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园艺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3)
特色小镇首次被提及是在杭州,杭州云栖小镇是第一个特色小镇,它掀起了特色小镇建设的热潮,此后在住建部的大力支持下这种创新经济模式迅速在国内得到推广。特色小镇是新时代的创新产物,他将“非镇非区”的新理念引入城市建设,创新的使用“宽进严出”的机制,强调三生有机融合,形成“四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共建成国家级试点403 个,各地方创建超过2000 多个的省级特色小镇。其中坐落在安徽的国家级特色小镇有15 个,在此大好形势下,安徽提出将建设80 个左右的省级特色小镇[1]。
芜湖作为安徽的第二大城市,经济发展迅猛,作为长三角一体化中心区城市之一,芜湖致力于建设国家级文化旅游城市,打造长江流域旅游新热点;同时芜湖半城山半城水的地理环境、绵延两千多年的历史底蕴和极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为特色小镇的建设创造了绝佳的土壤。在省政府的号召下,芜湖积极筹备特色小镇的建设,至今已经初具规模,声名远扬。
2017 年,全省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镇长会议也在芜湖召开。芜湖孙村服装小镇成功加冕国字号,这是芜湖建成的第七个特色小镇,其余六个也进入省级特色小镇名单。其中六郎殷港艺创小镇和高沟电缆小镇成为安徽省首批省级特色小镇;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红庙红色旅游小镇和鸠兹古镇,先后被评为“安徽省级旅游小镇”,突出休闲游玩功能的松鼠小镇和大浦农场小镇在建成后吸引了大量游客,有效带动区域经济发展,2020 年也进入“安徽省首批省级特小镇(试验)”的名单。这七个小镇的建成标志芜湖特色小镇发展已经步入正轨,并有持续喷涌之势。截至2021 年,芜湖已经有国家级特色小镇一个、省级特色小镇六个和十一个正在筹建期的特色小镇,其中殷港艺创小镇和湾沚区航空小镇入选2021 年中国特色小镇50 强;芜湖市湾沚区红杨镇汽车休闲运动小镇,以86.20 的综合影响力指数位居2021 年7月份全省第四批特色小镇网络影响力榜单之首[2]。由此可见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两大核心,同时贴合本土的优势和特色,芜湖特色小镇的建设已经迈入新的阶段。芜湖在发展特色小镇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市发改委也紧抓机遇,提出到2021 年,培育和规划建设15 个左右市级特色小镇,打造一批拥有鲜明特色、生态良好、品牌突出的特色小镇样板。芜湖特色小镇等级分布如图1 所示。
图1 芜湖特色小镇等级分布
2.1.1 产业带动原则
现代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逐渐趋向于多元化,我们想在新时代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要扎根于地方,根据区域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找寻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展开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新篇章。特色小镇的关键在于特色,我们拒绝千篇一律的拿来主义,我们要建设能够引领带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主导产业,通过主导产业带动旅游发展,展现文化自信,提升社区居住的舒适性,实现乡村振兴[3]。
2.1.2 规划引领原则
城市的建设不是盲目的建设,是有目的有规划的,特色小镇也不例外。加强政府的统筹能力,制定详细的前期规划,编制标准科学的特色小镇发展概念性规划和空间设计。在具体的落实阶段,设计要强调因地制宜,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建筑设计和景观规划要充分利用场地资源,并结合地域特色,展现本土风情,统筹特色小镇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
2.1.3 市场主导原则
市场经济离不开市场这个大环境,我们要明确特色小镇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实现经济文化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目的首先我们必须确定政府和企业的关系,厘清他们的界限,遵循“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的基本原则。鼓励优秀企业进驻负责建设运营,借助企业成熟的市场化运作的模式,推动特色小镇建成后的高效运营和可持续发展。
