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红
摘 要: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快速推进,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个人成长的需求。因此,国家提出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变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病,生本教育理念应运而生。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师也要顺应时势,更新教育观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以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国家情怀。
关键词:生本教育 初中历史 课堂教学 有效路径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2.05.031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为全面贯彻推行我国的教育方针,提出了生本教育理念,具体内容是指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阶段的历史课堂教学在新理念的加持下,将生本教育理念融入其中,对于初中历史教师来说是重大考验。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思考,打造人性化、和谐化的课堂,不断激发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求知欲望,不断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修养。
一、生本教育模式下初中历史课堂的相关概念
目前,我国的教学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而历史教育作为学校基础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形成比较系统、完善且行之有效且符合时代特征并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终身学习的新理念。因此对传统课堂模式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以适应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尤其对于历史教育来说显得非常关键和迫切。历史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不仅仅包括学校中有关教学方面、学生学习等相关活动,还包含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对其价值观念和实践能力所做出的正确引导。在新《课标》改革下提出要以“知识与技能”为核心内容。而初中阶段作为一个重要时期,对于培养人的思想素质具有非常好的作用,并且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教师通过不断传授学生历史知识,增加学生的素养。从初中历史教学的特点来看,在传统的教师主导型教育模式下,教师是知识的传递者。而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人们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传统灌输式授课过程中,教师对知识点进行传授,忽视了其内在情感和思想内涵等方面的教育。学生在学习时也是被动接受者;教师只注重教材内容等基本理论,而忽略了学科领域的相关问题;课堂中,学生对于历史作品不感兴趣,甚至感到无从下手。这些现象都说明传统灌输式授课过程对初中生没有起到引导作用。历史教育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对其内容进行不断探索和发现,并最终形成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符合时代特点与国家性质的人文社会知识。在历史教学当中,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主要目的,通过教师引导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提高他们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师生情感的交流;同时也可以使教师能够及时有效掌握新时期社会发展对历史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和标准。
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1.应试教育模式影响巨大
应试教育模式自古以来一直延续到近现代,直至现在依旧有应试教育的身影。可以说,应试教育对我国教育影响巨大且深远。因此,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方针虽颁布多年,但实行起来依旧困难重重。初中历史教师与学生大都注重成绩,教师的考核标准是学生的成绩,学生的评奖标准是学生的成绩,同时,家长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提高学生的成绩,可谓是“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且历史科目并非语、数、外三大主科,遭到了学生和家长的忽视。在此前提下,教师不得不忽视学生个人的主观需求,甚至有可能抹杀学生对于初中历史科目的学习兴趣,一味地实行传统灌输式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不加理解地死记硬背,教师本人不去拓展历史课外知识,难以发现学生的个性,机械地完成课程目标,以成绩判断好学生还是差学生。
此外,部分教师将生本教育理念抛诸脑后,实行起来困难重重。笔者通过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调查,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师受传统观念和教育方式影响较大。虽然在很多时候已经认识到新课程改革对于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文化思想与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有些教师不注重提高自身素质以及专业水平,无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二,缺乏有效的课堂管理机制是造成初中历史教学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
2.教师的教学思想转变缓慢甚至抗拒
新课程改革下,各种教育理念、教育思潮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教师在面临众多新思潮的冲击下,难以在短时间内接受,部分教师对新型教育理念感到手足无措,甚至容易产生排斥心理。部分教師尤其是老教师,不愿意跳出舒适圈,接受外在的挑战,更愿意选择自己熟悉且擅长的领域——传统教育模式。同时,初中历史教师可能会对生本教育理念认识不足,在实行过程中不能够全面掌握课堂,自认为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产出的效果难以达到传统教育模式下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产出的效果。这种问题普遍存在于我国各个中学的历史科目当中,历史科目多以文字、图画、影像来向学生输出知识,若一味地以传统的教育模式向学生传授知识,将难以调动学生的兴奋度,难以活跃课堂的气氛,从而导致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甚少。
3.学生难以适应生本教育理念的课堂
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学生习惯了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讲授者;学生是知识的聆听者、接受者的教学模式,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会对初中历史课堂产生排斥心理,不理解教师采用生本教育理念的意图,甚至认为新理念下的历史课堂只是教师哗众取宠的手段。同时,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对于学习的主体——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需要课前准备、课上参与、课后思考,学生的能力无法与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课堂相匹配,自然而然会对生本教育理念产生排斥。此种情况若长期发展下去,既不利于教师有序地展开教学工作,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增加历史学科方面的知识,而激发学生关于历史学科的学习兴趣,更是无稽之谈。再加上初中生的心智尚未成熟,缺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因此他们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内容,不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课前自学与讨论分析,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首先表现为缺乏主动探究性;其次则体现在课堂上教师主导教学模式下被动接受传授知识的现象普遍发生,且学生没有真正形成主体意识。
4.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效果不突出
