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霞,王海波,周 彤,韩 玲
(1.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2206;2.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湖北武汉 430035)
随着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进步,页岩油已成为世界各国油气勘探的重点。由于页岩储层孔喉细小,渗透率极低,导致页岩油藏一次衰竭采收率极低,主要通过加密钻井技术和多级水力压裂技术实现一次采油的短期增产[1-3]。对于大多数地层能量不足的页岩储层,注气是一种常用的方法,与其他气体相比,CO2与页岩油的最小混相压力最低,不但易溶解在页岩油中增大原油体积系数,降低原油黏度,还能在压力大于7.38 MPa、温度高于31.2 ℃时达到超临界状态。CO2注入分为驱替和吞吐2 种方式[4-5],其中CO2吞吐具有用量少、规模小和见效快的优势,学者们也针对CO2吞吐技术开展了深入研究。F.Torabi 等人[6-7]通过室内CO2吞吐试验,研究了渗透率、CO2注入压力、闷井时间和吞吐次数等参数对低渗透油藏采收率的影响。杨正明等人[8]进行了岩心吞吐试验,认为第一轮吞吐是CO2吞吐的关键,最佳吞吐次数为3 次,CO2波及体积随着闷井时间的增长而增大;但注入过量的CO2,会导致CO2利用率和排油率降低。钱坤等人[9-10]引入核磁共振方法,从微观尺度研究了CO2注入压力、注气速度和闷井时间对微观孔隙的动用程度,评价了微观剩余油的分布特征。
然而,页岩储层开发过程中必然伴随着水力压裂增产技术,压裂后的地层中形成和分布了大量裂缝,目前大部分研究主要集中在CO2吞吐提高采收率和注采参数优化等方面[11-13],对于压裂后裂缝的渗流特征及裂缝与基质之间的流体交换特征,以及不同渗透率条件下裂缝对CO2吞吐效果的影响研究很少。因此,笔者选取江汉油田潜3 段储层不同渗透率级别页岩,开展了CO2吞吐试验,研究了裂缝对不同渗透率储层CO2吞吐效果的影响,并结合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从微观孔隙尺度揭示了吞吐过程中裂缝-基质之间的流体交换特征,定量评价了小孔隙、大孔隙的动用程度,为评价裂缝性页岩储层产油特征、改善生产动态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试验用页岩取自江汉油田王场地区潜3 段,从所有钻取的短岩心中选孔隙度和渗透率相近的2 块岩心作为一组,共选取3 组6 块岩心进行试验,其基本参数见表1。由表1可知,1#和2#页岩的平均孔隙半径最小,5#和6#页岩渗透率最大(平均孔隙半径也最大),3#和4#页岩储层物性居中。此外,为了模拟CO2-原油在裂缝与基质间的渗流特征,避免CO2注入后直接沿裂缝窜流,将1#、3#和5#岩心按照总体积的1/3 横向切割(见图1),模拟人造裂缝。
图1 岩心切割示意Fig.1 Cutting of experimental cores
表1 试验岩心基本参数Table 1 Basic parameters of experimental cores
试验原油取自生产层位为潜3 段的地面分离器原油。储层温度(73 ℃)下原油密度为0.862 kg/L,黏度为4.74 mPa·s。原油组分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目标储层原油中C5—C25的摩尔分数为61.3%,而C32+的摩尔分数为11.2%,说明目标储层原油组分整体偏轻,但仍然含有一定量的重质组分。长细管(细管直径4.52 mm,长度150 mm)试验结果表明,在目标储层条件(18.7 MPa、73 ℃)下,原油与CO2的最小混相压力为20.4 MPa,说明在目前储层条件CO2与原油无法达到混相。测得不同压力下不同CO2溶解比例下的原油膨胀系数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随着平衡压力增大,即随着CO2溶解量增大,原油膨胀系数呈线性增大;当平衡压力达到18.7 MPa时,原油膨胀率达到43.8%,说明目标储层原油具有较高的CO2溶解性和膨胀性。
