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建党精神的逻辑起点、历史意义及对青年工作的启示

2022-04-09 11:21李妍
领导科学论坛 2022年3期
关键词:青年工作逻辑起点历史意义

摘要:伟大建党精神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一种历史的必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伟大建党精神产生的科学理论支撑,近代中国民族复兴的呼唤是伟大建党精神产生的深刻时代背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及活动是伟大建党精神产生的厚重实践积累。伟大建党精神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气质品格,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的共同特征,体现了中国精神的精髓要义。传承伟大建党精神,要注意在青年工作中用坚定的信仰引领青年、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用伟大的事业激励青年、用英雄的事迹感召青年,使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关键词:伟大建党精神;逻辑起点;历史意义;青年工作;启示

作者简介:李妍,深圳市团校讲师,博士(广东深圳518049)。

中图分类号:D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103(2022)03-0008-05

中国有了共产党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人民就从精神上由被动转为主动”[1]10-11。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精辟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2]8。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精神的力量,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这一整体性概念。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处于坐标原点位置。因此,梳理和总结伟大建党精神的逻辑起点、历史意义及对青年工作的启示,对在青年群体中巩固、发展与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逻辑起点

伟大斗争产生伟大精神,伟大精神推动伟大斗争。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着科学的理论支撑、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厚重的实践积累,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起点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由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构成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起点。“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2]3,让苦苦探索救国道路和救民真理的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他们开始用马克思主义来思考中国的前途命运。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真理性在于其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即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从而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类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经过与其他理论思潮的比较,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强大思想武器,使中国共产党人认清了自己的阶级利益和历史使命,担当起了中国革命的领导责任。可以说,正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孕育催生了中国共产党。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

(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伟大建党精神的逻辑起源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3]603。上个世纪初,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中,无数仁人志士在反抗侵略、反抗压迫的道路上前仆后继,封建社会内部的自救改良运动均宣告失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仍旧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完成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中,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应运而生。“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2]3,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2]3“在阶级反对阶级的政治斗争中,组织是最重要的武器”[4]284。因为,“无产阶级在反对有产阶级联合力量的斗争中,只有把自身组织成为与有产阶级建立的一切旧政党不同的、相对立的政党,才能作为一个阶级来行动”[5]173。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第一大党,必须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每个党组织、每位党员,凝聚全党思想,保持党的团结坚固如铁、党的统一坚如磐石。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始终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初心使命的精神密码。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保持强大的动员能力和组织优势,在与各种艰难险阻斗争中形成了一个坚不可摧的无产阶级政党,确保了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历史意义

站在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面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首次精辟阐述伟大建党精神,表明了伟大建党精神对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

(一)伟大建党精神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而为之奋斗。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努力奋斗,除了忠实地代表工人阶级、人民群眾和国家民族的利益以外,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6]39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7]中国共产党在持续不懈的奋斗过程中,始终坚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觉将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担当在肩。

(二)伟大建党精神集中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气质品格

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之际上下求索革命方向,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于筚路蓝缕中创建中国共产党,既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又免不了奋斗奉献、流血牺牲。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坚定信仰、顽强奋斗、视死如归、忘我奉献,不断把高深艰涩的理论、崇高伟大的信仰转化为生动鲜活的事迹,把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共产主义信仰的力量转化为共产党人实践的力量,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信仰和初心使命。中共一大召开时,全国仅有50多名党员,他们身上那种大公无私、冲锋在前、迎难而上、开拓创新的气质品格感动着、影响着、激励着一批批共产党人前仆后继。中央组织部党内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5日,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9514.8万名,党的基层组织总数为486.4万个。历经百年风雨,中国共产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建党时50多名党员,发展成为今天已经拥有9500多万名党员、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党。成立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党,伟大建党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刻进每一位党员的灵魂,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抗击疫情,中国共产党人永远在最危险、最艰苦、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接力奋斗,一直保持着先进本色。在刚刚结束的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8]11。

(三)伟大建党精神集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共同特征

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起开创性作用,是党的其他精神的思想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在100多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特区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抗疫精神等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时期锻造的各种精神既有各自的独特性,又与伟大建党精神一脉相承。作为精神谱系的源头,伟大建党精神能够一代又一代的传承、弘扬,正是由于其中凝结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的共同内核。第一,伟大建党精神集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求“真”的品格。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武装起来的政党,无数共产党人在探索真理、寻求光明的道路上上下求索,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第二,伟大建党精神集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向“善”的追求。“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2]11-12一心为民是大善,大公无私方能传承“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第三,伟大建党精神集中总结了中国共产党人尚“美”的探索,中国共产党浴血奋斗、不畏牺牲、开拓进取、不断创新的根本目的就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四)伟大建党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精神的精髓要义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传承下来的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包含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等,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之际,自建立起就深深扎根于中国大地。伟大建党精神从中国精神中汲取了的丰厚给养,集中体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长风破浪会有时”“弄潮儿向涛头立”的拼搏创新精神等。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血雨腥风、刀光剑影中锐意进取,带领中国人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了一项又一项成就,伟大建党精神也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精神。“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扩展了中国精神的文化信仰内涵,“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升华了中国精神的理想信念自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增强了中国精神的坚强意志力量,“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提升了中国精神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三、伟大建党精神对青年工作的启示

