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猛 闫晋锋 王会敏 郭丽
[摘 要] 新生研讨课是面向全校开设的任选选修课程,该类课程采用小班专题讨论的形式开展。为了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充分挖掘每门课程的育人内涵,结合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开设的“现代化生活中的测控技术与仪器”新生研讨课,分析了该类课程的授课内容、授课难点和授课过程。在个别专业知识点中有机融入课程思政的内容,革新了课程考核评价和课程总结方式,分享了该门课程的教学心得,总结了将课程思政和课堂授课内容有机融合方面的经验。同时,让学生开展创意设计和分享的过程,也值得推广。
[关键词] 测控技术与仪器;新生研讨课;课程思政;考核方式
[基金项目] 2019年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新生研讨课建设项目“现代化生活中的测控技术与仪器”(教发〔2019〕32号)
[作者简介] 王 猛(1984—),男,河南许昌人,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测控技术与仪器的教育研究;闫晋锋(1980—),女,山西吕梁人,博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信号处理方向的教育研究;王会敏(1978—),女,河北廊坊人,硕士,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电子测量及仪器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11-0141-04 [收稿日期] 2021-07-23
引言
为了实现“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1]”这个目标,专业课教师需要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并且要成为重要的成员。为了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同是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和基础[2]。另外,通过提升专业课教师整合课程思政资源的能力、开展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能力与拓展课程思想政治教学场域的能力,是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应有之义[3],也是高校管理者和全体教师应当达成的共识。
如何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方面构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培养体系,是当前研究型大学教育改革与发展待解決的主要问题之一[4]。新生研讨课是一个值得尝试的突破口,该类课程以“研究”和“讨论”为主要特色,强调师生互动,主要教学方式是以小组与开课教师就某一专题共同开展研究,并在教师指导下开展小班授课和研讨式教学[5]。
新生研讨课的形式源于美国的“新生教育课程”,其目的是帮助新生选课及适应全新的大学环境和学习方法,顺利完成由中学阶段向大学阶段的过渡。后来新生教育课引入了“小组研讨课”(seminar)的教学形式,主要教学方式是在教师的主持下,借助某一师生共同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以小组方式讨论与探究。国外很多著名大学,如美国的哈佛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已有20多年开设此类课程的经验[6]。如今,这种教育方式也被引入了我国。
与其他类型课程不同,新生研讨课没有固定的教材,开课专题可以涉及任何学科领域,教师可依据新生的特点自行确定,学校鼓励交叉学科选题。全校学生不分专业,原则上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一门新生研讨课。清华大学于2003—2004学年秋季学期开始进行新生研讨课的试点工作[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开设了12门新生研讨课[8]。中国人民大学统计学院的许王莉和石佳鑫从参与大类招生改革的统计学专业新生研讨课教学实践入手,探究了如何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新生研讨课的教学质量[9]。
纵观国内的新生研讨课程教学,较少探讨新生研讨课与课堂思政融合的教学实践。本文结合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测控技术与仪器系在2020年秋开设的“现代化生活中的测控技术与仪器”新生研讨课,讨论了课程思政与新生研讨的有机融合。
一、授课目标和难点
对于一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测控技术与仪器系开设的新生研讨课,授课目标和难点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如何帮助新生认清自身的大学生身份,并通过课程思政让学生意识到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重视和高端人才的渴望,引导学生朝着成为一个对社会有价值人才的方向努力。二是在探索和研究的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和学习兴趣,训练其基本的研究能力与交流表达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三是如何突出教学和训练方法的科学研究特色,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和批判精神,充分运用现代的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手段,锻炼学生快速精确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四是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其对地学特色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认知和认同,建立专业意识,从而实现从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的平稳过渡。五是推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型教学模式转变为以探索和研究为基础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尤其是引导学生从被动式学习到主动式学习的观念转变。
二、授课内容和过程
“现代化生活中的测控技术与仪器”课程作为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开设的新生研讨课,具有一定的地学特色。首先讲授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概况、专业课程、专业教学、师资情况、师生科研、地学前沿、就业深造和职业发展等基本情况;其次从古代生活与现代生活的对比入手,围绕交通通信、社会治安、家庭取暖、工业挖掘、农业耕地、休闲娱乐、生活照明、地学仪器等专题,探讨测控技术与仪器和中外古今身边生活的关系,扩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建设成就、消费品电子、前沿科技和测控技术与仪器的关系;最后总结我校地学特色的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的科研情况。
整个教学课程分为两个阶段。前一个阶段是教师授课阶段,围绕上述专题内容,结合大量的图片和视频,与学生分享和介绍“现代化生活中的测控技术与仪器”;后一个阶段是学生分享阶段,在课堂授课前期就告知学生需要带着问题去听课,让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思考后续需要分享的内容、过程,以及内容要结合后续的考核评价同步展开。
三、考核评价内容与方式
“现代化生活中的测控技术与仪器”新生研讨课结题考核以考查方式进行,采取了灵活多样的综合考核方式。除了常规的考勤考核外,本门课程为了鼓励学生积极深度参与讨论和自主调查研究“现代化生活中的测控技术与仪器”,破解授课难点,设计了类似于“创投风投大会”的形式,请每一位学生“推销”自己的设计创意。对创意内容和展示方式的要求有如下特殊限定。
1.尽量与生活经历、工业生产、国民生活、大学生创新创业实验、大四毕业设计及预见的未来联系起来,借此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以致用,激发新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
2.每个人的创意不能重复,先提出者后续人员不能重复提,若要提必须保证设计思路与先提的同学完全不一样,借此鼓励学生重视和尊重别人的知识产权。
3.描述其研发背景、组成结构、功能、如何制作、研发时间安排等,作品表现形式不限,框图可手绘,借此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其交流与表达能力。
4.每个人的展示时间不超过5分钟,展示完成后,台下人员包括教师和同学可以模拟“风投负责人”进行质疑和提问,借此使新生从入学伊始就体验到研究型学习方法和学习氛围,尽快适应研究型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课程思政融合研究
