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德新,向明洁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粤港澳大湾区(以下简称“大湾区”)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将其建成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迫切需要。虽然大湾区成为国之重略的时间不长,但作为一种空间安排的地缘文明,粤港澳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缘相连、商缘相生、法缘相承,三地在此前始终保持着密切的民间社会活动和地方政府合作。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肩负着提供大湾区建设所需智力和人才支撑的重要使命。事实上,改革开放以来,粤港澳地区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从未间断[1]。随着香港和澳门的相继回归,一批学者开始面向粤港澳地区开展高等教育的研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打造大湾区教育和人才高地,推动教育合作发展。这为大湾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高等教育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在此背景下,学者们逐渐关注大湾区高等教育,其知识生产不断得以拓展和丰富,并在学术实践中为大湾区高等教育的发展建言献策。
公开发表有关大湾区高等教育的论文,既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成果交流,也是最易获得的研究成果,而发文期刊的影响力决定了研究成果可能产生作用的效力[2]229。鉴于此,本文将1978——2021年(其中,2021年的数据统计更新至12月20日)间公开发表关于大湾区(包括港澳、粤港、粤澳)高等教育(不包含高职)的期刊论文为研究对象。
学术期刊既是研究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学术知识的把关者和认证者[3],还是刻画学术共同体研究视域和方法选择偏好的重要切入口[4]。本文确定样本文献的两类来源:一是国内高等教育学术类重要的专门期刊;二是国内学术影响力较大,且发表高等教育研究的相关期刊。重点选取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和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经过内容筛选,剔除编者的话、书评、会议综述、会议通知、个人访谈等,最终确定“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的文献样本,共82篇(见表1)。
表1 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样本文献来源期刊情况
本文所说的研究方法是指将质性研究和量化研究相结合,对样本文献进行分析所采用的方法。具体使用情况如下。
内容分析:一是借助主题分析、关键词词频分析等手段,对样本文献的热点、跨学科特征等内容进行量化分析;二是根据前文所述的分析框架,对文献进行分类,呈现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的知识生产情况。
统计学分析:运用Excel对样本文献的基本信息进行汇总,结合一般的统计方法对其发文期刊、课题资金资助、跨学科情况等进行描述,使用CiteSpace5.7.R2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呈现样本文献的特征。
为了更好地梳理出大湾区高等教育的研究情况,本文设计了如下分析框架。
首先,运用CiteSpace5.7.R2对文献样本的关键词进行统计与词频分析(见图1),发现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粤港澳是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根据文献样本的主要内容,将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分为六大主题类型:(1)合作;(2)协同;(3)治理;(4)融合;(5)集群;(6)比较。这六大主题的文献数量分布(见图2),排序依次为“合作”(37篇)>“融合”(17篇)>“集群”(11篇)>“比较”(8篇)>“协同”(5篇)>“治理”(4篇)。部分文献可能同时涉及不同的主题,本研究在分析时主要根据其涉及最核心的内容进行归类。
图1 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关键词共现可视化图谱
图2 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六大主题的篇数分布
进而,在特征分析部分,把相关文献分为六个一级维度(见表2),并从二级维度对其特征进行具体阐述,主要是文献概况、研究人员情况、研究机构发文频次、发文影响力、研究方法的分布特征、课题基金资助情况和经济学、社会学的发文量等,尽可能具体地展示其研究特征。
表2 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的分析维度
文献计量学和可视化分析可以显示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格局。通过尽可能全面地收集国内文献,并对基础文献的数量、来源和主题进行计量分析,从而更准确认识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的基本现状和预判其发展趋势。
