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促进湖南自贸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

2022-04-11 09:56徐启栋李艳红
质量探索 2022年2期
关键词:制造业标准化智慧

徐启栋,李艳红

(1.湖南省卓越标准和编码技术服务中心,长沙 410205;2.湖南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长沙 410117;3.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长沙 410205)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领导的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逐步由计划经济过渡到新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提高了市场主体的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改革开放过程中,要准确把握市场的对外开放和产业的独立自主之间的关系,即我们进行对外开放不是毫无目的地打开国门,而是通过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来发展自己,通过引入竞争来磨练自己,从而达到强大自身的目的。国内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自身强大,才能不受制于人。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是强大自身,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区”)建设是我国不断提高开放水平的积极探索。自贸区建设通过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外的新模式、新技术,加之自贸区内部的制度创新,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达到练内功、强产业的目的。相关经验告诉我们,自贸区的设立不仅有效提升了区域产业结构水平,而且是众多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素中的核心要素[1]。自贸区建设对产业结构的高度化影响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效应来实现:1)创新驱动效应。创新是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决定力量,自贸区通过技术创新能够推动新兴产业代替传统产业,使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化。2)资源配置效应。自贸区设立的主要目标就是为了促进贸易自由化,而贸易自由化能够推动市场化进程,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愈发突出,进而促进生产要素由劳动生产率低的领域向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领域流动。3)产业集聚效应。自贸区建设能够促进具有关联性的企业在空间上形成集聚,对于促进企业互动与竞争、提高产业价值链等具有重要作用。[2]

1 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在湖南自贸区建设中的重要性

我国独立的、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的基本形成,是建立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基础。新冠疫情爆发后,我国在临时封闭国门的不利条件下,借助完备的工业制造体系,使得国内经济的大循环保持正常运行,在控制疫情的基础上保持了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新冠疫情对全球社会和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使世界各国对制造业的重视重新回归,也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制造业是对抗各类风险(如战争、灾害、经济危机等)的有力后盾。鉴于此,应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基础制造业的作用和地位。

我国工业体系虽然覆盖面广、种类齐全,但是技术积累沉淀时间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较短,基础不够夯实,短期内难以在关键领域形成技术突破。从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的深度调整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将我国视为长期竞争对手和潜在威胁,贸易冷战与科技热战并用,试图遏制中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对我国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和参与国际竞争造成巨大压力,也严重威胁到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这也倒逼我国科技必须自立自强,改善国内创新环境,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简言之,我国制造业需要努力向高端方向发展。

2020 年8 月,国务院批复《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对湖南提出了联通长江经济带和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投资贸易走廊、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的目标定位,开启了湖南加快制造强省建设、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和全方位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新篇章。湖南自贸试验区重点发展三个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工程机械集群、轨道交通装备集群、航空航天集群)和三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信创产业集群、先进材料集群、节能环保新能源集群)。

目前,湖南的三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已基本形成。全球工程机械50 强湖南占4 席,全国5 强湖南占3 席,企业资产、收入、利润总额居全国第一,建筑起重机、混凝土机械市场份额世界第一;轨道交通装备拥有本行业唯一的国家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电力机车市场份额世界第一;中小航空发动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5%,国家重点型号的产品装配率达到90%以上。三个国家级产业集群也具备比较优势。电子信息领域自主可控计算机及信息安全、新型显示器件等形成完整产业链,“两芯一生态”成为国内重要发展路径;先进材料产业集聚态势初步形成,先进材料企业数量超过800 家,产业规模中部领先,在细分领域部分产品打破国际垄断;节能环保新能源领域形成一定特色,环卫机械市场占有率居行业第一,太阳能光伏电池制造装备全国第一,高效能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全国领先。

