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立强
摘要: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对汽车维修技术人员的需求量与要求发生了改变。在此环境下,中职学校要结合市场发展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能够促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对此中职学校要强化对理实一体化模式的探索,结合汽修专业学生教学现状开展教学改革。
关键词:中职;汽修专业;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市场急需技能型汽修人才。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汽修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场所,要顺应时代趋势提升学生的实操技能水平,为行业发展提供优质人才。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指将课程内容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领悟汽修原理知识,同时可以结合理论内容完成生产,此教学模式对促进学生综合技能具有积极作用。
一、构建模块化教学,开展针对性操作训练
传统教学模式各个板块内容较为分散,且版块内容的跨度较大,而一体化教学模式可以将各个内容整合起来,带领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进而掌握更加牢固与全面的内容。汽修专业的实践性较强,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以模块化进行学习与训练。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现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引导学生以小组形式完成模块中的各项任务。将专业知识内容分为构造、维修、故障等版块,并将各个版块分为理论环节与操作环节。这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较为清晰的认知。而后开展理论内容学习,针对某一板块内容进行讲解与学习。以汽车发动机结构与维修为例,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展示发动机原理图,帮助学生掌握各个部位的名称与各个知识点,讲解市场最新维修技术与发动机类型。接着开展针对性操作训练,开展理论内容所对应的实训操作。教师按照4S店实际工作环境布置实训教室,配置实训相关设置,让学生在实训中切实感知未来的工作环境。此过程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吸收所学知识,在学习与锻炼中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后续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创新教学环境,增加师生直接接触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出能够熟练使用技能的技术工作。在教学改革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对教学环境的创新,为学生打造出一体化教学环境,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得到锻炼,能够反复对照理论内容与实操训练,进而获得更加透彻的理解。对汽修专业学生来说,他们不仅需要掌握汽修相关的原理知识,包括构造认知、总成拆装等,同时还要将原理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结合原理知识进行故障分析与零件维修等工作。这些内容的学习可以在一体化实训室完成,对此教师要强化对实训室的建设,教室内包括实训示范台、多媒体展示台、实训操作台等设施,同时还要注重对各个设施的布局,将整体布局设置为包围状,利于学生的观察与学习,让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与不同方法进行学习。
三、开展规范化实训,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汽修相关知识的渠道逐渐丰富,学生不仅可以在课上通过教师了解课程知识,同时还可以借助网络途径自行查询资料,另外还可以在课上课下通过小组合作加深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对此教师要丰富教学方法,通过多样化教学加强学生能培养,比如项目化教学,在实训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按照企业标准进行操作,按照汽车总成规范要求进行联系。对实训过程而言,在修理过程中出现故障时大多是因为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操作,规范化操作是确保维修工作顺利进行,避免修理故障的重要方法。
四、设置标准化考核,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汽修专业与行业关联较为紧密,针对学生的关键技能,可采取国家职业标准要求进行考核,按照中级工考证和1+X证书要求考核学生学习项目。这样可以促使学生在日常练习中进行更加规范的操作,通过考试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与考证要求之间的差别,进而可以调整后续学习侧重方向。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技能学习过程处于动态状态,教师不能通过单纯理论测试掌握学生的学习水平,要在实训场地中全方面观察学生的素质表现,因此建立与学生动态发展相契合的评价体系尤为关键。对此,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对注重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训操作情况等各个方面,以此考查学生综合表现,认可学生的进步,进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中职学校汽修专业教学内容与教学理念也要与时俱进地做出调整,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先进教学理念与教学技术,结合学生实际水平与发展需求合理規划教学内容。理实一体化教学是促进理论学习与实操训练相结合的训练方法,其不仅增加了师生的直接接触,教师直接了解学生综合能力水平,同时还可以确保教学质量,让学生在专业指导下完成对各部件的了解与实操,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斌.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改革中理实一体化的运用分析[J].时代汽车,2021(01):42-43.
[2]叶伟胜.对基于理实一体化模式的中职汽车维修教学的几点探讨[J].数码设计,20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