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波
摘要:目的:分析对2型糖尿病患者合用地特胰岛素或门冬胰岛素30+二甲双胍的治疗价值。方法:对照组为门冬胰岛素30+二甲双胍药物方案治疗,观察组为为二甲双胍+地特胰岛素用药方案治疗。结果:治疗前2组FBG、2hPG、HbAlc对比P>0.05,治疗后FBG、2hPG、HbAlc2组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组各血糖水平对比P>0.05;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5.13%,对照组为7.69%,P>0.05;胰岛素平均用量以及血糖水平达标时间2组相对比差异较小,P>0.05。结论: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给予地特胰岛素或者门冬胰岛素30与二甲双胍进行联合均可获得确切疗效,在降糖效果及安全性方面效果相当。
关键词:2型糖尿病;地特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二甲双胍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5--01
2型糖尿病是成人群体中最为常见的糖尿病类型,患者血糖水平升高可对其眼部、脑部、心脏以及肾脏等造成影响和损伤,这使得2型糖尿病患者的残疾率以及死亡率有所升高。该疾病的病因与环境、生活方式、药物应用、饮食结构、年龄增长等有关,科学用药来控制患者血糖水平是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的主要目标。目前联合用药方案在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应用更为广泛,可发挥协同降糖作用,提升降糖效果[1]。以下将分析对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地特胰岛素或门冬胰岛素30与二甲双胍进行联合治疗的临床价值。
1资料以及方法
1.1临床资料
抽取2020年3月~2021年8月本院78例2型糖尿病患者,隨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39例,男20例/女19例:年龄46~83岁,均数(65.6±1.5)岁;病程为1~12年,均值(4.6±0.5)年。对照组:39例,男21例/女18例:年龄44~85岁,均数(65.7±1.3)岁;病程为1~11年,均值(4.7±0.4)年。2组各项基础资料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门冬胰岛素30+二甲双胍药物方案治疗,二甲双胍0.5mg/次,每日口服2次,指导患者早餐和晚餐前口服。并给予门冬胰岛素30实施皮下注射给药,10~12U/天为初始剂量,在用药期间根据血糖水平测定结果对药物用量合理调整。观察组为二甲双胍+地特胰岛素用药方案治疗,前者用法同上,继续给予地特胰岛素实施皮下注射,剂量为0.2U/kg·d,充分结合其血糖水平对地特胰岛素用量适当调整。2组的治疗时间均为3个月。
1.3评价标准
(1)测定其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2)记录2组药物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如低血糖、腹泻、头痛、恶心等。(3)统计2组的平均胰岛素用量以及血糖水平达标时间(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均达标用时)。
1.4统计学方法
文中数据行SPSS22.0分析,计量资料数据标准差为(x±s),组间数据行t检验,计数资料为[n(%)],组间数据行χ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血糖水平组间对比
治疗前2组FBG、2hPG、HbAlc对比P>0.05,治疗后FBG、2hPG、HbAlc2组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2组各血糖水平对比P>0.05。
2.2不良反应率组间对比
不良反应率观察组为5.13%,对照组为7.69%,P>0.05。
2.3一般临床疗效指标组间对比
胰岛素平均用量以及血糖水平达标时间2组相对比差异较小,P>0.05。
3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产生的高血糖水平可对其重要脏器功能造成影响和损伤,患者的病情不断进展出现胰岛功能持续减退使得病情加重,增加了病残率以及病死率[2]。对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通过药疗法进行降糖治疗,二甲双胍是该类患者的常用口服降糖药物,在给药后可对肝糖原输出进行抑制,加速周围组织对于葡萄糖物质的分解和利用速度,所以可提升降糖效果[3]。门冬胰岛素30属于精蛋白门冬胰岛素以及可溶性门冬胰岛素,通过皮下注射给药能够实现快速吸收并抵达药效高峰,有助于降低餐后血糖水平。本次研究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血糖水平均明显降低,且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两组的不良反应率均较低,且均未出现低血糖反应,与此同时在胰岛素平均药物用量和血糖达标时间对比中两组差异较小。这表明,给予地特胰岛素或者门冬胰岛素30与二甲双胍进行联合,均可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取得满意疗效。
综上所述,对2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中给予地特胰岛素或者门冬胰岛素30与二甲双胍进行联合均可获得确切疗效,在降糖效果及安全性方面效果相当。
参考文献:
[1] 郭敏. 地特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安全性比较[J]. 母婴世界,2020,26(27):120.
[2] 雷恩成. 地特胰岛素、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安全性比较[J]. 饮食保健,2020,15(3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