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小华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江西 井冈山 343600)
中央苏区时期的“扩红”工作,是指这一时期党和苏区政府为红军部队征募新兵、补充战斗人员、扩大红军力量方面所开展的工作。随着战争的不断升级,特别是第三次反“围剿”开始以后,“扩红”工作日益成为中央苏区压倒一切的中心性工作。从1932年春至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前,中央苏区掀起过多次大规模的“扩红”高潮,先后颁布了《扩大红军问题决议案》(1931年12月)、《中央执行委员会训令(第14号)——关于战争动员与后方工作》(1932年7月)、《中央执委会关于扩大红军问题训令》(1932年9月)、《〈关于战争紧急动员〉的第12号命令》(1932年10月)、《中革军委扩大红军突击运动的计划》(1933年12月)、《党中央关于突击月总结的决定》(1934年1月)、《关于九月间动员三万新战士前线的通知》(1934年9月)等重要文件。从1932年春至1933年春,仅一年时间就完成“扩红”任务8.76万人;在1933年5月的“扩大红军冲锋月”中,仅一月时间,江西苏区和闽西苏区完成“扩红”任务2.8万人;1933年8月至1934年9月,全苏区先后发起五次“扩红”冲锋,仅一年时间,就完成“扩红”任务13万名[1](P732-733)。中央苏区的“扩红”工作为根据地的开创、巩固、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力量保证。
围绕“扩红”这一中心任务,如何动员苏区群众以极高的革命自觉性、极大的革命热情、极强的革命意志投身于残酷战争之中和根据地建设之中,是中央苏区时期宣传动员的根本任务。以中央苏区“扩红”工作为样本,分析总结中央苏区宣传动员的经验特点,对做好当下新时代的宣传动员工作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根据苏区群众的认知特点,在加强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教育的同时,围绕“扩红”这一中心任务,党还通过多种途径向苏区群众有力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红军部队和苏维埃政权的性质、目标任务,宣传了党的路线、方针、策略和红色政权下人们的幸福生活,宣传了党的“扩红”政策以及优待俘虏政策,增强了苏区群众投身革命的自觉性、自信心和坚定性。
中央苏区宣传动员的根本目标是“使每个工农群众都很明了扩大红军的意义和当红军是工农应有的义务,自动的跑到红军里来”[2](P541)。围绕这一目标,在“扩红”宣传动员工作中,党针对性地加大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教育,在理论上阐释了党领导革命的合理性、合法性,同时从苏区劳苦大众悲惨遭遇的现实出发,分析他们受苦受难的原因,阐释苏区群众参加革命的必要性。
1.开展马克思主义阶级观宣传。1933年8月,中共中央组织局在《关于党内教育计划致各级党部信》中明确提出要“加紧党员群众的教育,增加他们的政治程度,有系统的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3](P395)。加大马克思主义阶级观教育,有利于在苏区群众头脑中植入民主平等意识,启蒙他们的阶级意识,强化他们与国民党统治阶级的对立关系,引导他们学会思考和领会革命的意义。根据苏区广大群众的认知特点,中央苏区时期的宣传动员工作者,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运用苏区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巧妙地把原本抽象、难懂的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转化为与苏区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群众性语言,从而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如歌谣《工农兵三字经》唱道:“天地间,人最灵,创造者,工农兵;男和女,总是人,一不平,大家鸣……世界上,一样人,人类中,永无争;大同观,享安宁。此等事,非现存,全靠的,工农兵,努力干,齐起劲……工农兵,携手行,革命事,功业成,享极乐,颂太平。”[4](P56-60)
