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语言、族群与演化──语言人类学的传统与超越》
作者:邓晓华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6920-2
出版时间:2019 年1 月
定价:76 元
语言人类学既研究语言现象本身又关注语言背后所代表的文化符号和人类社会。作为语言人类学的主要研究对象,语言不仅仅是语音表达体系,更是文化资源、社会实践和承载历史记忆的符号。由邓晓华编著,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语言、族群与演化──语言人类学的传统与超越》收录了诸多语言人类学的研究论文,为我国的语言人类学提供了更多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也再次验证了语言人类学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
一、对语言人类学学术价值分析。在人类学的角度来看,人类语言是人类存在的构成部分,文化、社会、历史、实践和权力是研究语言现象重要的五个维度,语言人类学的传统始于美国人类学家博厄斯的《美洲印第安人语言手册》、《种族、语言和文化》,通过对语言的本体研究分析与该语言相关的文化现象。在研究印第安人和其他土著部落的文化和语言的某种直接联系,从而建立了语言人类学的研究规范。
语言人类学虽发端于20世纪初,但其学术渊源可追溯到1725 年出版的《新科学》。维柯在《新科学》中首次依据“人是万物的尺度”,开创了把语言作为文化的核心和构成因素来研究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的人文主义传统。语言绝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和字典里的文本和文字,更是涉及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动态的交流过程。唯有扩大语言研究的范围,把语言置于生活交流中,我们才能从跨学科的语言研究之中汲取现代哲学观点和社会思想的精华和营养,充实人类学的研究。
1964 年,海姆斯编辑出版的《文化和社会中的语言——语言学人类学读本》收录了莫斯(Marcel Mauss)、梅耶(Antoine Meillet)等的著述,该读本对于语言人类学具有重要意义,它确定了语言对于理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性,也确定了文化和社会相对于语言的关联性。
二、对语言人类学发展的启示。语言人类学可分为历史语言学和结构语言学,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类学家,或从语言和方言的地理分布和历史入手,或从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入手,探究语言与“语言共同体”、语言与宇宙观之间的关系,社会(文化)人类学既有像英国和法国那样内分为亲属制度、政治人类学、经济人类学和宗教人类学的,也有像美国那样在研究领域方面不加内部划分的。总而言之,不同种类的社会(文化)人类学旨在研究现存的人类群体的生活方式、政治行为、生产与交换实践与制度及对超自然力的运用方式。
语言人类学强调语言的文化价值,强调语言与社会、文化的双向互动研究,重视语言与文化的内部联系。主要的研究论题包括:语言与民族;文化趋于与语言区域的关系;语言与文化史;移民文化与方言;语言与社会;文化迁入与文化词扩散;多种问候环境中东语言选择;文化移入与语言态度;语言选择与语言计划;双语、双方言研究;语言与哲学;文化模式与语言模式的关系等。它的研究使得人类学具有更广阔的视野,例如通过象征来表现的政治权威构成、权力合法化、社会化过程、自我的文化构建、情感的政治性、艺术表演与审美政治、文化接触与社会变迁等等。
三、对语言人类学应用价值的探讨。语言人类学的应用价值在于:从细微之处反映某个群体的或具体或抽象的真实现状。由于语言文字体现着每个使用它的人们在自己的生活和生产中需要表达和传递的绝大部分信息,因此在对其使用的语言的分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群体的生存环境、家庭婚姻形态、经济文化背景、科技和生产力方面的发展水准、社会组织的复杂程度、抽象思维的发展水平以及各类知识的积累内容等;体现群体之间的互动交流情况。语言之间的借鉴反映着不同族群在各方面的交流与融合,随着使用不同语言的群体之间的相互接触与交流,他们各自的观念与文化也必然通过这些交流而对彼此发生影响,所以从一个社会对于其他社会、其他群体语言文字的吸收情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族群、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态势与融合程度。;为研究群体的历史提供参考依据。可以利用语言材料弄清民族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说明该民族是如何形成的,是如何分化、融合、迁徙的。从现存语言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到人类群体的过去,可以追溯历史上不同民族、不同群体之间的联系;依据语言材料进行民族识别,应用语言材料研究民族历史、文化、心理等方面的问题。
该书从学术和现实角度出发,指出语言人类学从内容、形式和意义上拓展了人类学的研究领域,丰富了人类学的微观研究资料。语言中隐藏着大量的人类学资料,这些资料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人类社会的过去,还可以根据语言发展变化的趋势帮助我们预测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向并提出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