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学 和谐自然观 人类共同体

2022-04-09 22:31陶君艳段金龙
南腔北调 2022年3期
关键词:自然意象

陶君艳 段金龙

摘要:《寻找鱼王》是张炜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一部作品,具有浓厚的生态思想,既是张炜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也体现了张炜对儿童精神成长的关注。这部作品的生态内涵主要体现在“返魅”的自然观、“鱼王”身份辨析以及生态人格的塑造三个方面。首先,作者展示了未经现代工业文明侵染的大自然庄重、威严、充满力量的本来面貌,指出人只是大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而非大自然的主宰者;其次,通过“鱼王”身份的变化,指出人有享受自然的权利,但也有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人类不断扩大权利享有却忽视责任义务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最后,作家提出塑造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关系、懂得爱护和保护自然且能落实到实际行动中的生态人格,是应对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关键词:《寻找鱼王》 生态书写 自然“返魅” “鱼王”意象 生态人格

王光东和丁琪在《新世纪以来中国生态小说的价值》一文中指出:“生态文学是一种独特的审美形态。它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深入探寻生态危机的思想文化根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而“生态文学的兴起与人类对环境危机的反思密切相关,尤其是自工业革命以来,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导致的生态失衡,已成为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问题。这促使人类反思自己的生存发展方式,并对人与自然关系重新作出调整,由此开启了人类的生态文明建设。”[1]张炜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文学家,反思工业化和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其文学创作的显要内容。从《九月寓言》《刺猬歌》到《半岛哈里哈气》《狮子崖》,无论是意蕴深厚、线索繁杂的成人文学,还是纯真明快、童趣四溢的儿童文学,一卷在手,总能寻见那苍苍莽莽原野大地的身影,这也构成了张炜文学作品重要的生态特色。而他专为少年儿童创作的小说《寻找鱼王》,更是其生态书写的典范,全文通过一个小男孩的成长故事,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复杂关系。

张炜文学创作的生态书写,目前已引起学界的关注。赵月斌在《<寻找鱼王>及张炜之精神源流》一文中说道:“原来‘鱼王’不是人之大者,而是鱼之大者,所以我们人类不要自大,而是要向大鱼致敬,与大自然生死与共,云云。这或可视作《寻找鱼王》的生态主义读法。”[2]然而,该文仅触及话题本身,却并未展开探讨,故仍有较大讨论空间。付玉琪认为:“儿童文学先天秉具生态精神,生态意识作为一种文学基因自在于儿童文学,因此,儿童文学批评也必须自觉实现与生态批评的汇通。”[3]那么《寻找鱼王》这部作品究竟蕴含着怎样的生态思想?张炜给儿童上这样一堂生态课意义何在?这应该是这部小说亟待挖掘的内容和意义之所在。因此,本文以生态批评为理论方法,深入挖掘《寻找鱼王》的生态内涵。学者雷鸣先生在阐发其生态批评理论时指出,当前研究者在运用生态批评方法阐释文本时“仅拘囿于探掘文本如何表现‘人与自然’的关系,难免皮相与残缺,也会掩盖作家对生态危机发生深层原因的思考”[4]。所以,他在总结新世纪小说生态叙事的总体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返魅、人的主体性反思、重新审视工业科技以及新型人格形塑四个向度,用以深入挖掘生态危机产生的深层原因。本文即尝试运用这一理论分析阐释《寻找鱼王》的生态意蕴,以期进一步阐释其创作意义。

一、返魅的自然观

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大自然,对大自然的认识与理解程度决定着人们对待大自然的态度。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历程,人对自然的理解经历了“附魅——祛魅——返魅”[5]的过程。具体来说,从附魅到祛魅再到返魅,人对自然的态度经历了敬畏自然,征服自然,再到谋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不同阶段。现代科技的进步,揭开了蒙在自然头上的神秘面纱,前人赋予自然的人格和神性被逐步消解,这被稱为自然的“祛魅”。面对自然,人类一改以往的卑微弱小姿态,为谋求资本的扩大,转而向自然大肆攫取,以致生态遭到破坏,反过来又威胁到了人的生存发展。

