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敏波
【摘 要】小说教学只有抓住矛盾冲突这个“牛鼻子”,通过“明确矛盾冲突对象、把握矛盾冲突事件、探究矛盾冲突缘由”这一教学三部曲,教会学生准确把握小说的矛盾冲突,把小说三要素融合在一起,才能帮助学生读出小说主题、感受人物魅力、领略小说构思的精妙,提升学生的小说阅读力。
【关键词】冲突对象 冲突焦点 人物形象 细读情节 探究缘由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是小说单元,选入了《桥》《穷人》《在柏林》三篇课文,单元要素之一是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环境、情节、人物是小说的三要素,三者相互关联、融合,形成矛盾冲突。于是,小说就有了曲折起伏的情节,从而紧扣读者心弦。教学小说时,教师要善于把握作者的这一手法,立足文本,利用矛盾,还原环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从而使学生在思维碰撞中深入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形象。小说因有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而跌宕起伏,才能让读者沉浸其中。同样,我们在教学时,只有紧扣矛盾冲突的双方,分析反思矛盾双方对象,把握矛盾焦点事件,探究矛盾产生的原因、解决的方式,才能真正走进人物内心,从而提炼人物形象,获得对主要人物的深刻认识。就如《桥》一文中,小说的主题就是表现一个忠于职守、舍己为人、一心为民的老共产党员形象。教师如果抓住文中众多的矛盾冲突点来体会老汉的形象,把老汉放在具体的故事情境中,把人物和情节、环境紧紧联系在一起,就能让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可感,使学生对人物的感受更加深刻。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就应该紧紧抓住矛盾冲突,设计教学环节,实施有效教学。
一、整体感知文本,明确矛盾冲突对象
教学的第一步,就是在学生初读课文、梳理人物、初步了解小说情节的基础上,引领学生发掘文中的矛盾冲突对象。
案例回放:
师: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
生:老汉、群众、党员和小伙子。
师:谁和谁之间存在矛盾冲突?
生:老汉和群众、老汉和党员、老汉和小伙子。
师:除了人与人之间产生矛盾冲突,人还与什么有冲突?
(师提醒:课文除了写人,还多处写到了什么?)
生1:环境。
生2:人还与环境发生着冲突。
这是在教学《桥》时的教学环节,教师在厘清课文思路后,通过提问,一步步引导学生明确矛盾冲突的对象。在这过程中,学生明确了一篇小说的矛盾冲突对象往往不止一组,而且是多方面的。这些连续不断的矛盾冲突是本文的一大亮点,教师如果抓住这些矛盾冲突点来体会老汉形象,就能避免学生对人物形象感受扁平化的情况。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再去读《穷人》,就自然能找到多向的冲突对象。本课中还有和《桥》不一样的矛盾冲突,即源自人物激烈的心理沖突。比如:课文细致刻画了桑娜就抱不抱回邻居西蒙的孩子的心理活动过程,这就是人物个体在行为准则、情感观念等方面的取与舍、对与错的矛盾冲突双方。因此,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往往是多向的,除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还有人与环境、个人自我内心的矛盾冲突。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才能更好地读懂文本,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因此,教师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善于启发学生探究蕴含于文本中的矛盾冲突对象,这也是进行小说教学的前提和基础。
二、细读情节发展,把握矛盾冲突焦点
明确矛盾冲突对象后,第二步就是明确矛盾双方在什么事情上产生冲突,也就是要明确“冲突焦点”在哪里。冲突焦点往往隐藏在小说的情节之中。要找准这个焦点,学生就需要在细读情节中准确把握。
