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焦鹏帅与颜海峰认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实质是使中国文化融入世界文化,可以与西方文化平等对话[ 1 ]。此外,文化与文学密不可分,文化最重要的载体是文学,而“文学是民族文化身份的凭证,是一个民族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牢固根基”。[ 2 ]因此,中国文学的“走出去”对中国文化“走出去”十分重要。
中国民间文学是中国文学的重要部分。那么何为民间文学?本文在李荣启的定义上进行了补充,即“民间文学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类别,它是指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创作、传承、传播、共享的口头传统和语言艺术,主要包括神话、史诗、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歌谣、民间叙事、谚语、谜语等”,[ 3 ]另外也包括书面文献、唱本、经卷、图案造型艺术等,它们通常以口耳相传的方式延续至今。民间文学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源泉,而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亦非常重要。陶立璠认为少数民族民间文学至今仍是各民族文学的主体,它的民族多样性让其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4 ]。
《牡帕密帕》于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隶属于民间文学类,亦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由于该创世史诗是由拉祜族人民口耳传颂至今,且已有学者将其整理成书籍并出版,为便于研究,笔者主要查阅的版本是由刘辉豪等整理,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牡帕密帕》[ 5 ]。全书分为歌头、造天造地、造物造人、生活下去和歌尾五个部分。其中在“生活下去”的篇章中,作者详细地介绍了古代拉祜族先民扎笛、娜笛结婚、第一代人、取火、打猎、分配、盖房子、造农具、种谷子、种棉花、鹌鹑跳舞等几部分内容。许多学者都对该史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刘辉豪曾讲到《牡帕密帕》同我国许多民族的创世史诗一样,通过浓厚的神话色彩体现出劳动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精神,史诗中的厄莎天神是劳动人民的化身[ 6 ]。张晓松和李根认为该史诗是集经济、政治、文化、历史等于一体的拉祜族文化“百科全书”。[ 7 ]由此可见该史诗极具研究价值。
笔者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中国文学“走出去”、民间文学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牡帕密帕》的研究已有丰硕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未尽之处:一是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的关注度不是很高,虽然已有少数学者聚焦该研究,但是仍有待丰富。二是对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研究不足,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对外传播研究更是几乎没有,还需要更多学者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三是对《牡帕密帕》的研究仅停留在国内的传承保护等方面,未探讨如何“走出去”。因此,本文将从文化“走出去”视角出发,运用对外传播理论探究《牡帕密帕》的对外传播。
理论概述
文化、文化传播及文化对外传播定义
文化一词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外延,但是仍需要对其有一个相对清晰的概念界定。吴瑛将文化定义为“特定族群、社会在一定时间内所形成的哲学、信仰、道德、法律、文学、艺术等精神生活的体系,以及这些精神内容影响下社会成员思维、行动的模式”。[ 8 ]该定义与本研究的文化含义相近,因此本研究沿用此定义。
此外,为了研究内容前后连贯,本文还采用吴瑛对文化传播的定义,即:“概而言之,文化传播是指发生在特定时空范围内,人们的精神追求、行为模式的交流、互动过程,这既包括特定族群、社会内部,也包括不同族群、社会之间发生的文化互动现象”[ 9 ]。一个国家向另一国家进行的文化传播称为文化的对外传播。本文研究的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对外传播指的是我国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学向别的国家进行传播,具体探究的是拉祜族创世史诗《牡帕密帕》的对外传播。
