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铁男
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驴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乳汁,呈乳白色,外观与牛乳无区别,但无牛乳浓郁的奶香味[1]。驴在我国的经济价值以驴皮制成的“阿胶”和驴肉制品为主,随着驴乳营养价值的发现,驴乳和驴乳粉的开发前景也随之广阔[2]。人体必需脂肪酸含量低时容易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神经和视觉衰弱等疾病,与牛乳、羊乳相比,驴乳脂肪中所含的必需脂肪酸含量较高,可以为食用者提高生长发育所需的必需脂肪酸。研究发现,每升驴乳中共轭亚油酸平均含量为32.18 mg,对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具有积极作用[3]。而驴乳富含的乳清蛋白,可作为一种可溶性蛋白质,其不仅营养价值高,还具有医学疗效,可预防小鼠哮喘病,且驴乳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降低血糖作用,有利于食用者心血管健康。
驴乳营养成分除了受品种[4]、泌乳期[5]影响外,还与饲养模式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全舍饲、半舍饲对驴乳中的蛋白质、非乳脂固体含量以及灰分含量有极显著差异[6]。为充分利用驴乳这种新疆的特种乳资源,生产出更高品质的驴乳,本研究对全舍饲和放牧+补饲两种不同的饲养方式对泌乳驴产乳量和乳营养成分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探究出更加经济的泌乳驴饲养方式,为驴乳相关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1.1.1 试验动物
试验所选泌乳驴为新疆某养殖场饲养的带驹母驴,母驴品种为疆岳驴。
1.1.2 试验分组
选择14 头泌乳量相近的带驹母驴,随机分成2组,分别为全舍饲组(在养殖场内进行完全饲喂管理)和放牧+补饲组(放牧回舍后补充混合料),每组7 头。
1.1.3 饲养管理
(1)饲喂方法
全舍饲组每天饲喂3.00 kg混合精料(配方为54.00%玉米、17.00%麸皮、27.00%油渣、1.00%碳酸钙、1.00%食盐)+3.00 kg麦秸。放牧+补饲组每天在养殖场自有草场中放牧,放牧时间为10:00—18:00,共计8 h,放牧回到驴舍后补喂1.00 kg混合精料(配方为54.00%玉米、17.00%麸皮、27.00%油渣、1.00%碳酸钙、1.00%食盐)。
(2)挤奶方法
全舍饲组和放牧+补饲组分别让驴驹每天白天跟随母驴6 h,其余时间驴驹和母驴分开饲养管理。人工挤奶2 次,时间为8:00和20:00。乳样采集前平均每天挤奶量为2.15 kg/头。
该养殖场所处地区牧草资源丰富多样,其自有草场有天然牧草和人工栽培牧草两类。试验于2021年7月下旬开始,此时牧草逐渐进入开花期,牧草含水量丰富,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牧草风干后的粗蛋白含量为:草地早熟禾27.50%、黄花苜蓿19.20%、偃麦草18.90%、草原苔草12.70%、鹅冠草11.40%。
驴乳采样时间为2021年7月20日—8月17日,在7月20日、7月27日、8月3日、8月10日、8月15日分别采集试验母驴驴乳各500 mL,乳样置于-20 ℃保存,样品在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研究所进行测定。水分测定参照《GB 5009.3—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水分的测定》,蛋白质测定参照《GB 5009.5—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脂肪测定参照《GB 5009.6—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脂肪的测定》,乳糖测定参照《GB 5413.5—20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乳糖、蔗糖的测定》,灰分测定参照《GB 5009.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灰分的测定》,脂肪酸测定参照《GB 5009.168—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脂肪酸的测定》,氨基酸测定参照《GB 5009.12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氨基酸的测定》。
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形式表示,所有数据分组整理好后导入到SPSS 22.0软件中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如表1所示,全舍饲与放牧+补饲两种不同饲养方式下,驴乳中所含的水分与全乳固体无显著差异(P>0.05)。与全舍饲相比,母驴在放牧+补饲饲养方式下,其乳中的非全乳固体、蛋白质和灰分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9.64%、55.15%和22.86%(P<0.05),而乳中的脂肪、乳糖含量分别显著下降了37.10%和6.00%(P<0.05)。结果显示,不同饲养方式对驴乳化学成分影响较大,其中蛋白质含量变化最为突出,放牧+补饲饲养时,驴乳中蛋白质含量可提高1 倍左右。
表1 不同饲养方式下驴乳化学成分的测定结果