图2 不同CO2 溶解比例下原油膨胀系数随平衡压力的变化Fig.2 Variation of the expansion coefficient of crude oil with different proportions of dissolved CO2 with equilibrium pressure
CO2吞吐试验装置包括多尺寸可调节无磁岩心夹持器、高压活塞驱替泵、恒温箱、压力传感器、回压阀、油气分离器(精度0.1 mL)、气体流量计和SPEC-RC2 型低场核磁共振扫描仪等(见图3)。其中,岩心夹持器可夹持的岩心最大直径45 mm,长度120 mm;驱替泵的流量精度小于0.2 μL/min,压力精度小于0.5%;低场核磁共振扫描仪的磁场强度为0.23 T±0.03 T,脉冲发生器最小间隔50 ns,数字采集器脉冲精度100 ns,频率合成器范围1~40 MHz。
图3 CO2 吞吐试验装置Fig.3 Experimental device for CO2 huff and puff
1)将所有岩心用甲苯和石油醚反复清洗后,放入200 ℃烘箱中加热24 h,充分排出岩心中的水蒸气,再将岩心放入高压密闭釜中抽真空48 h。
2)将试验原油在恒压50 MPa 下注入放有页岩的高压密闭釜,充分饱和至注入泵体积不再变化时,恒压老化7 d;降压后取出页岩,将切割好的岩心放入热缩套管中,将岩心密封于套管中,确保试验过程中岩心裂缝尺寸不变;对饱和油后的岩心进行T2谱扫描。
3)将岩心放入夹持器中,加围压后关闭岩心出口端,从另一端以0.5 mL/min 速度向岩心中恒速注入CO2,当注入体积达到0.2 倍孔隙体积时,停止注入CO2,关闭注入端阀门,闷井12 h。
4)打开夹持器注入端,以同一压降梯度衰竭开发,直至压力降至大气压力,记录产出油和气量,并对吞吐后的岩心进行T2谱扫描,第一轮吞吐完成,然后再重复步骤3)—4),开始下一轮吞吐,累计吞吐3 次。
6 块试验岩心经过3 轮CO2吞吐,每轮吞吐采收率及累计吞吐采收率见表2。
表2 试验岩心CO2 吞吐采收率Table 2 CO2 huff and puff recovery of experimental cores
对比1#和2#岩心每轮吞吐采收率(见表2)可知,当无裂缝作用时,2#岩心第一轮吞吐采收率为11.4%,虽然后续2 轮吞吐采收率分别为2.8%和1.4%,但从提高采收率幅度看,后续2 次吞吐的采收率很低,可以认为有效吞吐次数为1 次[14];当有裂缝作用时,相比于2#岩心,1#岩心第一轮吞吐采收率提高幅度80.7%,第二轮吞吐采收率提高幅度214.3%,有效吞吐次数增至2 次。以上研究表明,岩心渗透率相当时,裂缝不但能够提高有效吞吐次数,还能提高每轮吞吐采收率;裂缝能够有效提高吞吐初期(前2 轮)采收率,但对后期(第三轮)吞吐采收率影响较小。
为了评价裂缝对不同渗透率岩心吞吐效果的影响,分别对比了不同渗透率条件下裂缝对CO2吞吐采收率的影响及有/无裂缝作用下不同渗透率岩心的吞吐采收率。由表2可知,有裂缝作用的1#、3#、5#岩心的累计吞吐采收率比无裂缝作用的2#、4#、6#岩心的累计吞吐采收率分别提高了103.4%、52.6%和42.9%。以上研究表明,随着渗透率增大,累计吞吐采收率不断升高。这说明虽然裂缝能够提高每轮吞吐采收率及累计吞吐采收率,但随着岩心渗透率增大,裂缝对吞吐采收率的影响程度不断下降。
此外,渗透率对裂缝岩心的吞吐采收率影响较小,而对无裂缝岩心的吞吐采收率影响较大。特别是前2 轮吞吐中,在无裂缝作用下,当渗透率由0.044 0 mD(4#岩心)降至0.005 2 mD(2#岩心)时,第一轮吞吐采收率的降低幅度为35.8%,第二轮吞吐采收率的降低幅度达58.2%;相反,在有裂缝作用下时,当渗透率由0.027 0 mD(3#岩心)降至0.007 5 mD(1#岩心)时,第一轮和第二轮吞吐采收率的下降幅度分别仅为8.0%和24.1%。说明裂缝能够减小渗透率降低对CO2吞吐采收率的影响,也就是说压裂能够有效改善页岩油储层CO2吞吐的开发效果。
第一轮降压衰竭中1#、2#岩心采油速度及采出程度的关系曲线见图4。从图4可以看出,有裂缝的1#岩心在放喷初期采油速度快速上升,而后采油速度呈阶梯状下降,当衰竭时间接近15 min 时,采出程度基本保持不变;无裂缝的2#岩心在放喷初期采油速度缓慢上升,且最大采油速度仅为有裂缝作用下采油速度的一半。这主要是因为无裂缝作用时,放喷泄油面仅在采出端面,随着出口端压力的降低,CO2携带原油从基质孔隙中排出,孔隙距离采出端面越远,原油排出需要克服的阻力越大,导致很多远端孔隙中的原油随CO2运移时“半途而止”;裂缝的存在大大增加了基质的泄油面积,降低了基质中原油进入出口端的阻力,提高了放喷初期和中期的采油速度。
