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雨的季节,万物蓬勃,正是山地丰美的时候。夏天的早上,下过一场雨,再接着出了太阳,山地里就会蒸腾起一层热乎乎的雾气。这时,人们就要扔下手里的活儿,一起到山林里,做一件有意思的事:采蘑菇。这样的天气不是经常碰到,这是蘑菇天,所以,大家最要紧的事情就是采蘑菇,这是大自然慷慨的馈赠。在这样的天气里,蘑菇会从地底下像泉水一样涌出来,层层挨挨地挤在树底下、草丛中,又鲜又嫩。有乳白色的,有浅红色的,味道最好的是一种金黄色的,这种蘑菇长在松枝底下,有一种浓郁的香味,炖在锅里,比肉还香,是这片山地的山珍。没错,小瓜的村庄就是这么丰富、这么有福,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当然,所有的山珍海味,只属于劳作者,这是靠自己的劳动才能换回的好滋味。
村子里的人正在山林里采蘑菇。小瓜和孩子们也在其中。这是适合小孩子们的劳动,准确地说,这不算是劳动,而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小瓜甚至希望大人们不要参与,把这满山的蘑菇都留给孩子们采吧,这样,他们就会有更多的快乐,发现宝贝的快乐,让人合不拢嘴。当然,这只是小瓜的一厢情愿,不是人们不肯把这件美差完整地留给孩子们,而是蘑菇不乐意,它们生来就是急性子,它们不愿意等。它们在短短的一天时间里,就会变老,再过几天,就会变得像老树皮一样,用手一碰,会冒起一股灰。蘑菇的生命是短暂的,生长是迅速的。你站在旁边,甚至可以看到它像小动物一样,一跳一跳地在向上蹿个子。
总之,大家正在和蘑菇抢时间,要把它们鲜嫩的模样带回村子,带到农家的生活中,晒干了,就是四季可用的美食。孩子们眼中的游戏,在大人们看来是劳作,他们没有闲心像孩子一样玩耍。这就是区别,每个人在小的时候,都充满了想象和乐趣,是天生的诗人、画家、音乐家,但长大后慢慢就失去了这样的才能,因为劳动是艰苦的,甚至是残酷的,慢慢地把人拉进生活的压力中去,变成扁平的模样了。所以说,当小孩子,真是一件最有福气的事情。
如果能选择永远不长大,那几乎所有人都会这么选择。这个世界就多了无数的小孩子,大家用一种孩子能听懂的语言就可以交流,再不必担心受到训斥。当然,如果全世界光剩下小孩子,也麻烦。大家吃什么呢?谁来种粮食、捕鱼、做饭?穿什么呢?谁来种棉花、纺织、做衣服?除非天气永远温暖,像是泡在热水澡里,不用穿衣服,而树上会结出各种各样的食物,想吃什么就结什么。如果有谁能做到这些,那全世界的人都要感谢他,大家都可以安心做个小孩子享福了。
小瓜一边采蘑菇,一边胡乱想着各种念头,她采得很慢,只采自己喜欢的那种颜色的蘑菇,游戏嘛,当然就要自己怎么高兴怎么来。这朵特别的蘑菇,就是这时发现的。这是一朵长得很肥大的蘑菇,它的身体有着鲜艳的色彩,还有美丽的花纹。它多像一只漂亮的花伞呀,小瓜容易被漂亮的东西吸引,连忙把它采了下来。她看到,在不远处,还有这样美丽的蘑菇,一大片,像是铺一床绚丽的大花被,这可是一个蘑菇窝。这真是一个让人得意的发现,小瓜跟着家人多次采过蘑菇,还从没见过这么多漂亮的蘑菇呢,它们好像是谁专门种在这里似的。小瓜一高兴,就吆喝起来,她要让别人知道,她发现了宝贝。
奶奶闻声赶了过来,只看了一眼,也高声吆喝起来。小瓜更得意了,奶奶见识可多了,她都激动得吆喝起来了,看来,真是大发现了。但是,很快,小瓜的得意就被泼了一头冷水。奶奶的吆喝不是因为高兴,反而是因为不高兴,相当不高兴,甚至,还有些紧张。奶奶喊着:“快!快!扔掉它!”
小瓜手里正捏着一朵蘑菇,在欣赏这罕见的美丽呢,听到奶奶这样叫,不解地问:“扔掉它?是它吗?为什么呀?”
奶奶不再说话,她的动作快极了,上来就把小瓜的手打了一下,于是,这朵蘑菇就掉地上了。
小瓜的手有些疼,心里更疼,非常委屈地叫起来:“我的蘑菇,我的蘑菇!”
