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继续教育的市场供求与可持续发展

2022-04-13 11:24钟欣欣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发展教育

钟欣欣

(云南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1)

一、高等继续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要构建服务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1]。高等继续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补偿学习、开发潜能以及促进个体与社会完善发展的任务与使命[2],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终身学习体系的建立以及相关文件的出台为高等继续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与空间。可持续发展作为20世纪以来重要的发展模式与战略,强调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持续与健康发展。高等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具有包容性、公平性和发展性等特征,指向优质教育机会的提供与获取、指向个体知识、技能、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增长与提升、指向通过教育发展促进社会的转型进步,是高等继续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

然而,从市场供求的角度出发,我国高等继续教育发展仍面临着后劲不足而急需调整改革的问题。随着社会发展与产业的转型升级,我国高校成人教育在环境、特色、方法和师资等方面的发展仍有所欠缺[3],传统的成人教育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学校和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4]。作为人才培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形式,我国高等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应作为我国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来看待,并相应地做出准确性定位与适应性调整。

二、我国高等继续教育的市场需求分析

(一)高等继续教育的社会需求

高等继续教育的社会需求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为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和劳动力的需求而产生的对高等继续教育支付能力的需要。

1.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继续教育的需求

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不仅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也关乎就业结构的变动。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2.3%;其中第一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拉动为0.2%;第二、三产业则达到了1.0%和1.1%①。2011—2020年,我国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如图1所示),产业结构逐步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彰显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强大拉动力。与此同时,我国三次产业就业人员也相应地发生了改变(详见图2所示),截至2020年,我国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分别为17 715、21 543 和35 806 万人。随着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换与调整,为提升就业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实现新技术应用,人们对高等继续教育的发展也有了更高层次的期望与需求。高等继续教育作为提升人才素质的重要形式,不管是教育内容、教育形式还是教育目标,都需要积极匹配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满足产业升级和社会发展对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劳动力与人才要求[5]。

图1 2011—2020年三次产业增长值构成

图2 2011—2020年三次产业就业人员数

2.消费结构变化对高等继续教育的需求

居民对教育的消费是推动高等继续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动力。2013-2020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呈上升发展趋势,且每年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见图3),这为居民消费结构的转变升级提供了可能性[6]。同时,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在总体上呈现波动上升的趋势(见图4),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长时间停学使居民的相关消费有所下滑[7],如2020年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为9.58%,与往年相比有所下降。居民收入与消费的上升意味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有所提升。与以往的生存型消费相比,人们在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更倾向于对享受型、发展型消费的向往与追求。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消费需求进一步提升,高等继续教育的市场潜力得到进一步激活与释放。

图3 2013—202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图4 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

3.城镇化建设对高等继续教育的需求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发展阶段,也是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2020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5.4%,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则达到了60%以上②。“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作为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国民经济的提升、产业发展与就业实现、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在新型城镇化的背景下,为通过教育的手段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目标需重新调整与定位,以便与城镇化发展更好地契合。高等继续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承担着实现“人的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使命与任务。从个体角度而言,高等继续教育是促进人的城镇化和市民化、提升人们综合素养的重要方式;从社会角度而言,高等继续教育能推动更广泛、更深入地社会融合与经济发展。具体地说,2020年,我国流动人口达到3.76 亿人②,在此背景下,提高农村转移人口的城镇生活适应能力、培养城镇居民的包容素养和提升相关产业人员的职业技能等都是城镇化发展带来的对高等继续教育的巨大需求。

4.老龄化社会对高等继续教育的需求

教育是贯穿于人一生各个发展阶段的连续不断的过程[8]。教育的服务对象并不仅限于青少年,而是涵盖了各个年龄阶段的所有人。我国65 岁及以上人口在2020年达到19 059 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3.50%②,老龄人口的增加无疑加大了老年人对高等继续教育的需求。美国“老年教育学之父”霍华德·麦克拉斯基指出,老年学习者具有应付、表现、贡献、影响及超越等五方面的需求[9]。老年人作为社会总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其提供高等继续教育,既是促进老年人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甚至为社会发展做贡献的需要,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构建终身学习体系的必然要求。美国、法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多所高校为老年人提供了继续教育的课程,这些高校成为了老年学习者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虽然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与学习型社会的建立为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与基础,但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日益增多,高等继续教育的发展仍无法很好地满足老年人接受教育的需求。

