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荡与冲击:兵燹之下的近代徽州茶叶外销考察

2022-04-07 13:58
运城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太平军外销红茶

王 灿

(安徽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合肥 230032)

晚清以降,伴随通商口岸的开放,茶叶渐趋成为徽商支柱行业。尤其是祁门红茶兴起后,凭借优异的品质在对外贸易中获利颇丰。然而长达十余年的咸丰兵燹对徽州茶叶采购、运输与销售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庚子年间列强侵华致使经汉口、天津、张家口转运恰克图的陆路受阻,由水路运往俄国的红茶、砖茶亦基本陷入停滞状态。一战爆发后,茶叶主要国外市场经济衰退,消费能力下降。加之英俄等国对进口茶叶征收进口税,限制了徽州茶叶外销。近代以来,茶业成为近代徽商的主要行业,茶叶贸易也成为徽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选题,张海鹏、王廷元、王世华、邹怡、康健等学者对明清以来茶叶与地方社会经济关系进行了研究。[1-4]近代徽州茶叶贸易研究也日益引起学术界重视,谢国兴、周晓光、梁仁志等学者对近代徽州茶叶外销、茶商衰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5-8]然而当前的研究成果中,专门分析兵燹对近代徽州茶叶外销的影响成果相对薄弱。本文以近代海关档案、茶商账簿和徽州文书资料为基础分析兵燹对近代徽州茶叶贸易的影响,由此管窥社会环境变迁对近代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不妥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近代徽州茶叶贸易概况

(一)近代徽州茶叶种类

近代徽州茶叶主要有绿茶、红茶和砖茶等三类。五口通商之前,中国外销茶叶基本以绿茶为主。茶叶有“徽州茶”“婺源茶”“屯溪茶”“熙春茶”等不同名称。因徽州府城位于歙县,“徽州茶”主要指的歙县出口的茶叶;“婺源茶”主要指婺源县经乐安江渡鄱阳湖过九江汇入长江航道外销的洋庄绿茶;因率水、横江把休宁和黟县的茶叶汇聚在屯溪,所以“屯溪茶”更多指的是来自休宁和黟县的洋庄绿茶。内销的绿茶称为“京庄”茶,外销为“洋庄”茶。19世纪70年代祁门红茶出现之后,红茶逐渐成为中国外销茶的主要种类。近代徽州名茶有“徽州的莲芯、休宁北乡的金龙山雀舌、祁门的乌龙、历口雨前、沟里白毫、障山迎春、海阳松萝等”[9]25。按照颜色和形状不同,绿茶又可细分为珠茶、雨前和熙春;而珠茶、雨前、熙春同样又分为若干种。[10]432

(二)近代徽州产茶区域分布

茶叶品质直接影响贸易价格,每个区域因自然条件不同,茶叶品质也略有差异。以歙县为例,“吾邑惟产绿茶,其品目缘制法而分,有虾目、麻珠、宝珠、圆珠、镯珠、珍眉、凤眉、蛾眉、芽雨、针眉、蕊眉、乌龙、熙春、副熙十四品,其实皆一叶之所制也。拣之筛之,火之扇之,竭极人工而制法始备。熙春、副熙,乃其粗者,亦茶之大宗,运销俄国,几逾全额之半。珠则状其圆,眉则其细,虾目,圆中之最者,珍眉之上者,别名抽心珍眉,皆类中重品,与各品畅销德意志、摩洛哥、巴尔干、土耳其及其他等国。”[11]休宁松萝山,以出产松萝茶而著名。茶叶产地虽多,“惟徽州北源藏溪松萝数种,可供中原渴吻。”[12]谢肇淛在《五杂俎》中记载到:“今茶品之上者,松萝也、虎丘也、罗岕也、龙井也、阳羡也、天池也。”[13]212-213明代隆庆年间,休宁松萝茶炒制过程中引进苏州的炒青技术,“休僧大方住此,制作精妙,郡邑师之,因有此号”[14],使徽州茶叶真正开始步入名茶行列。康熙年间“邑之镇山曰松萝,远麓为榔源,多种茶。僧得吴人郭第制法,遂名松萝,名噪一时,茶因踊贵,人去名存。”[15]除此之外,其他几县所产绿茶也多借松萝之名,如婺源,“茶,常品为多,其云松萝茶者,称佳品,须得地气,又加人工,未易为也。松萝山在休邑,借名耳。”[16]252黟县的茶叶种植地早期主要集中在“城南周家园二都,秀里四都,燕窝八都,大原十一都,胐曙下十二都;又有南园熙春,出北原,云雾茶,出羊栈岭头。”[17]晚清则以六都石磨岭产的茶最佳,被称为“石墨茶”。绿茶谷雨前采茶最佳,但是此时采摘量较少;一般在每年立夏3—4日时采摘嫩叶,采摘之后进行炒茶,每锅最多半斤,“一凭锅炒,一用扇扇之,去其热温之气;俟略干,置箕上,揉使圆转,伸成细卷,是曰茶胚;有摆风吹爽曰湿胚,有向日晾晒曰晒胚;少顷再入锅,爇以火,徐使熨之干;喜色嫩者,以青为度,泡时翠绿可人;欲藏久者,熨至霜白色为度。火功手工,至为重要。”[18]再次之后用木箱包装,箱内用锡皮,箱外用箬皮、篾衣,防止通风变质。