课程思政的精髓是立德树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统一,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应然,是我国高等教育现状的实然,是古今中外教育发展的必然[10]。课程思政的本质和要旨在于依托各学科课程,以各学科课程为载体,发挥各学科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1]。在课堂讨论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从案例教学概念解析入手,明确在专业课堂实施育人案例教学特征,分析开展育人案例教学的适用条件,阐述育人案例的选用原则,指明育人案例构建思路的实施要点[12]。
2020年秋季学期选课的30名学生,有9名学生来自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有1名学生来自地理信息科学专业,11名学生来自地球物理学专业,1名学生来自地质学专业,5名学生来自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名学生来自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1名学生来自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从专业分布来看,基本来自理工科;从学生的参与度来看,“积极热烈”是关键词;从学生反馈的作业内容来看,关心社会民生、有社会责任和使命感是主体。
本文以“现代化生活中的测控技术与仪器”新生研讨课与课程思政融合的教学实践为例,验证案例教学的良好成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与学生讨论古代生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源远流长的五千年灿烂中华精神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2)在讲授休闲娱乐环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娱乐和生活的关系,合理安排大学生活,劳逸结合,利用大好年华,积极努力学习。(3)在讲授交通通信环节,通过高铁和大飞机项目,坚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自信。(4)通过讲述5G通信中的“中兴事件”和“华为事件”,深度解析芯片和传感器关键领域开展自主知识产权研究的重要性,激励学生未来在各自专业领域上为突破“卡脖子”技术贡献自己的力量。(5)讲到《地学仪器》章節,告知学生由于地学应用的复杂性和难度,目前所用的高端地学仪器大部分依赖进口,每年大量的外汇被用于高端分析和测量仪器的采购,鼓励学生将来自立自强,为地学仪器的自主知识产权发展贡献力量。
五、课程思政融合效果分析
该课程最出彩的地方在于分享的过程,所有参与分享的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极大地释放,展示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学生结合身边的实际应用,设计了创意产品(见表1)。由于限于篇幅,学生作品不能一一展示。每个作品的设计目的,设计内容的实用性、广泛性、科学性和思维拓展性极强,实实在在地达到了创新性思想碰撞的目的。
六、教学心得
对于“现代化生活中的测控技术与仪器”新生研讨课,通过改变传统的授课内容和评价方式,创造了一个在教师指导下的新型渠道和交流互动机会,基于开放合作环境进行发散式、探究式学习和师生沟通交流,缩短了专业课教师与新生之间的距离,探讨了一种以探索和分享为基础,师生互动、自主学习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开展了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的探索。
经过课程的教学实践和研讨学习,可以显著增强新生入校的适应性,特别是地学特色相关专业的新生,助其快速了解所学专业,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发现,如果能在课程教学中增加实物展示和参观学习的环节,则教与学的效果更佳,不过由于课时限制,以及学生安全考虑,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难以执行,未来可以考虑增加虚拟现实等高科技展示方式和手段。相信在未来,课程思政可以通过更多“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深入和有效地开展下去,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年9月9日)[N].人民日报,2014-09-10(2).
[2]罗兢雅,李立硕.深化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同[J].中国高等教育,2021(9):43-45.
[3]李勇,邱静文.推进专业课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1(8):56-57.
[4]郭广生.关于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6(6):7-9.
[5]肖雄.新生研讨课的由来、特征及教育价值[J].长沙大学学报,2019,33(6):144-148.
[6]靳玉乐,廖婧茜.美国研究型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及启示[J].大学教育科学,2017(3):43-50.
[7]张文雪,刘俊霞.新生研讨课教学理念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S1):139-143.
[8]北航MrE.攻略|新生研讨课[EB/OL].[2017-09-21](2021-07-11).https://www.sohu.com/a/193667525_774420.
[9]許王莉,石佳鑫.大一新生研讨课教学实践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1(6):93-96.
[10]龚一鸣.课程思政的知与行[J].中国大学教学,2021(5):77-84.
[11]杨威,汪萍.课程思政的“形”与“质”[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1(2):195-202.
[12]张立勇,张铁坚,伊绯.大学生专业课堂思政育人案例教学方式探析[J].文教资料,2020(3):193-195.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Integration of Freshman Seminar and Classro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ANG Meng, YAN Jin-feng, WANG Hui-min, GUO Li
(School of Geophysics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Beijing〕, Beijing 100083, China)
Abstracts: Freshman seminar is an optional course for the whole university, which is conducted in the form of small class seminars. In order to integrate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fully tap the educational connotation of each course, combined with the freshman seminar on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s in modern life” offer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eaching content, teaching difficulties and teaching process of this kind of course. We organically integrat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of the course into individual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oints, innovate the way of course assessment and evaluation and course summary, share the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of organically integr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 and the content of classroom teach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cess of allowing students to carry out creative design and sharing is also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technology and instruments; freshmen seminar;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sessment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