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南地区大棚黄瓜病虫害全程绿色防控技术

2022-04-08 23:36陈福华
现代园艺 2022年6期
关键词:线虫蚜虫黄瓜

陈福华

(微山县农业农村局,山东微山 277600)

蔬菜病虫害防治是当前重要的研究课题,对农业可持续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然而从当前生态和环境保护视角来看,蔬菜病虫害防治缺乏生物调控和生物防治等可持续控制技术[1]。以黄瓜病虫害为研究对象,分析鲁南地区温室黄瓜病虫害的类型及规律,从不同角度提出温室黄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和方法,以构建适合推广生产绿色蔬菜的防治体系,有效提高温室黄瓜病虫害综合防治水平。

1 黄瓜主要病虫害

1.1 黄瓜霜霉病

通常发生于5 月上中旬-6 月下旬和10 月上旬-11 月上中旬2 个时段,并与当地温湿度关联紧密,霜霉病菌入侵黄瓜植株的适宜温度为16~22℃。当黄瓜叶面存有水膜时,霜霉病病菌孢子会侵入黄瓜叶面组织,在大棚空气湿度进一步增大时,黄瓜霜霉病害会更加严重(见图1)。

图1 黄瓜霜霉病

1.2 黄瓜白粉病

病原菌为单包壳菌,在温湿度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单包壳菌分生孢子会侵入黄瓜植株,使得黄瓜植株出现病斑。其发病适宜温度10~35℃,湿度45%~95%,潜育期5~8d,在排水不良的田地发病尤为严重。当黄瓜栽植间距过密、通风透光条件差、氮肥使用过多的情况下,也会发生严重的病害[2]。

图2 黄瓜白粉病

1.3 黄瓜菌核病

致病菌主要是子囊菌亚门真菌核盘菌,在大棚温湿度条件适宜的环境下,致病菌会侵入黄瓜植株,多见于栽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差、氮肥施用过多的田块。发病适宜温度18~22℃,适宜湿度为90%以上。

1.4 黄瓜细菌性叶斑病

致病菌是由细菌性假单胞斑点致病变种而成,适宜发病温度18~38℃,喜温暖潮湿的环境,多见于栽植过密、有摩擦伤口、通风透光差、氮肥施用过多的田块。

1.5 黄瓜蚜虫

蚜虫是黄瓜主要病虫害之一,单叶蚜量可达300~800 头,严重者甚至超出1000 头,该病虫害的产生源头主要是由秧苗操作人员携入(见图3)。

图3 黄瓜蚜虫

1.6 黄瓜潜叶蝇

会在大棚黄瓜中周年出现,在适宜的温湿度环境下为害较严重,适宜温度20~30℃(见图4)。

图4 黄瓜潜叶蝇

2 黄瓜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

2.1 黄瓜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大多发生于早栽、地势低洼、种植间距小的田块,可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预测预报。选取定点定株的方式调查测试,记录田间病害发病率及病情相关指数,全面掌握黄瓜霜霉病变化规律,并及时发布病情预报,组织做好防治工作[3]。

2.2 黄瓜白粉病

黄瓜白粉病主要发现于不同主栽茬口、地势低、种植间距小的田块。也可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选取定点定株的方式调查测试,获悉田间病害发病率及病情指数,了解最适感病生育期为成株及采收期。通常应在调查发现中心病株后10~15d 或田间株发病率5%时进行防治。

