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会展旅游发展研究

2022-04-12 23:07袁训波张伟
经济研究导刊 2022年1期
关键词: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升级济南

袁训波 张伟

摘 要:会展旅游是旅游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济南会展业发展起步比较晚,在济南提出要建设“会展之都”和新旧动能转换战略驱动下,会展旅游将成为促进济南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产业。通过对济南的会展旅游进行SWOT分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即政府扶持引导,壮大本土会展企业;充分协调山东和济南的会展资源,优势互补;打造济南会展品牌,树立济南特色会展旅游形象;完善会展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通过会展活动和旅游的横向联合,以期促进旅游和会展服务双维度服务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济南;会展旅游;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升级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2)01-0118-03

会展旅游是旅游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会展地经济发展和文化的交流与繁荣都起到了助推作用,特别是对餐饮、住宿等行业,也有利于科技创新。肖雅兰在国内会展旅游研究综述中指出,会展活动和旅游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会展拉动旅游增长的同时旅游又促进了会展事业的发展。济南会展业发展起步比较晚,缺少济南本土的优势会展品牌,近年来济南会展业得到长足发展,这也促进了会展旅游的发展。

一、济南会展旅游现状

(一)会展场馆硬件设施水平提升,场馆布局更加合理

目前,济南区域内有三个会展中心展馆:舜耕国际会展中心4.1万m2、济南国际会展中心5.1万m2、山东国际会展中心10.27万m2,在建的绿地国博城国际会展中心是目前国内最大的会展中心,其中净展面积51万m2,国际会议中心3万m2。济南已经形成会展场馆的东、中、西、北的布局。

(二)政府发力会展产业发展,会展旅游迎来新机遇

《济南城市发展战略规划(2018—2050年)》中提出要使济南成为“山水圣人”中华文化高地及国际旅游地的重要目的地。2019年4月,济南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城市品质“十化”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实施方案》,目标要把济南建设成为具有世界水准的“会展之都”。会展业和旅游是济南重要的发展产业,会展业正进入到快速发展轨道,会展旅游经济在会展业的发展带动下也势必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三)会展场次逐年稳步增加,展会质量不断提升

济南2015—2018年展会场次数据为2015年165场,2016年167场,2017年167场,2018年196场。可以看出,济南市2015—2018年间会展数量保持逐年上涨趋势。其中,国际性展会2016年3场,2017年3场,2018年12场(国际UFI认证展会11个)。济南会展举办场次2018年大幅跃升的原因是在2018年济南市政府发布了《济南市会展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基本建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机制健全、服务优良的会展业发展体系”。济南会展业从各自为战,进入到政府指导,企业主导发展的新的整合发展期。随着济南城市发展外溢,济南的会展旅游也会从点状布局向核心集聚的形式转型。会展产业与会展旅游将成为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的重要产业支撑,更好地促进济南的产业结构升级。

二、济南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优越的区位和交通条件。济南北接京津冀、南望长三角,是京沪间的重要节点城市,是黄河中下游的中心城市之一。在铁路客运方面:以济南为中心的“米”字形高铁网络基本成型,更加强化了济南作为10大区域性客运中心的地位。在机场旅客吞吐量方面,2017年1 432万人次,2018年1 661万人次,2019年1 756万人次,保持持续增长势头。

2.省会都市圈优势。济南作为省会城市,是山东两大经濟中心之一。随着山东做强省会城市的战略,济泰同城化、济淄同城化和济南齐河全面融合等方面正在积极推进中。

3.会展场馆设施优势。山东国际会展中心建成投入运营,使济南具备了举办一次性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高端展会的场馆,为济南承办高等级的国际性展会打下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4.高校教育资源集聚优势。济南高校众多,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大学、山东旅游职业学院等高校都设立了会展产业相关的专业或旅游管理专业,同时,山东大学和山东师范大学还设有旅游管理专业硕士点,丰富的高校资源和会展旅游相关专业的设置,使得济南具备良好的会展和旅游相关专业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基础。

5.丰富的旅游资源。济南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尤以泉水最为著名,又有千佛山、灵岩寺、四门塔等古文化遗址,自然旅游资源丰富(九如山瀑布群、红叶谷森林公园等),还有老济南“明府城”的街巷风貌和像老舍故居、李清照纪念堂等诸多人文景观。

