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元东
摘 要:对于核心素养来讲,主要指的是学生必须要具备的一系列可以适应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相应品格与能力,这其中比较突出的便是个人修养、家国情怀以及社会关爱等多个方面。中学思想政治课程属于培养学生良好核心素养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合理构建学科活动,能够加速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以及发展。基于此,文章便针对核心素养视野下的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活动构建做出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 中学时期 思想政治 学科活动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6.032
思想政治学科属于中学時期教育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其本身具备着非常强的综合性以及实践性特征,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以及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传统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使得课堂氛围较为沉闷枯燥,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学科活动构建成为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其能够改善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状态,优化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从而有助于推动学生核心素养持续发展。
一、核心素养概述
1.核心素养的概念分析
对于核心素养来讲,主要指的是学生学习以及成长过程中,必须要具备的一系列可以适应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的相应品格和能力,这其中突出强调个人修养、家国情怀以及社会关爱,同时关注的重点是自主发展、合作参与以及创新实践。如果从价值取向方面来看,核心素养能够有效反映学生终身学习过程中必须具备的素养以及国家还有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如果从指标选取角度来看,核心素养不但高度重视学科基础,同时也极为重视个体适应未来社会生活以及个人终身发展过程中必须具备的一系列素养。现阶段,对于我国而言,核心素养主要可以分为三大方面,即:一是社会参与方面,二是自主发展方面,三是文化基础方面,而对于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来讲,主要可以分为六大素养以及十八个基本要点,整体构成了我国“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方面的总体框架。
2.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分析
对于核心素养体系而言,其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学科知识以及技能,二是学科观念,三是思维模式以及探究技能,四是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等多个部分,整体表现为具体的能力以及相应品质。站在宏观角度来看,对于核心素养而言,可以看作是一种“大素养”,重点关注的是跨学科素养;如果站在微观角度来看,核心素养实际上是由一系列“子素养”有机结合而成的,这些“子素养”之间不但存在着独立关系,同时彼此之间又有着紧密的联系。如果将核心素养与相应的具体学科进行有机融合便能够生成“子素养”,也就是学科核心素养。所以,对于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来讲,主要指的便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政治学科化素养,属于思想政治学科知识、技能以及品格还有思维等多方面内容的一个综合,可以看作是学生在有效学习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以及参与社会实践之后逐渐生成的可以适应终身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一系列品格和关键能力。大体上能够分为以下几点:
一是通过价值引领,做到政治认同,充分培养有立场以及有理想的优秀中国公民。
二是通过思维启迪,打造出理性精神,从而培育出有思想以及有理智的优秀中国公民。
三是通过品格塑造,不断地培养以及增强法治意识,从而培育出有自尊以及守规则的优秀中国公民。
四是通过加强能力训练,来达到公共参与的目的,从而培育出有担当以及有情怀的优秀中国公民。
二、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活动课堂的含义分析
对于活动课堂而言其与传统学科课堂之间存在着相对关系,其可以看作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模式。活动课堂比较反对提前设定好的学科目标以及课程目标,强调的是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来促使学生可以自主地来开展课程探究,也可以看作是经验课堂或者是学生中心课堂。站在内涵上来看,活动课堂更加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以及个体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还有实际需求。具体教学过程中,也更为关注引导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合作、交往以及探究,借助这些方式来推动学生通过自身开展的实践以及思考等来有效获取知识和经验,使得课堂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具有灵活性以及个性,其能够充分开发学生潜质,有助于推动学生创造能力、创新能力等多项能力不断增强。
对于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活动课堂教学来讲,能够采取的方式多种多样,例如,体验式、辩论式、综合式、实践式等等,借助课堂组织以及环境创设等,来将静态以及抽象的理论有效地转变为动态以及鲜活的课堂教学活动。这种课堂不但能够体现出传统学科教学的特点以及课程特点,同时还能够有效地对学生个体潜质进行挖掘以及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新《课标》对活动课堂的建设有着较高的要求,强调活动型学科课堂应该做到学科逻辑与实践逻辑之间相结合、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之间相结合,确保能够从学生的真实生活以及未来发展等角度出发,全面开展思政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以此来促使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理解以及掌握理论知识,使得理论知识可以有效地内化于心以及外化于行。
三、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活动构建策略分析
1.借助社会实践,打造实践式活动课堂
对于社会实践来讲,其属于现阶段我国教育领域当中的一个重点内容,其可以直接有效地培育学生良好的实践能力以及自主意识,有助于学生各项知识落地实施,检验知识的实用性以及价值性,从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提高教学成效。除此之外,社会实践本身也属于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一个关键途径,其可以对物质文明建设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出重要的促进作用,可以使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不断提高。借助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为社会以及国家培育出更多具备良好道德素养和拥有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目的皆是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不断提高,实现全面发展。
例如,在教学《民主选举:投出理性一票》时,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以“社区居委会主任选举”等作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教师可以提前进行申请,在有效取得居委会同意和支持之后,将班级当中的学生开展小组划分工作,并且每组选任一名小组长,然后布置有关居委会选举制度以及实际选举情况等方面的社会问卷调查任务,由小组长负责在组内开展分工并带领小组成员开展调查工作。过程中还需要亲身参与到整个选举过程中去,以此来感受民主选举的优势以及感受我国公民的参与权。在有效完成社会实践活动之后,要求每个小组内部做好各项记录以及资料的整理工作,然后在课堂上开展成果展示活动。借助这种方式,不但能够锻炼和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有助于其核心素养的不断提升。