2.回忆叙述苏区群众过去的苦难生活。“对革命而言,贫苦是一种可利用的有力资源。”[5](P163)为激发苏区群众“被剥夺感”和对统治者的“仇恨感”,党的宣传动员工作者以戏剧、歌谣、漫画等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描绘了封建统治下人民群众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牛马般生活。如漫画《劳苦群众在帝国主义的统治下!》描绘了蒋介石、汪精卫等在帝国主义指使下,残酷压榨劳苦群众,榨尽了人民最后一滴血,留下一地骷髅。画面文字说明是:“在帝国主义国民党统治下,苛捐杂税一天天的增加,各种残酷剥削的法子,都用遍了,把工农劳苦群众的血汗,刮光了!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国民党的统治,建立巩固与扩大苏维埃政权,才是我们全国工农的生路!”[6](P113)
3.揭示人民群众苦难生活的根源。1927年12月,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常委会通过的《江西工作计划》强调:“须利用统治军阀对于农民群众之各种压迫,屠杀工农的新的事实继续不断的在工农民众面前揭露其罪状,务使工农群众深切了解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必趋崩坏和工农政权的前途日就成熟,以引起工农群众广大的参加暴动之决心。”[7](P773)中央苏区时期,《红色中华》《红星报》等重要报刊,用大量的篇幅报道了国民党军欺压、残害苏区民众的反动行径,分析揭露了苏区群众受苦受难的根本原因,以激发苏区群众对国民党反动派的仇恨之情。如1933年4月11日,《红色中华》第68期第2版刊载了漫画《帝国主义屠杀剥削工农》,画面上一双帝国主义国民党的黑手,握着铁夹子,把全中国的工农夹在中间,形象地描绘了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勾结起来残害工农的反动行径[8](P1228)。
在加大革命理论宣传教育的同时,苏区的宣传动员工作者还通过多种途径有力宣传了中国共产党、红军部队和苏维埃政权的性质、目标任务,以及党领导的土地革命路线,向苏区群众描绘了红色政权下人们幸福生活的蓝图,塑造了党、红军、苏区干部的良好形象,增强了党、红军、苏维埃政权的向心力、吸引力,提高了苏区群众投入革命队伍的信心和决心。
1.加强党的政治主张宣传。为让苏区群众充分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为百姓谋福利的政党、红军是为穷苦大众扛枪打仗的部队、苏维埃政权是劳苦大众的政府,苏区的宣传动员工作者通过布告、通告、标语、墙报、传单、戏剧、歌谣、漫画等形式,加大对党、红军、红色政权的目标任务、性质宗旨的宣传,如颁布了《红军第四军司令部布告》《中国共产党十大政纲》等布告,以歌谣的形式告知苏区群众《共产党的三大任务》:“驱逐那帝国主义滚出中国,完成那真正的统一战线。伟大的土地革命彻底实行,消灭那封建势力束缚我们。打倒那一切顽固统治阶级,建立起工农兵苏维埃政权。”[9](P260)
2.加大土地革命路线的宣传。能在自己的土地上耕种,是中国世代农民的梦想。土地革命不仅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党凝聚革命力量的重要法宝。加强对土地革命路线和政策宣传,有利于苏区群众深化了解党的性质宗旨,感悟受压迫受剥削的根本原因,从而将保护个人利益与保护集体利益结合起来,把个人行为转化为革命行为,自觉投身到革命队伍中来巩固胜利的革命果实。为使土地革命政策深入苏区每个群众,苏区的宣传动员工作者创作了大量反映土地革命政策的歌谣,如《打土豪,分田地》《土地回老家》《分田分地乐陶陶》《分田歌》《阿婆领到耕田证》《田是我们的田》《共产党来分田地》。同时,“农民起来打土豪、分田地”“没收土豪家里谷米油盐给贫苦工农”“反对土豪收租收利抢穷人的谷米”“反对豪绅地主回来收租逼债!反对国民党收粮抽收苛捐杂税!”等标语随处可见。
3.加大党的政治形象宣传。党的政治形象是党赢得广大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戴的第一外在因素。党、红军、苏区干部在以自身的卓越表现展示良好形象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自身良好形象的宣传。如《红色中华报》等报刊开辟专栏,专门报道苏区党员干部和红军指战员的先进事迹及重大战役的胜利成果,展示了党员干部勤政廉洁、一心为民、严格自律和红军官兵机智顽强、英勇善战的正面形象。此外,《苏区干部好作风》《苏区干部“十带头”》等歌谣生动形象地反映了苏区干部一心为公、无私奉献的良好形象。