在教学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模式已存在一段时间,但由于教师对于此种学习模式的忽视,以及运用方式有所欠缺,对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疏于监控指导,导致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当中的效果不明显。同时,自主学习对于学生的知识储备能力、自我控制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作学习中,对于学生的协作能力、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当学生的能力难以满足上述要求时,便会采取沉默的方式来面对历史课堂当中的各个环节。学习成绩较好、外向活泼的学生,便会自信地展示自己对于学习的思考,学习成绩较差、内向腼腆的学生,便会自卑隐藏自己对于学习的思考。互证辩论的环节变成了某些学生的独角戏,得出的结论也往往疏于表面,难以深入探讨。从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难以达到教师预期的效果,生本教育理念下的历史课堂更无法推行。
三、初中历史教学的路径探讨
1.有效转变师生传统的教育观念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今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生本教育模式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既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能够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生本教育理念走进历史课堂是大势所趋。对于转变师生的教育观念,需要多方努力,比如国家要加大对于新型教育理念的宣传力度,教师要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学生要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等。只有多方努力,才能将教育科学地办下去。教师要先于学生接受新理念,并在历史课堂当中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思考,自主探究。教师可以在课前设置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比如鸦片战争发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为什么鸦片战争会在中国发生?鸦片战争发生以后,对中国又产生了什么样的恶劣影响?并在课上对问题进行讨论,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发现生本教育理念的益处。
2.教师要不断提升专业素质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历史学科素养和知识渊博度。为学生在学习当中解惑答疑。教师要与时俱进,熟悉生本教育理念,并将理念带入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引导探索学生的个性,并根据个性灵活安排课后作业。
比如,对于基础知识较好的学生,可以提出深层的问题,“中国抗日战争中的百团大战发生的历史背景以及意义”,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提出浅显的问题,“中国抗日战争中百团大战发生的时间、地点、领导人物”等。只有教师以身作则,将生本教育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学生才能够更好地把自己当作学习的主体,从而激发学习主人翁的意识,最终不断满足历史学科的教学要求。
3.设计多趣的生本教育理念课堂
生本教育理念即一切为了学生尊重学生,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学科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要在生本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建立活泼生动的课堂氛围,设计有趣益智的课堂游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历史知识,同时,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自我需求。
比如,教师在讲授历史人物时,可以设计“历史人物我来评”的游戏,对于古代的孔子、秦始皇,对于近代的斯大林、拿破仑等历史人物进行讨论,讨论的过程当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对学生的思考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多趣的历史教学课堂对于师生来说是共同进步、思想碰撞的导火索,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育目标,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4.设立有效的自主合作学习机制
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每组设立组长,负责本组事务,对学生进行科学分工,科学管理。小组成员取长补短,相互成就。着重照顾基础知识较差、内向腼腆的学生,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幫助他们展示自身的才华,帮助他们在合作学习中勇于发声。同时,建立小组奖励机制,对于表现优秀或进步较大的小组进行奖励,刺激学生在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知识的探索方面展现出更多的兴趣,不断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比如,在讲授原始社会的原始人时,由各小组分别扮演元谋人、周口店人、山顶洞人、河姆渡人等。并讲出原始人的特征,以此对各小组的展示进行评价。生本教育理念更好地融入初中历史课堂,使生生交流互助,深入探讨。
5.培养学生的兴趣,加强课堂活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其学习能力。要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件制作和课文知识点的讲解;也可通过网络平台、微格教室等方式开展相关主题活动,或是以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学生加以引导与组织,使他们在自主探究中不断成长,并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能力。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而且还需要注意,首先是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只有让每个人都积极参与其中,才能真正发挥出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就是注重学生学习能力与水平的提高,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从而达到提升整体素质和促进社会发展这一目的;最后则是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及创新精神的培养,以及完善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兴趣就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中最重要也最有效、最具激励性的一种方式。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来进行课堂教学。比如,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一些相关时事热点新闻或者文章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与主题相符合的话题供同学们讨论交流。课外活动有以《中国诗词歌赋》为素材制作有关于“诗歌”“散文”和其他文学作品的专题作品。
总之,生本教育理念在初中历史教学课堂的应用,用辩证法的知识概括为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虽然存在众多的难关与阻碍,但依旧取得了教学成果的重大突破。以心理学为依托,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学生掌握着学习的进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不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初中历史教师应紧跟时代潮流,创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在历史教学中积极引导,组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长此以往,营造和谐的历史课堂氛围,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不断践行生本教育理念,为国家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 孙娜《基于生本教育模式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探讨》,《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52期。
[2] 胡琳琳《基于生本教育模式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路径探讨》。《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4期。
[3] 刘社翠《生本教育模式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对策分析》,《教育界》2020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