五口通商之前,中国外销茶叶基本以绿茶为主。19世纪70年代祁门红茶出现之后,红茶逐渐成为中国外销茶的主要种类。进入到20世纪20年代之后,绿茶又再度复兴,但规模已大不如前。中国茶叶外销在1903年达到顶峰之后,逐渐衰退,不复早日之盛况。如《光绪三十二年(1906)通商各口华洋贸易情形总论》的记载:“茶叶出口共计八十万八千九十四担,比上年少三万七千八百四十七担,价值亦减一百十六万九千六百八十七两。若论茶叶之去路,全恃西国之销售,迄今江河日下,年减一年,价亦更落。即有光绪二十八年(1902)之减征茶税,然亦不过稍缓时日,究不能止其愈趋而愈下。”[19]第44册,28受国内外诸多因素影响,近代茶叶外销价格波动较大。因篇幅有限,本文将重点分析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战争、庚子年联军侵华战争、日俄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兵燹对近代徽州茶叶外销产生的冲击,以及由此而产生一系列影响。

二、咸丰兵燹与徽州茶叶贸易

从1851年1月太平军兴起开始,至1864年7月结束,这场战争历时14年。太平军与清军交战的主要战场分布于长江沿岸的江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境内,周边的主要城市镇江、南京、太平、芜湖、安庆、九江、汉口、杭州等地受战争破坏较大,而近代徽州茶叶运输转运区域大多分布在长江沿岸。因此咸丰兵燹无论对徽州本土,还是徽州茶商运输、销售区域均造成了一定程度破坏。

(一)咸丰兵燹下的徽州社会

从地方志的记载,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太平天国军队和清军的拉锯战对徽州社会破坏之深和战争之残酷。民国《歙县志》记载到:“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陷祁门,徽州练勇往复之”、“五年二月,太平军犯徽州,兵备道徐荣战死城陷,知县廉骥元死之”、“六年正月,太平军犯祁门,周天受自崇觉寺调防徽州”、“三月太平军由乐平犯徽州,张芾击走之”、“九月太平军围攻徽州,张芾合诸路兵战欲之”、“七年闰五月,太平军由石埭犯黟县”、“十年二月,太平军攻徽州,张芾力战欲之”“八月太平军李世贤攻徽州”、“十一年十月,太平军扰歙境”、“十二月杨辅清围徽州”、“同治元年十月(1862),太平军由昌化入昱岭陷绩溪”、“二年春太平军分道来犯”、“三年正月,太平军来犯境,唐义训击走之”、“三月,太平军分道来犯,围府城,唐义训合援兵力战欲之”。[20]96-98从咸丰四年(1854)太平军进入徽州开始,太平军与清军在徽州地区进行了长达十余年的拉锯战。有研究者统计了徽州一府六县被太平军攻占的情况,其中黟县和绩溪县各15次,祁门县和婺源县各11次,休宁县10次,歙县4次。其中有5个县10次以上,六个县总共66次,平均每县11次。若加上太平军过境而引发的战火,那将远远超过以上统计数字。[21]尤其是1860年7月到1861年5月曾国藩驻扎徽州期间,“徽州人民几乎无日无时不在风声鹤唳憔悴忧伤之中”[22],战乱对徽州社会造成了不可估量的破坏。