文化传播的实现要素
吴瑛认为文化传播之所以能实现,主要依赖三个要素:第一个要素是传播者和接收者有文化共享性,即接收者和传播者对传播的文化有相似的理解,才有可能达成认同。此外,如果双方已经拥有完全相同的文化价值观,那么就不需要进行文化传播;如果双方的文化价值观差异过大,则会导致强烈的碰撞,使传播效果难以实现。从传播效果上看,传播者传播的内容如果被受众者很大程度上接收,就达到了传播效果;反之则会产生跨文化的冲突和误解。第二个要素是文化传播必须经由一定的传播媒介,这种传播媒介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体。例如,通过留学、移民、旅游等进行文化传播,传播者不仅可以将文化传播到受众文化中,更能通过实践与受众文化互动,甚至将文化嵌入受众文化内部,进而产生深入持久的影响。而通过物质媒介,比如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媒介和古董、礼品等实物媒介进行文化传播则会有更直接的传播效果。第三个要素是文化传播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时空条件。文化属于特定的社会和族群,有一定历史阶段性和空间场域性,因此必须克服一定时空条件的限制才能成功实现文化传播。
笔者认为第一點要素有一定不足之处,即它聚焦于理想状态下文化的传播与接受,并未提及当传播者和接收者文化存在差异性时具体应该采取哪些措施进行文化传播。本文认为当文化差异出现时,传受双方应该求同存异,即寻求双方文化中具有相似性的主题来进行传播。此外,通过传播这些话题,传受双方可以超越国家与民族以及地域时空的限制,而且更容易实现文化的对外传播。
《牡帕密帕》的对外传播
基于上述理论,本研究将从《牡帕密帕》的文化特点、传播媒介及对外传播时空条件三个方面探究它的对外传播。
《牡帕密帕》的文化特点
首先,该史诗中的主人公厄莎天神不仅是创造万物的组织者,还是呕心沥血、无私奉献、劳碌奔波的普通劳动者,这种辛勤劳动与牺牲自我的精神值得世界人民学习。史诗中多处描写都体现出厄莎的上述形象,如例1和例2。此外,史诗中还表现出对劳动人民勤劳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的歌颂以及对史诗中某些人物平庸懒惰态度的批判,如:例3和例4。
例1.厄莎用左眼做太阳,厄莎用右眼做月亮。
例2.谷子收到家,家家又织布。有穿要勤,有吃要做。
年年月月,厄莎和他的子孙,上山打猎不怕豹子咬,下地做活不怕冷和热。
例3.厄莎皱着眉头想,心翻波澜不安祥。造天的助手是扎罗,造地的助手是娜罗,娜罗仔细又勤快,扎罗粗犷又懒惰。天小了,地大了,厄莎又重新把天撑大,将地收缩。[5]
例4.娜笛秉性温和、勤劳,天天上山采菜拾菌。扎笛心灵手巧,天天做着石斧、竹刀。
其次,在该史诗中厄莎是一个可亲可敬的理想的化身,凡是对他和子孙后代有贡献的人或者物,都会受到厄莎的褒奖;反之,则会受到厄莎的斥责或处罚,这体现出厄莎赏罚分明。在第二章“造物造人”中,厄莎寻找丢失的葫芦时,对抱着冷漠态度的芭蕉、泡竹、茅草、金竹、蓝靛、茨竹、黄栗树等予以惩罚,而对提供线索的松树、蒿树等予以奖励,如例5和例6。在第三章“生活下去”第二部分“第一代人”厄莎寻找丢失的孩子,奖励了给予他帮助的酸蜂,而惩罚了不说实话的土蜂和喜鹊,如例7和例8。
例5.厄莎追到茅草林,茅草回答没看见。厄莎生气说:“等到人出世,砍下茅草盖房子。”
例6.厄莎追到松树林,松树回答“看到了,可是,双脚难移未追赶。”厄莎听了很高兴,送给松树红缎子:“等到人出世,把你砍来做明子。”
例7.厄莎叫喜鹊找小孩,喜鹊飞到九水汇合处。小孩找到了,但未告诉厄莎实话。厄莎处罚喜鹊:不准喜鹊在高处搭窝,不准喜鹊在低处搭窝。喜鹊害怕厄莎,自己住在半山腰。
例8.厄莎眉开眼笑,直把酸蜂儿夸:“酸蜂只有头发大,风里雨里都不怕。为人做了好事情,子孙心中都记下。给你头上放蜜,给你脚上放蜜,让你酿不完的蜜,让你采不完的花。”
最后,该史诗在划分好各个民族后,还表现了各族人民团结友爱,这不仅体现出我国各民族人民历来就团结一致,也启示全世界人民应相亲相爱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例9:
例9.各民族有了住处,人人喜喜欢欢,像兄弟姐妹一样,不分什么界限。
以上例子体现出来的勤劳勇敢、赏罚分明、团结友爱等品质是全人类所共有的,所以我国与国外的文化是具有相似性的,即文化共享性,因此从理论上讲,《牡帕密帕》上述这些具有普世性的文化特点在对外传播中是相对容易被受众接受且容易传播成功的。
除了上述有相似性的文化特点以外,该史诗中还有拉祜族人民特有的文化印记,比如史诗中的许多人名(如扎罗、娜罗、扎笛、娜笛、扎丕、娜丕、扎娃、娜娃、扎努、娜怒、扎药、娜药、扎呵、娜呵、扎母、娜母、扎拉、娜拉扎莫、娜莫、扎斯、娜斯、扎倮、娜已等)、乐器名(如响篾、芦笙),各个民族说过的话(如拉祜族的“瓦瓦来搞掌”;佤族的“呼呼来底掌”;汉族的“海歇辣掌”;傣族的“杀区底吐巧学罗”)等。在对外传播中,由于文化差异,这些具有拉祜族文化特色的文化符号不太容易被受众理解与接受。
《牡帕密帕》的传播媒介
