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蕾
(贵州省贵阳市乌当区农业农村局粮油作物和种子管理站,贵州 贵阳 550018)
折耳根,又名鱼腥草、狗贴耳、侧耳根,是收录进中国药典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揉碎后有明显难闻鱼腥气味。折耳根的茎呈交错扭曲的扁圆柱形,叶片通常蜷缩叠皱,手动展开后是约3~5cm 长度的心形叶片。
折耳根对生长环境要求较低,温暖潮湿的环境中适宜生长,也有较强的耐寒性,能在-15℃的环境下越冬,但对水分的需求较大,怕干旱,每年5—6 月迎来花期,当年10—11 月即结果。在我国长江以南的许多省份都有种植区,陕西、甘肃二省也有种植。
(1)抗菌,折耳根对卡他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
(2)利尿,折耳根有有槲皮甙等有效成分、具有抗病和利尿作用。
(3)增强免疫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增加白细胞吞噬能力[1]。
折耳根属于有明显腥臭气味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上部与下部的外观性状有明显不同。茎上部直立向上生长,通常呈紫红色;而茎下部则贴近地面匍匐生长,节上轮再生出一些细根。叶片有互生特性,薄如纸状,叶片上表面呈偏暗的黄绿色或暗棕色,下部则是灰绿色或灰棕色,叶片背部常呈紫红色。叶脉分布为掌状,叶柄无毛,叶片下部与叶柄合成为鞘状。折耳根的花期在夏季,其花序与叶片对生,为穗状,雄蕊有3 枚,而雌蕊则是3个合生心皮统统组合而成。种子呈卵形,数量较多[2]。
生于沟边、溪边或林下湿地上。可越冬,喜湿,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格,微酸性砂壤土与砂土地都可生长,部分地区的黏性土也能种植。
众所周知,折耳根(图1)有着较好的适应能力,处于大部分土壤中都可以正常生长,无论是荒坡还是贫瘠瘦土,都适宜对折耳根进行栽培[3]。通常情况下,应当考虑满足以下条件的土壤来栽培,也就是无三废污染、透气性相对理想、含有一定的砂质、土层相对深厚以及土壤较为湿润等,需要适当实施轮作。
图1 折耳根
底肥的多少以及质量高低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折耳根产量。从基肥上来看一般会考虑有机肥,将堆肥看成基肥,往往根据翻地施用,且和土壤尽可能混合。对于堆肥而言不可以没有通过处理就进行盖种,不然的话同种茎进行接触,这样会导致种子烂掉同时降低出苗率。施加充足的底肥有助于实现丰产,亩施有机肥一般介于2.5×103kg~3×103kg,硫酸钾介于25~30kg,过磷酸钙50kg,主要是氮以及钾,相比之下使用磷不多,尤其是钾肥的使用有助于产生根茎以及增加香味[4]。
折耳根种植前需要做畦,畦宽可以控制在1.5m 以内,大于1.3m 即可,畦长根据田块形状决定,沟距约30~40cm 即可。
对于栽培田来讲,应该考虑交通便捷、相对松软且肥沃、含有充足的有机质、透气性理想的土壤,较为潮湿的地方宜于进行种植,在正式种植折耳根之前,需要将地翻整,耕种深度大概介于0.2~0.3m,及时除掉杂草以及残根,有效整平之后开墒,墒宽应该于1.2~1.5m,两墒间距应在0.4m 上下,每两个播种沟之间的距离应该在0.2m 上下,根据地块进一步来明确墒长,宜理成东西向[5]。
折耳根栽植多采用分根繁殖,多在春季进行穴种或条种,先施有机肥再覆土2~3cm,挑选健康粗壮的地下茎剪成4~6cm 的短段,每段有2~3 个节,平放于栽植穴中或沟中,株距5~8cm,再覆土5~6cm;土壤干燥可喷洒定根水,保持土壤湿润。用种子播种每亩用种量80~100kg。
通常来讲,可在每年的以下两个时间段来栽植折耳根:①2—3 月。②9—10 月。由于它的发芽率并不高,所以一般会考虑分根繁殖。如今主要存在以下播种方式,也就是长茎以及短茎播种。前者所需用种量较多,因此在生产方面一般会选择短茎播种。选取满足以下条件的老茎将其当作种茎,即:新鲜、没有病虫害、较为粗壮,从节间的位置对种茎进行剪断处理,一段的长度介于5~10cm,每段留下4 个节左右,在正式播种之前,通过对多菌灵的使用来进行消毒,接着放在播种沟之中,株的间距处于5~8cm,覆盖适当厚度的细肥土,若土壤不湿润,则可以采取浇定根水,通过覆盖合适的地膜或者稻草,这样能够避免土壤干燥,增加土壤温度,助力种苗萌发。每一亩土地用种量应该介于80~100kg,水栽也能够根据以上株距插进土里,维持4cm 左右的浅水层。