徽州是太平军与清军交战的主战场之一,持续十余年的战乱对徽商的打击不可谓不大,晚清一份邱氏徽州商人的遗嘱记载了咸同兵燹对徽州商业的破坏,“又况年前频遭兵燹,我族各股支丁半遭浩劫,此邱氏所以愈叹凋零也……讵料同治二年大股贼过,银钱货物不下万余,焚掠一空。”[23]481茶商当然也未能幸免,以婺源为例,“我婺源物产,茶为大宗,顾茶唯销于外洋一路。迩年茶市窳败,业茶者富,实降为穷户,而农民依茶为活,遂苦不可支。”[24]1858年太平军攻入徽州,进入茶区,烧毁仓库,阻碍新茶的采摘,正常的商品交易被打断,民众生活在惶恐之下,时刻有生命之危。晚清许多徽州茶商切身经历了这段悲惨的历史,“(吴永源)绍鋕之长子……生于道光八年(1828)戊子九月初一日辰时,殁于宣统元年(1909)……公处上海佐父卖绿茶……咸丰季年辛酉岁,兵燹迭遭,饥饿遍地,公与弟阅松公力谋赈济……岁壬戌正月,闻寇氛急,公暂留守,欲举家往上洋避乱,且图设店铺事,遇贼于洁湖头之溪,家遂冲散。”[25]

长期的战乱使茶商采购新茶时异常谨慎,往往导致到货不足,市场极不稳定。咸丰四年(1854)五月份,九江关监督恩龄的奏折中提及徽茶外销必经之地九江、姑塘关的状况,“自金陵至楚北江面,皆有贼船往来游弋,商贾船只不敢在江行驶,以致九、姑两关未能奏报开征。”[26]29战争导致匪寇猖獗,茶商被迫改道运输。但是改道无形中也增加了风险成本,无论陆路还是水运,都亦潜藏着被劫掠的风险,“有些地区的匪帮采用勒索的原则,凡是不进行反抗的,在被俘后很少发生屠杀船员的情形,一般是把船带到某个安全地点,扣索赎金。”[27]9-10加之清政府为了支付由于太平军叛乱所引起的大笔费用,进出口货物都被课以重税,并对茶叶加征每担约12两的内地税,以致每担成本6到8两的普通工夫茶,到此时最少要18到20两。

(二)咸丰兵燹下的徽州茶叶贸易

太平军与清军交战的主要战场基本分布于长江沿岸的江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境内,周边的主要城市受战争破坏较大。以杭州为例,“咸丰庚申之岁,粤匪猖狂,杭城溃陷,狼烟叠(迭)起,兔窟横行,竟将堂宇、市房纵焚殆尽,所有租金、存款皆化一空,殊令人搔首问天而嗟叹不能已也。”[28]434太平军攻打了江西、湖北、湖南、安徽南部等地区,并占领了这些省内产茶区的主要城市,严重妨碍了茶叶向沿海地区的运输。咸丰三年(1853),祁寯藻等《奏请饬各关扔遵额定税数征收折》中记载到:“芜湖、九江据江宁之上游,现在江面尚未肃清,商贾稀少,尚属实在情形。”[26]15大量茶叶因运输受阻而损坏,变得一文不值。加上兵燹导致军费浩繁,各省应解运至内务府的款项或被拨给军队使用,或因道路梗塞,不能准时运到,导致清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内务府无可拨之款。《内务府奏销档》收录了咸丰三年(1853)8月24日《内务府奏本府无银拨给户部请饬另行筹款折》,其中记载到:“九月内共应放银五十八、九万两,查部库截至本月二十五止,仅存银四万九千余两,拟再由火器营借拨捐输银十万两。……即使全数拨给,为数无多,既不敷该部应用,而内务府应发款项转归无着。臣等再四筹思,实无可拨之款,相应请旨饬下户部,另行筹款办理。”[26]19为了支付同太平军作战的大量军费,弥补财政不足,清政府采取一切手段筹集资金,“军务未平之时,随营设卡,抽厘以助饷。各营驻扎及商贾贸易之地,迁徙靡常,厘卡之裁撤亦因之靡定。同治四年,全省肃清后,尚有一百四十三处。”[29]339五口通商之前祁门新茶出山,皆归休邑屯溪办理,由休宁县派丞査验给引,由太厦司勘合,切角放行,其税每引不过分厘。咸丰三年(1853)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天国,筹办徽防,其税历年递增,每引完纳厘银三钱,捐银六钱,公贵银三分。同治元年(1862)五月,钦差两江总督都堂曾颁定新章,颁发三联引票、捐票、厘票,随时填写,这对祁门茶商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30]14-15茶叶除了由各关卡征收厘金外,还要支付转口税,无形中提高了茶叶的出口价格。