(二)劣势分析

1.缺乏知名品牌会展,会展旅游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目前济南举办的展会以区域性展会为主,有国际影响力或者国内重大影响力的数量仍然较少,在会展品牌影响力上还没有能形成济南的特色会展品牌体系。截至2020年1月14日,济南的UFI的成员有7家,UFI认证展会11个;北京(天津)的UFI成员有29家,UFI认证展会25家,可以看出济南的差距还是很大。

2.品牌的专业化本地会展公司规模小、实力较弱。济南自实施《济南会展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全面开展城市品质‘十化’提升行动加快建设‘大强美富通’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实施方案》以来,济南本土会展公司得到了更大的支持和发展,但是与北京、上海等地的专业会展公司相比,在规模、团队、运营管理经验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

3.会展专业人员队伍整体素质水平有待提高,高级会展管理人才不足。济南的专业会展从业人员多以广告策划、旅游管理和市场营销方面的人员为主,其专业性和大型展会组织经验、水平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高级会展专业性人才较少,会展业后续的从业系统培训体系也亟待完善。会展旅游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不仅要引进高端会展人才,更要加强会展旅游人才的培训,注重对会展人才的培养。

(三)机会分析

1.中国在世界会展业的地位和影响更加重要。中国会展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国际会展业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地位也随之提高,众多的国际展会在中国举办。根据中研普华2017—2022年中国会展业产值规模预测,2022年将中国会展业产值将突破6 000亿元。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济南作为后起的会展城市,借助其有利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在中国会展业的快速发展进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将大有可为。

2.济南的国家中心城市战略带来发展机遇。《济南城市战略发展规划(2018—2050年)》中提出要将济南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2020年1月5日,济南市发布了《济南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引领带动山东中西部地区和中原地区协同发展。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战略的驱动下,以及新旧动能转换实施推进中,会展业作为城市的绿色产业发展将会为济南的新旧动能转换助推助力,会展旅游将会进一步放大会展的经济效应,将会展业的影响从传统吃住行等领域向城市文化休闲、城市旅游品牌创建的方向引领。

3.济南将会展经济作为重要的产业。济南市自2018年起开始实施《济南市会展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良好的政策支持有效促进了会展业发展计划的实施,推进会展旅游的发展,为会展旅游与会展业的契合和共生发展提供政策红利机遇。

(四)挑战分析

1.国内和省内其他会展城市的替代性。相较于北京、上海、广州等会展强市,济南会展发展任重道远。从区位上位于京津冀和沪宁杭长三角都市圈之间,在国际一流展会活动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同时也面临着省内城市经济强市青岛的竞争。因此,从可替代性上来说,济南面临巨大的压力。

2.高水平专业会展运营公司的成长空间。济南通过UFI认证的会员企业已经有7家,在山东省内是处于首位。但是在大型的高水平展会运营经验和会展品牌的口碑方面,整体上与北上广的会展运营企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一方面可以看出济南本土的会展企业的上升空间巨大,但另一方面也不得不正视本土会展企业面临的国内和国际一流会展企业进驻济南的竞争压力。因此,本地會展企业如何成长和发展,从规模、实力、团队、品牌等方面实现全面的突破,具有极大的挑战性。

3.完善会展相关的政策、法规,保持发展环境的持续和稳定。济南市 2009 年即制定发布了《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会展业发展的意见》和《济南市会展业评估奖励资金管理办法》,2018年出台《济南市促进会展业发展若干措施》和《济南市会展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济南市对会展业发展的扶持进入密集的政策红利期,但是,作为未来济南重点发展的新型的重要产业之一,需要保持相应的政策的延续性和稳定性,除去集中力量突破发展瓶颈的阶段,更要将会展业与其他产业相融相生发展的产业政策与会展产业政策发展进行衔接,以会展活动为龙头带动,将吃住行购和旅游活动整合成具有济南特色的品牌活动,通过建立良好的会展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为会展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三、济南会展旅游的发展对策

(一)政府扶持引导,壮大本土会展企业

1.政策稳定,市场主导。保持政策的稳定性和连贯性,深入研究会展业带动与旅游融合的政策扶持。以政策为支撑,以市场运作为主导,不断探索和创新会展业和旅游业的融合发展模式。

