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在幼儿园有效开展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

2022-04-13 13:07时玉青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2年6期
关键词:手工艺编织民间

摘 要:在幼儿教育完善发展的今天,幼儿园教育中组织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现已成为促进民族文化渗透的有效路径,通过开展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不但能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还能使幼儿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幼儿实践动手能力。当前,有关在幼儿园开展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的实践研究已经成为幼儿教师首要思考的课题项目,并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效,文章将根据这些研究成效,进一步探索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在幼儿园有效开展的方法,以期为幼儿教师提供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民间手工艺 编织活动 幼儿园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6.040

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将民间文化教学、实践教学相互融合起来,且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新时代教学内容所开展,在教学组织中,幼儿教师可借助丰富多彩的民间手工艺编织作品,促进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让幼儿在感知民间手工艺编织作品精美巧妙的同时,促进幼儿文化素养、艺术素养的发展,实现幼儿教育内容的创新与优化,展现幼儿教育的实践性、传承性特点。由此可见,在幼儿园中有效开展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意义重大。

一、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下,要求幼儿园教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明确各个年龄段编织活动开展目标与编织教学内容。为此,幼儿园教师在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设计中,应发挥教师、家长与幼儿的参与自觉性作用,深入挖掘教材课本、民俗习惯、节日活动、文献资料、民间艺术场所等适合于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教学素材,为其选择适当的编织内容,才能确保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在幼儿园教学中有序展开。同时,幼儿园教师也要更新固有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与业务能力,才能提高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的开展效果,强化与锻炼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民间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例如,幼儿园教师在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设计过程中,对于小班来讲,因小班的幼儿年龄比较小,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主要以鉴赏为主,通过搓、缠、绕等方式,让小班幼儿能够塑造简单基础的物象,在简单物品编织中,强化幼儿的协调能力;对于中班来讲,因中班幼儿主要以形象化思维为主,可通过学习不同材料的编织,如绳编、毛根编、纸编等方式,增强幼儿的手部控制能力;对于大班来讲,教师可让幼儿合理运用不同的材料、工具、技法,展开物品的编织,使幼儿在编、结、织、盘、排列、拼插等学习中,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编织出不同的立体物象作品,提高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组织教研活动,明确适当编织方式

为了确保在幼儿园内顺利开展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幼儿园教师需要定期学习编织基本理论,并将理论运用于实践之中,让幼儿园教师通过听课、研课等方式,找到适合于幼儿学习编织的有效教学方法。值得幼儿园教师注意的是,应把握编织操作过程的难度程度,不能使编织过程过于复杂烦琐,因幼儿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观察能力、实践能力相对有限,过于复杂的编织过程,不仅会增加幼儿的学习难度,还容易打消幼儿的学习信心与学习兴趣,使幼儿出现中途放弃的情况,影响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开展效果。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在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设计过程中,应该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等方面出发,积极探索适合于幼儿学习编织的有效方法,调动幼儿的编织兴趣,才能提高民间手工艺编织教学的有效性。

例如,幼儿园教师在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教学方法设计中,对于小班幼儿来讲,因其年龄比较小,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弱,手部小肌肉发育并不成熟,教师可通过组织幼儿进行编手链活动,用最基础的两股绳打结方式编织手链,并引导幼儿将自己喜欢的珠子穿进去,能够激发小班幼儿的学习兴趣,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教师还可邀请家长共同参与到编织活动之中,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对于中班幼儿来讲,通过小班阶段的学习与锻炼,幼儿的形象思维能力有所提升,教师可运用情景教学、步骤图演示等方式,教授幼儿单边结、双边结、螺旋结的编织方法,从而让幼儿编织成不同的手链,教师也可利用节日,如三八节、母亲节等,引导幼儿参与到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之中,将幼儿编织好的手链送给妈妈;对于大班幼儿来讲,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开展的目的,就是锻炼幼儿精细化动作,教师可运用立体造型,增加编织的难度,通过增加多股绳编,如利用四股绳编出麦穗手链等,增强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组织多元化教研活动,有助于强化教师的编织能力,从而探索更多的编织方法,保障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开展的有效性。