五口通商之初,徽州茶叶外销主要在上海转运。由于受太平天国兵燹的影响,徽州茶叶运输受阻,一定程度上影响上海外销货物的总量。1856年上海港外销茶业数量由1855年的76711659磅降到了42871433磅,降低了44%,而进出口商品统计中唯独茶叶数量在不断降低,很大部分与徽州茶叶不能正常运输有关。太平天国兵燹导致的动荡状态,使得租船和雇工的价格上升,茶叶运往广州的路线重新开放,而徽州茶叶经由上海外销的主要通道却被封锁。1865年,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之后,原先因太平军和清军交战而受阻的长江航道有所改善,徽州茶商通过长江航道运抵上海港的绿茶数量开始增多。1865年运抵上海港的茶叶达到3801680两,1864年仅为3273621两。与此同时,经上海外销英美国绿茶数量与1864年相比都有所增加。

三、庚子兵燹与徽州茶叶贸易

19世纪70年代祁门红茶凭借其优异品质,逐渐成为徽州乃至中国茶叶外销的主要产品。祁门红茶沿长江航道运抵汉口后经陆路运至天津,再转运至恰克图;或经水路由上海运至东北各关口,转运至俄国。庚子年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对途经京津地区外运俄国的茶叶贸易带来了很大影响。在此之前,天津是中国茶叶尤其是红茶外运俄国的重要中转地,1894年“出口货以茶叶为大宗,本年红茶并砖茶由陆路运往俄国者以前五年比之,今年尤多。至去年所论此项茶叶由津运往口外恐将来只剩一半之说尚觉不实耳。”[19]第22册,95联军侵华战争,加之国内义和团运动的影响,原先经汉口、天津、张家口转运恰克图的陆路受阻,由水路运往俄国的茶叶陷入停滞状态,陆路运输也寥寥无几:“天津及北方各口销售之茶,去年二千三百八十八万九千九百四十八磅,今年六百九十万五千五千七百五十六磅。……今年上半年由天津陆运至张家口,转赴恰克图者约二万九千包,其数人所共知,乃张家口来信则运到者仅三分之一。”[19]第32册,147“出口货在本年下半年几乎停止,只因联军将载运之船充公,亦或雇用。故六月间天津栈房之货待年终时方得运往塘沽。……茶叶由旱路运往俄国者本年值价较少至关平银六十三万六千,而去年价值系关平银九百九十六万两。”[19]第32册,107俄国为筹集战争费用,对进口货物加征费用:“祁门地方向以红茶为生意之大宗,然专售俄人,他国人绝少过问者,近年以来已濒亏。而今年俄廷议定,红茶入口,每箱加收税银八两,以为渐去客茶之计。”[31]176

战争结束后运抵汉口的祁门红茶和上海的徽州绿茶数量与价格均有所上升,茶叶贸易逐渐恢复,“出口大宗货物以茶为最,红茶近时常运汉口销售,绿茶则赴沪行销,所有各种茶并砖茶等本年运出口共计二十四万七百十七担,上年只有二十万六千九百二十六担,计增三万三千七百九十一担之多。……沪上茶市于五月初九日到市开盘,婺源头子茶每担沽出价四十八两,上年则三十七两。屯溪茶初十日到市,沽出之价四十两,上年只三十六两。徽州茶初九日到市,沽出之价三十一两,上年只三十两。”[19]第38册,187但随之而来的日俄战争又使略有复苏的茶叶贸易再次受到打击,“各色茶本年出口有一百四十五万一千二百四十九担,比上年已减二十二万六千二百八十一担。其中除红茶无甚参差外,绿茶减有六万四百七十四担,各处销路匀计亦复相等,其余所减者即系红绿砖茶有十七万七百六十三担。”[19]第40册,18其中仅九江一处“红茶比上半年略微减少,砖茶则因日俄战务约较少一半。自开战后,本口俄国历制砖茶俱行停工。”[19]第40册,2091901年汉口茶市反映了联军侵华对中国茶叶贸易的影响:“各处茶商现因和议未成,兼之连年亏折,故停歇者十之五六。”[31]181