“它有毒,这种蘑菇的毒可大了,能毒翻一条像小船那样大的大鱼。”奶奶从地上抓起一把野菜,快速揉碎,挤出汁液,让小瓜借着洗了洗手。然后,一把拉住小瓜就往回走,走得飞快,但是尽管走得快,奶奶还没忘记低着头在地上找寻着什么。小瓜开始以为她还在找蘑菇呢,但是奶奶路过了许多蘑菇,根本不看一眼。过了一会儿,奶奶低下头,在一条岩石缝里拔出一根细小得像火柴一样的草来。奶奶把它填进嘴里,咀嚼碎了,然后,拉过小瓜的手,把它吐到小瓜的手上。小瓜这时才发现,自己刚才摘过蘑菇的那只手,已经红肿起来,但是,一点儿也感觉不到疼,不但感觉不到疼,什么也感觉不到,这只手,现在已经麻木了,好像不是长在自己身上。这难道就是奶奶所说的毒吗?小瓜第一次对毒有了恐惧。奶奶拉着她,快速下了山。
奶奶用家里晒好的草药,煮了水,让小瓜反复洗手,把手洗得泛出草绿色。又用封在泥罐里一种黑色的膏,涂在手上,把手涂得乌黑。折腾了半天,小瓜终于感觉到手又回到自己身上了。她的第一个感觉,就是疼,像有很多细小的针在一下下扎。她大声哭叫起来,哭得声音大,泪量足,表示自己真的很疼。但是奶奶反而笑了,舒了口气,说:“没事了!”
经过这件事,小瓜才知道,蘑菇越是艳丽,越不能采,看来,看上去漂亮的东西可能藏着可怕的陷阱呢,至少在蘑菇世界里就是这样。小瓜庆幸自己没多采这样的蘑菇,而且没好奇地把蘑菇拿在嘴里尝尝,那样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奶奶重新回到这个艳丽的蘑菇圈,后面是几个村里人。大家表情都很严肃,他们在商量这件事情如何处理。这是一种在本地已经绝迹多年的毒蘑菇,为什么又重新出现了呢?它的毒性很大,别说误食会丧命,就是摸到,它分泌的毒液也会伤到人,发生危险。在村庄的传说里,它和海怪一样,属于恐怖的情节。提到它,都觉得后背冷飕飕的,现在,大家站在这里,像是站在黑暗之门的入口,表情都有些僵硬。
清理掉它是第一件要做的事,不能再让恐怖的情节出现,扰乱人们幸福的生活。村庄有很多勇敢的年轻人,也有很多有智慧的老年人。他们一起想办法,让几个年轻人穿着厚厚的衣服,戴上涂满草药水的手套,拿着锋利的铁铲,把蘑菇圈围了起来。然后,把这里所有的毒蘑菇铲掉,铲得很干净,连地上的草皮都铲掉。最后,挖一个深坑,把这些蘑菇埋进去,填上厚厚的土。大家站在上面,每个人都用力地踩上一遍,踩得很结实。做完这些,大家舒了口气,总算把一件危险的事情打发走了。
这样过了几天,又是一个雨后,大家又到山上采蘑菇。这次的蘑菇更多,这样采上几次,每家就会有可观的收获。人们会把小院子里晒满蘑菇,等蘑菇干了,再用细绳子穿起来,挂到屋角。到了冬天没有新鲜蔬菜的时候,干蘑菇的好处就显现出来了。小瓜最爱吃的一道菜就是蘑菇干和海鲜干在一起炖成的,这是村庄特有的山海大菜。大家正在忙呢,突然,有一个人叫了一声:“哦,这是怎么回事?”人们闻声望去,只见在上次大家铲过的那片树林里,重新长出了蘑菇,没错,就是那种可怕的毒蘑菇,而且这次长得更多,范围更大。人们还发现,就在埋住毒蘑菇的那个大坑上,也长出了这样的蘑菇,这简直太让人吃惊了,这简直像是在公开地宣战。人们不再急于采蘑菇了,把家里的农具拿出来,一起来清除这些毒蘑菇。这种蘑菇生长得非常快,不快点儿清理,它们会越长越多,会把能食用的蘑菇挤出山林。
这次,人们干得更彻底,不但把蘑菇连同草皮清理掉,还把清理出来的东西堆到一处开阔的地方,让阳光好好地暴晒。蘑菇喜欢阴湿,害怕阳光。人们要让阳光把这些毒东西晒成泥土。不但这样,人们还到山地一处矿坑里,挖来很多石灰,又从村庄里掏来很多草木灰,撒到清理过的地方,这样,就能阻止新的坏东西露头了。
一直忙了一整天,村庄所有能劳动的人都参与了。只有孩子们不准参与,在有危险的时候,孩子们总被藏在身后。小瓜和孩子们远远地看着人们在忙碌,心里有一种好奇和兴奋,恐惧感早就忘记了。孩子们总是善于遗忘,好了伤疤忘了疼。
忙完了,大家心里仍不踏实,第二天,到山林里查看成果。毒蘑菇已经被晒成泥了,他们把这些泥土再次埋好。这样,又接连看了几天,没有什么异常,大家这才放下心来。
事情的发生是突然的。这仍旧是一个雨天,雨接连下了好多天,一直没停,奶奶想出门看看院子外面有多深的积水了。她打着油布雨伞,推开院子的木门。街道上正流着水,没有行人。这时,奶奶发现了一点鲜艳的色彩。就在院子的木门边上,好像是谁家的女孩子丢掉的蝴蝶结。因为根本没有意识到危险,所以奶奶一时还没回过神来,凑上去,手也伸了过去。就在将要触到这团色彩的时候,奶奶突然惊醒了,哎呀,毒蘑菇,竟然是毒蘑菇,它竟然,长到自己的家门口来了。
奶奶并未失声惊叫,她沉着地回了屋,低声对家里人嘱咐了几句。然后找出雨靴穿上,扔掉油布雨伞,拿出一个铜脸盆,又找到一个木槌,在街上走了起来。她一边走一边敲,大声叫:“大家小心了!毒蘑菇进村了,小心木门上,小心柜子上,小心潮湿的地方!”