本文以“高等教育”“粤港澳高等教育”“湾区高等教育”“粤港澳高校”“湾区高校”“湾区大学”等作为主题词、关键词、摘要、全文,在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中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跨度设置为1978——2021年(第一次检索时间为2021年1月15日,第二次检索为2021年12月20日,文中所有数据更新至第二次检索数据),检索出1068篇文献,其中核心期刊来源文献266篇,在总发文量中约占24.91%(见图3)。
虽然“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概念近几年才正式提出,但学术界30多年前已开始对粤港澳高等教育进行了研究。从发文量及核心期刊占比情况来看(见图3),1988年,广东省高教局高教处、广东省高教学会、广东省高等教育研究室的高桂彪和梁英发表在《高等教育学报》(现名《中国高教研究》)和《教育论丛》(现名《现代教育论丛》)的《试论粤港澳高等教育的合作》和《试论粤港澳高等教育的联系与协作》,这2篇文章是较早关于粤港澳高等教育研究的成果。值得注意的是,2008——2012年出现明显的增长,总发文量为46篇;2018年以来总发文量达到864篇,发文增长势头强劲。与此同时,核心期刊论文占比虽然出现较大的波动,但随着总发文量的快速增长,核心期刊论文的占比也稳定增长。
图3 大湾区高等教育发文总体情况及核心期刊占比
1.发文作者合作情况
为了解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共同体,本文对发文作者合作情况进行分析。
从发文作者署名情况来看,在82篇文献样本中,有44篇为合作发文,占53.66%;独立作者发表38篇,占46.34%。可见,与他人合作是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的主要形式,这也是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保持较高活跃度的重要因素。
利用CiteSpace5.7.R2软件进一步分析其研究人员的合作网络情况(见图4),其连线数越长、节点越大,表示这些研究人员在合作网络中心的地位越突出;研究人员之间位置越近,表明其合作关系越紧密。
图4 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作者合作可视化图谱
可以直观地看到,连线数较长、节点数较大的作者有许长青、卓泽林、卢晓中、陈先哲等,他们对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作出了较大贡献。合作发文作者形成了相应的网络结构,较明显的有许长青、卢晓中、黄玉梅、郭孔生、周丽萍的合作网络,卓泽林、卢晓中、马早明、杨体荣的合作网络,以及王志强、焦磊、郑静雯的合作网络。其余团队合作频数较低,且人员较分散,具有影响力且持续开展合作的学术团队有待加强。从核心作者合作的机构看,主要是来自广东,且以校内合作为主,如卓泽林、卢晓中、马早明、杨体荣都来自华南师范大学,二级学院有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育科学学院,合作者属于同一学科,跨学科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显得不够。
2.研究机构情况
从文献样本所涉及到的研究机构来看,主要研究机构集中在高校,高校发文量占比高达80.49%。对出现2次及以上的研究机构频次进行排序,华南师范大学和中山大学出现频次均在10次以上(见表3),这2个研究机构出现的频次占比达41.49%,两机构分别拥有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和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专门的学术机构,在该领域有着较好的研究基础。此外,作为高校之外的研究院,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出现7次,表现较为活跃。
表3 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发文机构出现频次及其占比
根据2017年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公布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5],本文将研究机构划分为“‘双一流’大学”“非‘双一流’大学”“境外院校”“其他”四种类型。可以看出,“双一流”大学是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的主阵地,除了广东省内的华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暨南大学,省外的武汉大学也对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进行了观照。
从空间上看,研究机构以广东省为中心,香港、澳门地区的研究机构参与较少,跨地区的机构合作不明显,还没有真正形成多元化的合作研究学术共同体。
论文的被引数与下载量可以反映出学术界的认可度和关注度。截至2021年12月20日检索,文献样本总被引次数为754次,总共下载量为81366次,篇均被引数9.20次,篇均下载992.27次。统计文献样本被引数(见表4)发现,被引10次以上的文献20篇,平均被引25.65次,篇均下载2128.95次。这些文献涉及“合作”“协同”“融合”“集群”“比较”这五大主题,而“治理”这一主题的相关文献还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其中,刊发在《中国电化教育》上关于疫情期间湾区教学模式构建与实施的问题是最高被引数和下载量的文献,切合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热点问题,备受关注。这些高被引文献多集中刊发在《高等教育研究》(4篇)、《高教探索》(4篇)、《中国高教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均为2篇)这4种高等教育专门期刊上。
表4 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高被引文献基本情况
