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群娣
单元整体教学顺应了提升教学效率的时代潮流,与传统的单篇教学相比,有着无法替代的教学优势。核心素养视域下,教师教学致力于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和语文思维的培养。本文就追求思维发展的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谈谈自己的浅薄之见。
一、单元整体教学的含义和作用
课程整合是现代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更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部编版教材在教学内容编排上以单元为整体,凸显一个主题。教学使以单篇教学为主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当代的精读教材中,单篇短章占据了核心,各体各派应有尽有,往好了说,学生对各种文体可见一斑;往坏了说,学生眼花缭乱,心智不专,虽然看到了很多东西,但是一样也没有看好,一样也没有看清楚,而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正在规避陶行知先生指出的让学生眼花缭乱的问题。
单元整体教学,是在课程改革背景下诞生的新型教学模式,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教学方法。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从整体出发整合资源,抓住重点,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能全面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语文教学改革创新。
单元整体打破单篇教学单元整体的原有结构,按照陌生字词、文章讲解、写作、拓展活动等进行重新的组合编排,由此形成新的教学序列。可以这样理解,在单元整体教学中,先学习单元中涉及的生字词,引导将整个单元中所有的生字词集合在一起进行学习,学会这些基础知识之后,再开始课文的学习,教师作为引导者,精讲一篇课文。学生掌握了阅读方法之后,可以自主开展其他课文的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小背诵、小练笔、课外拓展等内容会穿插其中。
部编版语文教材分单元编写,有的单元中按内容分类,有的单元按文章题材分类,无论按怎样的分类方法编排教学内容,其目的都是让教育工作者根据教材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能力进行训练、对学生的素养进行培养,从而真正落实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课程目标实现。
但就传统的单授课来讲,在教学中,知识零星分布,各种能力自然也是零零星星,极其容易被忽略。而单元整体,以知识能力的训练和素养的培养为目的,以单元内所有教学内容为材料,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对全部内容进行取舍整合,这完全比传统的“一课一学”的教学模式节省教学时间。省下来的时间,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向更深度、更宽度、更广度进行拓展和延伸,促使学生学到更多知识,开阔眼界,最终获得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
零零星星的教学过程不易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而单元整体教学能真正将知识内容以单元整体结构框架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有利于学生更加整体化、系统化地掌握知识。这样一来,不仅能促进教学目标更好地完成,让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丰满、更加完善,还有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促使他们灵活运用知识。
二、追求思维发展的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是教师展开教学的目的和任务所在,更是教师展开教学的方向指导。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维度之一。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学到哪些知识、掌握哪些技能、提高哪方面的语文素养、获得哪方面的情感熏陶,都是以思考为基础的,倘若没有了思考,学生的知识学习无从谈起,能力提升无从谈起,更深层次的文化知识学习、核心素养培养更无从谈起。所以,教师要立足于语文这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在实施单元整体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的能力,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转变,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全面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人品修养、人文素养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一线教师除了要在教学理念、教学思想上有所改变,对自己严格要求,还要对单元整体教学目标进行确定,对整体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对相关的教学流程进行设计,对单元整体内容进行导读,对具体的课程教学进行反思。只有将这些步骤不断落实,才能真正推进单元整体教学落到实处,并围绕学生的思维发展开展教学。
三、追求思维发展的初中语文单元整体教学路径
(一)有的放矢,在跨单元中整合语文要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综合能力包括实践能力、语言能力、思维能力等,而培养这种综合能力的途径就是语文实践。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追求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不妨整合跨单元的语文要素,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以《出师表》这篇文言文的教学为例,除了让学生掌握常见的实词、虚词和文言文表达的中心思想外,还可以联系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新闻题材”设计与新闻单元相关的活动。这样一来,不仅能为学生的新闻采编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还能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思考,更好地理解这篇文言文的意义。结合此思想,教师便可以设计以下教学步骤:
1.拟写新闻消息:将本篇文章转化为“消息”,并且思考新闻的“新”在哪里?