加强对红色政权下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未来美好蓝图的宣传,让苏区群众明白红色政权不仅能够满足大家的现实诉求,而且还能实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有利于激发苏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感以及保护革命胜利成果的坚强决心。《红色中华》《斗争》等报刊用大量篇幅报道了苏区土地革命、军事斗争、经济建设、社会建设的火红场面,一些戏剧、歌谣反映了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翻身作主人的愉悦心情和幸福生活。如1933年2月25日,《红色中华》第56期第4版的《红军中积极提倡文化教育,组织新剧团歌舞团》一文,报道了第二次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后红军部队的文化教育的新情况以及红军战士积极、快乐的精神面貌[10](P1047)。歌谣《米馃有方又有圆》描写了农民分得土地后、家庭生活发生变化后的喜悦心情,其中唱道:“米馃有方又有圆,欢迎分田众委员,米馃香来米馃甜,分田分地笑开颜。绿擂茶来甜小酒,贫苦农民家家有,分得田地夺丰收,你敬茶来我敬酒。”[11](P22)《苏区景》用看得见、摸得着并与群众息息相关的语言,描绘了苏维埃社会的美好蓝图,根据地人民的幸福生活跃然纸上,其中唱道:“胡琴拉起来呀,唱只苏维埃。苏区好地方,天下最可爱呀……农民真快乐呀,勿要缴租谷。平分个土地,享福真幸福呀。米粮么,堆得满仓屋呀,顿顿那个吃饭么,有鱼又有肉啊。……苏区好地方呀,实在是天堂。”[12](P132—134)
同时,一些宣传动员工作者还介绍了苏联的社会制度及苏联人民的幸福生活,如1932年6月9日,《红色中华》第22期第4版《苏联文化教育伟大成功》一文,报道了苏联工农群众不仅过着优裕的物质生活,而且在文化教育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通过15年的教育,全国已无一文盲[13](P387)。通过对类似内容的宣传,激发了苏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感,告诉了苏区群众只有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才能过上像苏联人民那样的幸福生活,只有踊跃参加革命,才能保卫现有的胜利果实。
加强对国际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以及这种形势变化下党的中心任务和完成这些中心任务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有利于苏区群众树立大局观念,坚定信念信心,顺应形势变化,理解、认同党的路线、方针、策略、举措,统一全党、全军、全体人民的思想和行为,凝聚革命力量。
1.革命形势任务的宣传。如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分析了革命形势,论证了中国革命的光明前途,坚定了苏区群众的信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宣布对日战争宣言》控诉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滔天罪行,表达了中国共产党及中国工农红军一致抗日的坚强决心。
2.重大战役捷报的宣传。如1932年11月28日第42期《红色中华》,连发《前方捷电》《闽西游击战争的胜利》《湘赣红军占领醴东》三篇新闻,报道了红军在不同战役中取得的重大胜利,以及红军官兵机智勇敢的战斗精神和顽强不屈的革命意志[13](P806-810)。
3.“扩红”工作紧迫性的宣传。如1933年6月25日《斗争》刊载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拥护苏联及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的新的挑衅告全党同志和一切劳苦群众书》,号召苏区群众“拥护中国革命的工农红军与民众的苏维埃政权……反对帝国主义国民党对红军与苏区的进攻,对苏区劳苦群众的‘围剿’,为苏维埃中国的胜利而斗争!”[14](P187)1934年4月广昌战役前夕,周恩来在《红星报》发表《工农红军和全苏区群众一致动员起来为保卫广昌而战!》一文,文章强调了广昌战役的重要性,号召苏区广大群众“为着完成红五月扩大红军的突击运动而斗争,为着完成百万铁的红军而战斗!勇敢的工农如潮水似的涌上前方去,扩大红军,加强红军”[15](P3313)。
