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海燕
维护好广大劳动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本质要求,也是媒体报道的重点内容。“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生产方式转型、产业结构升级、社会关系重塑给劳动关系领域带来深刻变革,给劳动者合法权益维护提出新课题。如何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准确把握当下劳动者权益维护出现的新特点,探索维权报道的基本原则、呈现方式和实践路径?本文尝试围绕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劳动关系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建立的社会经济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关乎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大局稳定。
在新的发展阶段,各地深度调整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和新业态加快发展,将带来相关行业职工的转型分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也将对职工就业和收入分配产生影响。同时,以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等为代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大量涌现,由于相关法规制度尚不完善,他们的权益容易受到侵害。
要引导劳动关系朝着规范有序、公正合理、互利共赢、和谐稳定的方向发展,就需要及时调研这些新情况新变化对劳动者权益带来的影响,关注劳动群体的当下诉求、合理关切,不断加大维权报道力度,努力促进劳动关系和谐和社会稳定。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明确,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要求媒体工作者深怀服务人民之情,深刻感知时代之变,深入调研当下劳动群体权益诉求发生的新变化,并由此探索其权益维护的路径方法。调研采访中,笔者感到劳动者权益诉求正呈现出以下新的特点:
1.从集中关注不欠薪、涨工资,到希望实现共建共享、分享创新成果,劳动者呈现从利益诉求一体化、同质化向差异化、多元化转变。
曾经,每到年终岁末为农民工讨薪都是各媒体报道的必推项目,各级党委政府也将此当成大事来抓。为打破收入过低状况、推进工人涨工资,有媒体曾借助全国两会平台,请一线职工人大代表算自己的收入账、讲自己的“辛酸事”,发出“工人涨工资不能一拖再拖”的强烈呼声。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法律制度的完善,如今欠薪多发高发、劳动者收入过低等问题都得到缓解,劳动者权益诉求正发生变化、变得多元。
随着高质量制造的推进,技术工人越来越吃香,他们希望能分享自己的发明成果收益。有的希望自己不被困在一家企业,能够为更多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实现兼职兼薪;有的希望打通上升通道,让技师能参评高级工程师,实现技能人才向技术专家身份的转换;有的希望把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等纳入协商范围,推动实现多劳者多得、技高者多得。
2.由要求分流时有岗位到主动适应智能制造等新业态需要,希望参加培训、渴望技术赋能,从追求生存权向追求发展权延伸。
此前多轮结构调整都出现过工人被要求买断工龄、分流下岗等情况,维权报道也多集中在对就业权、劳动权的关注上。如今,一刀切式让职工下岗的企业越来越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多数企业会组织职工外闯市场,找到新岗位。但目前随着高端制造的兴起,更多劳动者希望有机会参加技能培训,渴望技术赋能未来发展。
3.由“有份工作就行”到希望体面公平有更多获得感,劳动者从追求物质权益向追求民主权利、精神权益拓展。
曾经,希望社会尊重一线劳动者是媒体报道的一个重点,甚至发出“未来谁来当工人”的声音。但今天随着高端制造对技能型人才的渴求,技工的价值感有了普遍提升,轻视劳动者的社会评价也不再集中出现。更多劳动者希望通过劳动法律制度的完善、民主管理渠道的畅通,让自己劳动有收获、表达有人听、工作有尊严、发展有通道,通过劳动实现人生的幸福。
4.由关注普通劳动群体转向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互联网新业态企业劳动者的关注。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正面临权益维护方面的困境:现有劳动保障体系尚不能完全涵盖这一就业群体,有些就业人员与平台企业没有被认定为标准劳动关系,存在保障漏洞;他们还面临着“算法”歧视等问题。同时,“996”“大小周”等工作时间被随意延长的互联网企业出现的畸形“加班文化”,正侵害着员工的休息权,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针对新特点新变化,媒体维护劳动者权益既要一如既往维护其就业、劳动报酬、职业安全权,也要突出维护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就业群体休息休假、享受社保及接受技能培训等权利,从重点维护劳动经济权益向改善劳动者生活品质拓展。同时通过符合新闻规律的传播,通过媒体融合传播的创新,营造全社会重视支持劳动者权益维护的氛围。