2.3 瓜绢螟病

(1)在黄瓜大棚生产基地设置赶蛾系统,在适宜面积设置一定数量的赶蛾点,在清晨露水未干时利用长竹竿赶蛾。(2)采用对角线五点取样法,进行定点定株检测调查,了解黄瓜瓜绢螟病的捕食天敌种类和数量,获取黄瓜绢螟病的测报预警参数。(3)合理引入信息化技术,构建大棚黄瓜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运用互联网平台和相关编程语言,基于模块化、集成化理念,搭建大棚黄瓜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利用生产履历模块、环境监测模块、预警防控模块等单元,实时在线采集大棚黄瓜的田间试验数据、基本信息、生产履历、实时环境监测和病虫害信息数据,并将系统与农业物联网平台相对接,方便用户通过大棚黄瓜病虫害监测预警微信公众平台进行个性化查询、浏览、数据上传,实现对大棚黄瓜生长过程的全程追踪和监测,及时准确地预测大棚黄瓜的生长环境数据、生长状态和病虫害现象,有效解决大棚黄瓜病虫害问题,提高大棚黄瓜种植产量和质量。

3 黄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3.1 嫁接技术

结合鲁南地区大棚黄瓜种植特点,可采用黄瓜嫁接技术进行主要病虫害的绿色防控。选择适宜植物作为砧木和接穗品种,通过调查测试,了解大棚黄瓜嫁接技术成苗率、抗病性、产量、品质。根据鲁南地区大棚黄瓜栽植的特点和当地菜农的习惯,合理选择适宜的嫁接方法进行成苗试验[4],如靠接法、断根靠接法、水平插接法、斜插接法等,了解不同嫁接方法的成苗率、每小时嫁接数、嫁接苗质量等,选择适宜的嫁接方法。同时,结合鲁南大棚黄瓜栽植状况,进行大棚黄瓜嫁接苗与未嫁接苗增产抗病效果示范试验。通过对比调查可知,采用嫁接处理方法,大棚黄瓜成苗率、枯萎病、菌核病分别为95%、2%、6%,产量为10100kg/667m2;采用未嫁接处理方法,大棚黄瓜成苗率、枯萎病、菌核病分别为87%、14%、29%,产量为6168kg/667m2。由此可见,大棚黄瓜嫁接技术能较好地防控病虫害,提高黄瓜成苗率和产量。

3.2 释放生物天敌控害技术

3.2.1 浆角蚜小蜂防控白粉虱。利用天敌防控大棚黄瓜病虫害有极其明显的效果,可采用浆角蚜小蜂防治大棚白粉虱。选取100 株大棚黄瓜植株,每点10 株,采用棋盘式10 点取样法,对每株上、中、下各段进行调查测试,记录每株黄瓜成虫及幼虫虫量。放蜂后间隔3d 进行调查和记录,于成虫活动能力较弱的7:00 为宜[5],放蜂时将带有挂环的蜂卡固定悬于黄瓜叶片上,间隔几日逐渐增加放蜂数量,并在试验温室内靠墙通道的边缘处种植1 行芸豆,吸引白粉虱成虫产卵,便于浆角蚜小蜂种群的寄生及繁殖,之后采用常规管理经验和技术进行管控。需要注意的是,当大棚黄瓜白粉虱成虫与若虫基数较高时,需要释放足够多的浆角蚜小蜂数量,且多次释放同等数量的寄生蜂,便于其快速建立种群,压缩白粉虱成虫及若虫的虫口基数。由于大棚内生态环境相对稳定,具有丰富的食料,且昆虫较为单纯,基本不存在种间竞争,因而适宜浆角蚜小蜂种群的生长,可有效控制白粉虱种群数量。

3.2.2 食蚜瘿蚊防控黄瓜蚜虫。采用棋盘式10 点取样法,选择100 株黄瓜植株,每点10 株进行定点定株调查和测试,记录所选植株上所有活蚜数量,并以1∶20 的益害比释放食蚜瘿蚊。采用常规技术进行管理,及时全面获悉蚜虫虫口减退情况,准确了解蚜虫田间发生动态。对于蚜虫基数较小的大棚,虫口减退率较高,表现出大棚蚜虫种群数量短暂上升,继而明显下降的趋势,表明食蚜瘿蚊幼虫能快速大量捕捉蚜虫,具有较强病害防控能力[6]。并且,食蚜瘿蚊能在日光温室综合控制环境下快速生长,形成相对稳定且具有一定数量的种群,可有效控制大棚黄瓜蚜虫的繁衍。