图4 第一轮降压衰竭中1#、2#岩心采油速度及采出程度对比Fig.4 Comparison of oil production rate and degree of reserve recovery between Core 1# and Core 2# in the first cycle of depressurization
在低磁场强度中,可以通过测量岩石孔隙中含氢流体的弛豫信号振幅和弛豫速率来建立T2谱分布,研究岩石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15-16]。岩石孔隙中饱和流体的弛豫时间与孔隙半径成正比,而振幅强度则代表了某一孔径孔隙中流体的饱和量[17],因此,可以通过分析CO2吞吐前后的T2谱分布变化来定量评价不同孔径孔隙的原油动用特征。
3.1.1T2谱分布特征
根据不同孔径孔隙中原油产生的横向弛豫时间与孔隙半径成正比这一原理[16-17],结合T2谱曲线中波峰与波谷对应的弛豫时间,可以识别出岩心在饱和油状态下的基质与裂缝。1#、2#岩心饱和油及每轮吞吐后的T2谱分布结果如图5所示。1#岩心包含裂缝,0.1 ms<T2≤105 ms 时对应的区间为基质,105 ms<T2≤1 100 ms 时对应的区间为裂缝(见图5(a))。2#岩心中由于不存在裂缝,因此弛豫时间T2在105~1 100 ms 之间既不存在信号振幅,也不存在波峰(见图5(b))。此外,为了便于后续研究不同孔径孔隙中原油的动用特征,进一步将基质孔隙大小划分为2 类,即小孔隙(0.1 ms<T2≤10 ms)和大孔隙(10 ms<T2≤105 ms)。
图5 1#、2#岩心饱和油及每轮吞吐后的T2 谱分布Fig.5 T2 spectrum distribution of Core 1# and Core 2# saturated oil and after each huff and puff cycle
由图5可知,1#和2#岩心饱和油状态下T2谱分布中小孔隙和大孔隙对应的T2谱形态基本相似。小孔隙对应波峰明显高于大孔隙对应波峰,说明2 块岩心孔隙结构相似,小孔隙发育程度高,而大孔隙发育程度较差,且大孔隙、小孔隙之间连通性较差。随着CO2吞吐次数增多,2 块岩心的小孔隙和大孔隙对应的振幅均下降,但下降幅度逐渐减小,且大孔隙对应振幅的下降幅度大于小孔隙,说明CO2吞吐过程中大、小孔隙均有动用,且大孔隙的动用程度高于小孔隙。而1#岩心的小孔隙和大孔隙对应振幅的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2#岩心,说明裂缝不但提高了大孔隙中原油的动用程度,还提高了小孔隙中原油的动用程度。
3.1.2 不同孔径孔隙采出程度对比
为进一步定量评价小孔隙和大孔隙中原油的动用程度,根据岩心饱和油后某一弛豫时间范围内信号振幅之和与其对应孔径孔隙中的总饱和油量成正比的特征[18],计算出吞吐前后不同孔径孔隙中的原油采出程度:
式中:ER为孔隙原油采出程度;Tmin,Tmax分别为T2谱分布中某一孔径孔隙对应的最小和最大驰豫时间,ms;w0为初始饱和油状态下T2谱的信号振幅;wh为某轮吞吐后T2谱的信号振幅。
1#和2#岩心每轮吞吐后不同孔隙的原油采出程度如图6所示。从图6可以看出,无论有无裂缝的影响,CO2吞吐过程中大孔隙原油采出程度一直大于小孔隙。而裂缝对大孔隙、小孔隙采出程度的影响会随着吞吐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变化(见表3)。
图6 1#、2#岩心每轮吞吐后不同孔径孔隙原油采出程度对比Fig.6 Comparison of degree of reserve recovery of crude oil for Core 1# and Core 2# after each huff and puff cycle from pores in different sizes