1.坚持典型引路,找到体现时代特点的典型案例,通过案例剖析、故事化形象化呈现,引发社会关注劳动者权益维护。
随着新就业形态迅速发展,从业者权益屡受损害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有媒体通过采访推出相关典型事件:
2021年1月,在某平台北京马驹桥站点工作的专送骑手陈某,当月工资被扣1100元,到了当年6月8日,其工资被扣将近5000元。另一名外卖骑手小张诉说,平台对超时处罚很严,超一秒扣一半收入,“我在这个站点干了两年,每天考虑的就是准时率、差评和接单量”。
记者调查发现,计件工资是快递员、外卖员等群体的主要工资计算方式,由于制度设计不合理,劳动者为了少扣钱不得不长时间工作、抢道行驶。数据显示,半年时间上海就发生涉及快递、外卖行业的道路交通事故325起,造成5人死亡、324人受伤。
如此,在典型剖析和故事化呈现中,为劳动者真情呼唤的声音直达人们心中,从而达到“通过典型案例引发社会关注”的传播效果。
2.推进制度构建,通过典型案例的剖析,引导人们进行理性思考,促进相关制度的建立完善。
制度更具有根本性。通过案例在层层分析中找到制度的漏洞,推进制度的构建和完善,应当是维权报道的一个重点。有媒体在深入采访中,找到案例《一些“五小”成果为何走不出车间》,讲述沈阳一家民企职工李响的发明“小型电气设备检测装置”,每年为维修车间创造经济效益50万元。但由于标准化认定难、成果转化缺乏支持平台,像许多“五小”成果一样,他的创造无法走出车间,他本人只得到2000元的奖励。另一个案例是,职工为企业创效两亿元,却只获得了三个奖状。
随着讨论的深入,一些企业采用的让职工分享其创新成果的利润、一些企业推行股权激励机制的探索,经报道后不断形成制度探索的“蝴蝶效应”,推动着相关制度的完善。如今,“产权激励”写入法律,“利润分成”“股权激励”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实践,生动展示了维权报道对营造创新环境的意义。
3.注重推进媒体融合,搭建互动反馈平台,通过传播创新,实现更好的维权效果。
适应传播生态变化,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努力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中提升维权报道力度,增强报道效果,也是媒体人应该进行的探索尝试。这要求媒体在通过纸媒做好维权报道的同时,注重整合法治报道资源,开办诸如工人君@权益类的微信公众号,专门进行维权报道,集中推送针砭侵犯职工权益的个案,第一时间刊发法治领域的“最新闻”。在此基础上,要尝试成立融媒体工作室,跨部门整合编采力量和融媒体制作力量,推出诸如劳动者权益小课堂类的视频产品,每期选择一个“最当下”的主题,找到典型案例,连线法官律师,用以案说法的形式进行可视化传播。由此实现从被动发现典型进行传播,转化为主动设置议题进行系统普法宣传报道,达到“讲法律知识,解劳动者心忧”的目的。
此外,要加强“互联网+”维权机制建设,通过对劳动者“大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及时发现新闻线索,也能让广大劳动者通过网络随时与媒体人“键对键”互动,实现在线维权。
4.职工权益的维护是一个系统工程,媒体要努力形成联动合力,增强监督实效。
找到典型提出问题引发社会关注,是媒体维权的优势,但促进问题的解决、推进制度的完善,则需要及时与有关部门沟通,使维权报道得到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支持,社会各界的参与配合。
在维权的过程中,还要充分运用工会的资源力量,注重让工会组织及时发出专业、权威的声音,并通过劳动关系协商制度、联席会议制度、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集体协商制度、“法院+工会”劳动争议多元化解机制,形成维权合力。
5.坚持政治家办报原则,注重依法维权、科学维权,避免陷入非此即彼的维权误区。
坚持政治家办报,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帮忙而不添乱”,既是一种态度,又是一种工作要求。如果报道陷入非此即彼、对抗撕裂式模式,不仅无助于劳动者权益问题的解决,还会因为“添乱”式传播,影响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
在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维护报道中,媒体在报道一些平台侵害劳动者权益的同时,也要引导公众看到,这一新形态具有去雇主化、平台化的就业特征,能够降低就业门槛和商业运行成本、提高市场效率,因而,不能“一停了之、一关了之”。在此基础上,要主动揭露一些平台企业刻意转移劳动风险、规避劳动合同的错误做法。在平台管理上,既要报道“算法”作为一种大数据工具具有科学高效的一面,也要强调平台应设置合理的工作量及分成比例、管理制度。要在法治框架下推动劳动者权益的维护,并提出能解决问题、同时平衡劳动者权益保障和新业态发展的建议,进而为化解现实难题提供更宽视角、有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