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渊
(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 100012)
疫情对博物馆最大的影响可能就是闭馆。博物馆是典型的空间叙事场所,有弧度的展览更多强调展览的空间感和沉浸感。“云展”拓宽了博物馆的功能和边界,但无法代替现场看展带来的真实感受。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文强调要有序做好复工复产工作。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博物馆类型公共建筑向公众逐步恢复开放,场馆内空调通风系统如何安全运行,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2020年2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指南》,对办公场所和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做出规定。各地博物馆持续细化疫情防控措施,博物馆从业人员也针对馆内实际情况制订场馆空调通风系统管理和运维方案。唐先华以上海自然博物馆为例,分析疫情下的展区管理;于妍分析了首都博物馆展厅空调系统应对新冠病毒所采取的措施;王顺林分析了广东正佳海洋馆空调系统在疫情下的运行特点,提出过渡季节,应尽可能地充分利用室外“免费”的新风;徐哲恬等人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的上海图书馆东馆空调系统改进及运行措施,提出加强自然通风、加大空调新风量、控制室内人数、增装净化过滤装置等措施。
本文结合博物馆特点,分析疫情防控难点,通过构建PDCA循环模型,探讨PDCA理论在构建中国科技馆空调通风系统疫情防控中的应用,对于同类型的公共建筑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近几年,我国博物馆行业发展迅速。《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到,我国到2035年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博物馆和普通公共建筑的疫情防控相比,有以下特点:
(1)场馆接待游客多。近几年,中国文博事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国人走进博物馆,即使是疫情常态化防控下,参观总人数仍较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9年全国博物馆接待观114 73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9%;2020年在疫情常态化采取限流措施情况下,博物馆接待观众52 652.35万人次,比上年减少53.1%。
(2)场馆功能区复杂。《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JGJ66—2015)规定博物馆应由藏品库区、陈列区、技术及办公用房、观众服务设施等部分组成。近年来,随着博物馆展览教育功能的发展,馆内影院区、教室、报告厅等功能区逐渐丰富,不同区域空调系统和通风环境也不尽相同。
(3)博物馆陈列和展教活动大多着眼于室内。室内相对封闭,通风较室外不畅,室内空气温度、湿度、CO2浓度等指标影响室内场馆游客参观体验。室内展教活动区游客聚焦,对微环境空气质量也有较高要求。
鱼骨图是日本管理大师石川馨发明如图1所示,具有直观、简洁等特点。采用原因型鱼骨图法多层次、多类别展示博物馆空调通风系统疫情防控难点,分析有可能的影响因素。
图1 鱼骨图
PDCA循环在长期生产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形成,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和进行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最早由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沃特·阿曼德·休哈特提出,后续由戴明(Deming)进行发展,也称为“戴明环。PDCA模型中字母意义分别如下:P代表计划(Plan),D代表实施(Do),C代表检查(Check),A代表处置(Action)。
PDCA循环是爬楼梯式上升的循环,四个阶段也是相对的,每个阶段循环也包括小的内部循环,大环套小环,相互促进,推动循环,如图2所示。
图2 PDCA循环
本研究以中国科技馆在疫情防控期间馆内空调通风系统管理工作的实践为案例,在全周期内依托PDCA循环建立空调通风系统“闭环”防疫的管理模式。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科技馆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根据中国科协、北京市属地相关要求,系统化、科学化应对疫情,服务复工复产大局,2020年度接待游客69万人次,虽然比2019年全年观众总量389万人次有较大幅度下降,但暑期和节假日等时期参观人数仍较多。中国科技馆空调通风系统复杂,馆内空调系统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展厅采用空调机组VAV变风量系统空调形式,办公区采用独立控制的VRV空调形式,会议室和教室采用风机盘管空调形式,影院等大空间采用全空气空调系统,影院放映间采用恒温恒湿空调系统。中国科技馆运用PDCA循环的目的在于完善疫情防控手段、提高疫情防控效率,以及针对实践过程中新出现问题寻求解决途径。本文构建的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疫情常态化时期空调系统防控体系如图3所示。
图3 基于PDCA循环理论的疫情常态化时期空调系统防控体系
计划由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措施构成。计划的严格缜密、符合实际、可行合理是保障工作质量和完成工作目标的前提条件。中国科技馆空调通风系统疫情防控计划包括确定空调通风系统疫情防控目标和制订疫情防控方案。