表3 不同吞吐轮次中裂缝对大、小孔隙采出程度提高幅度的影响Table 3 Influence on the increase rate in degree of reserve recovery from macropores and micropores contributed by fractures in each huff and puff cycle
从表3可知,第一轮吞吐中,有裂缝作用下大孔隙原油采出程度为37.5%,比无裂缝作用下大孔隙采出程度提高了近52.5%,虽然小孔隙采出程度较低,但相比于2#岩心,裂缝仍然能够将小孔隙采出程度提高近54.6%;第二轮吞吐中,裂缝提高大孔隙采出程度幅度下降至42.0%,而小孔隙采出程度提高幅度达到138.9%;第三轮吞吐中,裂缝提高大孔隙采出程度幅度下降至20.7%,而小孔隙采出程度提高幅度达到200.0%。说明随着CO2吞吐次数的增加,裂缝对大孔隙中原油采出程度的影响在减弱,而对小孔隙中原油采出程度的影响在增强。
3.2.1T2谱分布特征
根据3.1 节的识别方法,分别识别出3#和5#岩心的基质(小孔隙和大孔隙)及裂缝。2 块岩心饱和油及每轮吞吐后的T2谱分布结果如图7所示。
图7 3#和5#岩心饱和油及每轮吞吐后的T2 谱分布Fig.7 T2 spectrum distribution of Core 3# and Core 5# saturated oil and after each huff and puff cycle
从图7可以看出,3#和5#岩心在饱和油状态下的T2谱分布与1#岩心存在差异,3#岩心中小孔隙对应波峰的峰值与大孔隙对应波峰的峰值基本相当,说明该岩心物性较好,大孔隙、小孔隙发育程度较高且相当,大孔隙、小孔隙之间连通性较好。5#岩心中小孔隙对应波峰的峰值明显小于大孔隙对应波峰的峰值,说明该岩心大孔隙发育程度高,小孔隙发育程度较差,大、小孔隙之间连通性好,原油主要赋存于大孔隙之中[19-20]。结合图5(a)可知,随着岩心渗透率的增大,岩心孔隙结构参数变好,T2谱分布中大孔隙对应峰值及面积不断增大,小孔隙对应峰值及面积不断降低。在CO2吞吐过程中,随着吞吐次数增多,3#和5#岩心大孔隙、小孔隙对应振幅的变化规律与1#岩心相似,但由于3#和5#岩心大孔隙发育程度高,其对应振幅的下降幅度更大,可以看出采收率的提高主要来源于大孔隙。从T2谱分布的变化可知,对于储层物性较好的岩心,大孔隙仍然是后续挖潜的主要方向。
3.2.2 不同孔径孔隙采出程度对比
含有裂缝的3 块岩心大孔隙、小孔隙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如图8所示。从图8可以看出,随着渗透率降低,小孔隙采出程度不断下降;但随着吞吐次数增加,3 块岩心的小孔隙采出程度的差异减小。这说明高渗透率岩心由于大孔隙发育程度高,孔喉连通性好,CO2在进入大孔隙后,通过扩散和抽提作用能够动用与其连通的小孔隙,导致CO2波及体积大,小孔隙采出程度也相对较高。随着吞吐次数增加,由于小孔隙中原油的动用主要依靠缓慢的抽提和传质作用,导致小孔隙采出程度快速下降;而大孔隙采出程度随吞吐次数增多而快速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大孔隙原油的动用主要依靠原油体积膨胀和降压时的溶解气驱作用,这一过程快速且主要发生在吞吐初期,后续吞吐主要动用的是已波及区域内大孔隙中的剩余油,由于剩余油组分加重,导致后续吞吐中大孔隙的采出程度快速下降。
图8 含有裂缝的不同渗透率岩心大孔隙、小孔隙采出程度对比Fig.8 Comparison between degree of reserve recovery from macropores and micropores in fractured cores with different permeability
1)裂缝能够显著提高CO2吞吐初期采油速度和采收率,但随着岩心渗透率升高和吞吐次数增多,裂缝对吞吐采收率的影响程度逐渐降低。另外,裂缝还能降低渗透率对CO2吞吐采收率的影响。
2)不管有无裂缝存在,CO2吞吐过程中大孔隙的动用程度高于小孔隙,但随着吞吐次数增多,裂缝对大孔隙原油采出程度的提高幅度不断减小,而对小孔隙原油采出程度的提高幅度不断增大。
3)大孔隙中原油主要靠CO2体积膨胀和溶解气驱方式动用,速度快且产量高;而小孔隙中原油主要靠抽提和传质方式动用,过程缓慢且产量低,导致后续轮次吞吐中CO2波及体积减小,动用效果变差,产量降低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