折耳根施肥以氮、钾肥为主,少施磷肥。当幼苗生长至露出地面3cm 即可进行第一次追肥。可用1 份腐熟的人粪尿掺水4~5份,加2%的尿素肥进行浇施;中后期生产进入旺盛期,需肥也相对增加,在保证氮肥的基础上,应配合施用磷、钾肥,特别是钾肥对根茎的形成尤为重要。
折耳根生长的中后期,要加强田间管理,整个生长期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天旱时要注意浇水。雨季及时排除积水。封行前勤除草松土,封行后促控结合。地上部徒长时,及时采收嫩茎叶;地上部茎叶变黄,茎叶细小时,适当追施肥料,促进发棵。及时摘除刚出现的花蕾,以免开花消耗大量养分而抑制地下茎的生长。
(1)水分管理。在定植之后,需要经常浇水,以便能够确保土壤的湿润。在出苗之后结合土壤墒情,合理掌握有关的技术措施,例如喷灌以及浇灌。对于折耳根这一种植物来讲,它比较喜欢湿润,耐旱能力较弱,所以处于干旱的季节需要注意浇水,以确保土壤能够处于湿润状态,促进折耳根健康生长发育;即便此种植物喜欢潮湿,不过又怕长期处于水渍状态,所以在下雨天的时候,应该多加注意理沟,确保排水可以正常进行,避免由于土壤积水从而导致烂根以及出现病害,达到科学排灌。
(2)除草。在出苗之后,第一时间将杂草除掉,除去出现的病株和弱株,确保土地的整洁,尽可能降低病虫害出现概率。在折耳根除草方面,通常实施融合的措施来防除,也就是薅除以及化学防治,于株行之间进行松土处理,不过要确保深度的适中,浅耕就可以,力求实现浅中耕、旱除草,通常情况下,封行之前中耕除草两次左右。
(3)摘心除蕾。对于生长期形成的花蕾,应该第一时间摘除,这样有助于确保侧耳的产量以及质量。通过合理摘除花蕾,能够防止由于开花结实消耗很多养分,进而影响地下茎的发育以及降低养分积累。生长较为旺盛的植株,当苗高大概达到0.25m 的时候需要摘心,以便可以约束其长高,推动侧枝的生长,且开展培土护根,助力地下茎发育。
折耳根的药用部分为地下根部,为了满足折耳根充分生长发育的要求,通常选择在深秋与冬季进行采收,在采收时需要先收割地表生长的茎叶部分,将折耳根整个植株割下,洗净晒干处理后即可使用,这也是较为高产的采收办法。而折耳根的嫩茎叶通常在7—9 月分批采摘做食用,但要注意对于需要采收地下部分嫩茎的折耳根不应在初夏季节采摘其地上的茎叶,避免折耳根的总产量与质量降低。采收地下茎时不要全部割采干净,留下断头,可在第二年春季气温回升时自行发芽长成新的幼苗,继续生长,这也是使折耳根连续多年生长的技术要点。图2 为采收折耳根现场。
图2 采收折耳根
以茎叶完整、淡红褐色,地下茎粗壮、洁白、脆嫩、纤维少、无泥土等杂质,气味清香为佳。每亩产1500~2000kg。
选择水源丰富的地块,保水排水方便的地块,冬季深翻土壤,并晒白。亩施有机肥3000~5000kg,耙细后做畦,畦宽1.3~1.5m,每畦做深沟,再在畦面横向套槽,槽宽15~18cm,槽深15~20cm,槽距30~40cm。定植前,再向槽内施大粪3000kg 左右,待吸干大粪后即可定植。定植时间:一般为2—3 月,高海拔地区为3—4月。定植时将新掘起的折耳根地下茎,剪成4~6cm 的短茎,剪地下茎时应从节中段下剪,千万不能在节上剪,因为种茎主要靠节上萌芽生根,长出新植株。种茎平放在槽中,覆土10cm 后,如果连续晴天,应立即浇水。每亩用种量为25~50kg。
(1)在折耳根田间进行除草防草的重点有3 点:①在栽种地块选择时有限选择地势平缓、蓄水保水能力强的地块,通过有利的灌溉条件降低杂草生长的可能性。②在播种阶段将杂草种子筛出,对种植土壤进行深翻处理,避免土壤中留有杂草种子和根系。③通过轮作的方式利用不同农作物之间的自然协调特性保证土壤肥力,折耳根更适宜的轮作方式是水旱连作,要坚决避免连作,保证土壤结构不被破坏。
(2)部分折耳根种植前会进行播全苗的处理,也有的折耳根田会通过药剂喷洒进行杂草封杀,这都是一次性大面积除草的手段。使用药物封杀时可以选择“直播青”等,在播种后1~3d 按照田亩面积进行配比,均匀喷雾灭草。需要注意药物除草时要确保田间土地表面湿润,避免药力过强反而伤害折耳根幼苗,在施药3d 后即可恢复正常的土地以灌溉与田间管理。
(1)白绢病,折耳根白绢病主要是在生长后期发病,通常在植株的茎基于地下茎部发病,初期地下茎产生大量白色绢丝状菌丝,后期则在茎基部与病株附近土壤中都形成菌核,连续阴雨天气时会导致病情加重。该病是危害折耳根生长的主要细菌性病害,其主要细菌来源是菌核或菌丝越冬,一旦温湿达到要求,菌核菌核就会萌发新的菌丝入侵折耳根的地下茎,所以高温多雨天气时更易发病。治疗该病可选用福星乳油6000 倍液做初期处理,也可使用敌菌灵可湿性粉剂按比例调配喷浇发病的植株根部,每7~10d 进行一次喷浇,连续2~3 次后观察田间治疗情况。
(2)叶斑病,叶斑病顾名思义是在叶片出现的病斑,病斑表面生出霉状物,中心出现穿孔,发病后期大大小小的病斑融合到一起,导致叶片枯死。该病可使用50%甲基托布津800~1000 倍液,或70%代森锰锌400~600 倍液喷雾进行治疗,喷药周期约15d,期间保持观察,在2~3 次给药后基本可以治愈。
