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吾昔”为“星星回来”之日,时间为农历正月初七,此时普米族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共历时九天,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普米族人要回家欢度“吾昔”。他们通过祭“水龙”“山神”“年迁”“宗巴拉”“锅庄”和“切叠帕”的形式来祭拜祖先、感恩祖神、崇敬英雄、缅怀历史和感恩父母。长辈们还要通过“切叠帕”带族人追溯从青藏高原到永宁乡比奇村的迁徙路线,通过祭“宗巴拉”来重温佛教与韩规教融合的艰难历程;通过“铁三脚”祭仪来追念七世祖和九世祖带领大家披荆斩棘建设家园的美好景象。“吾昔”祭祀礼仪具有传承信念、教化后代、凝聚本族血缘的社会功能,成为延续普米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关键词:普米族;“吾昔”;祭祀;崇拜;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C95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2)05-0017-04
一、比奇自然村概况
比奇自然村隶属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乡温泉村委会。永宁乡位于宁蒗县最北端,是一个山坝湖结合的乡镇,辖有6个行政村共64個自然村,居住着纳西族、汉族、彝族、壮族、藏族和普米族等民族。该乡东邻四川省盐源县,北与四川木里县接壤,是连接川滇两省三县七乡的交通要道,辖有被誉为高原明珠的泸沽湖,湖边屹立着雄伟的格姆女神山,山脚下有被称为“滇西第一神汤”的温泉,温泉村因位于此而得名。比奇自然村位于温泉村委会西北部,属于高寒山区。“比奇”意为普米族的儿子。该村背靠神山“图纳”,靠山面坝,坐落在背风向阳的缓坡上,村内有河流穿过,既有取柴汲水之便,又得农牧渔猎之利。各家自成院落,每户都是一座宽敞的四合院,院门朝东,迎接日出的方向。比奇村共有19个农户,家庭形式有父系家庭、母系家庭和混合系家庭三类,总人口216人,其中普米族210人,纳西族摩梭人5人,汉族1人。19户家庭分为“冲匹”和“玛里”两大亲族。“冲匹”含有9户家庭,主户家庭有冲家、阿肯家、秀次家和直玛布家4户,其余为分家家庭。“玛里”有10户家庭组成。主户是乃窘家、阿拉家、林珠家、洪家、念里家、夏洛家,其余为分家家庭。这些亲族家庭之间互为亲属关系,重大的宗教礼仪、岁时礼仪时共同祭祀。
二、“吾昔”祭祀礼仪
“吾”意为年,“昔”意为新,“吾昔”即新年之意,每年的腊月初七是普米族春节的除夕[1]。普米族除夕夜里要隆重祭祖,仪式主要指合祭“宗巴拉”“锅庄”和“铁三脚”。
(一)家庭的备办
进入冬月各户开始准备过年,打柴积薪,给年猪催膘,重建祖母屋,酿造酒品,缝制新衣。除夕前四、五天,择吉日扫屋子。猪、羊等在冬初已经屠宰制作,过节前还要杀鸡宰羊、做豆腐、熬麦芽糖,购买小菜,修整火塘和祖母屋、佛龛等,使得屋内洁净明亮、焕然一新。外出打工的亲人也都已经基本回家。
(二)亲族的备办
“吾昔”准备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杀年猪”,它预示着新年的来临。按古规,比奇村杀年猪需要各家的舅舅聚集在一起,按家庭辈份的大小顺序集体宰杀。杀猪分为“冲匹”和“玛里”两组。杀猪前唱祝酒歌,唱毕最年长的舅舅持刀直接从猪的心脏插入并搅动至猪死亡。首先把猪心取出,接着割下猪舌头,撒上盐巴供奉在佛龛上晾干等初八拿去祭拜山神用。再在猪嘴上浇上滚烫的开水,开始刮毛,切猪膘。切猪膘很有讲究,分别切下猪肘子和双腿,取出骨头,用酥油黏回到原位。猪头先不割下,保留完整的猪身子,猪头要等到初七除夕夜晚饭祭祖时才切下,小肠和肝脏留着装肉肠平素食用。
三、“吾昔”祭祖仪式的流程