返魅自然观基于附魅和祛魅自然观提出,是“一种整体的、有机的、具有神性的、人与自然不可分离的自然观”[6]。首先,从人与自然关系来说,人不再是能和自然截然分开的不同对象,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自然,对自然的维护修复也离不开人类。如果自然遭到破坏,最终也会导致人的生存危机。所以,人作为自然界有机整体不可分离的组成部分,应该与自然和谐相处。其次,从自然的神性特征来看,返魅自然观在对自然进行科学分析、处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自然主义有神论”。与附魅自然观中的神灵、精灵之神不同,返魅自然观“他们的神是对自然中的每一个事件以及宇宙的创造力的歌颂,这个神不仅存在于彼岸世界,而且存在于现实之中”[7],这其实是对生命的尊重与敬畏的一种体现,人与“神”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显而易见,返魅的自然观为应对生态危机而生,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考。自改革开放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相应地,生态危机也日益严重,因此,生态书写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当代作家笔下。雷鸣指出,新世纪以来不少小说对“展露大自然的巨大力量,……展现自然乃蓬勃蓊郁的生命有机体”[8]的书写,呈现出“自然返魅”的特征。《寻找鱼王》即此类小说的一个代表,通过主人公“我”寻找鱼王学艺并收获成长的故事,塑造了充满神秘、魔力的大自然形象。

从小说中看,主人公“我”生活在一个水少鱼也少的大山里。然而,大山里干旱陡峭只是人们看到的表面景象,事实上,这里还隐藏着一个仅为少数人所知的精彩水世界。山与水共同构成了这部作品的叙述空间,但是从小说中人们的生活经验看,山与水又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封闭环境。这一描写是作家对人类生活实际的生动再现,所反映的是人类对自然的实际认识程度。因此,相比于目前人类所认识的,自然本身要更加丰富和神秘。面对未被完全掌握的自然,人类不会停下探索的脚步,但是,人们也必须谨记自然自有一套运行规律,人对自然的探索必须建立在尊重规律、敬畏生命的基础之上。

王光東和丁琪认为,生态整体利益价值观是生态文学的思想之魂,并对其进行了深入阐述:“‘生态整体’作为新型价值观,深刻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理解和认知,成为蓬勃兴起的生态文学思想之魂,生态文学的开阔审美空间和无限思想活力也多源于此。生态文学不再把人类作为自然界中心,不把人类利益作为终极价值标准,这并不意味着生态文学蔑视或反人类;恰恰相反,生态灾难的严重后果使生态文学作家认识到,人类无权将自己定义为中心,也不可能将对自然的征服进行到底。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永远也不可能脱离自然,唯有保持整个自然的持续生存,才能确保人类的安全、健康和永续发展。因而只有把生态系统整体利益视为根本前提和最高价值,人类才能真正有效解决生态危机,最终也一定有利于人类的长远生存和根本利益。”[9]

因此,在小说《寻找鱼王》中,从人类生存的角度看,大山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但从自然的角度看,它却自成一套完整的生态系统。因为陡峭,山里才能存住水,才会有鱼。反之,人类借助现代工业之力,可以改变大山的陡峭面貌却改变不了气候,大山依然会干旱。而且,没有了沟谷,水再也存不住,鱼也会彻底消失,那么生活在这里的人将何去何从?小说给读者构筑了地上和水里两个世界,地上的山不能任由人类肆意改造,水里亦是。假如人们不知节制地过度捕捞,鱼迟早会灭绝,这就意味着守护“水根”的“鱼王”也会跟着死亡,没有了大鱼的看护,“水根”也会消失,“那时这里就干枯了,整个大山里再也不会有一滴水了”[10]。山里没水,也就不适宜人类生存了。因此,从小说中这个微型的生态圈可以看出,人纵使有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却不能为了自己的利益,去损害自然中其他生命体的利益,更不能破坏生态平衡。人始终都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应该懂得尊重自然,爱护自然。

雷鸣认为,新世纪以来的作家经常采用两种策略来续写“返魅的自然”,即“重塑与人类平等的主体位置的动物形象。……激活地方传统文化元素表达万物有灵的观念”[11]。张炜正是采用以上两种策略来展现他对自然的看法。