4.苏区“扩红”工作成果的宣传。如1933年2月22日,《红色中华》第55期连续刊载了《少队总部再扩大红军模范团》《整个支部加入红军去!!》两篇报道,前一篇报道了300名模范队员踊跃加入“中央警卫团”的事迹,后一篇报道了瑞金县砂心区砂排少共支部全体男团员自动报名加入红军的事迹[10](P1037)。
中央苏区时期,为激励苏区群众参加红军,党和苏区政府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了红军及家属力所能及的优待,减轻了红军战士在前线的后顾之忧。
1.优待红军及家属的政策宣传。“优待红军家属,是使群众欢喜去并且安心留在红军部队的一个根本工作。”[16](P335)中央苏区时期,党、苏区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优待红军及家属的纲领性文件,为加强这些“扩红”政策的宣传,减轻苏区群众参加红军的后顾之忧,除把这些政策公开在《红色中华报》《红星报》等重要报刊转载外,苏区的宣传动员工作者还通过宣传队、标语、大会、歌谣等形式在苏区群众中进行广泛宣传,使之家喻户晓。如歌谣《作田先作红军田》唱道:“作田先作红军田,做事人工莫讲钱,做到红军极满意,红军听到喜连连。”[4](P626)
2.优待红军及家属的事迹宣传。如1932年8月30日,《红色中华》第31期第6版连续刊载了《兴国工农群众慰劳红军热烈》《江西福建少队儿童慰劳红军的热烈》《河田区工作转变后扩大红军的良好成绩》三篇文章,文章详细介绍了兴国等地执行优待红军家属的组织与具体办法,以及“扩红”工作的良好成绩[13](P555-556)。
白军士兵大多是穷人出身,经常遭受国民党军官欺辱打骂。“红军中薪饷穿吃一样白军将校尉起居饮食不同”。白军士兵这种悲惨遭遇,为中国共产党争取白军士兵、进而把白军士兵转化为红军力量提供了基础。古田会议决议指出:“要以极大的热情欢迎俘虏兵,使他们感觉得精神上的欢乐……给俘虏兵以和老兵一样的物质上的平等待遇。”[16](P111)《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甚至规定,在苏区内分给投诚的白军士兵公田,并由当地政府派人代耕。
中央苏区时期,党把在政治上分化瓦解敌军势力作为一项宣传动员的重要日常工作。苏区的宣传动员工作者经常通过传单、标语、歌谣等形式对敌军发动政治攻势,叙说白军士兵的不幸遭遇,宣传红军优待俘虏政策,宣传红军部队中的民主、平等及红军士兵的快乐生活,激起白军士兵对红军部队的向往和羡慕,从而极大地动摇敌人的军心。如书写“医治白军伤兵、优待白军俘虏”“欢迎白军士兵拖枪投诚红军”“白军弟兄都是工农出身”“士兵不打士兵,穷人不打穷人”等标语,还通过放孔明灯、放木排等办法,把党的一些优待白军士兵的宣传材料传到白军士兵手上。除此之外,传唱红色歌谣也是一条重要的宣传途径,如当年在白军士兵中流行的一首山歌——《白军士兵来当红军》中唱道:“(白军军官)克扣军饷、殴打士兵、骑马坐轿、作威作福……(白军士兵)军饷被扣、受饥挨饿、性命白送、备受欺凌。”[17](P36)“一怕红军刀枪镇,二怕兴国山歌声;刀枪镇来头落地,山歌声来勾掉魂。”[18](P31)可见红色歌谣在分化瓦解敌军力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从实际出发,围绕党和红军的中心工作,创新宣传动员方式方法,提高了“扩红”工作宣传动员的实效性。
人们所奋斗争取的一切,都与他自身的利益相关。为鼓励苏区青壮年参加红军,减轻他们参军参战的后顾之忧,党、苏维埃政府颁布了一系列优待红军及家属的纲领性文件,如《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1931年11月)、《红军抚恤条例》(1932年2月)、《执行优待红军条例各种办法》(1932年2月)、《人民委员会对赤卫军及政府工作人员勇敢参战而受伤残废及死亡的抚恤问题的决议案》(1932年9月)、《优待城市红军家属的办法》(1933年11月)、《关于优待红军家属的决定》(1934年1月)、《优待红军家属礼拜六条例》(1934年1月)、《优待红军家属耕田队条例》(1934年2月),等等,这些纲领性文件对红军及其家属应享受的待遇做了比较详尽的规定(如土地分配、耕种、子女读书、婚姻、抚恤)。
军事力量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但本质问题是革命主体的思想观念问题。要真正把苏区群众动员起来,关键还是要破除苏区群众的思想障碍,增强他们的政治认同,在思想上激发他们参加革命的内在驱动力。苏区群众是中央苏区时期革命的主体和依靠力量,他们的思想状况决定了他们参与革命和建设的态度。但由于长期受封建迷信思想的影响,苏区许多群众烙上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等落后观念,在残酷的战争面前,相当一部分群众是害怕参加革命的。而当革命进行到一定时候,特别是红色政权建立和群众已经分得土地后,他们身上的利己主义、小富即安心理又阻碍了他们继续参加革命,甚至在革命中当了“逃兵”。可见,“扩红”工作要取得成效,首先必须“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一致起来作意识的斗争,把封建思想及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打它个粉碎”[19](P323)。即通过革命理论教育,破除束缚苏区群众的旧思想旧观念,唤醒他们的阶级意识和革命意识,激发他们革命的积极性和热情、坚定他们参加革命的信心和意志。