2 标准化在自贸区建设中的作用

2.1 标准化有利于提高自贸区市场主体的有序性

标准化是为了在既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促进共同效益,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确立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以及编制、发布和应用文件的活动。[3]标准化活动作用的系统(以下简称“标准化系统”)大部分为市场经济系统,市场主体是市场经济系统中的关键部分。市场主体具有逐利性、独立性,活力较强,特别是自贸区建设大大激发了区域内市场主体的活力。但是市场主体也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如果各个市场主体之间处于无序发展的状态,单个市场主体的活力越强,市场经济系统就会越混乱,系统越容易崩溃(就像油气混合点燃后,每个气体分子活力/能量越强,就越容易引起爆炸;多个市场主体的恶性竞争,对抗的市场主体实力越强,产生的危害性越大)。根据标准化的定义,获得最佳秩序即增加了标准化系统的负熵,能够增强标准化系统的有序性。标准化活动给市场主体提供了统一、系统的技术文件,能够在不破坏市场主体活力的同时,引导市场主体有序地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尤其是标准体系的建立,针对产业链将相关标准进行整合,使得标准本身成为有机整体,能够从宏观上更好地引导产业的有序发展。

2.2 标准化有助于自贸区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是为了应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我们当前遇到的竞争已经不是同一维度上的竞争,不仅仅是拼资源、拼时间,还要考虑制度、模式、知识、经验、信息等因素,形成不同维度的竞争。这种跨维度竞争是不对称、不公平的,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难以避免和消除。由于绝对实力的不同,实力强的一方可以随意打破公平规则,实施“降维打击”。因此,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必须直面多维度竞争的状况,必须使得我们的产业不断升级更新,在新的国际环境中保持竞争力。

产业升级可以由内因推动和外因拉动。内因推动一般是指通过产业内部的机制改革、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和科技创新,使得产业向高端方向发展。标准化是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内因。外因拉动一般是指通过融入国际先进产业体系,引入国外先进模式和技术,减小我们产业与国外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自贸区建设有利于自贸区内相关产业融入到国际竞争,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外因。

通过在自贸区内开展标准化工作,提高自贸区内重点产业的发展质量,规范发展秩序,由内而外发力,可使自贸区内的重点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同时,通过标准化打通技术性贸易壁垒,使得自贸区内的重点产业更顺畅地融入到国际竞争中,由外部力量拉动产业转型升级(见图1)。

图1 标准化在促进自贸区内重点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作用模式

2.3 标准是自贸区建设经验成果复制推广的“基因”

自贸区建设是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其成功经验需要固化,并复制推广。标准是经验成果复制的“基因”,一方面标准浓缩了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技术信息、管理信息,另一方面标准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将信息还原到实践中来。好的“基因”,可以复制产生优质的产业生态系统。自贸区建设需要一套科学、完整、优化的高质量标准化工作体系及标准体系作为支撑。

3 湖南省自贸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标准化需求

3.1 传统优势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标准化

经过多年的发展,湖南传统优势产业已逐步稳固和定型。但为适应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巩固提升产业领先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发展需要标准化的支撑:

(1)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需要标准化。传统优势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促进了企业分工,形成了系统化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同时,企业分工也促进了标准化零部件的发展。将可标准化的零部件模块化、系列化,增强产品通用性、互换性,能促进零部件生产企业的专业化发展,使其专注于某一零部件的研发和生产,更有利于产品质量提高和技术突破。零部件专业化过程需制定术语、图形、通用设计规范、通用技术规范等基础标准,引领和支撑相关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2)产品质量的提高需要标准化。通过标准化固化技术经验,可夯实技术基础,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有利于在关键技术方面寻求突破。以机械加工为例,一个精密轴孔类零件涉及到尺寸、形位公差、配合公差的设计,强度、疲劳极限、稳定性、表面硬度、表面粗糙度等机械性能的确定,背后还涉及粗加工、精加工、表面处理等工艺,以及原材料采购、技术管理、质量管理、检验检测等内容,生产链条长、管理复杂,一个环节的质量把控不到位,经过系列生产链条会将问题放大到不可控的状态。质量控制和提高需要一系列的标准进行支撑,包括产品标准、工艺标准、设备标准、过程标准、管理标准、检验检测标准等。

(3)生产效率的提升需要标准化。以挖掘机械为例,要加快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发展速度,制定挖掘机系列化的重要零部件(液压管、铲斗、驾驶室、履带等)标准和通用化的产品型谱标准,以更科学的基础通用标准、产品标准提高挖掘机的设计、制造和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效率。