首先,作家惯于将动物塑造成与人类平等的自然界主体。《寻找鱼王》里仅有的两只猫,不仅被其主人当成了家人,与主人同吃同睡,连家里稀有的鱼也有它们一份。作家笔下的鱼,一改人们认知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形象而变得狡黠、残忍,如花斑毒鱼会冷笑,大嘴鱼能够诱杀捕鱼人等。小说运用较多笔墨将人鱼较量的场面写得精彩纷呈,这与其说是作家有意体现自然生命之神奇,不如说是作家从自然裁判的角度来审视人鱼互博。求生是万物的本能,就像主人公“我”的第一位师傅“旱手鱼王”(男)所说的,平时人们看到的是被制服的鱼,相反,鱼在水里却能制服人。鱼和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离开各自的生活环境,其主场力量就会被削弱。所以,“旱手鱼王”师傅所讲的鱼在水中整人的故事即从鱼的视角展示了人鱼之战。这和“旱手鱼王”师傅捉鱼时“必须赤手,而且只下一次手不成就走人”的要求,均体现了作家平等的生命意识和返魅的自然观。16世纪末17世纪初,莎士比亚称人为“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人在自然界中至高无上的地位一直延续至今日。但是,张炜却一反陈规,大胆表现了人类不及动物之处,认为人类不再是自然界高高在上的俯视者,而只是自然界的有机组成部分。

其次,万物有灵思想的体现。小说里只出现了两种动物——猫和鱼,它们都充满了灵性。例如,“旱手鱼王”师傅的猫竟然仅凭感觉就能认出“我”的第二位师傅“水手鱼王”(女),而红鳍大鱼也能向人类托梦并为其子孙后代求情。这些看似超现实的描写,其实是作家对动物苦痛的理解与体会。动物虽不能用语言与人交流,但只要人能够仔细观察,用心体会,就能感知到动物们的苦痛与情感。如张炜在《午夜来獾》中曾讲到一个故事,有一段时间人们发现一只獾总会在半夜翻过万松浦书院的墙跑进书院来,天亮即走。人们对此感到迷惑不解,直至几天后才弄明白,它的家曾在书院里某个地方,它来是因为太想家了。故事虽小,读之却令人动容。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建立在对自然生命的热爱与尊重之上,当人能够俯下身子去观察动物,去体会动物的情感时,就会发现一个超出人们经验的、令人惊异的新世界。若非有灵,鱼又怎能离开水藏身于沙土之中,甚至连“水手鱼王”都搞不明白其中原委呢?因此,小说中的动物身负异能,看似荒诞却并非完全虚构,实际上是作家对自然创造力的歌颂。

二、人·鱼·欲望:鱼王意义的多重指向

《寻找鱼王》作为一部意蕴丰富的作品,其主要体现在对于鱼王多重意义的指向上。小说围绕“寻找鱼王”这一线索展开,鱼王是谁?寻找鱼王干什么?这是小说一开篇就在读者心里种下的疑问。随着行动的展开,主人公“我”对鱼王的认识也不断更新着,原来鱼王既是人,也是鱼。“成长”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主题,方卫平认为这部小说“是对这一成长母题的一次新的演绎和诠释”[12]。在小说中,从对物质享受的追求到精神修养的提升,从向自然攫取到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我”的精神和心灵收获了快速的成长。可以说,作家有意通过这一认识成长过程,让人们反思人类的野心会给自然带来怎样的后果,反思人在自然界中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应该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反顾当下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作家的这一目的显然具有明确指向,也因此具备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鱼王——大山里的仁者和智者