2.本地培育,外部引进。在培养济南本土会展龙头企业和培育济南优势品牌会展的同时,政府要给予扶持,引进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高端品牌会展活动,有高端会展活动就能引入国际或国内知名的会展机构,促进本土优势企业不断向优秀会展机构学习,以市场的推手使济南会展业转型升级。

3.人才培养,引育结合。充分利用济南省会高校聚集的优势资源,将企业诉求与高校专业培养相结合,由政府牵头支持企业对接高校专业人才教育,形成会展理论和会展实操双体系的人才培养格局。在加大引导高校人才培养的同时,也要更开放地支持企业引进外部高水平的专业会展人才。

(二)充分协调山东和济南的会展资源,优势互补

济南龙头带动,产业联动发展。济南作为山东省的省会,是山东省省会都市圈的核心城市,要始终保持发展的战略高度,以统领山东会展业发展的旗帜地位。要使济南省会都市圈与青岛都市圈在会展业发展上形成互动互补关系,实现两个都市圈会展业的协同发展,避免造成省内竞争,通过协作共同打造山东省会展业产业链协同发展体系。

(三)打造济南会展品牌,树立济南特色会展旅游形象

1.品牌引领,融合发展。坚持“品牌为先”,打造具有区域突出特色的品牌系列展会活动,从而形成会展产业的龙头带动效应。

2.针对开发,品类多样。政府牵头,针对区域特色品牌会展活动,由旅游及相关文创企业根据会展活动的集中性特点,对接会展企业,深挖济南“城市文化”旅游内涵,开发具有济南特色的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3.配套提升,服务改善。从“城市文化”旅游发展的角度,根据会展旅游的特性,提前做好会展旅游的配套预案,包括交通、住宿等基础配套,并加强导游人员会展相关的培训。

4.特色旅游,品牌意识。由政府牵头,加强会展行业协会、旅游行业协会间的沟通和交流,在政府引导下统一品牌旅游活动意识,共同打造济南特色的会展旅游品牌。

(四)完善会展旅游服务设施,提升服务水平

完善会展设施配套,夯实会展旅游发展基础。目前济南的东西中部的会展场馆布局已经形成,基础场馆设施能力能满足阶段性发展的需要,但外围配套设施相对薄弱。应进一步建立系统、完善的会展保障体系,提高旅游交通、旅游接待能力,通过会展活动和旅游的横向联合,促进旅游和会展服务双维度服务水平的提升。

结语

通过对济南会展旅游的SWOT分析,从会展旅游品牌建设、人才培养、配套完善、服务提升等方面提出济南会展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基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济南会展旅游的相关数据信息资料较少,通过文献资料查询到的数据信息过于粗线条化,在会展人力资源分析、会展旅游产业发展数据分析方面还有欠缺。

参考文献:

[1]  杨励,聂娜.中国会展经济发展的理论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09,(36):1-2.

[2]  肖雅兰.2006—2015年国内会展旅游研究综述[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7,(5):51-56.

[3]  蔡瑞.中国会展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5,(5):54-55.

[4]  李映洲,江燕.会展旅游概念的重新探讨[J].旅游论坛,2011,(2):13-16.

[5]  孟庆康.浅析济南会展旅游发展[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4,(1):199-200.

[6]  吴青青.济南市会展旅游品牌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7,(10):106.

[7]  刘显世.山东会展业发展研究(1990—2014年)[D].济南:山东大学,2017.

[8]  赵鑫.我国会展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9):6-7.

[9]  齐月,鲁小波.山东会展旅游发展模式分析[J].北方经济,2013,(16):50-51+64.

[10]  王安松.济南市会展业发展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11]  黄雪莹,杨海红,潘璐.济南市会展旅游发展初探[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47-49.

[责任编辑 马 学]

猜你喜欢
新旧动能转换产业结构升级济南
西部地区新旧动能转换——挑战与应对
新旧动能转换下证券业发展研究
聚焦新旧动能转换 打造优质法治环境
淄博市优化营商环境助推新旧动能转换的实践与思考
Paving Memory Lane
从国民经济核算分析我国的产业结构
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城镇化发展对河南省产业升级的影响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徒步·丈量济南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