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剑 张建东
肛瘘作为常见肛肠疾病,其中以单纯性肛瘘的治疗难度相对较低,同时也是临床研究较多的类型。临床研究显示,对于本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除直观的临床疗效外,疾病及手术对肛门功能不良影响的控制也是研究与评估的重点[1-2]。既往以切开挂线的方式治疗本病的研究较多,效果尚可的同时,其仍存在一定不足[3-4],其中疗效的进一步提升及对肛门功能不良影响的控制均有待提升。而近年来临床中采用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的研究不断增多,研究结果参差不齐的同时,对于肛门功能的影响研究不足,因此本方面仍有较大的探究空间。故本研究就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单纯肛瘘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将2019年1月—2021年1月的80例单纯肛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包括40例患者。对照组中包括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为21~60岁,平均年龄为(43.3±6.0)岁,病程为1.0~6.5年,平均病程为(3.3±0.5)年。观察组中包括男性27例,女性13例,年龄为21~61岁,平均年龄为(43.6±5.9)岁,病程为1.0~7.0年,平均病程为(3.4±0.6)年。上述两组单纯性肛瘘患者的上述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20岁及以上者;单纯性肛瘘者;符合手术指征者;对研究知情及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复杂性肛瘘者;合并其他肛肠疾病者;肛肠手术史者。
对照组进行切开挂线治疗,采用探针由外口探入,并穿过内口,然后再采用有槽探针沿普通探针插入管道,退出普通探针后,沿有槽探针的凹槽将瘘管管道及肌肉层剪开,直至齿线处,采用橡皮筋进行挂线结扎。观察组则进行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常规术前检查及准备,于内外括约肌间沟作为手术入路,采用正常解剖间隙作为入路,降低对内外括约肌的损伤,由外口注水进行内口的辨别,将括约肌间瘘道采用止血钳挑起后,将内口进行结扎处理,然后对瘘道进行搔刮处理,并对其进行细致探查,明确瘘管的走形,最后将外括约肌缺损进行细致缝合。两组的其他治疗及干预均相同。
(1)临床疗效:以治疗后肛瘘相关症状体征均消失,创面愈合为显效,以治疗后肛瘘相关症状体征均改善,创面尚未完全愈合为有效,以治疗后肛瘘相关症状体征未改善或加重,创面未愈合为无效[4]。(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2)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是有效评估患者特定时间点疼痛程度的标准,画一条10 cm的直线,标注0~10,由患者根据评估时间点的疼痛感受从上述数字中选择,其中0分表示无痛,分值升高则表示出现疼痛感,并加重,其中10分为疼痛最为严重,得分1~3分、4~6分及7~10分分别表示患者存在轻度、中度及重度疼痛感受。(3)Wexner评分:是有效评估肛门功能状态的量表,本量表包括5个评估方面,每个方面的评分为0~4分,其中0~5分为1级,6~10分为2级,11~15分为3级,16~20分为4级[5],以分级越高表示肛门功能越差。(4)于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采用肛肠压力检测仪进行检测,检测指标为直肠静息压、肛管静息压及肛管最大收缩压,由两名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且检测两组患者的同一部位的上述指标。
数据检验软件采用SPSS 22.0,计数资料用(n,%)表示,以χ2检验分析,等级资料以秩和检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以t检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术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术前两组的VAS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及14 d观察组的VAS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的VAS评分结果比较 [例(%)]
术前两组的Wexner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的Wexner评分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Wexner评分结果比较 [例(%)]
术前两组的肛肠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3个月观察组的上述检测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肛肠动力学指标比较(kPa,)
表4 两组术前及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肛肠动力学指标比较(kPa,)
组别直肠静息压 肛管静息压 肛管最大收缩压对照组(n=40) 术前 3.80±0.35 16.76±0.63 12.21±1.02术后 1 个月 2.86±0.25 14.98±0.60 13.13±1.16术后 3 个月 2.53±0.23 14.79±0.51 13.21±1.20观察组(n=40) 术前 3.83±0.33 16.80±0.65 12.29±0.99术后 1 个月 2.51±0.23 13.63±0.53 13.90±1.21术后 3 个月 2.36±0.20 13.59±0.50 13.98±1.23对照组术前 vs. 观察组术前 t值 0.394 0.279 0.355 P值 0.347 0.390 0.361对照组术后1个月 vs. 观察组术后1个月 t值 6.516 10.665 2.905 P值 < 0.001 < 0.001 0.002对照组术后3个月 vs. 观察组术后3个月 t值 3.527 10.626 2.833 P值 < 0.001 < 0.001 0.002
单纯肛瘘是临床常见肛肠疾病,与本病相关的诊治研究多见,且涉及面较广,除症状体征的改善外,肛门功能的改善也是重要的研究与评估方面。临床中与单纯肛瘘相关的治疗方式多见,既往多采用切开挂线术进行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其疗效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且对肛门功能的影响较大[6-7],因此对本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手术方式的进一步细致研究极为必要。近年来,临床中以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单纯肛瘘的研究不断增多,其主要为将全括约肌进行保留,对肛门括约肌的损伤进行了有效保留,更有助于肛门局部生理结构的保留[8-10],因此在对肛瘘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对于肛门功能的不良影响也得到有效控制[11-13],但是本方面的针对性研究相对不足,导致其临床应用价值仍有待进一步探究。
本研究细致探究了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单纯肛瘘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优于切开挂线,在大幅度提升临床总有效率的同时,其术后的VAS评分、Wexner评分结果及肛肠动力学指标等肛门功能相关方面也相对较好,因此较为全面地肯定了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单纯肛瘘患者中的可取性。分析原因,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通过将肌间沟瘘管进行结扎闭合的方式进行治疗,既达到了较好的肛瘘治疗效果,且极大程度地控制了手术对肛肠肌肉及结构的不良影响[14-16],同时极大地控制了手术创伤所致的机体不适感,因此疼痛程度更为轻微,且在生理结构及功能维持方面均有更为积极及突出的作用[17-20]。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在单纯肛瘘患者中的疗效较好,且对肛门功能的损伤控制较好,因此在单纯肛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