寻找鱼王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对“鱼王”进行建构和解构的过程。最初,“鱼王”是能在干旱的大山里捉到大鱼的人。这样的人在大山里有两位,一位“旱手”,一位“水手”。鱼是大山里的稀罕物,所以“鱼王”在大山里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他们住青堂瓦舍,抽玉石烟嘴,过着老神仙一样的日子,是山里人羡慕的对象。但是“我”找到的两位“鱼王”都和传说中的情况不同,他们虽然拥有祖传的捉鱼绝技,却隐姓埋名独居山中,不仅没有借鱼生财,反而主动承担着守护鱼、守护大山的责任。他们虽然也是从青堂瓦舍出来的孩子,却为父辈的贪念所害,受尽人间凄苦。父辈的悲剧让他们明白,大鱼虽能换来物质财富,但捉大鱼的人往往没有好下场。因此,他们摈弃物质享受,转而化身“苍莽高山中的智者和仁者”[13],做起了大山的守护人。值得注意的是,因为两种捉鱼方法各有所长,所以大山里的“鱼王”一直都有两位。尽管两位“鱼王”的父辈曾尝试学习对方的手艺,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这进一步证明他们是互相不可替代的存在。那么作家有意设置这样两位“鱼王”有何用意?两位“鱼王”,一位乐山,一位乐水。乐山的“旱手鱼王”捉鱼从不入水,所以他并不清楚水里的世界如何;乐水的“水手鱼王”虽然生活在地面上,但她入水后所关注的也只是水里的世界。山里与水里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封闭环境,透过他们的视角,我们分别看到了两个完整的自然子系统。但是,也是因为他们各有所长,反而局限了各自对包括山水在内的自然系统的整体认识。所以,作家才会安排了一个即将掌握“旱手”“水手”两种捉鱼绝技并对山水都熟悉的主人公“我”来成为新一代“鱼王”,从而引导读者站在整体的层面上看待生态系统。这显然是作家对人类中心主义观点的反拨,其意在表明人类认识的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放弃以人类自我为中心,才能对自然有更清楚地认识。

(二)魚王——水根的守护者

“鱼王”是人,也是鱼。通过阅读小说可以发现,大山里的人们几乎都认为“鱼王”是人,因为大家看重的都是捉鱼本领带给人的利益,而从来没有想过一味地捕鱼会产生的后果。“旱手鱼王”认为“水手鱼王”才是真正的鱼王,而“水手鱼王”却说他们两个都不是真正的“鱼王”,真正的“鱼王”是看护水根的大鱼。

也正是父辈的悲剧让“水手鱼王”师傅开始重新审视手握之绝技要怎样利用才会更有价值。在和水、鱼的长期共存中,“水手鱼王”发现了一个与人类世界极其相似的水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鱼、蟹甚至一个蛤蜊,都是和人一样独立的生命体。这些生命体赖以生存的环境是水,而“水手鱼王”认为水是有根的,根在就有水,有水才有鱼,所以,她用一辈子来寻找“水根”。直至小说最后,“我”才得知“水根”就在陡崖下那片看起来阴森森的湖里。然而,让人惊异于自然界之神奇的是竟有一条大鱼守护着“水根”,而大鱼作为“水根”的守护者,就是拥有神秘能力、承担重任的“鱼王”。从其职责来看,大鱼颇类似于神话故事中掌管水族事务的龙王,因而有学者认为大鱼的身份或可作神话式解读:“那水洞里住的不是什么‘鱼王’,而是主宰江河湖海掌管行云布雨的‘龙王’。”[14]当然,我们也可以看作是那片深水的环境适合一条大鱼生长,而且庞大的体型也限制了它去其他的水域。那么它到底是不是“鱼王”呢?也许是,也许不是,作家张炜也说过,“这个男孩想找到一个‘鱼王’,但直到最后也不一定如愿以偿。……关于什么是‘鱼王’,这需要每个人去好好琢磨。”[15]因此,既是守护者也是被守护者的这个“鱼王”更是一种意义的象征,“象征着自然之力的无比强大,世上万物须以大自然的平衡为王”[16]。

(三)鱼王——欲望

雷鸣认为:“生态危机的内在根源不完全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危机,而在于人的价值危机、精神生态危机,更深层面的是‘现代性’文化、制度的危机。”[17]所以,生态批评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对人的主体性、人的欲望的批判与反思。

随着现代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人的主体性得以高扬,这极大地刺激了人欲望的膨胀。在放任欲望、追逐利益的过程中,人性发生了异变,对大自然展开了无限的索取,这在导致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同时,人的精神危机也日益严重。显然,《寻找鱼王》对这一主题也有着深刻的阐发。

