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潇珊
(山东省德州市临邑县人民医院/手术麻醉科 山东 德州 251500)
手术室是医院内一个比较特殊的治疗场所,主要负责患者手术治疗工作,不良事件风险较高,故手术室护理质量对患者治疗效果及健康有直接影响,需要不断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规避各种风险以保证手术顺利性及治疗安全性[1]。手术室护理质量与手术室护理管理水平直接相关,因此需要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开展更加科学、合理有效的护理管理模式才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使患者可以获得优质手术室护理服务,这对于保证患者手术疗效和预后改善均有重要意义。我院为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以及患者治疗护理的有效性、安全性,在护理管理工作中开展了风险意识管理,风险意识管理属于预先管理模式,主要通过实施预见性管理规避患者护理的危险因素,进而保证护理有效性并提升护理安全性[2-3]。本次研究共随机抽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0例手术患者及35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旨在了解风险意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详情如下:
我院于2020年8月开始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故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手术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另择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手术患者200例作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均在我院开展常规手术疗法,对研究知情同意。已排除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合并精神病变患者及意识障碍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女分别有115例和85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72岁,平均(46.93±3.48)岁,包括普外科61例,神外科39例,骨科47例,泌尿外科28例,妇产科15例,其他10例;观察组患者中男、女分别有108例和92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4岁,平均(47.06±3.53)岁,包括普外科58例,神外科36例,骨科45例,泌尿外科33例,妇产科20例,其他8例。此外选取2019年7月至2021年8月期间在我院工作的35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包括主管护师2名,护师20名以及护士13名。统计学软件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与统计学有意义标准不符,故可比。
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室护理管理,严格遵守术前准备和护理流程协助患者及医生完成备皮、采血等工作,对患者生命体征指标变化进行严密监测,做好器械管理及手术室出入管理等。
观察组实施风险意识手术室护理管理,具体措施包括:①护理人员方面的措施,健全手术室风险意识管理机制,建立手术室护理管理小组,其中组长的职位由护士长担任,制定手术室相关管理流程和制度,明确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制作护理风险评估表并加强护理管理,定期进行查房,对护理人员工作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分析明确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具有针对性的风险意识管理方案。建立奖惩制度,激发其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管理培训和学习,做好护理安全教育,同时根据护理人员的情况进行弹性排班,保证高资历护理人员与低资历护理人员相结合与配合,确保其休息充分,使其以精神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4]。定期组织护理人员开展关于护理风险意识管理的培训,学习医疗事故相关处理条例和法律法规,加强护理人员对手术室护理风险的认知和识别能力,对各种手术经验与教训进行总结分析,提升其风险处理能力,遵循无菌原则做好手术室相关器械的消毒和管理工作。②患者方面的护理管理措施,术前核对患者的姓名及手术方式、部位等信息,进行心电监护,协助其完成血尿常规等检查。清洁手术室卫生并消毒,检查手术室所用的器械运行状况。为患者进行关于手术流程及注意事项的健康教育,使患者术前有良好的心理准备,缓解其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术中对患者生命体征变化进行严密监测,及时汇报异常情况并对症处理。术后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给予关注,可通过心理疏导等方式改善其负面情绪,使其维持乐观的态度。做好病房环境护理,维持室内干净整洁以预防交叉感染。术后指导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促进术后康复。积极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流沟通,获取其信任并拉近距离,降低医疗纠纷事件风险。根据器械清点条例对手术所用器械进行清点,关闭手术切口前检查手术用品以免丢失。
比较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并对比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开展风险意识前后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评分。
护理质量评分内容包括护理安全、消毒隔离、环境管理、护理文书管理、护理质控5个方面,每项分值最低0分,最高20分,分值与护理质量呈正相关[5]。
风险管理能力评分内容包括风险意识、风险管理认知、风险管理态度、风险管理行为4个方面,每项分值最低0分,最高25分,分值与风险管理能力呈正相关[6]。
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问卷总分值在0~100分,分值>95分为非常满意,分值介于85~95分为满意,分值介于75~84分为一般,分值<75分为不满意。非常满意度+满意度=总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P<0.05)。如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n,%;n=200)
观察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如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服务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更高(P<0.05)。如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n,%;n=200)
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后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评分与应用风险意识前相比更高(P<0.05)。如表4:
表4 应用风险意识管理前后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手术室是医院为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提供的场所,是医疗事故及风险事件高发的科室之一,在护理工作的多个环节内均有风险因素的存在。手术室护理质量对患者手术效果及临床预后有直接性影响,故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在目前的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至关重要[7]。风险意识管理通过建立相关管理制度,根据护理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针对性措施,明确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提升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能力以保证手术有效性与安全性。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更低,护理质量及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更高,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提示风险意识的开展可有效提升手术室护理管理安全性及护理质量,还可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识别和处理能力。主要原因是手术室风险管理流程和制度的建立,加强护理人员风险意识管理培训,护理人员按照规章制度执行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提升其专业素质以及护理管理能力,并且做到始终将患者放在第一位,以患者为本建设科学安全的手术室护理管理环境,确保手术顺利。不同资历的护理人员共同配合,合理排班可增强低资历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升工作效率,进而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8]。定期开展培训和工作总结会议可以使其掌握护理风险事件相关知识和处理能力,及时发现并处理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因素,尽早消灭安全隐患。护理人员学习有关护理安全的制度和法律法规能够增强其法律意识,养成严谨的工作态度;奖惩制度可以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工作积极性,使其积极有效的执行护理管理措施。此外为患者提供的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手术室器械管理等措施的实施能够缓解其不良情绪,促使患者乐观的面对疾病和治疗,提升护理依从性,有利于护理人员及时发现风险因素并处理,进而可提升护理质量及满意[9]。
综上所述,手术室护理管理工作中开展风险意识管理能够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识别和管理能力,可有效预防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并提升护理质量及满意度,因此可将其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