村庄很小,奶奶只喊了一条街,所有的人就都听到了。大家的木门开始一点点地、小心地打开,门缝里露出一双双惊恐的眼睛。家里的孩子们被抱到干燥的火炕上,不准下来,这时候,可不能让他们来添乱。村庄的各个角落,陆续传来惊叫声,又有人发现毒蘑菇了。毒蘑菇长在一些潮湿的木头上,有的长在木门上,有的长在树根上,有的甚至长在院子里农具的木柄上。人们见了潮湿的木头,都要离得远一些,小心地观察一番。大人们现在站在大街上、站在雨中,他们没有打伞,似乎并不担心被雨淋到,他们在担心更大的事情。
这样的传说,在村庄的故事里有,但是,传说故事变成现实,这还是头一次呢。小瓜感觉很兴奋,仿佛在故事里生活似的。但是,大人们的脸色难看极了,紧张、恐惧,一些比阴雨的天空还要阴郁的颜色,沉沉地挂在脸上。
村庄有大麻烦了。雨停之后,人们不再准备上山采蘑菇,而是想办法清理这些长进村庄的毒物。这些坏东西,是一支险恶的劲敌,嘲笑着人们以前的努力,开始了猛烈的反扑。人们还有什么办法呢?他们只能先清理掉自己家里长出的毒物。就在清理的时候,有一户人家的老母鸡啄食了毒蘑菇,接着,这只母鸡就发了疯,在地上跳着叫着,扑打着翅膀跳到矮墙上,然后,从墙头上倒栽下来,直挺挺地死了。人们连忙把母鸡也清理掉,如果不及时清理,说不定就有谁家的狗来吃,这条狗也会中毒。人们都穿戴得严严实实,生怕沾上毒液。
把村庄的毒物清理掉,人们再次到了山地。不出所料,山地里也长出了毒蘑菇,在上次发现它们的地方长得最多,而埋它们的地方,长得也很多,而且这次的蘑菇圈更大了。看来,这种毒蘑菇像是会传染似的,只要沾上了,就会反复生长。有的人觉得,正是因为清理了它,沾了它的毒,所以才把毒带回村子里了,在村子里长出毒蘑菇。他们认为,如果第一次发现它们时不清理,它就不会长得这么多,扩散得这么快。这些人于是不再参与清理了。当然,这是一个错误的看法,但是,人们在遇到危险时,会有一种躲避心理,于是,更多的人停止了清理。参与清理的人已经很少了,奶奶是带头人。奶奶在这里,小瓜就在这里。
这次,他们开始一项宏大的工程。他们要在这片蘑菇圈所在的位置,挖出一个大坑,把滋生蘑菇的土壤全部挖出来,让阳光晒一晒。这是毒蘑菇的老窝,只要这里的老根没了,村庄里散落的毒物就不会出现。
他们一连干了好几天。开始时,没觉得有什么异常,土层最上面是一层松软的黑土,是树叶腐烂后形成的营养层,下面是结实的黄土,有些黏,再下面是沙子,含有丰富的水分。再挖下去,应该就是岩石了,把岩石再挖开,可能会碰到成股的水流。但是,挖着挖着,大家发现了异样。这里的岩石与其他山地的岩石一点儿也不一样,其他地方的岩石是粗粝的砂岩,而这里,是一种非常坚硬的黑灰色石头。这种石头,人们还从未见过呢。黑灰色的石头上,有着细细的白色花纹,石头上还有很多孔洞,瘦骨嶙峋,像是被风或是水侵蚀过的样子。
参与者中间有一位是村庄小学的老师,他平时喜欢收集石头。一见到这石头,他就眼睛放光,说这是一种有收藏价值的石头,让大家不要破坏掉。大家暂时收工,让老师把石头挖出来一块,带回去研究。
第二天,他告诉大家,这是一种有趣的石头,轻轻叩击,会发出清脆的声音,不像是石头发出的,倒像是一种金属。原来这是一种会唱歌的石头。但是,大家现在更关心的是石头下面还有什么,如何才能找到毒根。于是,大家把这些会唱歌的石头挖出来,摆在一边,继续向深处挖。石头终于挖完了,这时,大家发现,下面是一个空空的大洞,深不见底,这也许就是毒根了。但是它这样深,又没有可以凭借的东西,谁也不敢爬下去看。它像是大地张开的大嘴,谁知道里面藏着什么可怕的东西?大地深处的秘密是人们无法想象的,人们只生活在大地的表层,像是一只蚂蚁趴在池塘中的一片树叶上。大家从洞边退回来,把这个深洞连同它的秘密一起扔在这里。