四、第一次世界大战与徽州茶叶贸易

另外一次对徽州茶叶外销影响较大则是一战,“查茶叶一项,向为我国出口大宗贸易,近自欧战影响所及,销路停滞,输出之额,因之锐减。”[31]155对徽州茶叶贸易而言,“徽州六邑皆产茶,如休宁、婺源等邑之绿茶,由徽运沪销售。祁门之红茶,则运往九江,再行转运出口,其茶之美,久著于世。今年因战潮影响,茶商咸有戒心,以致茶行开办者寥寥无几。”[31]53光绪末年至民国初年,祁门红茶凭借优异的品质和机遇获利颇丰成为贸易鼎盛时期,每年外销红茶约在六万担。但一战爆发后,受国际环境影响,祁门红茶种植和出口均有所减少。下文以1915—1928年祁门红茶外销为例,分析一战对近代徽州茶叶外销的影响。

一战爆发,茶叶输入国经济衰退,加之运输费、保险费以及英、俄等国进口税都有所增加,导致需求锐减。而印度、斯里兰卡等国红茶产量增加,进一步削减了中国茶叶的国际市场,祁门红茶出口大受影响。以1915年祁门红茶外销英国为例,因处于战争期间,英国政府对茶叶加征进口税,并限制民众的日常消费,导致祁门红茶贸易受阻,“本年最美之茶为祁门(茶),售价二十三两至七十八两,……业此者大受折耗,始得售脱,仅有数箱得免亏本,大半因进口税每磅自八便士忽加至一先令之多。兼以英政府强令民人节省日用,故售价每磅连进口税不能高至二先令六便士,而锡兰(斯里兰卡)、印度等茶仅连税只一先令八便士即可购得。”[19]第69册,5441917年英国政府规定除英产茶叶外,不准他国茶叶进入,直接禁止中国茶叶进口。加之俄国爆发二月革命,国内动乱,经营对俄贸易的华商损失巨大,“自欧战以后,销场递减,去年俄国内乱,茶叶影响之巨,遂为通商以来所未有。……红茶自有俄商采办以来,汉口遂为茶贸易之第一埠。自去岁俄乱,汉口俄商停止营业,顺丰、新泰、阜昌各砖茶厂亦相率停工,缘俄国各大商家拥有资本者均已纷纷避乱,不敢经商。”[31]142-143战争爆发初期,俄国政府为提高士兵战斗力,下令禁止饮酒,故更多人以茶代酒,对俄茶叶贸易不利状况有所改善。又因俄国黑海各口岸均已封锁,以致印度、锡兰各处茶叶不能运往俄国,中国茶叶得此机会获利颇丰。其中获利最多的当推祁门红茶。“祁门茶为巨擘,其种植既考究,其制作复精良,竟驾乎大名鼎鼎之宁州茶而上。”[19]第69册,619但是战争导致的混乱使得一切贸易规则失效,严重阻碍了徽州茶叶外销。迨至1918年,战争破坏加剧,诚有变本加厉之势。1918年祁门茶叶贸易受国际形势影响,十分惨淡,“祁门地方,山深境僻,地瘠民贫,全赖茶叶为出产大宗。……今年二月已过,各号启门者,尚属寥寥,岂因茶商历年失利耶?抑因金融阻滞耶?盖今年正月,接到汉口各茶栈来函,云及德俄议和之消息发生,惹起英法等国责俄,违战团之交涉,则海参崴军队重防,华茶难以进口,望各号慎之,自间此秏,除去一般,冒险巨商十余家外,余皆悉数闭歇矣。”[31]第二辑,101

一战结束后,茶叶贸易虽略有起色,但仍极为低迷,未达到理想状态。由于国际茶市的疲软,茶户对茶叶市场缺乏信心,待有茶商收购之时才进山采摘茶叶,然此时多因错过最佳采摘期,茶叶品质和产量均有所下降。加之英国对非英属地茶叶额外加征进口税,俄国国内电报、交通阻滞等原因,俄商不轻易大量采购茶叶,导致徽州经九江、汉口外销的茶叶仍未恢复至往日之盛况。“欧战虽停,欲其一时复回原状,恐亦不易。得盖半由俄国无市,半由金价跌落,兼之英国人多愿购其属土所产之茶,是因本关(九江)出口之茶因而减少。”[19]第85册,604汉口关“除上年外,以本年为最短。兹查得民国八年(1919)至民国九年(1920)贸易情形如下,九江、汉口红茶八年至九年之不佳,几于七年至八年相等。”[19]第84册,35至1920年这种不利局面仍未改善,“民国九年(1920)至民国十年(1921)之一春,仍旧十分不佳。俄国之销路绝无,影响贸易较上年尤甚,中国红茶前途晦暗达于极点。汉口及九江茶市大不遂心,祁门茶收成计有五万八千半箱,售出约有一万二千半箱。总之中国茶贸易日见其衰,岌岌可危。”[19]第84册,35祁门红茶销路以欧洲为大宗,欧洲各国因战争损失较大,经济衰退,以致购买力不足。至1922年祁门红茶贸易略有好转,“民国十年(1921)至民国十一年(1922)之茶季,大致引为乐观,足称快意。存货销尽,得价颇丰。汉口、九江红茶本年意在推去陈货,其新茶之采收极为有限。幸印度及锡兰茶之产额亦复减少。祁门茶每担由三十两至四十六两,尚有少数极品祁门茶,每担售价至一百十两至一百二十两之间。”[19]第90册,59