三、构建编织环境,提高幼儿编织能力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环境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可利用环境创设,从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在幼儿园编织环境创设时,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学习状态,并非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幼儿对编织内容的理解上,而是要根据幼儿的学习兴趣点,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教师也要不断发挥自身的引导促进作用,才能不断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若幼儿园教师所设计的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是幼儿不理解的内容,就会使其学习难度加大,幼儿会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这对于调动幼兒的编织兴趣没有任何好处。为了让幼儿在学习之初就体会到编织活动的乐趣,教师可在班级内构建以“编织”为主题的教学环境,激发幼儿的学习能动性,不断提高幼儿的编织能力。

例如,幼儿园教师在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组织中,可以在小班开展以“神奇的线”为主题的编织活动,通过让幼儿寻找线在哪里,使幼儿了解到生活中的线与自然中的线,教师可教授幼儿用线在图形卡片上缠绕五颜六色的线,从而形成精致的相框;教师让幼儿用色彩艳丽的线条编织成美丽的衣服、遮阳帽;教师让幼儿用长毛线,顺着不同点位来回缠绕,形成富有趣味的图形,幼儿在实践操作中,能够体会到线的特点与基本作用,增强编织活动的趣味性与有效性。同时,教师可在中班开展以“神奇编织”为主题的教学活动,让幼儿了解不同编织品的作用特点,如装饰娱乐性的手链、摆件,生活用品的竹篮、草帽等,从而动员幼儿与家长共同收集不同可编织的材料,如毛根、麻绳、竹条、布条、纸盒等,当幼儿面对丰富多彩的编织素材时,能够激发自身的学习能动性,教师进一步教授不同的编织方法,有助于强化幼儿的编织能力。教师在大班组织以“美丽中国结”为主题的编织活动,让幼儿通过实践调查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中国结的由来、发展、意义、作用,激发起幼儿编织中国结的学习兴趣,使幼儿能够依照图谱展开探索与学习,提高幼儿的整体编织水平。

四、创设编织区角,提高幼儿编织信心

在幼儿园班级内部创设编织区角,能够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幼儿的编织兴趣,使幼儿能够身心投入到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之中。在编织区域内,教师可通过悬挂一些竹编、草编、渔网等生活中编织物品,并为幼儿提供相应的编织工具、编织素材,有助于调动幼儿的编织学习热情,促进幼儿想象能力、创造能力的发生。为此,幼儿园教师需结合幼儿的兴趣特点、接受能力、认知规律,为其合理创设编织区角,为幼儿提供多元学习的机会,能够使幼儿在活动参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编织信心,保障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开展效果。

例如,幼儿园教师在民间手工艺编织区角创设中,教师可借助手提纸袋的一面,引导幼儿通过裁剪的方式,锻炼幼儿上下穿插纸编的能力;教师运用废弃鞋盒裁剪的方式,将其粘贴成城墙状,引导幼儿以缠绕打结的方式进行围巾编织;教师可为幼儿创设给小布偶做衣服、给布娃娃编辫子、给妈妈编小垫等活动,使幼儿乐在其中。同时,教师还可在班级内部创设“编织作品展览区”,将幼儿所编织的作品以悬挂、张贴等方式,在教室内、走廊上进行展示,幼儿在作品展示中能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幼儿的编织信心,从而为幼儿提供源源不断的编织动力,促进幼儿全面化发展。

五、邀请非遗传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创设条件使幼儿可以接触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带领幼儿参观或者参与民间艺术和民俗文化活动”。这就要求幼儿园教师合理运用社区与家长、学校资源,带领幼儿参观编织展览活动,使幼儿进一步体会编织氛围。多种多样的编织作品,能够调动幼儿的编织探索欲望与学习热情,此时幼儿园可邀请民间手工艺编织大师进入到课堂当中,编织大师熟练的动作,幽默的语言,能够使幼儿怀着一颗向往的心进行编织技术学习,此种方式不仅加强了幼儿园校园文化建设,还能促进民间手工艺编织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实现幼儿园教育的创新融合。