“鱼王”也是“欲望”,是大山里每个人的各种欲望,如口腹之欲、金钱、权力等等。欲望是人类的本能,是人类生存和存在的根本动力,本无善恶之分,关键在于如何控制。在利益面前,人往往很难控制好自己的欲望。比如,在小说中,因为鱼是山里的奇迹,所以人们捕鱼不择手段,用小围网、鱼钩,甚至用毒鱼草,“他们把这种草捣烂了,撒在涨水的河湾和洼地里,大鱼小鱼白花花毒死一片”[18],手段颇为残忍。“旱手鱼王”将这种行为称为“下作”“邪路”,而“水手鱼王”的父亲在利益驱使下甚至谋杀了拥有“旱手”捉鱼绝技的朋友兼对手。从中可以看出,人已然沦落为欲望的工具。因此,人作为大自然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态危机也就是人的生存危机,人只有学会克制欲望,对大自然抱以敬畏的态度,才能避免对自然的破坏,避免自身的异化。

三、主人公“我”的精神成长:重塑生态人格

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是张炜展开文学创作的重要素材,无论是成人文学还是儿童文学,其作品总能找到那些熟悉的动物趣谈和原野大地。在谈及《寻找鱼王》的创作时,作家说道:“一个在原野中度过童年的人,必会对自然万物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19]正是得益于童年时期对生命独特的感受与体验,张炜对自然万物有着执着地热爱,这也为其小说打上了明晰的生态烙印。《寻找鱼王》作为张炜写给儿童读者的一部作品,其意旨在于引导儿童去感受大地和泥土的气息,重新思考人在自然界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实,作家如此立意是有着明确的现实针对性的,即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以及所引发的生态问题。由于成年人的世界充斥了太多的欲望而逐渐远离大自然,儿童却在本性上更亲近大自然。在此基础上,作为成年写作者的张炜充分利用自己的童年生活经验,讲述了一个原野大地的故事,借以表现对少年儿童精神成长的关注,表达对能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型生态人格的呼唤。

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最终目标指向人的生存和发展。鲁枢元指出:“生态危机的深层原因或许是人的精神危机,环境的污染源于人的内在心性发生了病变,自然生态治理的关键在改变人类自己的精神状态。”[20] 所以,他在《生态批评的空间》一书中提出了生态学的“三分法”,将地球生态圈分为自然生态、精神生态和社会生态,其中“自然生态体现为人与物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生态体现为人与他人的关系;精神生态则体现为人与他自己的关系”[21]。因此,生态人格理应是在突破现代性精神僵局的前提下尊重生命,爱护自然,进而建构起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健全人格。而小说的主人公“我”,即在两位“鱼王”师傅的引导下,主动思考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最终成为一位具备生态人格的人。

两位“鱼王”师傅是“我”成长过程中的引路人,同时“我”的生态人格形成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8岁时,出于对鱼肉和人生前途的渴望,“我”立志“要当一个捉大鱼的人”,此时的“我”既不懂鱼与自然的关系,也没有生态意识,这是原初的人格状态。而在找到“旱手鱼王”后,“我”发现他竟有一套独特的捉鱼规矩:捉鱼时只能捉大鱼,不能捉小鱼;要徒手,不能使用工具;每次只能捉一条,不能贪多等。而这些规矩是传统儒家“仁”的思想的一种具体表现,孟子就有“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的说法。只有对万物怀“仁”,尊重自然天道,人类才能可持续发展。“旱手鱼王”师傅充满仁义的思想,使“我”懂得了鱼和人一样都是自然界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人有享受自然的权利,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取资源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但同时人必须懂得保护自然环境、节约自然资源。至此,“我”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比较正确的认识,这是生态型人格养成的第一步。

