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以凤
(孔子研究院,山东 曲阜 273100)
冠礼是我国古代的成人礼,具体指男子在二十岁①关于男子加冠的年龄,文献记载不一。《荀子·大略》载:“天子、诸侯子十九而冠,冠而听治,其教至也。”《礼记·曲礼上》载:“男子二十,冠而字。”《礼记·内则》载:“二十而冠,始学礼。”《春秋穀梁传·文公十二年》载:“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左传·襄公九年》晋侯言:“国君十五而生子,冠而生子。”考察诸说,加冠年龄基本在二十岁,或二十岁前。今笔者依《礼记》,以二十岁为准。举行束发、戴冠、取字等以示成人的仪节。在儒家视野里,成人不仅意味着一个人生理上的成熟,更是他知晓了做人做事的基本礼义原则,可以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礼记·冠义》谓:“冠者,礼之始也,嘉事之重者也。”②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卷61,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第2 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646页。在传统社会,冠礼被誉为“礼之始”,居嘉礼之首位,足见其受重视程度。时至今日,冠礼虽不再流行,但其以礼育人、重成人之道以及成就德性的意涵,依然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冠礼的仪节主要见载于《仪礼·士冠礼》《礼记·冠义》中。前者主要详细记载了古代士一级贵族举行冠礼的礼仪、陈设与致辞。后者重在阐发冠礼的深刻内涵,仪式所记相对简略,今载录于下,以见冠礼之大概:
古者冠礼:筮日,筮宾,所以敬冠事。敬冠事所以重礼,重礼所以为国本也。故冠于阼,以著代也。醮于客位,三加弥尊,加有成也。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见于母,母拜之,见于兄弟,兄弟拜之,成人而与为礼也。玄冠、玄端,奠挚于君,遂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以成人见也。①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卷61,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3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646页。
其中所言仪节约有:筮日,筮宾,行醮礼,三加(始加、再加、三加),取字,拜母,拜兄弟,拜见君、乡大夫、乡先生等。所言的“宾”,是指被邀请参加冠礼的人。冠礼的组织者是冠者的父亲,但他并不能为其子加冠。主持加冠的是专门邀请的正宾。现以上述仪程为要,参考《仪礼》所载和目前学界研究,略述冠礼各仪节。
筮日,即通过占筮的形式选定举行冠礼的日子,这是冠礼的重要准备工作。《礼记·文王世子》云:“冠、取妻必告。”②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卷20,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3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050页。所谓告,即告知祖先。也就是说,冠礼和婚礼皆是家族中十分重要的事情,必须在宗庙中告知祖先,即占筮冠日需要在宗庙里进行。筮日时,主人和有司都身着朝服,在庙门中用蓍草占卜选吉日。
筮宾,于冠礼前三天举行,具体“如求日之仪”③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1,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2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042页。,即如同占筮卜选冠日一样,再通过占筮选择一位可为子弟加冠的正宾。正宾一般由通晓礼仪、德高望重者担任。在正宾选定后,还要“宿宾”。宿,意为恭请,即前往正宾家,恭请其主持冠礼。举行冠礼还需“宿赞冠者一人”,即约请一位协助正宾行冠礼事者。约请赞冠者的礼仪也如同请正宾一样。
冠礼于清晨在宗庙中举行,家里需做好各种准备。如备好三种冠——缁布冠、皮弁、爵弁,还有与之相配的三套成人之服、装饰物。“将冠者采衣、紒。”④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2,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2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053页。将要加冠的男子身穿儿童彩衣,束着发髻等候。
始加,即正宾首次为冠者戴上缁布冠。始加之前,赞冠者需要先为将冠者束发,用缁纚即黑色的包头巾缠好发髻。然后正宾右手握着冠的后项,左手握着冠的前部,进到将冠者席前,先向其致祝辞:“令月吉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惟祺,介尔景福。”⑤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3,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2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066页。大意是:“于此良月吉日,第一次为你加冠,你需从此抛弃幼稚的童心,谨慎地修养成人之德,祝愿你长寿吉祥,大增洪福。”祝毕,为其戴上缁布冠,并由赞冠者为其系上冠缨。冠者起身,正宾揖请冠者回房,换上与缁布冠相对应的成服、饰物。然后冠者出房,面朝南而立,向来宾展示。如此完成首次加冠的仪式。
