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苑余,陈 江,温晓静,彭光宇,王国民
(重庆海关技术中心,国家危险化学品检测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020)
芬太尼类物质是人工合成的强效阿片类镇痛剂,其作用是吗啡的50~100倍[1]。由于芬太尼特殊的化学结构,不法分子通过结构修饰和构效关系研究,很容易得到一系列“策划药”,导致非法芬太尼滥用形势严峻[2-4]。2019年5月,我国对芬太尼实行了整类列管,这意味着我国从“发现一种、列管一种”的模式,转变为“预防在前、划清禁区”的“提前管”模式[5]。
芬太尼类物质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免疫分析法[6]、拉曼光谱法[7]、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8]、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LC-MS/MS)[9-11]等,研究主要侧重于生物基质中微量芬太尼的定量检测,并且依赖于标准物质来定性确证结构。由于商业化谱库的收录及标准物质的研制跟不上芬太尼类物质泛滥的趋势,使得新型芬太尼类毒品的检测具有滞后性。开发不依赖标准物质的筛查方法用于新型芬太尼类物质的稽查,QE高分辨质谱分析技术展现了其优势[12]。QE高分辨质谱集合了轨道阱的高分辨率、四极杆的高选择性并配备高能碰撞解离模式(HCD),能够获得未知样品的精确质量数和碎片离子信息,可对新型芬太尼类毒品进行化学结构的鉴定[13-15]。已有文献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16-18]对芬太尼类质谱裂解规律进行研究,但基于UPLC-Q Exactive液质联用法方面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完善。
本文为助力海关打击毒品犯罪,建立了针对固体疑似物、未知液体两种基质中25种芬太尼类物质及2种前体化合物的UPLC-Q Exactive四极杆-轨道阱液质联用法,并总结芬太尼类物质的质谱裂解规律及特征离子碎片,为推导鉴定已知母核的新型芬太尼毒品可能的化学结构提供参考,为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提供技术保障。
Q Exactive质谱仪(美国ThermoFisher),Dionex UltiMate 3000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Dionex),Vortex Genius 3涡旋振荡仪(德国IKA)、离心机(德国SIGMA3-30K)、N-EVAP-116氮气吹干浓缩仪(美国 Organomation Associates);Sartorius BS210S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Milli-Q超纯水系统(美国Millipore)。
甲醇、乙腈均为色谱纯(美国Tedia/德国Merck);甲酸为色谱纯(美国Anaqua);乙酸铵为HPLC级(德国Thermo Fisher Scientific);氯化钠为分析纯(川东化工公司)。N-苯乙基-4-哌啶酮(NPP)、瑞芬太尼、奥芬太尼、β-羟基硫代芬太尼、乙酰-α-甲基芬太尼、β-羟基芬太尼、丙烯酰芬太尼、β-羟基-3-甲基芬太尼、3-甲基硫代芬太尼、卡芬太尼、阿芬太尼、cis-3-甲基芬太尼、异丁酰芬太尼、舒芬太尼、戊酰芬太尼浓度为100 μg/mL,α-甲基芬太尼浓度为10 μg/mL,以上购自天津阿尔塔科技有限公司;乙酰芬太尼浓度为50 μg/mL、芬太尼浓度为1 000 μg/mL,去丙酰芬太尼(4-ANPP)、呋喃芬太尼、对氟芬太尼、丁酰芬太尼、对氟异丁酰芬太尼、对氟丁酰芬太尼浓度均为100 μg/mL,购自美国Sigma-Aldrich;四氢呋喃芬太尼、硫代芬太尼、α-甲基硫代芬太尼浓度为100 μg/mL,购自上海市刑事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上化合物纯度均大于95%。