生态人格的养成不仅是形成正确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还要求人必须具备生态道德情感和生态道德意志,能够热爱自然,对自然常怀感恩之心,并认同保护自然的行为。“水手鱼王”师傅作为大山里的一位智者,她明白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恪守人对自然的责任和义务。她热爱水里的世界,发现了“鱼王”却选择默默守护它,甚至因为担心“我”会对“鱼王”不利而一度相瞒。在她的影响下,“我”也具备了生态道德情感和生态道德意志,对鱼有了深厚的情感,并决定一起守护“鱼王”。两位师傅虽具有生态人格,但毕竟已至暮年,他们死后,关乎整个大山里水与鱼命运的“大鱼”的结局将如何呢?这一切的希望都在尚且年幼的“我”身上。正如“旱手鱼王”那句极具哲理的话:人生之路十里,长辈牵手走三里,自己走七里。

与此同时,主人公生态人格的形成,除了两位“鱼王”师傅的引导之外,也得益于自己的思考和体悟。“旱手鱼王”师傅突然离世,“我”其实可以选择回家,就算住不上青堂瓦舍,但实现让爸爸看到儿子在沙河集卖鱼的愿望是可以的。然而,“我”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去寻找另一位“鱼王”。这表明,“我”潜意识中想要通过捉鱼获得权力和地位的想法已经淡化。而在看到“水手鱼王”躺在水面上睡觉,水鸟落在她身上这非常和谐又神奇的一幕后,“我”感动于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状态,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这也促使“我”重新思考自己人生的“大营生”到底是什么。小说最后,“我”明白了“大鱼”对大山的重要性,回家说服父母南迁,并隐居于此,一生守护“大鱼”与水根。生态人格的养成要求“要具备生态道德情感和生态道德意志,能够热爱自然,对自然常怀感恩之心,并认同保护自然的行为”[22]。在捉大鱼和守护“大鱼”两者间,主人公“我”作出了有利于生態的选择,这代表着“我”生态人格的完备。

综上述论,在生态危机日益严重的当下,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显得极为迫切。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曾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

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3]而儿童既是民族的未来,又天性亲近大自然,培养儿童的生态型人格,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和保护环境均意义重大。正是基于此,张炜通过儿童文学这一艺术形式,表达了对生态文明的关注和对环境问题的思考。小说《寻找鱼王》全篇以一个小男孩的视角,展示了未经现代工业文明破坏的大自然神秘威严、充满力量的本来面貌,同时也探讨了人类破坏自然法则所带来的恶果。作家根据自身的思考提出应对之策,以寻求人类与自然和谐共荣的生态智慧,即通过重新认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而培养人类热爱自然、感恩自然,并以实际行动切实做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生态人格,是应对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

基金项目:本文系信阳师范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项目“齐鲁文化视域下的张炜儿童文学主题研究”(项目编号:2020-QN-017)成果。

参考文献 :

[1][9]王光东,丁琪.新世纪以来中国生态小说的价值[J].中国社会科学,2020(1):133,135.

[2][14]赵月斌.论《寻找鱼王》及张炜之精神源流[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4):63,67.

[3]付玉琪.儿童文学生态批评研究的价值趋向[N].文艺报,2021-01-15(005).

[4][8][11][17]雷鸣.论生态批评的阐释方法——以新世纪中国小说为例[J].中国文学批评,2020(4):103,109,109—110,103.

[5][6][7]王巧慧.自然返魅之追思——自然的解构、建构与人的生存维度[D].重庆大学,2005(5):2,28,28.

[10][15][18] [19]张炜.寻找鱼王[M].济南:明天出版社,2016:213,222,110,218.

[12]方卫平.《寻找鱼王》:“少年出走”母题的延续与颠覆[N].中华读书报,2015-05-27.

[13][16]刘绪源.苍莽高山中的智者和仁者[N].文艺报,2015-10-23.

[20]鲁枢元.我与“精神生态”研究三十年——后现代视域中的天人和解[J].当代文坛,2021(1):6.

[21]鲁枢元.生态批评的空间[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47.

[22]张毓.生态人格的生成逻辑及培育路径探析[J].山西青年职业学院报,2020(4):102.

[2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0.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信阳师范学院传媒学院

猜你喜欢
自然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学习策略研究
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
《自然》:中国的生物伦理并不狂野
《自然》关注中国科技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