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洋
(辽阳市水利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辽阳 111000)
降水直接影响着气候的变化,也是导致旱灾发生的重要因子之一。充分研究降水变化特征可以从本质上掌握旱灾的发生规律,可为农业生产及生活服务。但由于地形等因素的影响使气象、水文观测站分布不均匀,进而导致观测站观测的数据资料具有局限性,这使得研究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特征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降水演变空间特征分析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张山清等(2011)将三维二次趋势面宏观地理因子模拟法运用到乌鲁木齐河流域,经ArcGIS平台进行栅格化处理,建立乌鲁木齐河流域降水倾向率、降水增量、变异系数等降水模型,实现了基于DEM的乌鲁木齐河流域旱灾时空变化特征的分布模拟;白江涛等(2011)利用陕西省关中——陕南共72个气象站,59 年的降水资料,利用AcrGIS平台进行空间插值分析,得出其空间分布规律。因此,本研究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进行降水空间插值分析,以期能够更好地反映出凌河流域降水空间分布特征,为认识凌河流域降水演变特征提供帮助[1]。
克里金插值法(Kriging)被广泛应用于空间统计分析中,其基本理论是基于半变异函数进行分析,优化给定空间内的变量进行无偏最优估计,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空间统计分析中。为了提高其估计结果的准确性,保证其结果更加符合实际,要充分利用已知观测站的数据空间分布结构,考虑待测站与邻近站降水数据的空间关系,从而更加有效地避免系统误差。克里金插值法的基本原理如下:当空间点x在一维x轴上变化时,把区域变量在x与x+h处的Z(x)与Z(x+h)之差的方差的一半定义为区域化变量Z(x)在x轴方向上的变异函数,即半方差函数,记为γ(h),在满足二阶平稳假设条件下:
(1)
式中:N(h)为研究区内距离为h的点对数;Z(x)和Z(x+h)分别为x、x+h点的变量。
全局空间自相关是用于描述整个研究区域内空间对象间的关联程度,检验研究区域内相关性存在与否,文章选用全域型MoranI指数来计算凌河流域空间自相关程度。该方法是由Moran(1950)提出的,基于统计学相关系数的变异数和变量关系推算得来的。
(2)
(3)
(4)
式中:Wij为研究范围内每一个空间单元i与空间单元j(j=1,2,3,……,n)的空间相邻权重矩阵;1表示i与j相邻,以0表示i与j不相邻。标准化公式为:
(5)
式中:E(I)为MOranI的方差;VAR(I)为MoranI的标准差;MoranI的域值为[-1,1],可以用来衡量空间分布的相关性。当MoranI的值趋于0时,表示该空间分布呈现随机分布的情形,当MoranI值>0为正相关,当MoranI值<0为负相关,MoranI的值越大大表示空间分布的相关性越大;然而,其值越小表示空间分布相关性小。当Z(I)值≥1.65、1.96、2.58时表示分别通过了信度90%、95%、99%的显著性检验,表示研究范围内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2-4]。
凌河流域不仅是商文化的发祥地,更是哺育东北古代民族文化、衍生东北文明的摇篮之一。凌河流域位于E119°00′-121°50′,N40°28′-42°38′,总流域面积为25760 km2。凌河流域由大凌河流域、小凌河流域组成,流经辽宁省内朝阳、锦州、阜新、葫芦岛、盘锦等五市23个县区。研究区域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区位置图
根据凌河流域44个观测站1968-2018年共51年的年均降水量进行克里金插值,分别从凌河流域、大凌河流域、小凌河流域三个方面分别分析其降水演变空间分布特征,以期总结其降水演变空间特征,服务当地农业发展。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剔除无效数据,经空间分析MoranI指数为0.29,Z(I)1.94,克里金插值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凌河流域年均降水量空间分布