普鲁卡因泛酸钙(上海新亚药业闵行有限公司)、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太极集团西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喹啉(北京曼哈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肌醇(美国 CFW Labs)、甘露醇(成都市科隆化学品有限公司)、乳糖(天津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1 色谱条件
色 谱 柱:Hypersil GOLD C18色 谱 柱(150 mm×2.1 mm×1.8 μm),柱温 30 ℃,流速 0.2 mL/min,进样量2 μL。A相为2 mmol/L乙酸铵-0.1%甲酸水溶液,B相为甲醇。梯度洗脱程序:0~12 min(30%~45% B),12~16 min(45%~55% B),16~17 min(55%B),17~17.5 min(55%~95% B),17.5~20 min(95% B),20~20.5 min(95%~30% B),20.5~25 min(30% B)。
1.2.2 质谱条件
离子源为HESI源,正离子模式,离子源温度320 ℃,喷雾电压3.0 kV,鞘气流速40 arb,辅助气流速10 arb。扫描模式Full MS/dd-MS2,全扫描分辨率70 000,AGC设置为3×106,最大注入时间为100 ms,扫描范围m/z150~450 ;dd-MS2分辨率 17 500,AGC设置为1×106,最大注入时间为50 ms。每一个化合物的归一化碰撞能(NCE)见表1。
表1 27种化合物的分子式、保留时间、精确质量数偏差及归一化碰撞能Table 1 27 fentanyl-kind compounds and their respective formula, retention time, mass accuracy, and normalized collision energy
取27种标准品溶液,用甲醇稀释为1 μg/mL混合标准储备液,于-18 ℃保存备用。取 1 μg/mL混合标准溶液适量,采用逐级稀释法,以30%甲醇为稀释剂,配制0.05~100 ng/mL的混合标准工作液。
固体疑似物:将未知样品研磨均匀,精密称取适量,以甲醇为溶剂,配制成 1 mg/mL溶液,超声5 min,5 000 r/min离心 5 min,取上清液经30%甲醇水稀释,配制成1 μg/mL的待测溶液,过0.22 μm尼龙滤膜后供 UPLC-QE高分辨质谱分析。
液体疑似物:取未知液体,精密移取1.0 mL,加入1.0 mL乙腈萃取,涡旋30 s,超声5 min,加入过量氯化钠涡旋至溶解饱和,取上清液至离心管中,重复提取1次,合并提取液,于30 ℃水浴中氮吹至干,用1.0 mL 30%甲醇水复溶,过0.22 μm尼龙滤膜后供 UPLC-QE高分辨质谱分析。
为确保同分异构体实现分离,以10 ng/mL的27种混合标准溶液进样分析,考察流动相种类对同分异构体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甲醇-2 mmol/L乙酸铵(含0.1%甲酸)为流动相时,同分异构体(异丁酰芬太尼/丁酰芬太尼;对氟异丁酰芬太尼/对氟丁酰芬太尼)的分离度优于乙腈-水体系。为进一步实现基线分离,考察了不同的流动相比例,最终实现27种化合物的有效分离,提取离子色谱图见图1。
25种芬太尼类似物及两种前体化合物均具有叔胺结构,这类结构的化合物在溶液中易获得质子形成[M+H]+准分子离子峰,本文选择正离子(ESI+)模式,以浓度为 100 ng/mL 的混合标准溶液为进样,对归一化碰撞能(NCE电压)进行优化,对比了20、25、30、35、40、50 eV系列碰撞电压,确保母离子可见、碎片信息丰富、干扰小,最终确定最优的归一化碰撞能,获得二级高分辨质谱(见图2、3)。分析27个化合物的理论质量数和实测质量数,其精确质量数偏差均小于5 ppm,满足标准要求[19]。
在优化后的色谱-质谱分析检测条件下,对1.3方法配制的1 μg/mL的储备液进行逐级稀释,配制成浓度为0.5、1、5、10、20、50、100 ng/mL的标准工作曲线溶液,以各组分化合物的浓度为横坐标,母离子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拟合线性回归方程,详见表2。
