时,构建省域内的生态保护横向利益补偿机制,对于经济落后地区的环境保护利益进行核算并以绿色发展基金进行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