比如《桥》一文中,学生已经明确矛盾冲突的多个交集对象,就如老汉和党员之间存在矛盾冲突。所谓矛盾冲突,就是双方有不一样的立场或观点,那么老汉和党员之间又有什么不一样的立场呢?通过文中对话,我们不难发现,老汉让党员排在最后,而党员却认为“党员也是人”,意思就是党员不一定要排在最后,也有逃生的权利。不同的认识就让他们站到了对立面,形成了矛盾冲突。再如,文中老汉和小伙子之间,就形成两次对立,那么他们之间又是在什么事情上形成对立冲突的呢?细读课文后,我们不难发现,一次是关于排到后面去的事情,一次是在互相要把对方推上岸的事情上有冲突。文中不仅有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还有不断上涨的洪水和急切逃生的群众、组织群众逃生的老汉等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样的,《穷人》中桑娜在心理上形成自我对立冲突:抱还是不抱?《在柏林》中小姑娘和老兵就对待老妇人的态度上产生矛盾冲突。因此,搞清楚矛盾冲突聚焦在什么问题、什么事件上,才能追根溯源,找寻产生冲突的原因,为感悟人物形象找到切入点。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立足文本、深入文本,引导学生细致剖析事情的前因后果,明确矛盾冲突焦点事件,这也是实施教学的入口。
三、探究冲突缘由,感悟小说人物形象
明确了矛盾冲突对象之间在什么事情上产生对立后,更重要的一步就是探究产生矛盾冲突的原因。小说中充满了矛盾冲突,但它直接呈现给读者的只是矛盾冲突的结果,其原因则隐藏在冲突之中。学生需要联系情节、环境,甚至生活经验去发掘矛盾冲突的原因,找到原因,也就找到了小说要表现的主题。因此,要把握小说主题、感悟人物形象,就要在找准冲突焦点后,找到相应的结果,探究冲突缘由。找到了“因”,也就打开了小说的主题之门,而人物就站在门内。
案例回放:
1.出示老汉和党员之间的对话:
老汉:“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党员:“党员也是人。”
老汉:“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2.思考老汉和党员之间产生了怎样的矛盾?(党员排在最后——党员也是人,有逃生的权利)
3.矛盾是怎么解决的?为什么这样一句冷冷的、不客气的话能化解矛盾?
4.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老汉?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老汉和党员在是否排在最后、让群众先走的问题上产生冲突。教学时,教师按照“读人物对话—探寻矛盾焦点—体会矛盾解决—感悟人物形象”的顺序展开教学。过程中,学生探究双方立场不同的原因:党员认为自己也是人,也有作为人的求生的权利;而老汉却认为作为党员,就应该时刻把群众安危放在首位,这是一名党员的党性体现,而他也是这么做的,他也要求党员这么做。两相比较,再结合当时的环境,危急关头,一个讲党性、一心为民的老汉形象就鲜活地呈现在学生眼前,而这样的感受是真切的。再如,在老汉和小伙子互相要把对方推上岸的这个冲突中,故事也随之发展到了高潮。探究他们互相“推”的原因,结合文章最后揭示的老汉与小伙子之间血浓于水的父子关系,再结合他们之间的第一次冲突,学生又看到了一个既讲党性,又爱子情深的有血有肉的老汉。至此,所有的矛盾冲突归于平静,老汉的形象在学生内心的震撼中树立起来了。
因此,本文在探究一次次冲突产生的原因背后,也展示了老汉的不凡:在群众和党员之间,把群众放在第一位;儿子和群众之间,把群众放第一位;自己和儿子之间,又把儿子放在第一位。作为村支书,老汉一心为民;作为父亲,老汉爱子情深。随着情节的不断推进、矛盾冲突的不断升级,老汉高大又充满人情味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越来越丰满、越来越立体。
同樣,在教学《穷人》一文时,教师通过转变角色、换位思考,使学生站在小说人物的立场思考问题,与小说人物心意相通,切身体会桑娜抱与不抱的内心矛盾冲突,深刻感受作者通过内心独白呈现的矛盾冲突中刻画的那个善良、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桑娜的美好形象。其实,桑娜内心的种种挣扎都来自她家庭的贫穷和抱回邻居孩子的矛盾,在这个主要矛盾冲突背景下,穷人不穷的主题得以彰显,人物品质让人感动。学生也在情境化的角色体验中品尝人间百味,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在柏林》中,小姑娘和老兵之间冲突的结果是老兵对小姑娘说的话让车厢一片寂静。探究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是人们明白了这一切都是战争造成的,在反思战争的罪恶,从而展现了一个宏大的主题。我们只要能读懂文中几个充满矛盾的镜头,就能深刻地理解小说的主题。
因此,教师教学小说不是让学生孤立地去关注情节、人物、环境,而是要抓住矛盾冲突这一“牛鼻子”,通过“明确矛盾冲突对象—把握矛盾冲突事件—探究矛盾冲突缘由”这一教学三部曲,引导学生准确把握小说中的矛盾冲突,充分利用小说中的矛盾冲突点进行纵向深入、横向扩展,把小说三要素紧密结合起来,并且利用多渠道、多形式进行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课堂教学成为有效、多方位、多层次、主动的学习交流过程,使学生形成发自内心的独特体验与感受。这样,学生才能读出小说的主题和灵魂,才能真切感受人物形象,才能深刻领会情节内容背后的主题,领略小说构思的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