(二)高等继续教育的个人需求

高等继续教育的个人需求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个体为满足适应社会的变化与发展、提升就业竞争力等而产生的对高等继续教育支付能力的需求。

1.保持已有竞争优势的需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知识竞争力是个体保持独特优势与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民整体素质与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15-59 岁人口占据总人口的63.35%②,16-59 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8年[10]。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对劳动人口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要求到2025年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3年[11]。为了保持已有的竞争优势,劳动年龄人口会寻求终身学习机会来提升自身素质,而高等继续教育正是延长人们接受正规教育的年限与提升能力素养的重要途径。此外,随着人们“重学历”向“重实用”的学习观念的转变以及社会发展对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巨大需求,具有短期、实用、快捷特征的高等非学历继续教育也日益成为人们获取新知识与提升技能的重要形式。

2.追求更好发展机会的需求

追求更好发展机会的需求是较保持已有竞争优势更高层次的需求。社会的发展进步对人的素养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为人们的就业选择提供了诸多有利条件与积极因素。个体为抓住有利态势与时机,需要通过保持学习来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成人学习具有自主性、目的性和实用性的特征,学习的参与往往与知识的应用和自我的充实有关。高等继续教育作为成人个体深造的重要平台之一,具有提升知识、完善技能、转变观念及调整思维等强大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众多学习者为追求更好的发展机会而提升综合素养的现实需求。

3.充实生活与实现价值的需求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人们更加关注自身发展与价值实现。一项关于我国成人学习者终身学习需求的调查显示,更多的城市受访者表示对“自我实现”的关注是参与终身学习的目的[12],对终身学习的认识更深刻、要求也更高。随着终身学习体系的构建及学习型社会的建设,终身学习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人们的学习需求越来越丰富化与多元化,并与自身的生活品质联系在一起。高等继续教育作为人们终身学习的形式之一,无疑是人们充实生活、满足精神世界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选择。

整体而言,我国高等继续教育市场需求受人口发展和经济产业发展的影响。人口规模越大,高等继续教育的社会需求就越大;经济产业的不断调整与更新,促使社会对多样化、高层次的人才需求就越大。此外,我国高等继续教育市场需求受到个体对生存与发展的追求以及支付能力的影响。

三、我国高等继续教育的市场供给分析

高等继续教育的市场供给指在一定的市场价格水平上,相关教育机构愿意且有能力为学习者提供高等继续教育的服务。整体而言,我国高等继续教育存在供给结构与市场需求不匹配、供给质量与效益难以保证等问题。

(一)高等继续教育的供给结构

高等继续教育包括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和高等非学历继续教育。随着终身学习体系构建、学习型社会建设及国家对继续教育的支持,人们对高等继续教育的学习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与终身化。2020年,成人本专科毕业生246.96 万人,比上年增加33.82 万人,增长15.87%;网络本专科毕业生272.25 万人,比上年增加39.94 万人,增长17.19%③。高等非学历继续教育结业人数在近年来呈蓬勃发展的态势,在2017年达到了927.37 万人④。在理想情况下,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和高等非学历继续教育的结构将逐步得到调整。但我国目前大多普通高校仍以学历性继续教育为主导,同时招生人数超过录取人数,虚假供应成为现实,供给结构存在失衡现象[13]。在专业结构上,由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对于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而部分高校对劳动力市场变化的认识不深刻、反应不灵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人才培养供给与人才培养需求的不匹配。

(二)高等继续教育的供给质量

一方面,高等继续教育的师资供给匮乏。教育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成人高等学校共有365 所,专任教师45 887 人;2020年成人高等学校减少为265 所,专任教师仅为18 951 人;成人本专科在校学生从2010年的5 360 388 人增至2020年的7 772 942 人,师生比从2010年的1∶117 转变为2020年的1∶410,远低于2020年普通高校本专科的师生比(1∶18)。从学历层面看,2020年我国普通高校具有博士学历的专任教师占28.0%,硕士学历占37.2%,本科学历占34.1%,专科及以下学历占0.7%;而成人高校具有博士学历的专任教师仅占4.3%,硕士学历占29.5%,本科学历占63.7%,专科及以下学历占2.5%⑤。由此可见,相比于普通高等教育,高等继续教育师资严重匮乏,学历结构有待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某些教学点忽视高等继续教育的内涵式发展,致使教学管理不足。比如教学与考试的形式化、学籍管理与招生监管的松散化、重学历而轻实用以及学校支持服务不足等问题,影响了高等继续教育的质量提升与实力增长[14]。