老师经常到这里来,到处敲敲打打,挑选他喜欢的石头,顺便来看一下深洞周围的情况。这样过去了一段时间,什么也没再发生。
但是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在风平浪静的时候,却发生灾难性的逆转。这天,起了一阵风,也不是什么特别的风,但是,这风刮着刮着就发生了变化,向一个方向走去,把沿路碰到的东西也带着一起走。有大家摆在院子里的东西,还有一些活物,有三只羊,五头猪,还有数不清数目的鸡。它们一起走在风的通道里,向风指引的方向走去。
人们看到了,想把这些猪啊羊啊拉回来,但是根本走不进风的通道。风似乎在通道四周建起了透明的墙体。人们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的牲畜被风拉走了,走进那个张开的深洞,消失得无影无踪。人们还发现,那个经常在洞边转悠的老师也消失了,可能,也被风卷进深洞里去了。
风停了,人们站在深洞旁边,像是做了一场噩梦。这可怎么办呢?小瓜的村庄不靠打鱼为生,但也靠近一些渔村,这些村庄里有粗壮而且耐腐蚀的缆绳。人们就把附近村庄的缆绳借来几条,一条接一条系在一起,然后,在缆绳的一头系上一块大石头,向深洞里放下去。当石头落到洞底,能发出回响,人们就可以知道洞有多深了。石头放下去了,盘在一起的缆绳一圈圈地解开,向深洞里沉去。缆绳越走越快,并没有停止的迹象,深洞里面也没有传来石头落地的声音。眼看着地面上的缆绳就要消失了,人们叫了起来,想把它抓住,但是沉重的缆绳正在加速,根本拉不住它。缆绳的这头是系在一根树枝上的,现在,缆绳拉直了,把树枝拉得弯弯的像是一张弓。树越拉越弯,这棵粗壮的树枝,嘣的一声,折断了。折断的部分被缆绳拉进深洞。人们仍旧没有听到里面发出重物落地的声音。这竟然是一个无底洞!
无底洞该有多么可怕,大地在这里破碎了、沉陷了,你不知道里面到底有多么可怕。胆小的人于是退缩了,看着一个无底洞,心里也没有了底。有的人准备搬到别的地方去住。
人们不再到这片山地来,孩子们也不再到这里玩。
“奶奶,无底洞的底在哪里呀?”
“要是有底,就不叫无底洞啦!”
“那它怎么有出口呢?”
“没有出口能叫洞吗?”
“那没有底,就是还有一个出口吗?”
奶奶听到这里,突然怔了一下,像想起了什么,喃喃自语地说:“是呀,我怎么没想到呢。”然后,奶奶高兴地在小瓜的头上摸了一下,说:“还是我们的小瓜聪明,一下子就把无底洞的底给找到了!”
第二天,奶奶带着村子里的几个人又来到深洞。这次,小瓜也在其中。无底洞只是传说,来自人们的恐惧,这个深洞如果真的没有底,就一定还有出口。
这次用什么方法来探出口呢?上次借了邻村的缆绳还没归还呢。还有什么东西比绳子更长呢?
“有比绳子更长的。”小瓜说。
“什么东西?”
小瓜指了指头顶,别人都在看着四周,只有她在看着天空。天空上飘着一缕一缕的白云。
“白云就比绳子长。”小瓜说。
“哈,白云是比绳子长,但是白云在天上,我们怎么摘呀。”一个人接了句话。
“小瓜说得对,我们有办法了,”奶奶说,“我们摘不到白云,可是能造出白云啊,看远处,我们村庄的屋顶上是什么?”