众所周知,文学作品的译介在文化对外传播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牡帕密帕》的英译本Mvuh Hpa Mi Hpu—Creating Heaven, Creating Earth已经于1995年在泰国出版,它是基于刘辉豪等整理的《牡帕密帕》纸质版完成的。该英译本由熟悉拉祜族文化与语言的美国学者安东尼·沃克(Anthony R. Walker)与我国民俗学者史昆合作翻译完成,它先由史昆将汉语本《牡帕密帕》译为英语,再由安东尼·沃克在译本中添加注释。本文认为这种合作翻译模式是有一定可行性的,一方面有我国本土学者参与,可以尽量在译作中保留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也有对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感兴趣且熟悉的国外学者参与,可以将上述提及的具有普遍意义的品质体现在译作中,同时也能在英语语言方面表达得更地道,吸引更多国外读者。
除了英译本外,笔者认为还可以充分利用现在的科学技术,打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为《牡帕密帕》的对外传播提供更多展示机会。比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客户端等多种新媒体平台,推送《牡帕密帕》传承人的表演视频及相关文章,生动形象地再现该史诗在日常生活中的表演方式。此外,也可以由专人通过高清摄像来拍摄记录传承人的日常表演,或制作短视频合集让更多国外的人了解该史诗。
《牡帕密帕》对外传播的时空条件
上文已经提及文化传播的实现依赖于一定的时空条件,《牡帕密帕》的对外传播也不例外,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才能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虽然该史诗的英译本已经于1995年出版,但是傳播效果仍需要时间的检验。上述提到通过多媒体技术传播该史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地域空间对传播的限制,促进该史诗更好地对外传播。
中国文化“走出去”离不开中国文学的“走出去”,而中国文学“走出去”亦离不开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的对外传播。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牡帕密帕》作为拉祜族的创世史诗,是我国少数民族民间文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作品。本文基于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从三个方面即《牡帕密帕》的文化特点、传播媒介和对外传播时空条件分析了该史诗的对外传播,研究发现:与其他文化有相似性的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相对容易被受众理解与接受,且更易传播,而具有显著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则需要更多时空条件才能更好地传播;本土学者与国外学者合作翻译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模式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对外传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打破传播的地域空间限制,促进该史诗的对外传播。然而本研究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对拉祜族特色文化的阐述还不够详细;而且本研究主要是从理论上进行探讨,之后还可以进行更多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焦鹏帅,颜海峰.内涵·误区·路径——中国文化“走出去”再思考[J].山东外语教学,2017,38(03):92-98.
[2]魏清光,曾路.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走出去”——机遇、现状、问题及对策[J].当代文坛,2016(02):109-114.
[3]李荣启.论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J].艺术百家,2018,34(01):215-221.
[4]陶立璠.民族民间文学理论基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
[5][6]刘辉豪.牡帕密帕——拉祜族民间史诗[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79.
[7]张晓松,李根.拉祜族神话史诗《牡帕密帕》的文化特点[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05):103-107.
[8][9]吴瑛.文化对外传播:理论与战略[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科研基金项目资助(项目名称:西南民族大学2021年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项目编号CX2021SP93),属于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负责人:刘晓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