情感是认知和实践转化的重要媒介,而社会氛围、周围环境又是情感产生的重要因素。中央苏区在“扩红”过程中,首先善于在全社会营造“扩红”的热烈场面。当时,那种由会议、集会、晚会、演讲、标语、歌谣、对联、彩旗、锣鼓等元素构成的热烈场面带来的情感冲击无处不在。老红军刘宝联回忆:“白天晚上,田头山岗,村前屋后,大会小会到处都可以听到《扩大红军》《十送郎》《莫念家》《十劝妹》等动听感人的山歌。”“沿途彩光灯照耀如同白日,口号声、唱歌声、锣鼓声、琴箫声喧天震地。”[20](P13)这种“扩大红军的热烈空气,大家都认为当红军是当前急务、是最光荣的,所以连老人、小儿、妇女都热烈的动员起来了”[21](P302)。其次,还善于营造欢送苏区群众参加红军的壮观场面。如为已报名参军的青年戴大红花,唱欢送的歌曲。一些青年在看过“扩红”戏剧或者参加了一个山歌晚会之后,情绪激动,深受鼓舞,立即报名参加红军。“兴国模范师”“工人师”和“少共国际师”出发前,“几千名红军战士集中后,各剧团和宣传队在筲箕乡连演了七天七晚歌舞,观众数万人,极大地鼓舞了土气。”[22](P44)再次,善于营造“扩红”工作中你追我赶的竞赛环境。竞赛是推动工作的一种重要方法。中央苏区在“扩红”竞赛中注重用“最有成绩的区域去帮助最落后的区域,以报名的先进分子去鼓励落后的群众”[23](P378)。
中央苏区“扩红”工作宣传动员的基本环节包括:中央提出目标和要求——下级组织响应,分解任务、制订工作方案(制度)——基层组织和群众性组织传达宣传动员精神——对违反“扩红”精神者进行组织处理——实现动员目标。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政治和历史等多方面原因,难免出现一些违反“扩红”政策的现象,如策反红军逃跑,以应付、逃避、抗拒的态度对待“扩红”工作,等等。为此,党和苏维埃政府一方面通过上门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力所能及地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发挥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的独特动员能力,发动儿童妇女对开小差不归队者进行耻笑等补救措施来提高宣传动员的工作成效。另一方面以苏维埃政权为后盾,对破坏、抗拒宣传动员者施以惩罚,为党的宣传动员工作扫清障碍,以威慑、教育其他人。1933年12月20日,《红色中华》第136期第1版刊发了《中央执行委员会命令〈关于红军中逃跑分子问题〉》,命令明确规定,“持枪逃跑者一经捕获一律就地枪决”“组织逃跑……的领导分子,一经捕获经公审枪决”“顽固不归队者……要他赔偿国家及群众损失,并剥夺其选举权”[8](P2539)。
中央苏区“扩红”宣传动员不仅在方式方法上多种多样,而且把思想动员与解决实际问题、理论教育与情感冲击、正面宣传与负面激励有机结合起来,在党的宣传动员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积累了丰富的宣传动员历史经验。
中国共产党是中央苏区时期“扩红”宣传动员的主体,并在宣传动员工作中展示出了非凡的能力和良好的形象;党的全面统一领导也是这一时期宣传动员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共产党员是阶级先锋,革命战争就是最剧烈的阶级斗争,不仅要努力领导劳苦群众特别是工人加入红军,而且自己要做群众的模范,勇敢的到红军中去,尤其是工人同志和干部要积极到红军中去加强前线战斗,和无产阶级的领导!”[24](P347)中央苏区时期,苏区干部事事带头作模范,事事走在人前头,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生动地诠释了共产党、红军的宗旨、使命,赢得了根据地人民的真心拥戴,增强了党的宣传动员工作公信力和感召力。
“打铁还须自身硬”,新时代的宣传动员工作必须在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总揽全局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如此才能不断增强宣传动员工作的公信力和感召力。