“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奮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2]21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2]21,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一)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

青年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但也存在容易盲从、分辨能力弱、独立性缺乏等现象。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就是要充分发挥科学理论的彻底性,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正是品尝到了“真理的味道”,一批批革命青年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成长为忠实的马克思主义者。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回应时代课题,把马克思主义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科学理论武装青年头脑,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9]50,不断增强青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不断坚定青年跟党走的信念。用科学的理论武装青年,首先,要引导广大青年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帮助青年树立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科学的理论内化为强大的思想武器。其次,要创新理论学习的方法,通过青年方便易得的渠道,使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把抽象的理论语言转化成青年熟悉的语言,把艰涩高深的原理转化成青年听得懂的道理,由浅至深、由表及里,把理论说通透、把道理讲明白,帮助青年养成理论思维。再次,要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引导青年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学习、工作、生活,并在生动的实践中深化对理论的认识,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破解难题的能力。

(二)用坚定的信仰引领青年

青年拥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无限的激情,但也存在政治上不成熟、思想上易偏激等现象。用坚定的信仰引领青年就是要发挥理想信念的“灯塔”领航作用,使青年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李大钊、陈独秀等革命先驱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后,就将对共產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播种于进步青年心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国共产党百年来之所以经受住种种考验,带领中国人民找到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就是因为坚守住了“铁一般”的信仰和信念。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是未来的领导者和建设者,要确保党的事业薪火相传,就要增强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帮助青年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纯真信仰、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胜信心。用坚定的信仰引领青年,首先,要鼓励青年追寻真理、树立信仰。真理不怕辩论,真理越辩越明;真理不怕谬误的联合围剿,青年在比较和犹疑后选择的真理才是真正的信仰,才能内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其次,要鼓励青年坚持真理、坚守信仰。无论是革命年代的白色恐怖、战火纷飞,还是和平年代的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现实的磨砺是对青年信仰的严峻考验,唯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清醒警觉的头脑才能完成对信仰的守护,才能在信仰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再次,要鼓励青年传播真理、传承信仰,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心、决心,做新时代的奋进者、开拓者。

(三)用伟大的事业激励青年

青年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但这股力量需要正确的引导防止误入歧途。用伟大的事业激励青年就是要把青年的理想抱负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结合起来,让青年勇担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不畏困难、不怕牺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实现自身价值。100年来,无数热血青年投身波澜壮阔的革命事业,不为流血牺牲所吓,不为高官厚禄所诱,为国为民冲锋陷阵、矢志奋斗。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接续奋斗,积极投身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事业,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用伟大的事业激励青年,首先,要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国家和民族同命运、共呼吸,把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有机结合起来,把青年的梦想融入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中,共同奋斗、砥砺前行。其次,要鼓励青年刻苦学习、知行合一,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需要锤炼自己、增长本领,既从书本中学,又从实践中学,真正克服“本领恐慌”,只有掌握真才实学,才能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再次,要鼓励青年立足本职、埋头苦干,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远离浮躁功利,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甘于寂寞、甘于奉献,努力在平凡岗位上建功立业。

(四)用英雄的事迹感召青年

青年有天然的偶像情结,易受偶像的影响,偶像的一言一行都成为其模仿的对象。全党全社会要崇尚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大力弘扬英雄精神,要用英雄的事迹感召青年,为青年树立正确的榜样。“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10]19,要让英雄成为青年心中的精神坐标,让英雄的事迹成为激励青年前行的强大力量。陈乔年、陈延年、张太雷、赵世炎等优秀青年党员以生命和鲜血担当起历史交付的使命任务,他们对信仰的忠诚精神、自觉的使命担当、不怕牺牲的大无畏气概和高尚的道德品格感染了一代又一代青年。100多年来,无数青年在英雄精神的教育和鼓舞下,顽强奋斗、开拓进取,形成了雷锋精神、王杰精神、铁人精神、焦裕禄精神等和平时期的英雄精神,激励着新时代的青年。用英雄的事迹感召青年,首先,要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英雄观。缺乏对英雄的正确认识就会被一些故意歪曲历史的人带偏,误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歧途。要让青年认识到,真正的英雄是为国家富强、民族独立、人民安康而英勇斗争甚至牺牲的人们。青年要崇尚真英雄,捍卫真英雄,主动维护英雄的形象,敢于同抹黑英雄、污蔑英烈的人作斗争。其次,要在青年中大力营造向英雄学习的氛围,要引导青年学习英雄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再次,要引导青年做好平凡事。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要鼓励青年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不懈奋斗,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7月1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6]共产党宣言[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7]共产党员网.中国共产党章程[EB/OL].https:// www.12371.cn/special/zggcdzc/zggcdzcqw/.

[8]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2021年2月25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0]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

责任编辑:周玉婷

猜你喜欢
青年工作逻辑起点历史意义
青年文明号创建工作的探讨及其对经济工作推动作用的研究
试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延安整风”的背景及历史意义
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逻辑起点和发展演变
建构体现学术自由精神的现代大学制度
关于新时期独立学院基层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工作的思考
基于货币视角的“经济生活”的逻辑分析
红色娘子军的成立、名称由来以及历史意义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青年工作研究概况
试论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党风建设思想的历史特点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