村庄的屋顶上是高高的烟囱。这下,人们明白了,可以用烟来测量呀。烟确实比绳子长多了,傍晚,人家升起的炊烟连成一片,都要与天上的云接在一处了。人们在洞口堆起高高的柴堆,点起火,在火上压上青草,浓烟就制造出来了。浓烟扭头向洞里钻去,好像被强力吸进去似的。看来,这还是个爱抽烟的洞呀。这就更加证明了奶奶的想法,深洞一定还有出口,这样才会形成烟道,烟才会顺利地向里面走。
洞很深,自然要用很多烟才能找到它的出口,人们就在洞口轮流守候,拾柴,加火,这样一条用烟制造的长绳才会连绵不断。还有一些人负责到山地各处查看有无冒烟的地方,只要出现了冒烟的地方,就是深洞的出口了。
浓烟一直持续了三天三夜。什么也没有发现。附近的山地,人们都看过了,没有一处冒烟的地方。这么巨量的浓烟,竟然全部进了深洞的嘴里,一点也没吐出来。人们又坚持了一天,都累极了,回到村庄休息。
这天晚上,小瓜的舅舅来了,姥姥让他给小瓜家送些鱼虾。姥姥家住在海岛上,连陆路带海路,离小瓜家有几十里地呢。舅舅先是驾着小船走水路,再坐着马车走陆路,要走大半天时间,所以,舅舅来了一般要住一晚上。这天晚上,舅舅给大家讲了一些自己外出打鱼碰到的或是听来的大海奇事,这是小瓜最爱听的故事了。讲着讲着,舅舅说:“也是怪了,我们船队昨天到的岸,在回来的路上,看到一座小岛着火了,烟雾冒得老高。这个小岛是个经常会沉入水下的岛,根本没有什么树木,而且很潮湿,怎么会着火呢?我们就把船靠近小岛去看了看。一看,哎呀,竟然没有火,只是烟,很浓的松木烟味,像是开锅似的,一个劲地向上冒。我们船老大说,这是海龙王家在做饭呢,哈哈,不小心把锅烧煳啦,你们说好笑不好笑?”
小瓜家的人没有笑,反而表情都很严肃,这让舅舅很纳闷。奶奶问:“她老舅呀,你刚才说的,是你见到的吗?”
“是呀,不但我,我们船上的人都见了,那烟可能还在冒呢。”
奶奶看了看小瓜,抿了抿嘴,小瓜跳了起来,大叫着:“找到啦,找到啦,底找到啦!”
“找到什么啦,什么底?”舅舅一头雾水。
奶奶于是把事情讲了一遍,舅舅的表情非常惊异,说:“可是,这个小岛,很多时间是沉在海水里的呀,你们说的这两个洞口,是怎么相连的呢?”
第二天,村庄三个小伙子跟着小瓜舅舅,一起去了他居住的村庄。到了村庄,站在岸边,远远的,仍然可以看到那个小岛上冒着烟。原来,小岛上真的有深洞的另一个出口。
“你有没有在岛上见到一个人,他是我们学校的老师,还有我们的猪啊羊啊鸡啊?”村庄的人问舅舅。
舅舅说:“我们船队没有上岛,只是从附近海面看了看。”
大家都想到小岛上去找。舅舅看了看天气,跟村里的船老大商量了一下,就驾着一条小船,带着他们到小岛上去。一边走舅舅一边说:“我们得快些呢,潮水马上就要变向,再过一阵,小岛可能就要重新淹进水下了。”