2.借助角色扮演,打造体验式学科活动课堂
核心素养下视野下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活动课堂,也可以借助角色扮演活动来进行构建,这种方法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验以及生成政治情感,能够站在自身的角度去深刻感受政治情感,有助于学生快速形成政治认同以及进一步促进政治认同。
例如,在教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制度》时,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当中开展一个模拟人大的活动。为保证活动开展的有效性,教师应该在实际开展活动之前,结合学生的喜好,合理有效地为学生分配好相应的“政治角色”,这样可以保证学生自愿以及主动地參与到活动中来,有助于深化政治情感,确保活动顺利高效的开展。
如:对于教师可以分配为“主席团”;对于班长可以分配为“总理”;对于其他班干部,可以分配为“一府两院”;对于剩下的学生可以将其分别分配为一系列“人大代表团”,为确保活动的有趣性以及真实性,教师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代表类型,如“少数民族代表”“残疾人代表”以及“农民工代表”,等等。在完成角色分配工作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准备活动需要用到的一系列道具,如“草案”“议案”以及“工作牌”等等。在实际开展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结合以下流程来开展:
一是,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会议入场曲,以此来营造氛围以及仪式感。二是,引导班委到讲台前进行入座。三是,由教师宣布会议开始,过程中需要奏国歌。四是,班委成员需要依次做好本周、本月或者是上半学期的学习报告(工作报告)。五是,由班长负责作下周、下个月以及下半学期工作计划。六是,由各个小组代表分别提出议案。七是,全体同学针对班委近一周、一个月以及半学期工作进行质询。八是,小组内部针对工作草案以及接下来的工作计划还有各小组议案等展开讨论。九是,针对各个小组工作计划、工作草案以及议案等开展举手表决活动等。
通过这样一场角色扮演活动,学生可以在活动中畅所欲言,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从而加深学生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解和认识,而在完成活动之后,通过经验总结以及分享等形式,还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的政治情感,有助于促进政治认同。
3.借助创设议题,打造辩论式活动课堂
对于辩论式活动课堂来讲,主要指的是借助一个具有一定启发性以及探究价值的议题,来促使学生开展相应的辩论活动,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论能力,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塑造学生的理性思维。辩论式活动课堂的打造,可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说教式以及灌输式教学,能够促使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得到有效突显,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以及空间来发散思维,开展大胆有效的辩论,有助于推动学生自主思考以及自主判断能力的不断提升。
例如,在教学《文化与经济、政治》时,教师便可以结合管子提出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来提出一个议题,也就是“有人认为,经济如果发展了,那么社会文化便会发展,请问你认为这种看法对吗”,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应该先以“对与不对”为标准来有效地将学生划分为两个小组,也就是一个小组“认为对”,另一个小组认为“不对”。在完成划分之后,教师需要告知学生辩论流程还有相关技巧,并且要强调每一个学生都属于辩手,所以需要独立搜集好一系列支撑自身观点的素材。在实际开展辩论活动时,教师应该注意自身角色的转变,要做好一个公正、客观的支持人,主要作用可以分为两点:一是,要能够引导学生切实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尽可能地从多个角度来对自身的观点进行论证。二是,要能够掌握好辩论活动的节奏,及时调控整个辩论方向,确保辩论不会过激或者是跑偏,以此来达到预设的目的。
在有效完成辩论活动之后,教师还应该充分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做好评价工作,一是教师运用过程性评价以及结果性评价两者相互结合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实际表现开展点评工作,二是学生自评,三是小组互评,以此来评选出一个最佳辩手。其次,教师要做出总结,确保学生认识到无论是“对或者是不对”都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4.借助生活实例,打造综合式活动课堂
法治意识属于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内容,其属于学生对法律的认可、尊崇以及崇尚,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法治思想、法治态度以及法治思维等多个方面,所以法治意识培养良好与否,能够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以及生活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综合式活动课堂的构建能够对法治意识的培养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教师可以尝试着对其进行运用。综合式活动课堂主要指的是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及内容等来不断地丰富教学场景和教学内容,借助这些场景和内容来启发学生思维以及完成意识塑造。
例如,在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教师便可以借助一系列生活化元素来打造综合式活动课堂,促进学生法治意识的有效生成。如近几年网贷现象屡见不鲜,很多学生为了满足自身的虚荣心,往往不顾一切地借助网贷来开展高消费活动。教师可以列举一些由于网贷而引发的社会案件,来构建综合式活动课堂,以此来帮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消费观的同时,促使学生生成良好的法治意识。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视野下开展的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活动,能够显著提高思想政治的教学效率以及教学质量,并且有助于学生各项素质与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可以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健康发展。文章先是对核心素养以及活动课堂做出了简要分析,并基于此借助情境创设、引用生活实例、创设议题以及角色扮演等方式针对思想政治学科活动课堂的构建做出了探讨,以此来推动中学生思想政治核心素养不断提升,实现健康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晓辉、李玉雄《课外活动在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中的运用》,《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6期。
[2] 叶沛青《核心素养视野下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综合型活动课堂构建探究》,《读与写》2020年第20期。
[3] 姚建文《浅谈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中外交流》2021年第6期。
[4] 付有能《普通中学思想政治教科书的活动设计及其教学实施》,《课程·教材·教法》2021年第5期。
[5] 李超民、吴芳《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视阈下“浸润式”教学应用探索》,《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
[6] 滕奉琼《核心素养视野下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策略分析》,《中外交流》2020年第3期。
[7] 谭静《浅议基于学科核心素养下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