再加,即正宾为冠者戴上皮弁。再加之前,赞冠者需去掉将冠者的缁布冠,并重新为其梳理头发,“正纚如初”⑥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2,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2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055页。,为冠者扶正黑色的包头巾、缠好发髻。加皮弁的仪式,除正宾需下阶两级外,其他仪节动作一如始加。再加中,正宾再致祝辞:“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⑦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3,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2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066页。大意为:“于此良月吉时,再次给你加冠。你要端正成人之威仪,敬慎地修养德行。祝愿你长寿万年,永享无穷之福。”祝毕,为冠者戴上皮弁,冠者再次起身回房,换上与皮弁相对应的成服、饰物,出房面朝南而立,向在场宾客展示,再加仪式完成。
三加,即正宾为冠者戴上爵弁。三加之前,赞冠者还需去掉冠者的皮弁,并再次重新为其梳理头发。加爵弁的仪式,除正宾需下阶三级至地外,其他皆一如皮弁,并再致祝辞:“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①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3,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2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066页。大意为:“在这吉祥的年月,三种冠都依次给你加上,兄弟们都来参加冠礼祝贺,以成就你的成人之德。祝你长寿无疆,享受天赐的福庆。”祝毕,为其戴上爵弁。冠者又一次起身回房,换上与爵弁相对应的成服、饰物,向大家展示。三次加冠仪式至此全部完成。
三次加冠,为冠礼的主体部分。《礼记·冠义》云:“三加弥尊,加有成也。”②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卷61,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2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646页。《仪礼·士冠礼》云:“三加弥尊,谕其志也。”③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3,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2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068页。三次所加之冠——缁布冠、皮弁、爵弁质地不同,代表着递进的尊贵。依次加冕一方面是为了教谕冠者树立进德修业的志向,另一方面也传达了对冠者成人后的期盼与祝愿。
每一次加冠仪式后,正宾都向冠者敬酒,承认冠者成人,这一仪程称作行醮礼。《礼记·冠义》所云“醮于客位”,即言冠者被置于客位行醮礼。加缁布冠后即行醮礼,正宾需下堂取爵、洗爵,上堂斟酒。冠者拜接,然后升席,于席之正中位置坐下,左手拿爵,右手取脯醢祭先人,再用酒祭先人;祭毕起身,于席西端坐下尝酒;尝毕,下席向宾行拜礼致谢。加皮弁后再次行醮礼,仪式如同初醮一样。加爵弁后第三次行醮礼则有干肉折俎进到冠者席前,冠者尝尝俎上的牲肉,其他仪式与初醮礼和再醮礼时一样。
每次行醮礼,主宾对冠者各有固定的祝辞。初醮辞曰:“旨酒既清,嘉荐亶时。始加元服,兄弟具来。孝友时格,永乃保之。”④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3,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2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066页。意思是:美酒清澄,嘉美的脯醢适时进上。第一次给你加冠,兄弟们都来参加,你要孝敬父母,友善兄弟,才能永远平安。再醮辞曰:“旨酒既湑,嘉荐伊脯。乃申尔服,礼仪有序。祭此嘉爵,承天之祜。”⑤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3,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2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066页。意谓:美酒清澈,脯醢嘉美,再次给你加冠,加冠礼仪先后有序。用这美酒祭先人,承受天赐之福。三醮辞曰:“旨酒令芳,笾豆有楚。咸加尔服,肴升折俎。承天之庆,受福无疆。”⑥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3,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2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067页。意思是:美酒芳香,笾豆陈列有序,三种冠都依次给你加上,还有干肉折俎进上,愿你承受天赐的福庆,享受幸福无疆。
举行加冠时,冠者母亲并不在场。为表达对母亲辛苦养育的感激之情,加冠后冠者需要穿过宗庙和寝室之间的闱门,面朝北拜见母亲,献上肉脯。母亲先行拜受礼,然后才接受肉脯,冠者向母行拜送礼,母亲再行回拜礼。
可见,冠者见母时拜礼比较特别,儿子只对母亲拜一次,而母亲需拜其子两次。对此有学者分析道:“不同于平时的母子礼节,表明开始把其子作为成人看待,愿意接受儿子的供养并加以期许。”①延瑞芳:《成人之道——冠礼的教育功能及其现代价值探析》,《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此论颇有道理。郑玄曰:“妇人于丈夫,虽其子,犹侠拜。”②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2,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2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056页。可知此种礼节称为侠拜,是古代妇人对成年男子所行的一种拜礼。即冠者加冠后,再拜母已是成人身份,身份不同,故而母亲对之行礼不同。