他们到了小岛上。这是一个荒芜而潮湿的小岛,什么树木也没有,倒是长满贝壳和海草。现在,贝壳和海草被太阳一晒,好像干了,但并没有死,等重新进入水下,它们就又活过来了。小岛并不大,人们一会儿就把小岛转了一圈,什么也没有找到。他们不死心,在冒烟的那处礁石附近又转了半天,还大声喊叫了一阵,仍旧没有任何发现。这时,潮水已经开始慢慢淹没上来了。舅舅在小船上焦急地喊:“快上来,快上来,这种潮水很邪的,不能在这里等了!”人们只好向小船跑去。这时,有一个人眼尖,发现在礁石上,有一副跌碎的眼镜。跑过去拿在手里,仔细一看,正是失踪老师的眼镜。他们还想再到小岛上到处找找,但是潮水像是快速闭合的巨蚌,一下子就把小岛淹没在水下了。海面上起了风。舅舅紧张得脸色都黑了起来,这是潮水淹没小岛时带起的风,方向和力度都不定,是可怕的风。幸好,舅舅是老水手了,有经验又沉着,他把人们安全带离了小岛。
人们难过起来。洞的出口找到了,老师的眼镜也找到了,看来,他来过这里,但再次失踪了,也许只有海水知道他到了哪里。海水知道很多事情,不会告诉人们,它的沉默,是因为藏着的声音太多。
小船驶离了沉没的小岛,向小瓜姥姥家所在的海岛驶去。驶近了岸边,舅舅熟练地把船靠了岸,让人们跟着他到村庄里做客。海鲜是海边渔村招待客人必须要上的菜,守着大海,你不让客人吃海鲜,可是伤脸面的事。这次外出,目的就是去小岛上找人,没有捕鱼。所以,舅舅想到岸边捞点儿海物,招待客人。海边有很多小海鲜,有长在礁石上结实得像石头一样的牡蛎,有藏在沙子里的蛤蜊,运气好的时候,还能捉到横行的螃蟹。平时,像舅舅这样的老水手是不屑捕捞的,只有村庄没法出海的老人和小孩,才会来捕这些小海鲜。但是现在,家里没有新鲜的鱼虾,只能用这个来招待客人。
三个小伙子也和小瓜的舅舅一起捕捞。这些小伙子身强力壮,都是干农活的好手,但在海边却显得笨手笨脚,连一只小虾也捉不住,一个小伙子还让锋利的牡蛎皮把手给划破了。小瓜的村庄虽然离海并不远,但有肥沃的土地,还有大片的山林,人们以种粮食为生,没人出海捕鱼。而小瓜姥姥家则是典型的渔村,几乎不种粮食,只种一些蔬菜瓜果,所有人家都要出海捕鱼。两个村庄离得只有几十里路,却像是生活在两个世界。
忙了一会儿,舅舅就收获了半鱼篓小海鲜,满意地说:“今天晚上先这样凑合了,明天,我出海捞几条肥鱼来下酒。”小瓜正在姥姥家等着他们回来吃饭呢。这次,她跟着舅舅到姥姥家,准备住一段时间。她喜欢这样不同的两个村庄,在自己家住一段,再到姥姥家住一段。
小海鲜的味道更丰富,从旺火烧着的大锅里,冒出一股股热气,把美味传得很远。海鲜要吃鲜嫩,不能煮老了,姥姥最会看火候,她煮出的海鲜刚好熟透,滑嫩清香。大家现在开始吃海鲜,只要一吃海鲜,似乎所有沉重的事情全部忘记了,大海把美味和愉快的心情同时赐予人们。
正吃着呢,小瓜突然听到一种熟悉的声音。舅舅正在为大家撬牡蛎,舅舅用家里一把铁铲子在撬。这也是个技术活儿,你得能找到牡蛎的开口处,它长着层层叠叠的贝壳,每一道缝都像是开口。舅舅专心地为大家撬,大家则专心地吃,先喝鲜美的汁液,再轻轻地把肉送到嘴边一吸,滑滑的、鲜鲜的,真是好吃。但是小瓜并没有沉浸在美味中,她听到了一种熟悉的声音。
“叮叮,咚咚。”
这是什么声音?小瓜尖细的耳朵一下子就听清了,马上想起了山地上的深洞,打开时,碰到的那些石头。村庄的老师天天在捡这些石头,会唱歌的石头。现在,牡蛎的外壳也发出了同样的声音。
“小瓜,你怎么不吃了?”
“它在唱歌。”
“谁在唱歌?”