教育研究主要包括实证范式、行动范式和思辨范式,如果一篇文章具备多种研究范式的特征,则称为交叉范式[6]。本研究将研究范式分为纯实证研究、实证与其他范式交叉研究、非实证研究3个类别。其中实证范式根据具体研究方法分为量化研究、质性研究和混合研究,非实证研究分为思辨研究和行动研究[2]235。
经过分析,文献样本不涉及行动研究(见表5)。其中,纯实证研究的文献9篇,占比10.98%;实证与其他范式交叉研究34篇,占比41.46%;非实证研究39篇,占比47.56%。可见,此领域的研究以非实证研究和实证与其他范式交叉研究为主,且二者数量相当。
表5 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主要范式与研究方法占比情况
在纯实证研究范式中,量化研究有5篇,占比6.10%;质性研究有3篇,占比3.66%;仅有1篇使用了混合研究。在实证与其他范式交叉研究中,主要是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的交叉;非实证研究则主要是思辨研究。
根据文献样本涉及的资料收集方式,可将量化研究分为单一量化研究和多元量化研究。在单一量化研究中,主要采用问卷和数据库的资料收集方式,各有2篇;在多元量化研究中,有1篇文献采用了问卷和数据库相结合的方式。质性研究主要是单一的访谈或个案分析,分别为2篇和1篇,不涉及多元质性研究。混合研究是问卷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仅有1篇。在实证研究与思辨研究的交叉研究中,数据库和文献分析的交叉有31篇,访谈和文献分析的交叉有3篇。思辨研究主要是文献分析的方式,有39篇,几乎占文献样本的一半。
课题基金资助是衡量论文发表作者学术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而研究论文是作者学术水平的直接体现,所以课题基金资助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判断研究论文质量的参考依据。
在文献样本中,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论文基金资助情况(见表6),54篇论文署名有课题基金资助,占65.85%,其中国家级基金资助共15篇(重点项目5篇,一般项目6篇,青年项目4篇),占比18.29%;部级基金资助共8篇(重点项目2篇,一般项目4篇,青年项目2篇),占比9.76%;省级基金资助共19篇(如广东省软科学项目),占比23.17%;其他基金资助12篇(如澳门理工学院研究项目),占比14.63%。此外,有28篇文章未署名基金项目资助,占34.15%。
表6 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基金资助情况
跨学科研究既是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解决日益复杂的实际问题的客观需要[7]2。跨学科研究对拓展、深化和创新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在文献样本中,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跨学科论文占比为14.63%,未跨学科论文占比高达85.37%(见表7)。大多数学者是教育学的学科背景,仅有少数研究者拥有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背景,这就决定了研究者主要是从教育学视角来进行研究,跨学科理论应用受限。在跨学科理论运用方面,经济学主要包括新制度主义、融合创新理论、短板理论、人力资源理论和社会流动,发文分别为2篇、1篇、1篇、1篇;社会学主要是塞尔的集体意向性和空间理论,分别发文1篇;另有文献运用了管理学的竞合理论,发文1篇;在多学科的理论方面,有学者运用协同理论和自组织理论,分别发文为3篇和1篇。虽然大湾区高等教育有一定的跨学科研究,但其研究成果的单一学科性难以应对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复杂性、综合性。
表7 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跨学科研究情况
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大湾区作为国之重略,为打造成国际一流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和全球科技创新中心提供一流的研究支持和创新型人才支撑,既是大湾区高等教育的应时之需,也是打造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新高地的顺势而为。无论是应时之需,还是顺势而为,均是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
虽然学术界和地方政策对“粤港澳大湾区”较早进行了讨论,但上升为国家重要战略乃是2016年以后。如前所述,2018年以来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的发文大量涌现,并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大湾区高等教育逐渐引起学术界的重视,知识生产不断加快,学术实践也逐渐丰富。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进入快速发展的时期,在“集群”“合作”“融合”“协同”“比较”等方面进行了知识生产,并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为推动大湾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随着大湾区建设的需要,2020年教育部和广东省政府联合发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35年,大湾区建成若干所世界一流水平的高校,产出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性科学成果,成为世界高等教育合作和创新的先进典范。