如表2所示,不同饲养方式对驴乳中部分脂肪酸含量的影响不同,驴乳中亚油酸C 18∶2和棕榈酸C 16∶0在总脂肪酸中占比较大,全舍饲饲养模式,两者在总脂肪酸所占比例为49.14%,而放牧+补饲饲养模式下,两者占比高达53.07%。与全舍饲相比,母驴在放牧+补饲饲养方式下,其乳中的亚油酸C 18∶2、亚油酸C 18∶3、棕榈酸C 16∶0含量分别提高了9.7%、4.58%和6.06%(P<0.05),而硬脂酸C 18∶0含量下降了12.26%(P<0.05)。
表2 不同饲养方式下驴乳部分脂肪酸在总脂肪酸所占比例的测定结果
如表3所示,与全舍饲相比,泌乳驴在放牧+补饲饲养方式下,其乳中的丙氨酸、甘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含量分别显著增加了5.56%、13.64%、8.62%和9.43%(P<0.05),其余氨基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
表3 不同饲养方式下驴乳氨基酸质量分数含量的测定结果
全舍饲条件下,母驴日平均产乳量为(3.15±1.02)kg,放牧+补饲条件下,母驴日平均产乳量为(3.53±1.24)kg。与全舍饲饲养相比,母驴日平均产乳量在放牧+补饲条件下显著提高了12.06%(P<0.05)。养殖成本来看,全舍饲母驴每天的饲养成本主要来源于饲料成本,以试验期间饲料购买价格来看,每天的饲料成本为10~11 元/头。而放牧+补饲下的饲养成本来源于放牧费用和饲料补充费用,母驴每天的饲料成本为4~5 元/头,放牧人工费用可折合成2~3 元/头,因此,每天的饲料成本为6~8 元/头。与全舍饲相比,放牧+补饲条件下,母驴每天的费用可降低3~4 元/头。
本试验发现疆岳驴在全舍饲或放牧+补饲不同的饲养条件下,乳汁中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灰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全舍饲条件下,驴乳的蛋白质、脂肪、乳糖、灰分含量分别为1.36%、1.24%、6.50%和0.35%,放牧+补饲时,蛋白质和灰分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55.15%和22.86%(P<0.05),这可能因试验期间牧草茂盛,放牧条件下,泌乳驴采食的牧草较多,所摄入的总干物质含量高,且牧草富含粗蛋白,因此,蛋白质和灰分等成分含量增加。而放牧+补饲条件下,脂肪、乳糖含量分别显著下降了37.10%和6.00%(P<0.05),这可能因放牧+补饲组泌乳驴所采食的精饲料含量低,日粮中能量摄入总量少,进而出现脂肪和乳糖含量下降。这与齐新林等[6]研究结果相似,表明全舍饲可以显著提高驴乳中的非全乳固体、脂肪、蛋白质和灰分含量,但其发现驴乳中的乳糖含量受全舍饲和半舍饲两种不同的饲养水平的影响较小,与本研究结果不同,这可能与试验母驴品种、个体差异和泌乳期有关。
牛希跃等[5]研究发现,母驴在不同的泌乳阶段,乳成分含量存在较大差异,乳汁的酸度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会逐渐增加,一般在母驴泌乳180 天左右酸度达到最高,且乳汁中的乳糖含量随着泌乳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刘莉等[7]研究发现,驴乳化学成分也受个体差异影响,尤其是驴乳中脂肪酸含量变化范围较大,其对北疆3 家不同养驴场248 头泌乳驴所产乳汁进行化学成分测定,发现驴乳中平均蛋白质、脂肪、乳糖含量分别为1.70%、0.28%和6.84%。
本试验发现放牧+补饲饲养条件下,亚油酸C 18∶2与亚油酸C 18∶3含量在总脂肪酸占比高达32.61%,比全舍饲提高了6.66%。且驴乳中的丙氨酸、甘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可显著提高。因此,可利用放牧+补饲饲养条件,获得高品质驴乳,进而开发驴乳相关保健食品。
不同饲养方式下,母驴的日产乳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母驴在放牧+补饲条件下,其泌乳量可显著增加0.38 kg/头。由此可见,放牧+补饲条件下有利于提高母驴泌乳性能,这主要由于放牧过程中,驴群可以采食鲜美、多汁的青绿牧草,牧草自然含水量高,且适口性强,驴的采食量增加,有利于发挥泌乳性能。且本研究试验期间为夏末秋初,气候相对凉爽,驴群不会受到热应激刺激,且放牧回来后可自由饮水,放牧+补饲试验驴饮水量大,也有利于提高产奶量。
从泌乳驴饲料饲养成本来讲,与全舍饲相比,放牧+补饲条件下,每头泌乳驴每天的费用可降低3~4 元/头,每月节省90~120 元/头。因此,从泌乳性能和乳品质成分来讲,放牧+补饲不仅节约成本,还能提高泌乳量,改善驴乳品质。同时有研究分析,不同日龄水平对泌乳驴的挤奶量影响较大,中蛋白日粮组(蛋白质水平为12.22%)和高蛋白日粮组(蛋白质水平为13.18%)的泌乳量分别显著高于低蛋白日粮组(蛋白质水平为11.34%)(P<0.05),但不同试验组驴乳的脂肪、蛋白质和乳糖差异不显著(P>0.05)[8]。提示在今后的饲养管理下,养殖户在放牧+补饲饲养模式下,可以提高日粮中蛋白质含量,进而增加泌乳驴的挤乳量来增加经济效益。
另一方面,无论是舍饲饲养还是放牧+补饲饲养,组内驴日泌乳量差异较大,说明驴个体差异对泌乳量的影响较大。因此,在今后的养殖管理中,需要优选和培育泌乳性能好的乳用或乳肉兼用型驴,提高泌乳驴整体泌乳量,进而提高泌乳驴养殖效益。
与全舍饲相比,放牧+补饲饲养可显著提高泌乳驴的泌乳量、全乳固体、蛋白质、灰分、亚油酸C 18∶2、亚油酸C 18∶3、棕榈酸C、丙氨酸、甘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含量,每头泌乳驴每天的饲料成本6~8 元。因此,养殖场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佳的饲养方式为放牧+补饲,既可提高乳品质,也可节约养殖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