3.2 新兴产业生态系统的构建需要标准化

当前,信创产业正处于产业生态形成期,把握这个关键时期,为产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实现湖南信创产业突破性发展的战略关键。信创产业以场景应用为中心,以硬件制造和软件开发为基础,实现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芯片和操作系统是信创产业的基石,为了突破国外技术封锁,解决“卡脖子”问题,需要逐步实现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替代,建立属于自己的信息产业生态,实现自主可控。构建产业生态,需要核心设备、外围设备、基础软件、应用软件等在各种应用场景实现兼容互认,而标准化是兼容互认的重要基础。信创产业在布局国产芯片和操作系统的过程中,需要通过标准化统一接口,构建以国产芯片和软件为基础的技术环境,促进产业生态的兼容、定型和完善。标准制定方面,需要研制国产芯片相关的设计制造基础标准、工艺标准、测试标准、质量标准,以及基于国产操作系统的接口标准、安全标准、兼容性标准等。

3.3 先进制造业的智慧化建设需要标准化

在万物互联的时代,先进制造业需要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满足产业升级的要求。湖南先进制造业集群在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的发展过程中,离不开标准化的技术支撑:

(1)生产过程的智慧化需要标准的支撑。建立完整的智慧生产体系,要求在市场调研、产品规划、可行性分析、技术路线设定、产品结构和功能设计、工艺设计、原材料采购、零部件采购、加工、装配、产品调试与检测、交付等全过程通过信息化进行关联,这就需要标准统一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数据,并与智能生产线、智慧物流、智慧仓储、智慧管理等相兼容,以实现生产过程数据的流转与交换,支撑生产过程的一体化、智慧化改造。

(2)应用过程的智慧化需要标准的支撑。以轨道交通产业为例,轨道交通的运营管理需要信息化的支撑,如票务、运行管理、特殊事件的调度等。为实现轨道交通的智慧化运营,还需要与智慧城市建设相结合,实现轨道交通与公路、水路、航空等其他运输方式有效衔接,同时考虑工农业生产、商贸、旅游等对轨道交通的需求和影响。轨道交通产业的智慧化应用融合了不同运输方式,相关各类产业产生了大量的基础信息和数据,需要以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相关的信息标准来规范、协调和统一,并实现信息共享。

3.4 先进制造业的绿色发展需要标准化

绿色发展是先进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的建设是先进制造业集群绿色发展的有效抓手。绿色设计产品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原材料获取、生产制造、包装运输、使用维护和回收处理等各个环节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影响,力求产品最大限度降低资源消耗,尽可能少用或不用含有有害物质的原材料,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化。绿色设计产品要覆盖产业链,需要研究并建立相应的标准体系,既要研究产品整机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要求,也要制定零部件绿色设计产品评价规范。开展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支撑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有利于全面推动湖南先进制造业集群绿色发展。

4 标准化促进湖南省自贸区先进制造业发展建议

4.1 开展产业链标准化和标准体系研究

(1)构建湖南先进制造业标准体系:从国际化角度,对照自贸区建设的任务,以促进湖南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湖南省先进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为目标,开展湖南省先进制造业及其产业链的标准化研究,构建和完善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的标准体系。同时,将标准体系作为查询和了解产业标准信息的“门户”。

湖南省重点发展的六大先进制造业中,产业结构具有不同的特点。湖南省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是以整机制造为中心,产业结构清晰,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链;航空航天产业在中小型航空发动机、飞机起落架系统和机轮刹车系统等关键零部件生产具有优势,整机制造需要突破,产业结构相对分散;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在特定领域内具有优势,产业结构相对不均衡。因此,要根据湖南省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产业特点,构建具有湖南自贸区特色的标准体系。

(2)开展标准比对研究:根据标准体系开展国内外技术标准比对研究。为使湖南省先进制造业顺利进入国外市场,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技术法规或产品标准要求,分析国内外标准之间的差别,重点开展湖南自贸区先进制造业的标准比对工作,针对标准的差异组织产品生产,以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规则和市场需求。

(3)开展智慧制造标准化研究:一方面针对生产过程智慧化,制定智慧工厂、智慧园区的建设和评价相关的标准;另一方面针对应用过程智慧化,研究和构建如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标准体系,从宏观角度支撑先进制造业与上下游产业之间的统一协调发展。