2.新闻采访:在《出师表》中,涉及几个人物,倘若你是记者,要选取一个人物进行采访,你会采访谁呢?采访的原因是什么?你打算提问一些什么问题呢?请写出你的采访提纲。
3.设计新闻活动。
文章的核心人物是诸葛亮,现在需要开展诸葛亮先进事迹报告会。
“焦点访谈”:围绕诸葛亮的事迹进行报道。
“新闻会客厅”:邀请诸葛亮身边的“人物”到新闻会客厅“做客”,一起聊一聊诸葛亮的“那些事”。
4.假设诸葛亮当选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请你为诸葛亮拟写一段颁奖词。
通过以上活动的设计,一步步刷新文言文教学的形式,能使学生收到丰富的学习体验和感受。教师从传统的文言文逐字逐句将翻译教学转变为现在以理解文言文主题、了解人物形象为核心任务开展学习活动,为学生的思考和学习打开了新的天地,有助于在多种学习活动中促进学生对文言文主题的理解,促进学生深刻了解人物形象。在跨单元整合要素的教学形式下,彻底消除了单元教学之间的屏障,将跨单元整合要素完整融合,有助于实现“1+1>2”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能助力学生思维向更宽、更广、更深的維度拓展,促使他们语文素养形成和提高。在整个学习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发散思维,灵活运用,能促使他们的思维能力在知识点的连接和运用下实现跃升。
(二)有效指引,围绕单元内容设计整合式学习任务单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要想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师应该学会适当“放手”,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放手让学生自主研究,助力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获得语言信息,思维向更深处、更广处发展。以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学为例,本单元是一个诗歌单元,也是一个活动探究单元。阅读内容包含了《沁园春雪》《周总理,你在哪里?》《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这几篇文章;名著导读的主题是“《艾青诗选》如何读诗”。本单元的第二个任务内容为“诗歌朗诵”,第三个任务内容为“尝试创作”,旨在让学生通过写作训练学习诗歌创作的技巧。所以,在本单元教学之前,教师便可以设计单元整合式的学习任务单,并以此为引导,促使学生融入知识的预习过程中,建构知识框架。
学习任务单内容如下:
1.《沁园春雪》《周总理,你在哪里?》《我爱这土地》《乡愁》《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我看》分别运用了怎样的手法进行描写,这种手法可以是修辞手法,也可以是写作手法、表现手法,这几篇诗歌中分别有哪些意象,这几篇诗歌分别歌颂了什么精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跟随网络上的视频学习朗诵,在朗诵中思考这几篇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去读?选择一篇自己最喜欢的诗歌,将朗诵过程以录音的形式录下来。
3.请选择一个小小的对象,写一首小诗,这首小诗可短可长,以抒发自己的感情。
以学习任务单为指引,促使学生展开自主预习,当学生全身心融入这几篇诗歌的学习中展开朗读,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的文章基调,就能激活他们思维的火花。同时,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查阅相关内容、自主揣摹文章思想、自主思考问题,也能形成独立思考、独立推断的能力,有助于综合思维能力的发展。当学生带着一定的知识基础融入新授课过程中,也能促使单元整体教学效率提高。
(三)对话教学,围绕教学内容设计师生对话
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话教学的开展,以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和学生之间的对话、探讨为基础,为学生提供思考问题的渠道,促使学生能全面、完整、辩证地思考、理解、掌握语文知识,拓宽思维空间,提升思维能力。单篇课文是语文教材的基本单位,正是这些独立的单篇课文组成了单元整体教学的内容,但在整体教学中,教师往往会根据教学任务、课程标准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不可能对每篇文章都做到面面俱到的讲解,所以,教师便可以选取单元中的某篇文章作为精讲和对话的范例,带领学生读一篇文章,懂得一类文章。
在选取这一教学范例时,教师要考虑这一课文在单元中的地位和价值,选出最有学习价值的那篇文章,从而既能实现单元训练的目标,又能真正助推学生的学科素养提升。以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中呈现了四篇小说,作品中人物形象鲜明,读起来令人难忘,并且,统统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所以,教师在选取教学范例时,可以以《孔乙己》这篇文章为范例,在教学过程中,既为学生呈现出小说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自由阅读中能有方法可循,又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揭露文章主旨。教师在这篇文章的讲解中,可以根据教学环节以及教学任务,依次向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文章中描写了哪几类人?谁是文章的中心人物?你阅读文章之后,记住了孔乙己的什么?大家是怎样对待孔乙己的?文章描写了四个“笑”,那么孔乙己真的这么可笑吗?你觉得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孔乙己真的死了吗?谁该为其负责呢?然后指导学生开展阅读,在读后开展对话,并在对话中促进学生思考、探究,进而掌握全文、体会文章中心思想。
每一次的问题提出,都会引发学生的思考;每一次的问题探讨,都会实现师生之间的积极对話,引导学生深入文章,感受课文对人物形象的刻画与描写,理解作品反映出的社会本质,从而揭示小说主题。
(四)小组合作,围绕单元整体教学集中探讨
当教师根据教学任务、课程标准对单元中某篇文章进行精细讲解之后,学生已经掌握了此类文章的阅读方法。这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体、阅读的主体,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思考,在小组合作探讨中深入学习。仍然以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为例,本单元中包含了四篇小说,而教师以《孔乙己》这篇文章为范例对学生进行了精细的讲解。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分组完成《变色龙》《溜索》《蒲柳人家》三篇小说的学习,在分组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自由选择想要阅读的小说篇目,然后将学生按选择的小说进行分类,选择同一本小说的学生为同一组,给学生一节课的时间,让他们按着小说阅读的步骤展开集中阅读、合作探讨。