3.3 温室土壤处理技术

喷洒大扫灭药剂,能对大棚土壤进行消毒,有效杀死土壤中及土壤病残体中余留的根结线虫,可有效减少虫源,得到更加清洁的土壤环境。通常选择在大棚内没有任何作物时施加药剂,对比病原生物积累较少的1 号大棚和线虫为害较重的2 号大棚进行防控试验。对1 号大棚分别施加10g/m2、15g/m2、20g/m2的大扫灭药剂,对2 号大棚分别施加25g/m2、30g/m2、35g/m2的大扫灭药剂。

具体施药方法:(1)在施药前施入堆肥,翻耕并疏松土壤10cm,将药剂用水稀释后喷洒于防控区内,同时浇水并覆膜,周边压实密闭;(2)施药7d 后采用旋耕作业方式疏松土壤,深度为10cm;(3)施加药剂后调查根结线虫病害,采用漏斗法分离线虫,检查活线虫个数,计算并校正根结线虫口减退率。随机检查生长期黄瓜植株,当植株地上部位出现萎蔫、衰弱、矮小、叶色较淡的情况时,则要挖除病株,并记录其根部发病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指数。

采用土壤处理技术防控黄瓜病虫害,虽然土壤、粪肥中残留的根结线虫能被有效杀死,暂时处于无虫状态。然而由于根结线虫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能随水流游动到其他区域,并借助于粪肥、农事操作、农具等进行远距离传播,导致土壤内的根结线虫病原基数仍旧较大。

3.4 新型生物农药防控技术

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新型生物农药,包括百草一号、扑虱灵、爱福丁、菜喜等生物杀虫剂;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农抗120 等生物杀菌剂。先调查大棚黄瓜病虫害情况,定点定株调查记录每株上的所有活虫数,通常在7:00 成虫活动能力较弱时进行,并在施药前调查虫口基数,了解虫口减退状况,计算出大棚黄瓜病叶率、病情指数、防控效果。

3.4.1 蜡蚧轮枝菌。预先将蜡蚧轮枝菌用清水和食用油,配置成水剂和油剂2 种剂型,将其喷洒于带有白粉虱2~3 龄若虫的黄瓜叶片上,再装入到封口的塑料袋中,置于18~23℃的室内,湿度控制在50%。在防控过程中,合理配置蜡蚧轮枝菌浓度,且蜡蚧轮枝菌油剂比水剂更能有效防控白粉虱若虫。

3.4.2 竹醋液。竹醋液属于纯天然绿色环保产品,由竹材及竹材加工剩余物,通过干馏、热解的方式形成,是一种含有烟熏味的赤褐色液体,主要成分为水、有机酸、酚类、酮类、醇类。(1)醋蜜混合液含有多种有机物质,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将竹醋液与蜂蜜混合稀释,再将其施入黄瓜叶面上,能明显防治黄瓜蚜虫[7]。通过试验可知,喷施300 倍液的醋蜜混合稀释液为宜,喷药后7d 防治效果可达50%以上,在蚜虫病害严重时,则要反复喷施。(2)竹醋液和不同植物源浸提液,能较好地防治大棚黄瓜灰霉病,在预先设置1.5m2的隔离区条件下,将竹醋液和不同植物源浸提液喷施于黄瓜叶面上,喷施量为180mL/m2,5d 后再喷施1 次,观测黄瓜叶片灰霉病病害数。观察发现,高浓度醋菖浸提液药剂对黄瓜灰霉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明显,醋椒浸提液效果其次,并在200~400 倍液药剂浓度时防治效果最低。(3)竹醋液和不同植物源浸提液还可有效防治黄瓜白粉病,可将制备好的竹醋液和植物源浸提液喷施于大棚黄瓜叶面。发现高浓度竹醋浸提液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最佳,其次为醋姜浸提液和醋菖浸提液。