(4)开展绿色设计产品标准化研究:建立湖南省先进制造业及其产业链的绿色设计产品评价标准体系。该标准体系包括工程机械标准子体系、轨道交通装备标准子体系、航空航天标准子体系、电子信息产业标准子体系、先进材料标准子体系、节能环保新能源标准子体系。子体系中包含产品及其产业链中各个零部件的绿色设计评价标准。以标准体系和标准为支撑,开展绿色设计产品评价工作,指导企业在产品的全生命周期对其资源消耗、能源消耗、环境影响、产品品质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减少产品生产、使用、回收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控制产品生产的综合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支撑和推动湖南省先进制造业绿色化发展。

(5)开展科技成果标准化研究:协同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和标准化战略实施。促进标准与专利融合,以标准化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进而为新产品、新技术进入市场铺平道路,并引领市场发展方向。将专利与技术标准融合相关内容列入湖南自贸区建设政策支持范围,对标准必要专利保护、高质量专利纳入团体标准、专利服务机构标准化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支持。

4.2 做好关键领域和产品的标准制修订工作

制修订湖南自贸区先进制造业领域内的标准,目标是解决标准“有”和“优”的问题。在解决标准“有”的方面,一是从顶层设计角度,对照标准体系,制定基础性、通用性技术要求,为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构建基础的技术环境;二是从底层建设角度,制定产品标准,填补市场空白。在解决标准“优”的方面,一是引入国外先进标准,提高湖南省标准的质量;二是促进专利写入标准,提高湖南省标准的技术水平。

4.3 推动湖南自贸区先进制造业标准化机制创新

要以标准化引领湖南自贸区新兴行业的发展。我国新兴行业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政府“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在湖南省先进制造业中,有很多新兴产业吸引了大量的资源投入,如信创产业、人工智能,政府给予很大力度的政策支撑,各类资本也争相进入。但是政策和资本在产业发展的前期会处于大水漫灌的状态,只有一个大的方向,具体路线和实施路径不明确,政策措施不够精准,评价方法和指标缺失,导致风险控制能力不足,有些重大项目出现烂尾现象。要破除这种现象,应在标准化方面做文章。一是要及时制定行业发展相关的技术指南,明确技术方向,固化已有经验,引领行业发展;二是研究新兴产业的标准体系,从已有的政策、标准、技术文件等资料了解行业发展基础,从科技成果、专利等方面了解行业发展趋势,从待制定标准的角度了解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三是适时制定相关评价标准,包括智慧工厂、智慧园区、智慧产品、绿色设计产品等评价标准,从技术角度规定行业发展目标,促进相关政策精准落地。

要充分发挥市场标准的引领作用,通过团体标准提升自贸区中贸易的便利性。一方面,探索将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技术标准转化为团体标准,研究其必要性、可行性和风险控制要求,设计转化流程,提出翻译要求、技术审查要求和管理要求等,利用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技术标准提升湖南省自贸区制造业的标准水平。另一方面,研究主要贸易对象的技术法规和标准法规的要求,鼓励社会团体积极主导或参与国际标准制定,与国际接轨,发布一批英文版或者其他主要贸易国语言版本的团体标准,促进湖南省先进制造业相关标准“走出去”。

4.4 加强标准化平台建设

目前,湖南自贸区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标准化平台尚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针对标准制定话语权不强的问题,应大力支持湖南先进制造企业承担ISO、IEC、ITU 相关技术委员会的秘书处工作;筹建一批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依托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长株潭),设立湖南自贸区先进制造业领域的技术标准创新中心,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技术标准;建立针对湖南自贸区先进制造业的标准信息平台、技术贸易壁垒信息发布平台、标准化服务平台;培育一批优质社会团体和企业,引导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

5 结语

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湖南省自贸区建设的重要内容。针对湖南省自贸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标准化需求,要系统开展标准化工作,并利用自贸区先行先试的制度优势,创新标准化工作模式,为湖南省自贸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标准化助力。

猜你喜欢
制造业标准化智慧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标准化简述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有智慧的羊
交通运输标准化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