中央苏区是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起源地。这一时期,党、苏区干部和红军在生活、生产上关心群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着力解决了“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25](P136)等实际困难,以自身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为“扩红”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党、苏区政府又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了红军官兵和家属优待。如《中国工农红军优待条例》规定,红军战士“本人及家属均须与当地贫苦农民,一般的平分土地、房屋、山林、水池等”;“因伤病须休养时,应送到最适宜之休养所休养,在休养期间一切用费,由国家供给”“子弟读书,免纳一切用费”“其妻离婚,必先得本人同意,如未得同意,政府得禁止之”[26](P724-726)。针对红军家属劳动力不够等许多实际生活问题,苏区政府出台了“互助社”“耕田队”“优待红军工作日”“共产党礼拜六”等措施予以解决。可见,把思想动员与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有效结合起来,是中央苏区“扩红”工作取得成功的一条重要经验。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宣传动员工作中,必须从新的实际出发,坚持解决人民群众的思想问题与现实问题相结合,破除“精神万能”“金钱万能”的错误思想,既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又正视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诉求,坚持共享的发展理念,才能不断增强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视域下宣传动员的科学性与有效性。
中央苏区时期,围绕“扩红”这一中心任务,党政军及群团组织从苏区群众的实际出发,组织了多个宣传主体、运用了多种宣传方式,形成了一个纵横交错、彼此关照的宣传动员模式。一是在宣传主体上,不仅有党、政、军等宣传动员主体,而且还有工会、青年团、互济会、女工农妇代表会、慰劳队以及少年先锋队和儿童团等各种群团性组织,甚至还组织了妇女、儿童“耻笑队”,对那些经多次宣传仍不去参军参战的群众或开小差回家的革命落后分子热嘲冷讽。二是宣传动员方式契合苏区群众认知特点。除文字宣传外(报刊、书箱、布告、通告、标语、墙报、传单、家信),有图画宣传(板画、漫画),还有口头宣传(会议、口号、演讲、歌谣、戏剧、诵读)、活动宣传(竞赛、典型示范)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三是把正面教育与反面教育有效结合在一起,通过对反面典型的批评、抨击、惩罚,威慑、警醒作用,促使一些革命的观望者、犹豫者尽快站稳阶级立场,投身革命。四把宣传动员渗透于苏区群众的生产、生活、学习之中,集宣传动员、文化教育、休闲娱乐于一体,具有强烈的渗透性,形成了巨大的宣传动员合力。
新时代的宣传动员与革命战争时期的宣传动员相比有了根本性变化,如宣传动员的目标、内容、方式,如宣传对象的政治认识、理论水平、文化素质,等等。从实际出发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我们必须从新的实际和特点出发,把传统与现代手段、线上与线下、有形与隐形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好现代新兴媒体技术,加大宣传动员方式方法创新,不断增强宣传动员工作的时代性和鲜活性。
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中央苏区在“扩红”工作宣传动员中一度受到了“左”倾思想的影响,出现过一些不足和错误。但从总体来说,中央苏区“扩红”工作的宣传动员是成功的,它有效地向苏区群众阐释了党的宗旨性质和主张,激发了苏区群众投身革命的自觉性,凝聚了革命力量,壮大了革命队伍,为根据地开创、巩固、发展奠定了军事、政治基础,也为党的宣传动员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这些历史经验是党的宝贵财富,对做好新时代的宣传动员工作有重要的启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