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涛
(茂名市电白区沙琅镇中心卫生院,广东 茂名 525425)
慢性主观性头晕属临床常见疾病,其主要包括精神源头晕、神经耳源性头晕以及交互性头晕。不同年龄段均可能患上该疾病。大量患者并不存在前庭功能障碍,可在被外界强烈刺激之后头晕症状可能加重[1]。现阶段,针对慢性主观性头晕治疗最基本的方式有药物疗法、前庭康复疗法、心理疗法。有报道显示,40%左右前庭障碍患者会产生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会存在经常性头晕,觉得自己与周围环境分离等,这多可能是躯体疾病或是精神疾病引发[2]。部分患者会存在疲劳、睡眠障碍、焦虑以及抑郁,影响日常生活。因此本院将收治的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实施有效治疗,用到前庭康复疗法、艾司西酞普兰片,并总结慢性主观性头晕应用艾司西酞普兰片治疗的临床效果,内容如下。
将我院在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80例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作为研究核心,分为两组每组40例,2组一般资料可对比(P>0.05)。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为26~80岁,平均(45.62±7.45)岁;病程2~11年,平均(5.26±1.41)年。研究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为25~81岁,平均(45.96±7.33)岁;病程3~11年,平均(5.32±1.44)年。
排除标准以及参与标准:排除标准:认知功能障碍患者;意识模糊患者;不配合治疗患者;药物过敏患者;资料不全患者。参与者:选择的患者均已经经过医院明确诊断;患者已经与医院签订同意书,愿意参与本研究;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及认可。
对照组采用前庭康复训练法。外周康复训练提醒患者将目光放在自己的前方以及后方,并保证头部在各个方向的摇晃。中枢性康复训练需设定目标,让患者随着目标移动开展反扫视与记忆扫视训练。视觉强化性训练需设定中心视靶,保持注视,并促使头部以及眼睛一致,持续移动视野。最后实施抗摔能力训练,告知患者在海绵垫上练习双腿交替抬高,还需练习双手平举放下的动作。
研究组是在对照组基础上用药,用到的药物是艾司西酞普兰片,每次10~20mg,每日一次。一个疗程是30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时间均为90d。
(1)焦虑症状评分评估主要是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为基础,而抑郁症状评价主要是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越高,焦虑、抑郁症状均越严重。
(2)统计2组头晕症状发作平均时间、头晕缓解平均时间以及头晕发作次数。
(3)治疗效果分为三个等级,即显效、有效以及无效。显效:头晕症状完全消失,且停止用药之后并无复发;有效:头晕等临床症状稍微减轻,服药之后偶尔会复发;无效:头晕等症状等与治疗前对比无差别,甚至个别患者存在加重态势。治疗效果=显效率+有效率。
(4)生活质量评估主要是以SF-36量表为标准,分别有心理功能、物质功能、社会功能以及躯体功能。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好[3]。
研究组焦虑以及抑郁症状评分在干预前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观察焦虑抑郁症状在干预后获得较好的改善,从评分改变就可看出(P<0.05),见表1。
表1 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分)
表1 两组HAMA评分、HAMD评分(,分)
干预后,两组头晕症状发作平均时间、头晕得到缓解平均时间显著缩短,头晕发作次数也减少(P<0.05),见表2。
表2 两组头晕症状发作平均时间、头晕得到缓解平均时间以及头晕发作次数()
研究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n(%)]
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表4。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分)
表4 两组生活质量(,分)
慢性主观性头晕属于一种慢性非旋转型以及专管不稳感觉头晕,其对于运动刺激敏耐性较高[4-6]。慢性主观性头晕临床症状头昏、头重脚轻感、经常感觉不稳,该疾病有可能与其他疾病存在。由于该疾病会威胁到人们的生活,因此针对其需实施有效诊断以及治疗。医护人员需首先对患者疾病经历予以理解,判断患者之前是否存在神经系统疾病以及神经耳科疾病,之后研究组焦虑以及抑郁,明确患者治疗史以及用药历史[7-8]。还需开展神经影像学检查以及平衡功能检查,要注重诊断的程序避免出现漏诊[9]。还需结合躯体症状、体格检查结果等制定治疗方案。本研究研究组以及对照组用到不同的治疗方式。对照组用到的前庭康复训练法,涉及到不同层面的训练,例如外周康复训练、视觉强化性训练等[10]。所谓的外周康复训练,是提醒患者将目光放在自己的前方以及后方,并保证头部在各个方向的摇晃。中枢性康复训练首先需设定目标,保证患者需随着目标移动开展反扫视与记忆扫视训练。视觉强化性训练需设定中心视靶,保持注视并促使头部以及眼睛一致,持续移动视野。而后实施抗摔能力训练,告知患者在海绵垫上练习双腿交替抬高,还需练习双手平举放下的动作。通过康复训练法对患者实施特定训练,进而将中枢神经系统对前庭功能障碍的代偿作用增强,使得患者的病情得到一定程度的治疗效果,减轻头晕,但是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特别是针对无前庭功能障碍人员,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并不明确。
研究组使用药物艾司西酞普兰,其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其可将中枢神经系统5-羟色胺(5-HT)能的作用增强,防止5-羟色胺的再摄取。五羟色胺转运蛋白上存在2个结合位点。通常药物只能与基本位点进行结合实现药效的充分发挥,但艾司西酞普兰不仅可以和基本位点科学结合,还能够与异构位点结合,实现五羟色胺转运蛋白双作用机制同时发挥,保障药物对疾病起效速度更快。由于艾司西酞普兰是西酞普兰中包含两种异构体中的一种,对5-羟色胺重吸收抑制能力比西酞普兰强约100倍,属于现阶段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重吸收特异性较强的药物。在停止该药物治疗前,需在停止前的2周之内将药物剂量逐渐减少,避免出现个体反应等,保证药效充分发挥。
本研究研究组以及对照组的焦虑以及抑郁症状在治疗后均减轻更多,可见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可将患者存在的焦虑以及抑郁等症状最大程度地缓解,为疾病减轻提供支持;研究组头晕发作频率降低,且研究组头晕得到缓解的时间以及头晕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可见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对发作频率控制有极大的效果,同时将头晕得到缓解的时间以及头晕发作时间等适当缩短;研究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可见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可促进治疗总有效率的提升;而研究组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可了解到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慢性主观性头晕,可在一定范围上减轻焦虑以及抑郁,并缩短头晕时间等,增强患者的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等,改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开展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能够改善焦虑以及抑郁症状,并将头晕症状发作平均时间、头晕得到缓解平均时间以及头晕发作次数科学控制,进而将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增强,值得临床广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