(3)灰霉病,灰霉病多感染叶片,使叶片出现明显穿孔,幼茎感染时呈现水渍状病斑并伴有局部坏死,发病后期则产生大片的灰褐色霉斑。该病的防治重点在于发病初期,使用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是65%甲霉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等药剂进行治疗,用药手段及用药周期可参考白绢病。
(4)茎腐病,茎部病斑长椭圆形或梭形,略呈水渍状,褐色至暗褐色,边缘颜色较深,有明显轮纹,上生小黑点。发病后期茎部腐烂枯死。在发病初期,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6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喷雾,每隔7d 喷1 次,连续喷2~3 次。
(5)紫斑病,在发病率约为20%的时候,可以喷洒适量的多氧清水剂,它的百分比数值是3%,当然也可以选用可湿性粉剂,每间隔一周的时间喷洒一次,连喷3 次左右。
(6)根腐病,致使这一病害的因素较多,尤其是种茎土带菌;连年栽种,重茬地发病突出;土壤有着板结的情况、施用的有机肥不充足、过于施加无机肥等,这些因素的存在也能引起根腐病。在发病的时候,可以考虑施用65%代森锌,朝着土面连续喷洒两次左右,这样可以避免病害蔓延;当然,也可以考虑使用可湿性粉剂,同样能够获取理想的防治效果。
总的来讲,折耳根常见病害的防治要点在于预防和发病初期的救治手段,折耳根易感染的细菌性病害均有一定的传染性,在种植管理上要合理进行水旱轮作,播种前将带病植株与发育情况差的植株筛出,而已经进入发病晚期的病株也可以选择连根拔去并销毁的方式处理。种植前翻整土地时要对土壤进行消毒,避免越冬细菌和土壤细菌侵蚀植株根部。尤其要注意连续降雨时的排水工作,避免雨水带来的细菌造成感染。
(1)小地老虎,栽种之前第一时间将杂草除掉,消灭一些虫卵以及寄主;在害株率达到10%的情况下,选择0.25kg 的敌百虫,将其3kg 的水进行混合,与2.5kg 的青草(或糠皮)实行搅拌,在傍晚的时候均匀撒在田间,这样有助于杀掉成虫。
(2)斜纹夜蛾,在其幼虫为害率约为25%的时候,既可以选择氯氰菊酯乳油,也可以考虑使用吡虫啉粉剂,选取其中1 种倍液来喷雾,每间隔10d 的时间喷洒一次,连喷两次或者3 次。根据合适的比例,选用糖、水、醋以及白酒,将这些物质同一定量的敌百虫进行配制处理,在此之后可以形成相应的毒液,将其撒在田间可以有效诱杀成虫。
近年来,乌当区实施了折耳根新品种品比及展示,通过引进大白长、四川、福北与本地品种进行品比试验和推广,在“乌当朝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领,新场镇尖坡村种植折耳根种植成功以来,一个折耳根品种,就成为整个村致富之路。新场乡尖坡村种植折耳根2850 亩并带动全区折耳根种植发展。3 年累计完成“贵阳农业产业良种推进工程项目”中折耳根种植了51780亩,占目标任务50000 亩的103.56%;其中2017 年实际完成13980 亩,2018 年实际完成16140 亩;2019 年实际完成21660 亩。
实施3 年来,项目区加权平均亩产量3173.7kg,总产量达16433.4 万kg,亩产值9521.1 元,总产值1.564640 亿元;与对照相比平均亩增产428.45kg,增产率15.60%,新增总产量5992.30万kg,其中:项目试验区与对照相比,增产21.08%,推广区对照相比,增产12.00%;亩增产值959.73 元,项目新增产值9395.93万元,亩新增纯收益847.56 元,按农业丰收计算方法,总经济效益8259.78 万元,年经济效益2753.26 万元,推广投资年均纯收益率14.49%。
通过几年的培训指导,乌当区的农户已掌握了折耳根栽培技术,每年都产生了很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例如:在乌当区新场镇尖坡村位于新场镇西北角,全村12 个村民组,共685 户,2020年,其中贫困户33 户76 人,通过产业致富实现全村贫困户全面脱贫。“立足市场和资源,大力培育主导产业,切实推进农业增产方式转变”的工作思路,通过技术指导,“乌当朝阳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领,发展折耳根2850 亩,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收入,在蔬菜保供中作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