在计划阶段,成立空调通风系统疫情防控小组,小组内人员分工明确,把疫情防控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和紧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严格落实责任。针对疫情暴发初期返乡地点分散的特点,提前部署,精准摸排人员健康状况和旅程信息。完善消毒物资采购计划,确保物资到货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国家疫情防控要求为纲,总结公共建筑室内空调通风系统防疫权威资料,在已有的日常设备运行应急预案基础上,结合场馆实际情况和当前防疫形势,制订和完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中国科技馆空调系统运行方案》。方案紧密结合场馆空调通风系统特点,对展厅、影院、会议室、报告厅、办公区、卫生间等不同区域制定不同防护措施,方案经过评审后投入内部使用。
实施的功能在于通过人员投入、消毒作业等将疫情防控的目标转化为实际。实施过程中,既要做好常规的空调通风系统安全运行保障工作,又要加强系统消毒防疫工作。实施阶段,需严格按照疫情防控计划和方案要求,从“人机料法环”等角度进行落实。
“人”,即工作人员配置,包括空调系统管理、维护、消毒工作人员等。疫情防控工作人员进入馆内自觉接受体温检测,在馆内全程佩戴口罩,空调管理应急值班室24小时专人值守。加强人员巡检和消毒频率,每天定时对空调机组回风过滤装置、分体空调机等进行消毒。“机”,即空调通风系统设施设备。安全工作无小事,把馆内空调通风系统疫情防护和保障空调设施设备安全生产均作为头等大事来做。加大场馆新风的供给量,关闭空调系统回风,尽可能多供新风。“料”,即空调系统防疫物资。提前备好并及时补充口罩、消毒剂、消毒器械等防疫物资。加强防疫物资配置、管理,严格物资出入库管理。防疫用品废弃物集中收集,避免交叉感染。“法”,即空调通风系统防疫和安全运行方案、措施。严格贯彻落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中国科技馆空调系统运行方案》和中国科技馆关于疫情防控的最新制度和要求。方案实施前,对人员防疫保障和设施设备消毒等要求进行交底和部署。“环”,即馆内空气质量环境。加强对馆内空气质量监测,通过控制温湿度、CO2浓度、新风量和风压等因素确保馆内空气质量合格。根据防疫方案,针对不同区域的空调通风系统采用针对性通风和消毒策略。
检查是确定实施结果是否达到目标的过程,对项目实施质量进行评价和管理。在空调通风系统疫情防控方面,一方面检查是否按照方案进行严格执行;另一方面检查计划执行的结果,是否达标。
线上检查监督。充分利用人员健康信息报送系统进行检查,确保馆内工作人员身体健康。强化巡检工作信息化水平,充分利用网上综合业务平台,对空调通风系统巡视、维修、过滤网清洗消毒等工作进行检查,减少纸质交接记录。
现场检查监督。针对空调通风系统维护维修和消毒工作,空调保障团队内部实施常规检查和定期抽查相结合制度,重点对新风和回风口开关、冷却水消毒记录、过滤网清洗和消毒记录、设施设备维修结果等进行检查。加强应急演练,堵住安全漏洞。
外部人员抽查。主要包括:属地管理单位和上级单位不定期安全隐患检查等。若检查过程中发现安全隐患,第一时间进行完善,找问题、查隐患、补短板,做到举一反三。
处置是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分析和处理、对新情况及时反馈并对方案进行完善和改进,做到安全生产闭环管理。这个阶段是持续改进空调通风系统防疫工作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必须对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并及时跟踪最近防疫政策,对防疫方案作出完善,推动进入下一循环,从而使PDCA循环不断完善。
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和完善。如针对检查过程中发现防疫消毒人员存在麻痹大意的思想,严格落实通风与消毒工作,建立消毒、检查等台账,做到有据可查、有迹可循,并设置“今日已消毒,×月×日”温馨提示。为加强室内通风,冬季室内温度会有所降低,夏季会有所提高,要及时进行提醒做好增添衣物工作。和疫情前空调通风过滤设备的维护相比,加大了粗效过滤网清洗频率,增装了过滤净化装置,不断提高送风质量。
空调系统防疫方案调整优化。及时掌握最新疫情防控信息,根据对新冠病毒认识的深入和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结合场馆闭馆、部分开放等情况分别制订空调通风系统防疫方案。根据夏季供冷、冬季供暖室内温度要求,特别是极端天气下场馆新风量和温度的矛盾关系,制定空调通风系统应急预案。
采用PDCA循环理念,总结场馆空调通风系统防疫经验和教训,使之转化为制度和可复制经验,努力形成常态化疫情防控下空调通风系统防疫机制。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处置的手段能有效地对空调通风系统运行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发现和解决,并在循环中逐步上升,从而实现预期目标。
(1)运用PDCA循环理念,不断完善的疫情防控制度和预案。
博物馆应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来抓。通过运用PDCA循环,及时总结已取得的防控经验和应用疫情防控新技术,优化场馆空调通风系统疫情防控制度和预案,调整空调通风系统运维和消毒策略,实现场馆空调通风系统闭环管理、全过程控制和管理经验不断提升,形成螺旋上升管理模式。
(2)加强场馆自身建设,优化空调通风系统设施设备。
新博物馆的设计应把空调通风系统平疫结合的因素考虑进去,特别是在低温、高温等极端天气下,场馆全新风运行时,保证场馆内新风量和室内温度。对于已有的场馆,空调通风系统消毒净化装置的安装和楼宇监控信息化升级是必要的,要不断提高基础设施设备运维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