2.1.4 科学培育原则
关于特色小镇的建设在全国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对于这些案例我们要进行科学的筛选,做到取之精华,弃其糟粕。对于特色小镇的建设我们始终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既要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又要充分体现本土特色。始终保持科学严谨的态度,做到推一个成一个,坚决不做无用功,浪费国家的财力物力人力。
15 个左右市级特色小镇是芜湖特色小镇建设的近期目标,政府希望充分利用这15 个小镇来打造城市的新名片,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影响力,营造特色突出,环境优美又极具地域人文的新一代特色小镇模板。根据主导产业的不同,我们可以将特色小镇划分为四大类,分别是产业类、文化类、体育类和旅游类。芜湖对于产业类特色小镇的目标是建成后其盈利年均增速达15%以上,3 年后,单平方公里年收入至少2 亿元。文化、体育和旅游类特色小镇的目标相对较低,收入年均增速至少达到10%,3 年后单平方年主营业务收入不低于5000 万元[4]。
2.3.1 一定的产业基础
特色小镇的出现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基于地方的产业基础之上升华的一种经济体形式。所以在产业的选择上我们尽可能的应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他们具有更强的凝聚力和竞争力。针对产业类特色小镇,我们尽量选择已经拥有成熟商标、品牌和底蕴的企业,最好在行业内有一定的认可度。而文化和体育类特色小镇要基于地方资源的基础上去深度挖掘文化体育资源,做到有根可寻,有理可依。
2.3.2 良好的生态环境
优美的环境是吸引更多的人流的基础,只有搞好生态才能达到乡村赋能的多元化,实现乡村振兴。在规划之初,我们就提出特色小镇应该具备成为3A 级以上旅游景区的潜质,绿化率高,生态条件优越。
2.3.3 完善的公共设施
特色小镇不仅要走出去,还要让人留下来,所以便利的交通和基本的服务设施是小镇建设的关键。在区域筛选时,尽量选择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工作生活较为便利的地块建设特色小镇。
2.3.4 合理的规划布局
特色小镇与建制镇有着一定的区别,从原则上说,特色小镇的规划面积一般控制在3km2,建设用地面积1km2的标准以内[5]。地址的选择要符合城镇的总体规划,整体设计要科学合理并编制概念性规划和小镇设计。
殷港艺创小镇位于安徽芜湖六郎镇,是全国重点镇之一,也是青弋江畔最具潜力的小镇。整个小镇规划总面积2.85km2,建设面积1203 亩,建筑面积56.33m2。重点包括“一廊二街,三体四园”。“一廊”就是青弋江艺术长廊;“二街”包括殷港风情老街与动漫创意街;“三体”包括艺教综合体、文创综合体和艺养综合体;“四园”分别是顶峰1979 文化创意园、工艺美术园、艺尚智造园和文创农业园。小镇内交通便利,高速公路贯穿全境,距离市区3km,15min 车程即到主城区,并且小镇内服务配套设施齐全。
3.2.1 所获荣誉
殷港艺创小镇是安徽第一批省级特色小镇,是安徽的典型案例。2018 年,艺创小镇建设的第二年就入选最美特色小镇50 强,影响力指数位居安徽年度榜首;2020 年,又被选为“第二轮全国特色小镇典型经验”,影响力持续扩大。2021 年,成功进入2021年中国特色小镇50 强名单,奠定其模板地位。除此之外还先后获批“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文化和旅游部文化产业司2018 年度‘文化产业双创扶持计划’支持单位”等荣誉。在园区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接待从五湖四海过来参观学习的人员,殷港艺创小镇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影响力。
3.2.2 从空心村到万人镇
殷港曾经是芜湖工业化的先驱,但在时代的潮水中被击退。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过去繁忙的工业厂房逐渐被废弃,杂草重生,破败不堪,工业小镇沦为空心村。艺创小镇的建设犹如一剂强心针,将这个被人遗忘的小镇打造成万人村。
小镇良好的文创环境,陆续吸引了两千多名有志青年来此创业,并提供了五千个新岗位,促进当地就业。殷港小镇的人口也从最初的3000 人激增到15000 人,小镇实现了从村庄到社区的跨越。
