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礼琴
“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脱离“理”的主观教学活动将难以进行。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稳步推进的新时期,教師将滞后的说教法进行革新,致力于构建优质的说理课堂,从而在深度学习背景下,培养学生优秀的数学思维,使之掌握说理技巧,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基于深度学习,本文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凸显的各种问题,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旨在为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切实可行的说理教学策略,引导小学生系统、深入地掌握知识。深度学习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选择,也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能促进小学生形成高阶思维,使之积极主动地将所学知识迁移至新的情境中,进而掌握核心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情感态度。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凸显的问题
(一)知识学习兴趣较低
小学数学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理解时很容易被有难度的知识阻挡学习脚步。在构建说理课堂的过程中,有些教师未能从实际出发,忽视了兴趣培养的重要性,仅从单一角度解释抽象数学知识,导致小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教师所讲的内容,不利于学习兴趣的激发。小学生的心智尚未成熟,面对具有难度的学习内容时,容易产生退却心理,其数学学习兴趣也会随之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则会导致学生在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不够集中,畏难心理相对较强,进而无法有效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知识,让课堂教学陷入恶性循环。
(二)跳跃思维干扰学习
数学思维对学生的逻辑能力要求较高,小学生正处在思维发展的初期,时常会迸发出不切实际的想法,而在具体思考的过程中,部分教师未能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忽视了在教学中进行思维引导,导致学生的跳跃思维影响了实际的学习,难以提高数学思维能力。除此之外,数学教学对小学生而言,其抽象性、逻辑性和概念性相对较强,小学生因为本身知识储备和社会阅历的欠缺导致了在数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面临着较多的困境和问题。这时如果缺乏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则会导致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向与教师教学讲授的方向背道而驰,而学生的思维一旦错误,要想更改和调整就较为困难。
(三)解题方法过于低效
在说理课堂中向学生传授高效的解题方法,能提高其解题速度和正确率,使之掌握解题关键,不断提高深度学习的效率。但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未能了解学生对于不同学习方法的理解深度,讲解多种解题方法,鼓励学生以反复背记的形式进行理解,最终导致说理课堂沦为“背记”课堂,学生的解题效率得不到提升,学习成绩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种死记硬背的方法导致数学学习的趣味性进一步降低,同时加大了学生的记忆压力。除此之外,死记硬背的方法治标不治本,学生并没有从根本上理解解题方法,也无法认识到问题应当如何解决,这就导致了即便遇到同类型的问题,学生也往往无法有效地解决,学生的思维受限严重,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却无法收获对应的成果,进而让学生逐渐失去了数学学习的自信。
(四)合作学习缺乏引导
合作学习是培养小学生健全人格的有效途径,能帮助其树立良好的个性发展意识,使之养成优秀的自主学习习惯,能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在说理课堂中,一些教师为了维护秩序,时常过度主导课堂,忽视了合作学习指引,导致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限制,其在合作学习中难以获得良好的指导,不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这就导致了合作学习在教学实践开展过程中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益和影响。
二、深度学习背景下的小学数学说理课堂教学策略
(一)深度了解,激发说理之欲
小学生需要通过直观想象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教师引导其深度了解数学知识中的道理,能有效激发其说理欲望,从而调动其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了解决学生知识学习兴趣较低的问题,教师应当在深度学习中激发学生的数学说理欲望。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克和千克”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列举生活中的质量单位,使学生明白克和千克的含义,初步建立质量观念,使之形成数学抽象素养,能深刻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意义。再引导学生通过“掂量”“称重”活动来深度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师则揭示其中的道理,激发小学生的说理欲望,逐步引导其复述在活动中记录的数据,再让其用克和千克换算不同的数据,使学生在深度学习中理解克和千克的重量,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
(二)深度论证,梳理说理之脉
数学概念、算法、原理等理论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如果不对具体内容进行深入的讲解,很可能会造成小学生逻辑混乱、思路不清的问题,影响其深度学习效果。教师要肩负起教学指导责任,以数学知识的概念性、逻辑性、规律性设计脉络清晰的论证教学框架,使学生在具体的程序内对具象问题进行探讨,对抽象问题展开联想,在脑海中建立起清晰的知识网络,提升见微知著的学习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进行情境导入:“有×面彩旗,每个班级分×面,有多少个班级能够获得彩旗?”在情境中让学生尝试将个位数除法方法带入整十数除法计算中。之后,教师将题目展示给学生,让其按照上述方法计算。计算过程中,教师对计算方法进行论证:“里面有几个?可以约等于多少?几个是?”以上流程中让学生厘清“整十数除商”问题的来龙去脉,之后导入整十数竖式除法的计算方法、书写格式、计算过程等知识点,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理论脉络。
(三)深度思考,明确说理之据