“洞里的石头,在牡蛎壳上唱歌。”
小瓜这一句话,大家都不再吃东西,像是被定住了,然后,三个小伙子也说,这声音确实像是洞里的石头发出的声音。大家索性把所有的牡蛎壳全部排在桌子上,用铁铲一一地去敲。这些看上去平常的牡蛎壳发出了像是编钟一样优美的歌声,好像它们就是散落在海边的一组乐器,今天被重新捡回来,组装到一起了。
“这可就怪了,平时,这些壳不会发出这样的声音呀。”舅舅说着,到院子里,找到以前吃剩下的一些牡蛎壳,敲打时,果然,只有生硬的碰击声,没有乐音。
“这里面一定有什么原因。”人们不再吃饭,一起出了门,准备到发现这些牡蛎的地方再去看一看。这时,太阳已经下山,月亮刚浮出海面,硕大肥实,有一点儿像被什么烤过的红色。人们在微弱的红铜色月光下,在海岸上走着。走到收获牡蛎的那片礁石。礁石在夜里更加乌黑,奇形怪状,看上去像是就要醒来的怪兽。海浪冲击过来,发着吞吐的声音。舅舅撬下一片牡蛎,敲打着,发出的声音更清脆了。舅舅再从别的礁石上撬下几片敲打,却没有声音。也就是说,只有这一片礁石上,长着会唱歌的牡蛎。这片礁石一定藏着一个故事。
大家现在就想要读到这个故事。但是,礁石是不会说话的呀。大家做的事情就是把这块礁石上的牡蛎采下来,排在沙滩上,然后,敲打着,希望从这些不连贯的乐音里,受到什么启发。
三个小伙子中,有一个懂点儿音乐,他喜欢吹笛子。这时,他的本事就显现出来了。他说:“这些单音调,连起来,好像是一首曲子呢。”于是,大家就反复地在牡蛎上敲打,终于,他似乎想起了什么,说:“这曲子,好像一首古老的歌,名字,好像,是一个方向。”
关键的问题来了,是什么方向呢?小伙子一边听着敲打声,一边努力回想,终于,他指指前面,说:“南方,是在南方。”可是,现在是在夜晚的海边,他也迷失方向了,哪个是南方呢?这就要靠小瓜的舅舅了,在海上生活的人,方向是第一重要的,就像是人的眼睛和耳朵。舅舅准确地指着一个方向,带着大家沿着沙滩向前走。
失踪的老师就是这样找到的,就在这个晚上,这个地方。找到他时,他正在一片小树林后面坐着,在隐约的月光下,表情平静,跟没事人似的。他也太镇定了,大家心里无不佩服。但是过了一会儿,当他认出了大家,突然抱住村里人,高声哭了起来。原来,他是让这些遭遇惊吓得发呆了,这会儿才恢复了记忆连同恐惧。
据他的讲述,他是被一种强大的力量从洞口吸进去的,很深的洞,一直向下坠落,但是速度并不快,所以,并没有受伤。到了一处位置,就不再坠落,而是上升,像有一股力量在提着他。后来,他就到了那个冒烟的小岛,洞口就在最高的礁石顶上。这时,小岛刚刚露出水面,岛上还残留着没来得及逃跑的鱼虾,这些海物正好成了他的食物。但是到了晚上,小岛就要没入水中了。这时,他开始害怕起来。他爬上最高的那块礁石,想重新躲回洞里,但是,洞口却关闭了,像是蚌一样,紧紧地咬住了嘴巴。原来,这个洞碰到小岛沉入水下时就会关闭。不过很快,他就发现了另一条小路,通向岛外,于是他就沿着这条小路向外走,走啊走啊,一直就走到这里来了。
“是条什么样的小路呀?那个小岛四面都是水,怎么会有小路通到这里?”小瓜舅舅问。
“就是条小路呀,亮闪闪的,像是贝壳铺的,我还以为是礁石连接成的路呢。”
“没有,那个小岛离这里有些远,这片海很深,根本没有礁石铺成的路。”小瓜舅舅说。
大家一起看着月光下广阔的海面。现在,月亮升起来了,不再是红铜色,而是像银子一样,把海面照耀得一片明亮。人们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甚至,可以看到小岛影影绰绰的样子。哪里有什么路呢,只有海水,无边无际的海水。
“这可就奇怪了。”小瓜舅舅说,“不过,能找到你本身就是奇迹了,再有什么奇怪的事也不足为奇。”
住了一晚上,第二天,三个小伙子和这个老师就要回去了。临走前,小瓜看到老师的手里提着一个包,沉甸甸的。是从海里捞到的什么好东西呀?小瓜心里好奇,就用手去碰了碰,很结实,像是石头。她又用一根木棍去敲打了一下。叮叮咚咚,传来熟悉的声音。这是深洞里的石头,是老师收集来的。这声音到底要告诉大家什么呢?小瓜本来想在姥姥家住几天的,但是听到这声音,就一刻也待不住了,跟着村里的人回到了自己家。
失踪的老师回来了,人们都前来祝贺。那些丢失了牲畜的人家,还想问一下他们的羊啊猪啊到哪里去了,但是,只要人没事了,丢多少牲畜倒还是小事情。
小瓜趴在奶奶耳朵上问:“您能听懂歌里唱的是什么吗?”
“什么歌?”
