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玉敏,黄丽伟,李佳俞,高 欣,赵华殿,黄彩芬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广西 百色 533000)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也叫过敏性鼻炎,是指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由免疫球蛋白E(IgE)所介导的鼻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1]。AR 是儿童常见的呼吸道慢性变应性疾病之一。舌下含服免疫治疗(SLIT)在儿童AR 的治疗中具有使用方便、疗效显著及高安全性等优势。但SLIT的疗程较长,主要由患儿在家中自行用药,无直接的医疗监督,导致其常不能严格遵医嘱用药,可影响其疗效[2]。针对接受SLIT 的患儿,如何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是临床上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主要是探讨微信平台路径式管理对AR 患儿SLIT 依从性的影响。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9 年1 月至2020 年5月期间在我院耳鼻咽喉科门诊接受SLIT 的100 例AR 患儿。其纳入标准是:病情符合《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5 年,天津)》中关于AR 的诊断标准[3],且进行尘螨皮肤点刺试验的结果呈阳性(++ 或++ 以上),风团直径>3 mm ;年龄为5 ~13 岁;各项临床诊疗资料真实、完整、有效;其家长知晓本研究内容,了解SLIT 的效果及相关风险,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其家长能够熟练使用微信进行沟通。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儿50 例。在对照组患儿中,有男27 例,女23 例;其平均年龄为(9.04±3.57)岁。在观察组患儿中,有男29 例,女21 例;其平均年龄为(9.15±3.26)岁。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两组患儿均进行SLIT,治疗的时间为1 ~4年。治疗期间,对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管理,方法是:在门诊对其进行SLIT 后,现场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健康教育,为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和随访手册,并将随访人员的联系方式告知其家长。定期对患儿家长进行电话随访,详细记录随访结果。治疗期间,对观察组患儿进行微信平台路径式管理,方法是:1)建立微信群并成立管理小组。建立医患微信群,成立微信平台路径管理小组,将经过专业培训的9 名医护人员作为管理员。2)定期开展健康宣教。分别在每个月的上旬、中旬、下旬在微信群内发送1 次健康教育处方,如SLIT 的用药注意事项、按疗程治疗的重要性、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等。3)答疑及互动。管理员定期在微信群中就患儿在用药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解答。通过与患儿或其家长互动及时了解患儿在治疗过程遇到的问题及治疗效果,并针对不同的问题实施分类指导。向患儿及其家长强调规范、持续用药的重要性,对存在用药不规范的患儿进行积极的干预[4]。4)症状评估及结果反馈。指导患儿家长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儿用药前后过敏症状的变化情况,并及时反馈评估结果。VAS 的分值为0 ~10 分,患儿的VAS 评分为1 ~3 分、4 ~7 分、8 ~10 分,分别表示其存在轻度、中度、重度过敏症状;VAS评分为0 分,表示患儿无过敏症状。5)电话沟通。微信平台管理人员在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时,若发现其对治疗的依从性下降,应及时与其进行电话沟通,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及健康宣教,以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避免患儿脱落[5]。
在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分别于治疗的第1 个月、第3 个月、第6 个月、第9 个月、第12 个月对其进行1 次随访(1 年内共随访5 次),观察并统计其脱落(终止治疗者即为脱落病例)的情况,并详细记录其脱落的原因。治疗1 年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用显效、有效、无效评估其疗效。显效:治疗后患儿的疗效指数≥67%。有效:治疗后患儿的疗效指数为26% ~66%。无效:治疗后患儿的疗效指数<26%。疗效指数=(治疗前的临床症状评分- 治疗后的临床症状评分)/ 治疗前的临床症状评分×10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 有效例数)/ 总例数×100%[6]。
用SPSS 20.0 软件处理本研究中的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 表示,用χ² 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随访的1年内,对照组患儿中脱落的患儿有29 例,其脱落率为58.00%(29/50);观察组患儿中脱落的患儿有9 例,其脱落率为18.00%(9/50)。在随访的1年内,观察组患儿的脱落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6.978,P<0.05)。详见表1。这表明,观察组患儿比对照组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更好。分析脱落的原因,发现知识缺乏、疗效不佳是导致患儿脱落的主要原因,且对照组患儿和观察组患儿脱落的主要原因一致。
表1 随访期间两组患儿脱落的情况[ 例(%)]
治疗1 年后,观察组患儿中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无效的患儿分别有36 例(占72.00%)、8例(占16.00%)、6 例(占12.00%),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8.00%;对照组患儿中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无效的患儿分别有23 例(占46.00%)、13例(占26.00%)、14 例(占28.00%),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00%。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7.255,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的比较
AR 是一种由多种免疫活性细胞和细胞因子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儿童是AR 的高发群体。近年来儿童AR 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此病多由周围环境中的各种致敏原(如尘螨、花粉、动物皮屑等)诱发,可严重影响患儿的正常学习及生活。据统计,我国儿童AR 的患病率为10% ~20%[7-8]。SLIT 是目前临床上治疗AR 的有效手段之一,具体的治疗方法是将粉尘螨滴剂置于舌下含服1 ~3 min 后咽下。对AR 患儿进行SLIT 具有用药方便、安全性高及疗效确切等优势,故在临床上应用广泛[9]。进行SLIT 的时间较长,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是决定其临床疗效好坏的关键因素。国内关于SLIT 依从率的报道各异,这可能与治疗依从性的评定标准不同及对患儿的管理方式不同有关。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在随访的1年内,观察组患儿的脱落率低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978,P<0.05)。这表明,对接受SLIT 的AR 患儿实施微信平台路径式管理能显著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导致两组患儿治疗期间脱落的首位原因均为患儿及其家长对SLIT 的相关知识缺乏。一些患儿家长对SLIT 存在错误认识,在患儿过敏症状得到缓解和改善后即为其停药,未能长时间坚持治疗。本研究中有17 例患儿因自觉症状好转而自行结束治疗,其占脱落病例总数的44.74%(17/38)。接受SLIT 的患儿至少在治疗4 个月后才能起效[6],在治疗早期(1 ~3 个月内)其疗效不明显。本研究中共有11 例患儿因失去耐心而中止用药,其占脱落病例总数的28.95%(11/38)。早期疗效不明显是导致患儿在接受SLIT期间脱落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中各有1 例患儿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而在治疗期间脱落,但该原因对患儿脱落率的影响不是很大。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5,P<0.05)。这说明,对接受SLIT 的AR 患儿实施微信平台路径式管理能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传统的电话随访不便于医务人员对患儿及其家长开展SLIT 相关健康教育、疗效评价及脱落原因跟踪[5],因此,建立一套能够提高宣教效果和治疗依从性的科学、便捷、高效的儿童SLIT 路径管理平台十分迫切。微信APP 在日常交流中应用十分广泛,其优点体现在时效性强及便于医患之间的互动交流等方面[10]。本研究中我们建立的路径是由医生、护士等管理人员利用微信平台针对AR患儿采取最佳的科学化和时效化的治疗及护理指导,尽早发现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病情的变化情况、脱落原因、治疗效果等,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健康宣教,从而发挥良好的监督、指导等作用。
综上所述,在AR 患儿进行SLIT 期间,对其实施微信平台路径式管理能显著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及临床疗效,降低其脱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