无论是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还是高等教育国际示范区的打造,都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强政府的顶层设计和大学的基层落实,开创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的新格局,促进大湾区建设进入新阶段,而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则肩负着责任重大的光荣使命。大湾区要打造成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需要经济硬实力、文化软实力和影响巧实力提供支撑和保障,而高等教育正是这三者的关键推动力、主要贡献者和重要策源地[8]。因此,大湾区高等教育如何在“硬实力”“软实力”“巧实力”上发挥“关键推动力”,成为“主要贡献者”,最终成为“重要策源地”,是学术研究的题中之义。
学术共同体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学者,遵守共同的道德规范,相互尊重、联系和影响,推动学术发展,形成“以学术为志业”的群体[9]。学术共同体可以反映一个领域的合作模式,是相关研究创新建设的重要支撑。随着大湾区建设的推进,大湾区高等教育的研究机构不断增多,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广东高校主动作为,成立了华南师范大学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发展高等研究院、广州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社会发展与教育政策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与此同时,这些研究机构聘请了一批国内知名学者,充实研究机构(中心)的学术团队和研究力量,围绕着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在国内高等教育专刊和教育综合期刊发表了系列成果,对推动和扩大研究机构(中心)的影响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学术共同体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需直面的是,一方面,这些大湾区高等教育的研究机构在区域分布上主要集中在广州,而香港、澳门的相关研究机构比较少;另一方面,这些研究机构虽然聘请一批学术造诣较高的学者,形成较大的学术影响力,但有些学者来自大湾区之外的科研院所,由于时间、精力和研究积淀等因素,可能对大湾区高等教育的关注不多,加上聘请来自香港、澳门的学者非常有限,学术队伍的研究力量主要依靠研究机构(中心)所在的人员,而这些人员大多是兼职研究人员。为此,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学术共同体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与港澳地区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尤其是港澳学者的合作与交流,构建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战略联盟,共同致力于打造大湾区高等教育国际示范区,为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建设贡献高等教育应有的智慧。
在强调创新的今天,高等教育研究领域对研究方法的需求日趋急迫[10]。大湾区高等教育的创新发展需要高水平的研究作为支撑,而高水平的研究则需要多元化的研究方法。从现有成果来看,在研究方法的应用上,虽然大湾区高等教育非实证研究成果的数量较多,但纯实证研究、实证和其他范式交叉研究的总数量超过一半。在实证与其他范式交叉研究中,以数据库和文献分析交叉的资料收集方式为主,其次是访谈和文献分析交叉的资料收集方式。可见,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逐渐重视数据库、访谈等资料收集方式,其研究方法的应用逐渐多元化。
面对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社会科学中的任何研究可能都存在不全面的缺陷,依靠单学科的视角难以将社会现象解释清楚,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7]3。与国际三大著名湾区相比,大湾区“一国两制”的独特区情,经济、制度、法律、行政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这就注定了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涉及的情况更加复杂。然而,运用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理论、方法对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还较少[11]。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要超越现有的研究,开创新的局面,交叉学科、跨学科研究将是一个重要的选择。交叉学科、跨学科研究除了学科理论知识综合运用之外,研究方法的多元化运用也是重要体现。因此,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既要加强实证研究,又要加大行动研究,重视混合研究方法的应用,不断吸纳先进的研究方法,加强与其他学科方法的交叉融合,使研究成果和研究结论兼具创新性、科学性、系统性、深刻性、全面性,从而实现大湾区高等教育研究的繁荣发展,为大湾区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等教育国际示范区提供“创新源泉”和“思想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