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应承担起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的重任”

2022-04-13 19:03王哲
中国报道 2022年4期
关键词:霍启刚大湾中华文化

王哲

“深入推动交流合作是推广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方法。”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议员、全国青联副主席霍启刚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委员通道”集体采访活动中表示,2022年是香港回归祖国25周年,新时代香港和內地的交流项目应进一步提高质量。

“例如可以抓住粤港澳共同承办2025年全运会的机遇,以冬季运动为切入点,以体育为主题举办更多交流活动,鼓励发展体育产业融入大湾区发展,鼓励香港青年以体育为切入点北上逐梦。”霍启刚说。

霍启刚长期关注内地与香港在文化、体育、青年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去年底,他当选为香港立法会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议员,在今年全国两会上,霍启刚为加强香港与内地之间的文化领域合作带来数个提案。

全国两会期间,霍启刚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香港和内地之间不能只限于“走走看看”的浅层次交流,要用机制的力量切实加强香港各界与内地更深度的融合,为讲好中国故事这一共同目标作出贡献。

“2021年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接下来需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不懈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得以实现。为此,我们必须向国际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霍启刚说。

文化的重要程度绝对关乎国家的未来发展,霍启刚对此深有体会,他表示,在“十四五”规划中,香港被赋予了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的定位,应善用“一国两制”优势,承担起对外传播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任。

“作为亚洲国际都会,香港具备中西文化交融的巨大魅力,底蕴深厚。中华文化一直为香港文艺界提供取之不竭的养分;当今中国由南到北、从西到东都不一样,各种文化地貌都能启发创作,让香港更有条件说好中国故事。”霍启刚指出,目前香港在海外共有14个经济贸易办事处(以下简称经贸办),这些代表处专责提高全球对香港独特优势的认识、促进香港的经贸利益。可是在资源和人手有限的情况下,经贸办目前并没有文化、体育相关的推广功能。

3月7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采访活动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举行。

霍启刚此前了解到,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在国外设立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以下简称中国文化中心),其主要职能包括国情宣介、思想交流、文化展示、教学培训、信息服务等,迄今已在全球设立35个分点。因此,霍启刚建议中国文化中心与经贸办加强合作,一同讲好中国故事。“希望中国文化中心能加入宣传香港文艺作品的部分,‘并船出海’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

“希望中国文化中心今后每年可以举办一定数量宣传香港文艺作品的活动,并邀请经贸办提供相关资讯及联系,善用香港中西荟萃的独特文化元素吸引国际的关注,并进一步向全球宣传香港的中外文化中心和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的形象,让更多国家以香港为平台举办国际文化活动,加强中华文化输出。”霍启刚建议中国文化中心和经贸办的资源可以充分共享和互补,共同建立长期的伙伴关系,促进与不同国家的文化长期交流和交融;同时为了让文化产业成为国家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可以共同定期举办招商活动,介绍国家的文化投资机遇及各类型的补助,将各类优秀的文化团体和上下游产业“引进来”,使中国的文化产业快速国际化,同时能促进内地与香港之间的文化产业合作。

香港文化界与内地文化界合作的第一步在大湾区。

“如何利用大湾区的经济实力推动香港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大课题,香港要维持现有的国际地位,如何深化与湾区其他城市在文化艺术上的交流与联动,非常重要。”霍启刚说,很多香港文艺界人士都希望抓住这个机遇,但在大湾区内的交流合作还存在若干瓶颈。

霍启刚表示,长期以来,香港一直不乏高水平的演艺人才和文艺作品。近些年来,内地给了香港的文艺工作者超过香港原先几十年的机会,但除了大型文艺团体,香港的中小文艺团体、以个人身份到内地发展的文艺人才亦需要更积极的支持。霍启刚建议可以采取精简程序、下放审批、完善信息系统、扩宽吸引文艺人才到湾区发展的措施,建立粤港澳“文艺交流机制”等一系列举措促进大湾区内文艺的交流和合作。“大湾区内可以设立有关文化场所、团体、资源、活动和需求的信息平台,让供需方都能快速获得全面信息。”

霍启刚也希望可以在大湾区建立更多青少年文化基地,通过文艺创作让更多香港年轻人了解大湾区和内地。“我们相信,在文化同宗同源的湾区内,假如各方能清除现存的一些障碍,文艺团体和工作者定能深化交流、产生共鸣、建立湾区身份认同,让香港更能做好中外交流中心的角色。”霍启刚充满信心地表示。

“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文字出版著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带动影视娱乐等潮流的基础。对香港而言,出版和印刷业是‘文化创意产业’重要一环,孕育众多优秀的出版企业和行业人才;年度香港书展是香港出版业的盛事,吸引游客及跨区域版权交易。”霍启刚表示,近年随着《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创意产业合作的协议》和CEPA的不断深化落实,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带来的机遇,越来越多出版界人士希望能够开拓内地市场,并以香港出版业多年累积的优势服务国家出版“走出去”。

霍启刚坦言,目前,香港出版界和内地业界交流合作仍然存在一些瓶颈,特别是随着读者阅读行为改变和知识付费模式兴起,双方需要更多资源去加强交流互动以面对数字化转型升级。他建议,可以考虑进一步增加内地机构对港版图书的采购、香港出版业可申报国家出版基金及专业资格、支持香港申办全国书博会、推进内地网络资讯平台在港设立办事处等,以切实巩固中央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定位,同时以香港出版界的优势,助力中华文化对外传播。

“文博会作为中国文化第一展,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和汇聚行业人才有重要意义。”霍启刚认为如果香港可一同举办这一盛事,可以吸引更多海外人士前来参加,让中华文化得以更好推广。

“香港有丰富的展会经验、国际文化网络和国际媒体对外宣传的优势,相信能够助力文博会实现更多跨越和突破。”霍启刚建议,香港可以作为文博会的联合主办或协办单位,在香港设立分会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合作联动机制,向世界展现更加全面多元的中国文化,助力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海外。

猜你喜欢
霍启刚大湾中华文化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霍启刚从政,富三代贵公子开启“使命人生”
霍启刚参选立法会议员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