“吾昔”节又叫星回节,即为星星回来的意思。星星回来之日由普米族二十八宿历法来计算,星回节日期不恒定,每年都有变化。通常是农历正月初七为除夕开始过年,按古规要过九天[2]。
(一)家屋的扫尘
农历正月初七,普米族的除夕。凌晨四点左右,舅舅苦孜次里和宾玛次里到山上砍数根竹子和青松,待日出东方时带回装饰房屋。首先换下往日祖母屋顶上的竹竿“卡宗”和松枝“胆姿”。按照当地的习俗,竹子和松枝插在祖母屋顶上有防雷、防鬼和防脏东西侵袭的作用,同时可以招财进宝。屋顶装饰完毕后两位舅舅开始剪红纸、绿纸和黄纸,剪纸有鱼和火把两种。鱼的剪纸贴在“宗巴拉”左右两边,火把的剪纸贴在院落里。最后在经堂前左边和右边插上两棵松树,在松树上贴上红纸条,意为给松树过年。屋子里所有门的门顶上贴上红、黄纸条做成的彩带“潇潇对”,并在彩带上面斜插上万年青树叶作为辟邪的装饰。宾玛次里舅舅拿出四个花瓶进行下一项装饰。首先在花瓶上插入杜鹃树叶“增丁”、松柏树叶“色赛”和万年青树叶“残红”,插好后放在祖先神“宗巴拉”前、经堂“宗喀巴”大佛前、上火铺的佛龛前和代表诸神牌位的白石“锅庄”前面进行供奉。然后对神龛和佛龛进行装饰,分为“宗巴拉”“锅庄”“铁三脚”和“宗喀巴”四个部分的扫尘和装饰。家中的两个舅舅用红纸剪出鱼形对联分别贴在“宗巴拉”的左边和右边。换上新的三盏酥油灯、三碗新水,摆上糖、烟、酒、茶、瓜子、核桃、梨、苹果和酥油饼。在“宗巴拉”左右两边摆上插好杜鹃叶、松柏叶和万年青叶的花瓶。白石“锅庄”左右放上花瓶,摆上烟、酒、糖和茶。糖是自家亲手做的米花糖,造型一定要做成代表九世祖的宝塔形状,以示尊敬。锅庄前供奉三盏酥油灯、三碗新水,还要给最下面的“铁三脚”换上最好最肥的松明进行焚烧,希望生活如烈火越过越旺。
(二)祭“水龙”仪式
在吃年夜饭之前,阿妈要去水龙树下祭拜“水龙”。水龙,性别为男性,无偶像,普米语称“资里”。水龙寄居在家屋背面有河水流过的大树脚下,在大树跟部位挖个洞作为水龙住所。普米族认为龙生水,水养人,无龙则人无生计,因此不允许在水源林砍树,以防水龙“搬家”,而且把龙潭看成生死攸关的大事。阿妈在祖母屋里准备好牛奶一碗、青稞面一碗、水一碗,摆供到白石锅庄上祭拜,然后念经、磕头。取下三碗祭品,倒入准备好的大碗里。一个人端着大碗到“水龙”前祭拜。祭拜前,在“水龙”家门口用松明点燃杜鹃叶和松柏树叶,待烟火熊熊燃烧之时,将祭品倒入“水龙”居住的树洞里,倒完后阿妈回到树脚下再次磕头祭拜。祭毕,收拾东西回家。
(三)“年迁”仪式
“年迁”意为饭团。舅舅回到家中,家中的阿妈抬出一盆掺杂着青稞面的米饭放在天井中央,招呼所有人抓米饭捏成饭团,要求饭团上一定要有五个手指印。双手把饭团从头到口、胸、肚子、脚轻轻滚一下,边滚边念叨“依吼吼、依吼吼、依吼吼”,意为不好的东西滚出去。念毕舅舅拿出准备好的麻线,让所有人边捏饭团边拉麻线,舅舅从两个人的接口处用镰刀剪断,意为辞旧迎新。最后大家把饭团和麻线放到竹筐里,由舅舅背出去扔掉。舅舅边走边喊“依吼吼、依吼吼”,走到村外小河边,把竹筐扔到河里。在回家的路上,用镰刀砍一根带刺的青刺果树枝插在家门口,据说带刺的树叶可以阻止不好的东西返回,最后把镰刀插在房门顶上驱邪用。舅舅回来后,大家一起漱口、洗脸准备祭祖和吃年夜饭。
(四)“吾昔”祭祖
“吾昔”祭祖是除夕夜最重要的活动。祭祖按照辈分大小来进行,几位舅舅先到辈分最大的乃窘家集合,从乃窘家开始依次往下按顺序祭祖。祭祖,普米话称为“切叠帕”。舅舅按家庭辈分排列分别是,乃窘家,杨华忠,45岁;阿拉家,阿拉格绒,47岁;林珠家,雍宗,51岁;洪家,关林,62岁;念里布家,念里苦孜,45岁;夏洛家,苦孜次里,48岁;念里家,尔迁,50岁;下林珠家,林珠朵依,32岁。大家聚会在奶窘家祖母屋的神龛前,最年小的舅舅烧松针和松柏树叶对整个房间进行烟祭,其他人齐唱祭祖歌“切叠帕”。唱毕用松针向天空方向洒水三下,水祭祖母屋。接下来最年长的舅舅用松针蘸上新水和米酒酥理玛,向“宗巴拉”洒三滴,再往“鍋庄”洒三滴,最后向火塘的“铁三脚”洒三滴,火塘瞬间熊熊烈火燃烧,象征旺火。大家齐唱祭祖歌“切叠帕”。