直至1924年世界各国经济有所恢复,茶叶供应有所增加,茶叶外销出现了短暂的复苏局面,但是这种复苏趋势不久即被世界性经济危机所中断。加之国内军阀混战不断,国内外环境均不利于茶叶贸易,“出口贸易因世界经济衰落、内地捐税繁苛,及国内战争频仍之故,实觉异常萧条,为近数年来记录最低之年度。”[19]第108册,17仅汉口而言,“本年(1930)本埠贸易衰落远于极点,实近年来最恶劣之年度。揆厥原因,实由兵祸相寻,匪气甚炽,内地秩序紊乱异常。加以世界经济凋敝,银汇爆落,以致国内外人民消费力均极薄弱。”[19]第108册,30

五、结语

国内、国际战争对近代中国茶叶贸易的规模和价格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1840年后,广州、厦门、福建、宁波和上海五处通商口岸的开放,促使茶叶贸易中心由广州转移到上海。然而19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持续十余年的太平天国兵燹阻断了由徽州南下广州的运输路线,沿途匪寇骚扰使原先长途跋涉经由广东外销茶叶的这条路线重要性降低。19世纪70年代祁门红茶逐渐成为中国外销茶的主要种类。汉口、九江等长江中上游通商口岸和北方天津的开放,拓宽了近代徽州茶叶外销的集散区域。红茶出口每年维持在100万担以上,最高时可达到200万担,而绿茶出口数量平均约25万担。但是庚子年间列强侵华致使经汉口、天津、张家口转运恰克图的陆路受阻,由水路运往俄国的红茶、砖茶亦基本陷入停滞状态。一战爆发后,茶叶主要国外市场经济衰退,消费能力下降。加之英俄等国对进口茶叶征收进口税,限制了徽州茶叶外销。进入到20世纪20年代之后,绿茶又再度复兴,成为了中国茶叶外销的主要种类,但规模已大不如前。受国内外兵燹因素影响,近代茶叶外销价格波动较大。1862—1921年间,红茶价格最高时达到41.31两,最低时仅有14.8两,相差2.79倍。外销绿茶最高价格为51.96两,最低为17.15两,相差约3倍。茶叶价格大幅波动既受国内税收政策、社会环境、茶叶品质等因素影响,同时亦离不开国际环境的波及,如国际市场上茶叶储存数量、战争对经济的破坏、茶叶主要消费国政策的变动,都会对徽州茶叶外销产生重要影响。中国茶叶外销在1903年达到顶峰之后,逐渐衰退,不复早日之盛况。

晚清以来的徽州茶叶贸易是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考察咸丰兵燹、联军侵华以及一战对其不同阶段影响,由此管窥社会环境变迁对近代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深化理解推动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发展格局内在要求的重要性。长江流域是近代徽州茶叶贸易的重要区域,但是近代以来由于行政色彩相对浓厚,行政分割带来的无形市场壁垒,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要素资源流动,阻碍了统一开放市场形成,致使近代徽州茶叶价格升高,在国际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晚清政府的软弱和腐朽,导致中国企业在近代国际贸易遭受种种不公待遇,丧失贸易主动权与话语权。面对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有助于进一步打破区域壁垒和体制障碍、提升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增强区域经济的活力和协调性。随着世界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多,进一步推动经济结构性改革和创新性发展,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尤为重要。同时中国企业应以更加积极、主动、担当的态度融入世界经济圈,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在国际贸易体系中占据主动权与话语权。

猜你喜欢
太平军外销红茶
《幸福的红茶时光》
清代广作外销髹漆折扇艺术研究
清代广州外销面中的稻作图研究
故宫博物院明清外销瓷收藏及影响
太平军余部参战在南美
蜜香红茶
Happy Afternoon Tea
外销画中的十三行街道戏曲商铺考
国际茶叶产量少量增加
太平军所使用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