“石头唱的歌。”
奶奶和村庄里很多老太太都会唱民谣,尤其会给孩子们唱。小瓜从小就听这样的民谣,伴着这些民谣吃饭睡觉。听她们低声地吟唱,听不懂唱什么,只是感觉很舒服、很开心。现在,奶奶把几个老太太叫到一起,大家一起听老师带回来的石头唱歌。老师家里有很多这样的石头,他把它们一一排开,用木槌和铁棍敲打着。石头发出各种声音,组合起来,就像是一首歌,但是谁也没听到过这样的歌。老师懂音乐,还有那个会吹笛子的小伙子,也懂一些,凡是村庄里能听懂些音乐的人,都来听。大家感觉,这确实是一首歌,听上去很优美,但就是听不懂是什么意思。
最后请来的是小孩子,让他们来听,其实是因为没有办法了。孩子们果然听不懂,但是虽然听不懂,孩子们却谁也不肯说听不懂,反而好像听得很懂的样子。他们按各自的想象,胡乱解释着歌曲的意思。
轮到小瓜来解释了。小瓜听到大家好像把自己能想到的解释都说过了,而自己是村庄公认的最有见识的小孩子,怎么着也得找一个让人吃惊的解释呀。于是小瓜说:“这些石头,唱的根本不是歌,而是在生气。”
“生什么气?”
“生我们的气呀,我们把山上的石头挖了,挖了很多,把它们的孩子都挖出来了,它就生气了。”
大家沉默了一会儿。有位老爷爷接过话来说:“你还别说,这孩子说得有些意思,那个大深洞,原来不是什么深洞,是有一伙人来我们村,不断地挖才挖出来的。”这时大家才知道,原来,那个深洞是让人给挖出来的。因为里面的石头有收藏价值,所以这些人就偷偷地前来挖洞,挖出石头来,弄到城里去卖。后来,把石头挖空了,就把深洞废弃在那里遗忘了。直到这次出现了毒蘑菇,人们在挖掘时才又重新打开。
“那么,这些石头,就是看守毒蘑菇的,毒蘑菇就被关在这里的地底下。把石头挖走了,所以毒蘑菇就出来了。”一个孩子这样说。
“嗯,这石头,确实有个名字,我在书上看到了,叫蘑菇石。”老师说。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办?”
“把石头扔回去呀,让它回到它自己的家里呀。”孩子们都这样说。
村庄的人们看着这群孩子,这是他们心中无知的小孩子,却说出了事情最深的道理。
老师首先赞同孩子们的想法,然后,是那些老人,最后,所有人都赞同这个想法。下面的事情就简单了。老师带着一些人外出,找到那些买走他们蘑菇石的人,把这个故事讲给他们听。很多人很痛快地就把石头交回来了,有的连钱也没要。有的人甚至说:“哎呀,你们快点儿把它拿走吧,一有风吹,它就会呜呜地叫,像是谁在哭,我都听得害怕。”于是,村庄的故事里内容越来越多,人们就把故事讲给越来越多的人听。石头陆续回家了。但也有人不肯把石头交回来,他们已经掉到自己的陷阱里,不肯相信任何故事。他们宁愿天天听着石头那呜呜的、像是哭泣一样的声音,让自己难过。
终于,村庄的人们可以用原来的蘑菇石来填住这个深洞了。蘑菇石看上去并不很多,深洞又那样大,看上去根本不够。但这是目前能找到的所有的石头了。 人们站在洞口,把蘑菇石向洞里扔去。没想到,一扔进去,马上就听到了坠地的响声,这个无底洞,有了蘑菇石,就有了底啦。再扔一块,再扔一块,还没扔完,深洞竟然就要被石头填满了。这真是一种奇异的石头,到了自己的家里,会快速地长大。自己家里是最舒服的地方,它们回到家就放松开手脚,所以一下子就长大了。
深洞被填满,最后一块蘑菇石,怎么也塞不进去了。这是老师一直捧在手里,最喜欢的一块,声音也最好听。老师很喜欢它,但是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把它放到合适的地方。老师把它使劲往洞口石堆里塞,就在这时,听到附近地面传来一阵响动,仔细一看,地上正拱出一个包来。声音嘈杂,一会儿,就从包里跳出一只动物来,是一只羊,接着,是一头猪,还有,一只鸡。哈,村庄丢失的牲畜全部钻出来了。可能是洞里挤得太厉害,深洞把它们给推出来了,有了自己的石头,它怎么会要这些吵闹的牲畜呢?
老师的那块石头最后也没有塞进去。人们把平整的洞口盖上一层浅浅的土。不出几天,这里就会长出青草,开出野花,如果是夏季的雨后,会长出鲜嫩的蘑菇。当然,不会再有毒蘑菇啦。
从此之后,村庄再也没有出现毒蘑菇。老师保存的那块蘑菇石最后被小瓜舅舅要走了。他驾船出海时,经过那个有洞口的小岛,听到上面经常传来呜呜的像是哭泣一样的声音。每当听到这声音,经过的小船就要打晃,小船一晃,人就要发慌啦。所以,舅舅就前来要了这块石头,放到小岛最高的那块礁石上。石头一放上,那个洞口就关闭了,从此,不再发出让小船打晃、让人发慌的声音。
小瓜的山海生活,重新开始了好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