接着切猪膘祭献。先切下猪头供奉在锅庄上祭祀,再切下四块分别放在“铁三脚”上祭祀,一块给财神,一块给菩萨,一块给家中已故女性亡魂,最后一块给家中已故男性亡魂。再切下九块猪肉,各家分一块。边祭边唱祭祖歌。唱毕,点大“素图”和小“素图”。“素图”即为用青稞面点白色的圆点,白色圆点代表金银和星宿。点大“素图”即帮上火铺的神龛和供奉“宗巴拉”的神龛点上白点,神龛左边代表男性,舅舅尊贵的位子。右边代表女性,并在左边和右边用青稞面画上白海螺,左边男性海螺要比右边女性海螺大。小“素图”即在男柱和女柱上分别用青稞面点上28个白点。点“素图”的时候变点边要念道:不好的,不干净的不要给我们普米看见;现在给你们送金、银,冬天风大让它不要乱吹。夏天雷多,不要让它乱打。不要让虫子吃我们的柱子,不要让虫子吃我们的祖母屋。请好的进来,不好的滚出去。最后几个人轮流喝完一碗自酿酥理玛米酒,向下一家出发。
祭祀完毕的这一家可以开始品尝年夜饭,通常必须祭祖完毕才可以开始年夜饭,但是现在的习惯是现开始年夜饭,途中等着舅舅们来祭祖。“切叠帕”祭祖歌的内容主要是请东方的“宗巴拉”大神、西方管健康的菩萨、南方管平安的菩萨、北方管钱财的菩萨和中间管幸福的菩萨回来和普米一起过年;请西藏、青海、木里、金沙江的普米祖先回来和普米一起过年;请卡瓦博格海螺山、贡嘎山、狮子山、峨眉山、鸡足山上的山神来和普米一起过年;请红色菩萨(共产党和共产党的领导人)来和普米一起过年;请贡嘎、格若、通天河、琼印、曲儿山、卡尔牧场、五角、利家嘴的祖先回来过年。
四、“吾昔”祭祀礼仪的社会功能
(一)传承功能
普米族史称“西番”,属于氐羌民族,发源于甘青藏高原一带,历史上曾有过三次大迁徙。第一次迁徙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居住在今天青海省境内的普米族迁徙至四川境内,促成了“白狼槃木”与“布朗明”的融合[3]。第二次大迁徙发生在公元七世纪前后,居住在巴塘、理塘一带的普米族顺应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需求向南迁徙,迁至今天的宁蒗、丽江和永胜一带[4]。第三次大迁徙开始于公元十三世纪中叶,1253年忽必烈南征大理,一部分普米族人随元蒙军队进入云南,最远至今天的兰坪境内。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普米族的迁徙历史大都由祭祀活动、仪式庆典、创世神话等口口相传下来。“切叠帕”祭祖歌中的请西藏、青海、木里、金沙江的普米祖先回来和普米一起过年;请贡嘎、格若、通天河、琼印、曲儿山、卡尔牧场、五角、利家嘴的祖先回来过年。从现在的地名能确定的地名和以山、河为地名的特点来看,可以看出比奇村普米族大致的迁徙路线,从西藏、青海、木里、金沙江到了宁蒗,或者说从西藏、青海、木里、贡嘎、格若、通天河、琼印、曲儿山、卡尔牧场、五角、利家嘴最后到比奇村。一代又一代的人通过“吾昔”传送祖先的“迁徙路线”,传承了文化,保存了信仰和希望。
(二)文化功能
任何一种宗教都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其发展过程中必然要吸收、糅合其他宗教文化,而不可能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独立的地理区域和独立的民族文化圈内而处于静止状态[5-6]。古代普米族宗教形态的演变,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的,其宗教观念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即从一般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逐步发展并形成独特的原始宗教——韩归教。明代藏传佛教传入普米地区后,多种宗教信仰在民间流行,巫师雅毕、祭司韩归、喇嘛等各行其道。在比奇村祭祖仪式上,展示普米族的山神崇拜、水龙崇拜和祖先崇拜等文化现象,还可以看到藏传佛教的影响。普米族家中上火铺设有佛龛,里面供奉着藏传佛教格鲁派的领袖宗喀巴,平素每日进行祭拜。除夕夜需要给佛龛进行扫尘和装饰,在祭祖之后要进行佛龛的祭拜,还要给佛龛点“素图”祈福。大年初三请喇嘛来家中念经“请扎拉松”祈福。在比奇村,除了本土的祖先崇拜、山神崇拜、水龙崇拜以外,还有佛教信仰。普米族人民通过“吾昔”祭祖传承宗教信仰、印刻独特的民族文化。
