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对建设美丽乡村的启示

2022-04-12 01:56乔志鹏
大众标准化 2022年5期
关键词:美丽传统农村

乔志鹏

(山东省泗水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中心,山东 济宁 273200)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实现乡村文明建设的关键因素,乡村文化建设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之中,既能使传统文化得到弘扬、传承与保护,又能促进乡村文明建设。优秀的传统文化的开发与设计,不仅仅为美丽乡村建设带来外观上的改变,也可以通过发展民俗风景村、历史遗迹村等旅游项目促进本地的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1 美丽乡村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与功能

1.1 营造良好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建设美丽乡村是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措施,美丽乡村的建设从组织、经济、生态、人才、文化多方面共同发展,是新时代乡村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经济方式转型以及提高乡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等等都依靠于乡村的美丽建设来实现。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城市进行务工、求学,导致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无人,直到近年来随着乡村环境改善以及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向往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生活。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能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经济保障,还可以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2 弘扬传统文化,凸显地域文化特色

优秀的传统乡土文化可以通过两种形式,给美丽乡村建设带来巨大的改变,一种是物质上的经济条件改善,另一种是非物质的精神方面的改变,这两种形式并不是独立的,而是不可分割、相互关联的,它们都在根本上改变了村民的日常生活条件和基本文化素质。对于经济方面,改变了乡村单独靠种植业发展的经济方式,通过传统手艺以及文化特色等兴起的产业以及旅游业等都在向外界弘扬本地的传统文化特色。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优秀的传统文化特色可以通过组织文体活动、墙面彩绘等形式改善当地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潜移默化地提高居民的文化素质(如图1)。对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发展,不仅是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还能够凸显地域文化特色。

图1 乡村文化墙

1.3 推进文明建设,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乡村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也是地方传统文化的支撑。同样影响着新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优秀传统文化的开发和使用,能否充分运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是十分重要的。新时代的农村不再仅仅是农业种植基地,和城市生活完全不同,它代表着慢节奏、相对悠闲的田园生活。当前,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向往自由轻松的乡村生活,寓教于乐的民俗村、历史遗迹村(如图2)、科普村等新农村建设项目不断吸引大众的关注。因此,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不仅可以加强当地的生态文明建设,也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不断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图2 历史遗迹村

1.4 建设美丽乡村,营造宜居生活环境

当前,经济高速发展,农村作为村民们的生存空间,受到生产力不平衡发展、人口众多、经济条件不发达等诸多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因此,建设美丽乡村是适应历史发展和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必然政策。但是,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尊重乡村的历史发展和地方文化,让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很好地融入建设美丽乡村当中,进而为人民营造良好的生活条件、文化氛围和高水平的居住环境,让人们快乐的生活。

2 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文化建设方向需进一步明确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越来越关注农村文化建设以及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国家也发布了相关政策用来推进农村文化建设进程。村里繁杂的事务更多,牵扯消耗很多精力,导致村主任无暇顾及村里的文化建设,因此,必须定期组织村主任进行定期培训,宣传党对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最新要求(如图3),明确正确的文化建设发展方向,做到坚持党的领导,建设美丽新农村。

图3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标识

2.2 文化设施建设需进一步完善

地方政府统筹规划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对文化建设的协调稳定开展具有关键作用。为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目标,经济建设往往作为评价政府政绩的主要方面,因此,多数地方政府对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较高,对文化建设方面的关注程度较低,从而导致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方面进程缓慢、效果不佳。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的载体依靠于基础文化设施建设,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设施不完备,建设步伐缓慢。对比第二次与第三次的农业普查结果数据,镇街用于文化宣传的图书馆、影剧院和休闲公园、体育健身广场等的建设增加幅度较小,文化设施建设覆盖面比较狭窄。而且,原本建设的基础文化设施以及文化宣传场所没有充分发挥本身的价值,利用率不高,多数被挪作他用或者废弃、闲置,不适应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2.3 农民主体作用需进一步发挥

农民主体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农村文化建设主体缺失。随着我国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农民选择进入城市打工,村中只剩妇女、老人和孩子,使得农村主要的青壮年劳动力大大减少,主体流失严重影响了美丽乡村文化建设进程。二是美丽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村干部未发挥指导作用。大多数的村干部同时身兼数职,工作任务比较繁多,还要顾及自家的农业种植,因此无法全身心投入到文化建设当中。还有一些村干部任职年龄过大,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缺乏指导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以及组织相关文化宣传活动的能力。三是乡村自营文化发展缺乏创新。传统的民俗、手艺等都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可以展现不同的民俗特色。不注重培养新的文化人才,不能及时注入新鲜血液,导致创新力度足够。

3 优秀传统文化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现实路径

3.1 坚持正确的美丽乡村文化建设方向

在中国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美丽乡村的文化建设只有通过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才可以冷静地处理各种复杂的情况。国家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主导乡村文化建设,只有树立正确的乡村文化建设方向,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消除心理困惑。与此同时,在美丽乡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包容性,鼓励各省市乃至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在国内外积极吸收和学习所有优秀的文化成就,促进我国的乡村文化建设实现多方面的健康发展,让所有村民共享文化建设成果。

3.2 加强政府指导,完善基础文化设施建设

改变原有的地方政府政绩指标考核体系,把乡村文明建设的发展作为重点考核内容,从而引起地方政府对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视,转变思想,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从注重经济发展向注重文化建设方面转变,强化政府指导力度。美丽乡村建设中最基础的设施建设,都需要政府的资金投入。一方面地方政府要认真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内容,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乡村文化建设,确保文化建设资金充足。另一方面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出资出力,帮助改善农村基础文化设施。为了确保各项资金全部用于农村文化项目建设,避免被挪作他用,必须安排专门的部门对资金进行审查和管理。为避免浪费文化设施资源,应建立对文化设施使用情况的专人管理和监督制度,使基本文化设施得到充分使用。

3.3 强化农村主体教育,补充后备力量

乡村居民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主体,自然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必须让村民意识到作为传统文化传承者的重要性,才能确保文化传承不出现断层现象。在新时代新农村建设的今日,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风俗文化和传统手艺等等都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经济条件的重要依靠。提高乡村主体的综合文化素质和主体的责任意识主要实施策略就是乡村教育。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乡村文化建设当中,发挥其主导作用,培养文化传承主体的能力和意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建设乡村文明、实现农民美好生活为出发点,不断创新形式,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不断吸引年轻人的关注,为文化建设补充后备力量。

4 结语

建设美丽乡村,就是给乡亲们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既是改善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核心内容,主要是以弘扬传统文化作为切入点,进一步改善美丽乡村建设当中存在的文化建设不全面等问题,为百姓营造舒适、惬意、有幸福归属感的美丽乡村。

猜你喜欢
美丽传统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