例如,幼儿园教师可在六一儿童节当日,组织幼儿参与到以“民间手工艺文化,快乐学习”为主题的非遗进入校园文化活动,邀请民间编织大师,让幼儿家长共同参与其中,使幼儿、家长与民间编织大师共同制作美丽的中国结、活灵活现的纸老虎、好看的小花篮等,有助于锻炼幼儿的实践操作能力,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情感,让幼儿逐步掌握编织技巧,在实践中收获喜悦与快乐。同时,教师组织对编织学习感兴趣的幼儿,参与民间编织大师组织的讲座活动,以便进一步培养幼儿对编织的学习兴趣,使幼儿在学习与实践中,掌握更多专业知识与实践技巧,不断提高幼儿的编织水平。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幼儿园,能够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幼儿在浓郁的编织艺术氛围下茁壮成长。

六、参观编织作品,保持活跃学习状态

幼儿对于某件事充满兴趣,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经过后天培养、激发的。基于心理学层面进行分析,幼儿的反应都是无意识的,幼儿注意力并不十分稳定,此种不稳定性,会随着情绪变化而发生改变,只有当幼儿对某件事产生浓厚兴趣时,才能使幼儿处于兴奋活跃的状态,进而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为此,在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组织中,幼儿园教师可通过让幼儿参观编织作品,激发幼儿对编织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幼儿在意识的指引到,投入到编织活动之中,调动幼儿的学习热情,让幼儿在参观与学习中,感受到编织所带来的乐趣,进而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

例如,幼儿园教师在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组织中,可通过让幼儿观察利用毛线编织的麻花辫、竹叶编织的蜻蜓、塑料编织的裙带等艺术作用,牢牢吸引幼儿的学习目光,使幼儿在欣赏作品中产生对编织的学习兴趣,如此一来,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接受能力,为幼儿精心设计民间艺术手工艺编织活动,由于多数幼儿对于麻花辫十分感兴趣,教师可结合幼儿的喜好,教授其用三股绳进行麻花辫编织,不仅能锻炼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还能使幼儿在学习与实践中感受到编织所带来的乐趣,让幼儿从此喜欢上编织活动。

七、编织作品展示,分享成功的喜悦

在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结束后,幼儿园教师可引导幼儿进行编织作品展示,以此种方式,对幼儿加以激励,对于幼儿来讲,教师的评价就是最好的鼓励,此时教师只需要结合每名幼儿的具体状况,对其展开针对性评价,在稳定幼儿学习兴趣的同时,还要让幼儿对编织学习产生浓厚兴趣,使幼儿保持一种学习新鲜感,才能提高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的开展效果。

例如,幼儿园教师在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结束后,教师可让幼儿们参与到作品展示环节之中,要求幼儿在展示中与伙伴们分享自己的制作思路、制作心得,以便幼儿们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相互成长,锻炼与强化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组织能力,从而提高幼儿的编织能力,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教师还可让幼儿将其制作的编织作品带回家,让家长展开鼓励性评价,可以使家长进一步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从某种程度上来看,这也是增进家长与幼儿园和谐情感的有效手段。

综上所述,了解民间手工艺编织艺术,走进编织世界之中,能够使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在幼儿园中有效开展,有助于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幼儿形成民族自豪感,提高幼儿的实践动手能力。為此,幼儿园教师在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组织中,应改变固有的教学认知思维,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才能激发幼儿对编织活动的参与热情,使幼儿投身于编织活动之中,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生,提高民间手工艺编织活动的开展效果。

参考文献:

[1] 顾娟、薛巍、毛玉蕊等《中国传统手工艺在幼儿园中的应用研究》,《社会科学前沿》2020年第1期。

[2] 王小婵、张承梅《探寻民间手工艺艺特色课程在幼儿园实施的路径》,《安徽教育科研》2019年年第20期。

[3] 张爱珠《浅析民间编织手工艺在幼儿园的开发与利用》,《考试周刊》2019年第87期。

[4] 薛巍、周萍、王怡《中国传统手工艺在幼儿园课程中的开发与利用》,《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年第8期。

[5] 李娇婵《指尖上的艺术——浅谈民间手工艺艺在幼儿园美育中的运用》,《教育界》2020年第16期。

[6] 龙晓华《浅谈利用编织的活动形式促进幼儿多元发展》,《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20年第16期。

(时玉青,1989年生,女,汉族,山东济南人,任职于东营市东营区黄河路街道中心幼儿园,大学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草编材料在幼儿园户外生活区中的实践研究)

猜你喜欢
手工艺编织民间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体验编织的乐趣
竹自清高,编织美好
度假吧!带上你的编织鞋包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