3.5 高温闷棚技术

3.5.1 石灰氮+高温闷棚法。在晴天气候条件下,先清除黄瓜残留,采用1~2t 有机物+50%石灰氮颗粒剂80kg 混合搅拌的方式,将其喷洒于土壤中,再深翻土壤30~40cm,整平作畦并注水密封15d,待除去塑料薄膜并深翻土壤晾至3~5d 后,再进行播种或移植。采取这种防治方法,石灰氮与土体中的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氢氧化钙和氢氨,能杀灭土体中的线虫,通过深翻土壤,做覆膜闷棚处理,能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在长时间高温下,起到杀死土体中根结线虫及其虫卵的作用。总体来看,石灰氮+高温闷棚防治黄瓜根结线虫病具有良好的效果,防治率可达79.3%~81.7%,提升黄瓜产量20%。

3.5.2 物理电击+高温闷棚法。在连续20d 晴朗天气的条件下深翻土壤作畦,覆盖薄塑料薄膜并密封20d,浇水之后对土壤进行首次电极处理,定植后再对土壤进行2 次电击处理,春节前后选择适宜时机进行第3 次电击处理。由于根结线虫喜温暖潮湿的土壤环境,对电流、电压耐性较弱,因而可利用水导电的特性,在土壤中施加电流,使得水扬酸等物质被电解,可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降低土壤中的盐分浓度,有效杀灭根结线虫。电击+高温闷棚法,操作简便、成本低、无污染、防控效果好,能明显降低大棚黄瓜病害指数,挖除病株根部主根和须根瘤状物,可提高大棚黄瓜产量约6000kg。

3.5.3 等离子油+高温闷棚法。将等离子油与通用水溶肥料进行稀释,再将其均匀喷洒于黄瓜种植区域,深翻覆膜并密封闷棚15~20d。能充分发挥等离子油的肥料性能,低温时的等离子体能抑制和灭杀大棚黄瓜根结线虫体内的活性酶,凸显高效杀菌和刺激黄瓜植株生长的功能,防治效果达76.2%~77.9%,可延长大棚黄瓜采收期,提高大棚黄瓜产量20%以上。

3.5.4 综合处治法。休闲期大棚内没有任何作物,对土壤浇透水作畦,并进行第1 次电击处理,施撒小段玉米秸秆和80kg 石灰氮混合物,深翻土壤30~40cm。再整平、做畦、覆膜、注水,形成密封大棚,晾晒3~5d,定植后采用等离子油灌根20d,每间隔30d 再灌根1 次。采用综合防治法,能明显提高大棚黄瓜根结线虫病害,延长大棚黄瓜采收期,可增加大棚黄瓜产量7400kg。通过试验表明,这种综合处治方法相互补充且不排斥,能通过石灰氮和电击的方式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菌落,并采用等离子肥改善土壤环境,充分调动激活土壤的活性,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量,起到良好的土壤修复功效。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棚黄瓜生态系统难免存在各种各样的病虫害,如温室白粉虱、根结线虫、蚜虫、斑潜蝇等,这些害虫对大棚黄瓜生长为害较大。需结合不同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合理选用黄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包括嫁接、释放天敌、土壤治理、新型农药防治、高温闷棚等。应准确把握不同绿色防控技术的实施要点,最大程度将大棚黄瓜病虫害种群数量和发生程度控制在较低水平,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从而更好地保护人们的生存环境与健康。

猜你喜欢
线虫蚜虫黄瓜
夏季蔬菜换茬期线虫防治要注意
蚜虫婆婆
不同品系昆虫病原线虫抗逆性分析
出生就怀孕的蚜虫
出生就怀孕的蚜虫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小虫子带来的长寿启示
黄瓜
黄瓜黄瓜你是不是菜
凉拌黄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