(三)教育功能
在普米族的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的祭祀从远古时代就产生了,祖先崇拜是祭祀的直接体现。祖先崇拜及祭祀缘于灵魂不灭的观念,原始初民相信自己家族的先人死了之后,他们的灵魂与躯体分离,但并不会消失,而是生活在另外一个纬度的幸福世界中,成为庇佑自己的祖先神或者家神。在他们看来,祖先神的庇佑对生者的生活和生产十分重要[7][8]173。只有对祖先神表示出足够的尊敬,在生产之前、期间、丰收和闲暇的节令都要献上祭祀贡品,举行严格的仪式进行祭拜才能得到庇佑,否则就是对祖先不恭敬,会遭到惩罚。因此,祭祖礼仪是原始初民们除了生产活动以外最为重要的一项社会活动,并且形成了一套严格的秩序延续至今。祭祖以同一血缘为前提,对本民族有突出贡献的祖先、英雄人物进行祭拜。祭祖是普米族祖先崇拜最直接的形式,也是普米族区别与其他民族最直接的特征。通过祭拜“宗巴拉”上的七世祖和九世祖、祭拜迁徙中披荆斩棘建立家园的普米族英雄和祭拜家庭中已故的长辈来表现。祭祖仪式以祖先崇拜为中心的形式教育后代学习先祖英雄精神,延续普米英雄文化。
五、结语
“吾昔”祭祀礼仪由“卡赠”“丹姿”“年迁”“且底帕”“水龙”“宗卡巴”“祭祖礼”“转山礼”“穿裙子礼”“穿裤子礼”等内容组成,是普米族人民祭拜祖先、感念祖神、崇拜英雄、缅怀历史的淋漓尽致的表达。它既反映了普米族的族群起源、民族历史、迁徙路线、宗教信仰,还反映着民族思想、民族文化、民俗精神,客观地体现出普米族传统宗教经历了诸多社会历史变迁与发展,已渗入不同时代文化成分的真实情况[8]184。“吾昔”祭祀礼仪除了系统地反映普米族传统民族文化的基本面貌,还涉及社会、历史等诸多内容。它集中体现了普米族宗教信仰、哲学思想、历史发展、民俗文化、伦理观念等的文化内涵,是研究普米族传统文化的直观性资料,是凝聚普米族民族认同感的宝贵资源,是增进民族团结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宋兆麟.泸沽湖畔的普米人[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9:74.
[2]殷海涛.普米文化研究文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2:411.
[3]田雪.人文环境对普米族木楞房布局及形制演变的影响——以兰坪县、宁蒗县地区为例[D].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15.
[4]李雪.普米族文化地域差异性研究——以兰坪玉狮场与宁蒗黑尔甸为例[D].昆明:云南大学,2013.
[5]威廉·A·哈维兰.文化人类学[M].瞿铁鹏,张钰,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294.
[6]许瑞娟.摩梭母系文化词群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3.
[7]罗仁惊瑜.碰撞与适应:摩梭人“走访制”与藏传佛教关系初探[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8]杨学政.藏族纳西族普米族的藏传佛教[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4.
作者简介:李瑜(1982—),女,布朗族,云南普洱人,丽江文化旅游学院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礼仪文化。
(责任编辑:朱希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