结果显示,各化合物的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5,浓度与定量离子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以峰高响应值在1×104~3×104对应的标准溶液浓度确定为仪器检测限,以峰高响应值高于3×104的浓度确定为各化合物的仪器定量限,结果列于表2中。
表2 27种芬太尼类化合物的线性方程、决定系数、检测限、定量限Table 2 Regression equations,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s (R2), LODs and LOQs of 27 fentanyl-kind compounds
据文献报道,缉获的芬太尼类毒品中,常常填充了普鲁卡因、喹啉、甘露醇、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乳糖、肌醇等[20]。选用普鲁卡因泛酸钙、喹啉、甘露醇、复方对乙酰氨基酚片(含咖啡因)、乳糖、肌醇等按一定比例混合后,作为固体验证基质。
上述化合物配制成浓度为100 ng/mL的混合水溶液,作为液体验证基质。通过测定各目标化合物线性范围内低、中、高三个浓度水平的加标样品的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来考查方法的准确性。
按1.4方法,配制加标样品,加标水平为0.5、5、30 μg/kg(μg/L)。每个浓度平行配制 6 份,依据测量的峰面积和线性方程,计算每个化合物的测量浓度,考查方法的准确性(用回收率表示)。实验结果表明,3个浓度的芬太尼类化合物回收率在77.03%~115.07%之间,RSD均小于15%,表明上述基质并未对芬太尼类物质的检测构成基质挑战,方法的准确度良好,满足分析鉴定的要求(见表3)。
表3 固体和液体基质中添加27种芬太尼类化合物的回收率及相对标准偏差(n=6)Table 3 Recoveries and RSDs of 27 fentanyl-kind compounds that were spiked into solid and liquid matrices (n=6)
续表3
“芬太尼类物质”是指化学结构与芬太尼(N-[1-(2-苯乙基)-4-哌啶基]-N-苯基丙酰胺)类似,使用其他酰基替代丙酰基,苯乙基被其他任意非氢原子的基团取代,哌啶环上有烷基、烯基、烷氧基、酯基、醚基、羟基、卤素、卤代烷基、氨基及硝基等取代基团,用单环芳香基团取代与氮原子直接相连的苯基而衍生出来的一系列物质[5]。这几处的变化,可以从芬太尼类物质的裂解规律及碎片离子中解读出来,从而可实现不依赖标准物质来判断新型芬太尼类物质的化学结构。
芬太尼类物质主要的裂解途径为:1)酰胺键裂解形成碎片离子a和j。2)哌啶环γ碳上的H(γ-H)重排到羰基氧上,发生麦氏重排(McLafferty rearrangement,McL)[21],β-键断裂,形成碎片离子d(基峰)和碎片离子c。3)碎片离子d中氢原子发生迁移形成环内双键后,进一步引发RDA裂解[21],以及哌啶环的裂解,形成b、e、g、f等特征离子。4)哌啶环与苯乙基部分发生N-C开裂,形成碎片离子h和i。芬太尼类物质可能的裂解途径见图4~6。
芬太尼类物质的结构解析运用氮规则,即当化合物含奇数个氮原子时,其[M+H]峰的质量数为偶数,反之当不含或含偶数个氮原子时,其质量数为奇数,可实现快速结构解析。
本文建立了针对固体疑似物、未知液体两种基质中25种芬太尼类物质及2种前体化合物的UPLC-Q Exactive定性定量检测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耗时短、灵敏度高、准确度好。建立的芬太尼类物质的二级质谱谱库,可实现27种化合物的快速定性筛查。通过分析芬太尼类物质的质谱裂解规律及特征离子碎片,可在不依赖标准品的前提下,推导已知母核的新型芬太尼类毒品的化学结构,并快速判断是否属于受管制药品。新精神活性物质的滥用日益增多,利用该技术将潜在的新精神活性物质扼杀在萌芽中,将有助于彻底打击毒品的泛滥,保障人民的健康安全。
感谢重庆海关缉私局两路寸滩海关缉私分局在芬太尼类标准品购买中提供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