由图2可知,凌河流域年均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增,南部降水较为丰富。北部主要为朝阳、阜新等地,南部主要为葫芦岛、盘锦、锦州等地。小凌河流域降水量高于大凌河流域降水量,可能是因为凌河流域南部暖湿气流、地理位置、地势结构等因素影响。凌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29.67mm,插值各站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在408.92-918.26mm,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小值为宋杖子站(408.92mm),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值为建凌站(918.26mm),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匀。流域北部低值区降水量分布在440-470mm,低值区位于大凌河流域朝阳建平县、朝阳县等地;流域南部高值区降水量分布在550-918.26mm,高值区位于大凌河流域葫芦岛建昌县等地。用离差系数反映降水量年际变化幅度的系数,各站年降水量离差系数基本在0.2-0.6,离差系数较大的插值站点为边沿子站等,其降水量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年际变化幅度较小的插值站点为朱碌科站[5-7]。
根据大凌河流域33个观测站1968-2018年共51年的年均降水量进行克里金插值,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剔除无效数据,克里金插值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大凌河流域年均降水量空间分布
由图3可知,大凌河流域年均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增,整个大凌河流域南部降水较为丰富。北部主要为大凌河流域朝阳、阜新等地,南部主要为葫芦岛、锦州等地。大凌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1.93mm,插值各站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在408.92-918.26mm之间,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小值为宋杖子站(408.92mm),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值为建凌站(918.26mm),降水量空间分布较不均匀。大凌河流域北部低值区降水在440-470mm,低值区位于朝阳建平县、朝阳县等地;大凌河流域南部高值区降水在550-918.26mm,高值区位于葫芦岛建昌县等地。大凌河流域各站年均降水量及离差系数如表1所示,离差系数是反映降水量年际变化幅度的系数,各站年降水量的离差系数基本在0.22-0.47,降水量年际变化幅度较大的站为龙潭站等,降水量年际变化幅度较小的插值站点为朱碌科站。
表1 大凌河流域各站年均降水量及离差系数
续表1 大凌河流域各站年均降水量及离差系数
根据小凌河流域11个观测站1968-2018年共51年的年均降水量进行克里金插值,利用ArcGIS空间分析剔除无效数据,克里金插值结果如图4所示。
图4 小凌河流域年均降水量空间分布
由图4可知,小凌河流域南部地区年均降水量相对偏少,降水量空间分布较不均匀。小凌河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557.42mm,插值各站的多年平均降水量在434.23-822.83mm,小凌河流域降水量多于大凌河流域降水量,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大值在白马石站(822.83mm),多年平均降水量最小值在缸窑岭站(434.23mm)。小凌河流域南部低值区降水在440-470mm,南部低值主要位于葫芦岛南票缸窑岭等地。小凌河流域高值区降水在687-807mm,高值主要位于葫芦岛市龙港区白马石等地;小凌河流域各站年均降水量及离差系数如表2-9所示,离差系数是反映降水量年际变化幅度的系数,各站年降水量的离差系数基本在0.26-0.6,降水量年际变化幅度较大的站为边沿子站等,降水量年际变化幅度较小的插值站点为田家屯站。
表2 小凌河流域各站年降水量及离差系数
基于ArcGIS克里金插值法在降水演变空间特征分析凌河流域44个观测站1968-2018年51年来的降水资料进行空间演变特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ArcGIS克里金插值法在一定程度能够反映凌河流域的降水空间分布情况。凌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29.67mm,年际变化较大,降水量空间分布不均匀,年均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增,南部降水较为丰富,小凌河流域降水量高于大凌河流域降水量,可能是因为凌河流域南部暖湿气流、地理位置、地势结构等因素影响。
2)大凌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01.93mm,大凌河流域年均降水量由北向南递增,整个大凌河流域南部降水较为丰富。降水低值区位于朝阳建平县、朝阳县等地;降水高值区位于葫芦岛建昌县等地。
3)小凌河流域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557.42mm,小凌河流域南部地区年均降水量相对偏少,降水量空间分布较不均匀。降水低值区位于葫芦岛南票等地;降水高值区位于葫芦岛龙港区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