合作探讨中,学生将文章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部分,并且将典型的人物置身于典型的环境中理解,通过肖像、行动、语言等分析人物形象,并且根据小说人物、情节、环境的剧情描写,把握作者反映的社会本质,从而揭示小说主题。并一同探究出剩下的三篇小说中的语言特点、人物形象、社会现实等。以小组合作为平台,让学生展开自由阅读、自主探究,能使学生对小说人物、小说故事情节有更加全面的认知。同时,以合作的形式,也能让学生集中探讨,倾听他人对小说中各种事物的认识与理解,能真正促使学生深入小说、体验人物形象、剖析社会本质,这样一来,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自然会得到发展。
(五)思维可视,围绕单元整体教学内容展开多元思考
聚焦学生的思维发展,开展单元整体教学,教师要重视思维导图的运用。思维导图是一种思维可视化工具,能通过清晰的结构、独特的表达将文章的框架、色彩展示出来。由于立体性、开放性的特点,思维导图还可以将文本的相似结构、相似语言规律、表达特点清晰地呈现出来,让学生在比较中分析,在分析中思考,从而对整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有更加深刻且清晰的认识。例如,议论性文章以清晰的论证方法、论证思路为载体,以明确的观点为特征,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为议论文单元,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点,把握作者观点,区分观点和题材,厘清论证思路,学习论证方法。
结合本单元所学,教师要引导学生整体观照课文,厘清几篇文章的脉络,在品味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对比阅读,并且绘制思维导图,梳理关键词语,概括段落大意,让课文内容一目了然地展现在思维导图上。另外,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思维导图进行有效分级。这时,学生可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参照文章经历提取、分析、比较、归纳、综合等思维活动,绘制出一幅幅思维导图。通过整单元思维导图的绘制与比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训练,同时,他们的思维是多角度的,更是丰富多彩的。阅读感受是独特的,以思维可视化工具——思维导图辅助学生展开学习,在比较阅读中,能促使学生发现同种题材的文本之间不同的精妙之处,从而领悟作者的匠心独运,整握文章的表达技巧,这一过程中,学生既实现了单元学习的多元思考,又能实现语言能力、欣赏语言的能力以及学科素养的提升。
(六)拓展活动,围绕单元内容展开综合实践
综合实践活动是当前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平台与途径。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追求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可以根据单元教学内容组织一系列的拓展活动,让学生以活动为平台,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创新创造中全面发展。例如,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戏剧单元,其中的课文是一些中外优秀的剧本,并且剧本中的故事令人感动,引人感慨深思,人物也都有各自的缺点和优点,而在单元中任务二要求学生排练一出舞台剧。于是,结合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围绕《屈原(节选)》《天下第一楼(节选)》《枣儿》这三篇课文,组织学生开展小小舞台剧的活动,引导学生自由组合、自由设计、自由布景,上演精彩绝伦的舞台戏。通过舞台剧的形式,可以让学生针对剧本产生更加深入的了解,在演出中融入了戏剧,获得了独特的体验。想要演出精彩绝伦的舞台剧,学生必定是对剧本有更加深入的认知,也必然对剧本的内容有了更加透彻的了解,这一切都源于学生的思维活动,并利于学生思维发展。
以舞台剧为平台,学生能表现出诗人屈原的个人遭遇,体会屈原身上的高贵品质;能将“福聚德”由入不敷出、视如累卵到东山再起、名燥精华,而又面临倒闭的曲折发展历程演绎出来;能表现出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亲密交往,体现出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厚情感。以实践活动为平台,以角色扮演为途径,能真正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戏剧这种文学形式,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发展,思维能力得以提升。
(七)读写结合,围绕单元内容实现语言能力升华
語文究其根本是一门语言学科,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为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基础。在部编版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除了编排一些课文,还会涉及相关的写作安排,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单元整合教学方法,将读与写结合起来,让学生以读为基础,进行写作训练,促使学生能学有所用、学有所得、灵活运用。以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的课文都是明清时期的经典长篇小说中节选的精彩片段,有《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三顾茅庐》和《刘姥姥进大观园》,而本单元的写作就是“学习改写”,要求学生能掌握改写的方法。基于此,教师可以针对此写作内容对学生开展写作指导,让学生先阅读文章,然后根据前面所学的课文中描写的故事情节,学习写作方法,并且将这种描写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方法用在自己改写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他们自己选择想要改写的内容,促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以读为基础,以思考为桥梁,让学生专心写作,既能促使学生语言能力得到发展,又有利于学生创新创造,实现语文能力的提升和发展,同时,也能为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学科核心素养对教育教学涉及的广度和深度要求越来越高,一线教师要达到新课改对教学的要求,达到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目的,就必须与时俱进,学习新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和方式,在教学实践中进行创新,做出改变,充分利用单元整合教学方法,制定教学目标,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
(吴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