3.2.3 激活农村的经济与文化
现在的殷港小镇已经摆脱之前破败的模样,随着企业的入驻,错落的雕塑群、古朴有致的砖墙、现代化的建筑随处可见。新的血液带来新的面貌,在小镇的建设期间各企业参与完成景观设计约50km2、乡村规划约180km2、建筑规划约30 万m2、文旅规划设计约一百多平方公里。除此之外,涉农方向的农产品包装设计一千多件以及乡村文创IP 数十个。这个汇聚数千名艺术人才的小镇走出了一条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创赋能乡村振兴之路,正在实现“复兴青弋江畔的殷实之港,打造田园上的艺创综合体”这一发展目标。
3.3.1 重培育
殷港小镇的灵魂是艺术教育,核心是“艺术教育+文化创意”,强调教育和产业振兴的相辅相成。艺术教育是小镇建设的基础,也是小镇的主营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小镇的发展方向,主打文创兴镇;多元融合是小镇建设的更高追求。随着企业租赁“空心村”地块并改造赋能,旧工业区逐渐提升为艺创新空间,以打造艺术人才的“梦工场”、乡村振兴的“创平台”。
3.3.2 强功能
殷港小镇早建设指出就注重其功能布局,整体设计围绕“一廊、二街、三体、四园”的功能格局。“一廊”即青弋江艺术生态长廊,以传统的江南院落形式打造徽派地域风貌,营造婉约内敛的江南风情。“二街”即殷港民俗风情老街、殷港村创业大街,这一部分主要在原有村落的基础上进行建筑改造,注重展现会派传统技艺,同时适当映入部分商业元素,增强街道活力;“三体”即中华艺教综合体、顶峰1979 文创综合体、艺养综合体,艺创小镇的核心就是文创赋能,在殷港打造集休闲、养生、民宿、养老、艺术交流、健身娱乐为一体的艺养综合体。“四园”即“家”园、“田”园、“育”园、“智”园,重点是通过集中商业、主题店和社区配套的三级延伸,同时拓展其他城市休闲功能,达到多元融合。
3.3.3 创品牌
艺创小镇在建设过程中深谙砥砺深耕的道理,仅仅通过文创并不能真正的实现小镇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品牌效应。譬如通过积极举办全国性或省市级大型活动,提升影响力、塑造品牌力;牵手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设立研究院和研究所,打造产学研、政校企一体化服务模式;参与乡村扶贫工作,送创意下乡、送设计下乡等。
3.3.4 诚合作
正所谓“众人拾材火焰高”,殷港小镇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但是政府的支持不是一揽子包干,在权力和义务方面,小镇在建设时就明确了政府与企业界限,为后续发展大侠坚实的保障。其次,为了实现更加专业化的管理,小镇的管理人员积极牵手各大高校,承接专业人才,先后和南京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此外,为了维护运营的稳定性,还建立了协调机构,定期对重大事项和问题进行协商讨论。
芜湖特色小镇的建设有目共睹,在短短的三四年间成果斐然,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效应,值得全省乃至全国借鉴。本文通过对芜湖特色小镇的研究以及其典型案例殷港小镇的调研分析,对芜湖特色小镇建设总结如下。
特色小镇不是建制镇,这以基本定位在建设指出就应该明确。特色小镇是以微型产业集聚区为空间单元,注重依托各级平台,聚焦本地最具特色和最具竞争力的产业,推动区域经济文化振兴和发展。特色小镇最重要的是特色,“广撒网,多敛鱼”的办法并不适用于特色小镇的建设,我们要做的是精益求精,争取找准每个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定位,打造行业“单项冠军”。注重特色产业的有效发展,将特色产业的产能作为评价的核心指标,加强公众和企业对产业的认同感。
特色小镇的运营离不开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在建设中秉持企业主体,政府主导的原则,鼓励优质企业进行投资管理。依托发挥企业的行业优势和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模式,为小镇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并充分挖掘小镇的商业潜力。
充分发挥特色小镇的产业优势,形成良好的经济生态圈,为创新创业提供优渥的土壤。重视创新创业活动,发挥创业孵化器的积极作用,引导小镇入驻企业与电商平台深化合作,拓宽新工艺新产品新模式的商业渠道。同时注重技能的培训服务,提高创业者和劳动者技能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