思维高度决定了人的发展上限。在说理教学中引导学生深度思考,能优化深度学习教学模式,使学生明确说理的根据,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印象。面对跳跃思维干扰学习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深度思考,逐步明确数学说理的依据。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呈现物品采购单据,引入一位数的除法相关内容,讲解其中的算理,帮助学生养成说理习惯,使其在把握算理的基础上,理解除法计算规律和依据,促进深度学习质量提升,提高其思维活性。
(四)深度辩论,感受说理之意
“真理越辩越明”,以辩论的形式展开数学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辨析能力、理解能力與理论能力。在课上就某一知识点、某一数学问题展开深度辩论,使学生在辩论过程中联想旧知、探索新知,使其在了解、应用知识点的过程中生成健全的数学知识体系,深入掌握课程内涵,在理解问题、知识点表面特征规律的同时,掌握其深度原理。期间教师担任辩论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设计明确的辩论主题,并使学生在具体框架下展开辩论,实现深度教学的教学目标。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出示题目:“某湿地公园中有野生植物×种,野生动物×种,请问公园内野生动植物共有多少种?怎样列式计算?”在问题基础上引导学生围绕着计算方式展开辩论。辩论过程中引导学生辨析的口算算法技巧,使其思考此题目是否可以应用这一方法。同时,引导其对竖式计算算法中的进位方法进行讨论,使其在讨论“个位向十位的进位” “十位向百位的进位”的过程中感受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道理。为了使学生深度掌握计算原理,教师还可组织其用验算的方法证明计算原理,使其交换竖式计算中加数的位置计算答案。在辩论的过程中让学生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计算方式,提升知识迁移的深度学习理念。
(五)深度探索,传授说理之法
探索热情是支撑深度学习的重要根基,教师传授高效的说理方法,能有效提高学生深度探索的热情,使其掌握数学说理方法,切实提升解题效率。针对解题方法过于低效的问题,教师要引领学生探索新知,向其传授说理方法,使其把握解题思路,不断提高解题正确率。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小数乘法”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具介绍小数点位置变动引起的数量变化规律,鼓励学生深度探索其中的道理,结合具体购物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乘法意义,鼓励其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深度探索活动,从而明确小数乘以小数的计算规律,掌握说理方法的同时,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六)深度练习,掌握说理之技
深度学习背景下进行有针对性的习题练习,对于提升说理思维、培养说理技能有着重要的帮助。练习教学不是简单地提出问题、解答问题,而是要分析问题考查的知识点,并以具体内容为根据发散思维。教师要提升对习题练习教学的重视程度,注意丰富习题教学环节的内容,加深其内涵,使学生在习题分析、习题探索、习题解答的过程中感知、运用数学原理,实现举一反三的学习目标。例如,在完成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基础内容的讲解后,教师进行基础练习、能力提升练习和思维拓展练习:(1)出示问题:“×的分子、分母是什么?读作什么?”“×里有多少个,其与相差多少?”“×天是一个星期的几分之几?”以此类问题引导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概念。(2)出示问题:“计算的答案?”“女同学占全班的表示什么?”借助此类问题加深学生对分数加法计算原理的理解,提升其运用计算能力。(3)出示问题:“一块菜地的种了白菜×,剩下的种芹菜,种芹菜的地占整块菜地的几分之几?”“有两根绳子,第一根长×米,第二根长×米,哪根绳子更长?长多少米?”通过出示应用习题、拓展习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与此同时,教师须引导其在练习过程中总结习题解决规律与解决方法,使其能够运用良好的技巧解决理论问题。
(七)深度合作,领悟说理之妙
开展深度合作活动,能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适应合作学习模式,树立团队合作意识。教师应该在合作学习中投入不同的辅助资料,帮助学生领悟说理的妙趣,引导其在深度合作中攻克难关,切实解决合作学习缺乏引导的问题。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比例”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出示国旗的图片并给出长度信息,再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来制作“纸质国旗”并测量数据,引导学生对比不同的数据信息,尝试叙述其中的道理,使其理解比例的概念,领悟说理的妙趣。再讲解比例的内项、外项,引导学生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鼓励学生合作讨论,从实践角度进行说理,学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在领悟说理之妙的同时,洞悉数学真谛,通过深度合作提升自主学习能力。
(八)深度实践,总结说理之规律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观察、概括、总结、分析、理论能力的关键。数学课堂上应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去体验、去实践,从根本上理解数学原理,掌握应用规律。同时,为了强化实验教学的效果,教师应根据本课程的具体特征、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设计契合程度高的实验教学方案,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深度思考,满足“在实践中说理”的教学期望。例如,在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展实验:“请计算出我班学生每人平均压岁钱的数额,假如我班有×名学生,那么一共有多少钱压岁钱?”本次实验活动可分为两步,第一,对全班学生走访调查,通过总数除以班级实际人数计算出平均每人的压岁钱;第二,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数学计算,围绕展开实验探究,在此过程中验证两位数乘法的算理,使学生感悟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实验活动告一段落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活动进行总结。不仅要关注问题的计算结果,还要使其重视对全过程的探究,使其学会运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验难题,也能理解并掌握蕴藏在具体方法背后的道理。如果实验活动中出现了较大的失误,教师还可引导其反思实验失败的原因,使其自行总结错误规律。
三、结语
深度学习背景下的说理课堂,能为师生提供优质的教学平台。小学数学教师细致分析学生学习兴趣较低、跳跃思维干扰学习、解题方法过于低效、合作学习缺乏引导等教学问题的成因。在立足于实际的基础上,明确深度学习的要求和标准,以深度了解、思考、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小学生的说理之欲,使之明确说理之据,适时向其传授说理之法,使其深刻领悟说理之妙,增强学习的获得感,掌握深度学习技巧,在优化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不断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吴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