四、我国高等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路径

高等继续教育受到国家政府的重视,我国强调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15]。随着新发展阶段的到来,成人学习更具有自觉性、丰富性和个性化,对高等继续教育有巨大的现实需求。可持续发展既是高等继续教育解决供求矛盾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新时期经济发展新态势的关键。为实现高等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与市场需求互动的高质量供给,从“满足市场”与“保证质量”入手确保高等继续教育有效满足社会建设与人的发展对高等继续教育的需求。

(一)准确定位:高等继续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有效结合

在人才需求预测方面,办学机构应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关注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和成人学习者的学习特点,主动、敏锐观察和满足社会当前对高等继续教育的需求。同时,对经济重点领域的紧缺人才需求进行科学预测,满足未来的市场需求。近年来,广西普通高校成人(继续)教育机构与企业合作办学,在招生计划与人才培养等方面考虑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培养企业所需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北京市创建了高校继续教育状态数据平台,对办学院校、专业结构、培养层次和师资力量等信息进行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记录与共享,这些都为促进高等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探索思路。

在专业设置方面,应避免普教化误区,在人才需求预测的基础上服务于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高等学历继续教育专业设置管理方法》的研制对专业目录的适用性和针对性进行了规划与管理,促进了高等学历继续教育的有序发展。各高校应在贯彻落实该文件的基础上准确定位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提升教育教学质量。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的转变,就业结构也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分析,我国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研发投入和文化产业等新兴产业方面的从业规模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高等继续教育应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设置相关产业,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输送具有较高综合素质与业务能力的人才。

在人才培养评价方面,应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动态追踪,推动高等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更加科学、有效。教师、学生和企业等是评价体系的重要主体,学业成绩、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等是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数据收集、对象选择和方法应用等也会对评价结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高等继续教育要建立合理、科学和多元的评价组织体系,促进人才培养的动态调整与高质量发展。

(二)适应调整:高等继续教育质量管理的优化

在人员保障方面,教师是提升高等继续教育质量的重要力量。高等继续教育的师资管理不仅要增加教师数量,也要提升教师质量。要提升高等继续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明确高等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自身的任务与使命,避免教学流于形式。高等继续教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根据成人学习者的需要提供切合实际的指导。高等继续教育教师作为评价主体之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考核评价素养,既要注重学生的实际知识测评,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技术支持方面,高等继续教育应顺应“互联网+教育”发展趋势,借助信息技术提升和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在线教育作为当前及未来重要的非传统教学方式,能够极大地节约教育教学的各项成本。而成人学习者具备一定的学习基础与学习能力,在线培训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育方式,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与更大规模的开发。可通过大数据技术对成人学员信息与学习特征进行分析与利用,以便更好地调整教育教学并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教育服务。如华南理工大学非学历继续教育管理平台试图整合各项信息与系统,借以人工智能解锁各项数据的价值[16]。

在资源共享方面,为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和实现高等继续教育价值的最大化,对资源共享进行探索以促进各个办学机构之间的优势互补,对实现高等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教育”的盛行,高等继续教育资源共享迎来新的技术支持与发展机遇,高校间的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部分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读者提供文献信息和技术咨询等服务。除此之外,相关的政策制定也为高等继续教育资源共享提供了指导,如《关于支持若干所高等学校建设网络教育学院开展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几点意见》《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研基础设施和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指导意见》和《关于深化教师教育改革的意见》等,为信息、物力和人力等方面的资源共享提供政策支持。

随着终身学习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于优质高等继续教育的需求越来越大,高等继续教育的供给能力迎来了新的挑战。根据市场需求准确定位高等继续教育的发展方向、优化高等继续教育的质量管理是实现高等继续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和根本保证。高等继续教育作为一项关乎社会福祉的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才是它的未来。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1》。

②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③数据来源于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④数据来源于2010—201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⑤数据来源于2010—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布的教育统计数据的整理分析。

猜你喜欢
发展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