冠者取字,即主宾为冠者取字。《仪礼·丧服》传曰:“故子生三月,则父名之。”③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31,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2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405页。古时孩子一般出生三月后由父取名。举行冠礼后,还需在姓名外取字,以示成人。此后为表达对父母所取名的尊敬,除了父母长辈外,其他人不可再随便呼唤姓名,而称其字,即《士冠礼》所谓“冠而字之,敬其名也”④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3,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2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068页。。
正宾为冠者取字前,亦先致祝辞。“字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假,永受保之,曰伯某甫。’”⑤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3,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2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067页。大意是:三次加冠已毕,正是良月吉日,现在明告你字。这个字很美好,正是俊士所宜。字取得适宜就是福,你要永远受用保持。你的字就叫做伯某甫。这里的“伯某甫”只是举例。“仲叔季,唯其所当。”⑥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3,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2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067页。其中的“伯”字或作“仲”“叔”“季”,根据冠者在兄弟中的排行选择恰当者。
冠者取字后,即以成人之礼见兄弟、赞者、姑姊。《仪礼·士冠礼》载:“冠者见于兄弟。兄弟再拜。冠者答拜。见赞者,西面拜。亦如之。入见姑姊,如见母。”⑦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2,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2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056—2057页。在场的兄弟对冠者要拜两次,表示祝贺成人,冠者回礼答拜。对于赞者,冠者要面朝西行拜礼,礼仪也如同见兄弟一样。之后还要入闱门见姑姊等人,礼仪如同见母亲一样。
冠者礼成后,还需拜见国君、乡大夫和乡先生等尊者,意在向他们禀告自己已经成人,可以参与政治生活。《仪礼·士冠礼》载:“乃易服,服玄冠、玄端、爵韠。奠挚见于君,遂以挚见于乡大夫、乡先生。”⑧郑玄注,贾公彦疏:《仪礼注疏》卷2,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2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057页。拜见国君需要脱掉爵弁服,更换礼帽礼服,并将所带的见面礼——挚(野鸡)摆在地上,以示不敢亲授,拜稽首礼。接着再拿挚拜见乡大夫和乡先生。
通过上述主要仪节,冠礼举行完毕。不难看出,冠礼的各个环节都有特定的行为、言辞、服饰等,展现着古人对礼事的慎重。像行礼的日期和邀请的正宾,这些细小的事都是需要在祖先灵位前经过占卜决定的,从而使将冠者体悟到家族使命代代相传,了解冠礼对自身的重要意义。冠礼的主角是冠者,其各仪节皆围绕着“冠者成人”的核心主旨而展开。
《礼记·礼器》载:“先王之立礼也,有本有文。……无本不立,无文不行。”①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卷23,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3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098页。本,谓内在的礼义;文,谓外在的礼节。在传统社会,冠礼可谓个体进入社会的标志性仪式,其礼节隆重,内蕴丰富,“本”“文”融合,深具社会意义。
《礼记·冠义》一篇专门阐发冠礼的深刻内涵,文载:
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而后礼义备,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君臣正,父子亲,长幼和,而后礼义立。故冠而后服备,服备而后容体正,颜色齐,辞令顺。故曰:“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②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卷61,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3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646页。
这里开明宗义将礼义作为人之为人的标准,并由此将人与天地间其他动物区别开来。人如何才能具备礼义,基本要求就是“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值得注意的是这段话中反复提及“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意思是需要有端正得体的举止仪态、庄敬稳重的仪表风度、温文和顺的言辞语令。郑玄云:“言人为礼,以此三者为始。”③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卷21,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3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646页。行礼为何以此三者为始?宋代学者吕大临释曰:“容体者,动乎四体之容者也;颜色者,生色见乎面目者也;辞令者,发乎语言而有章者也。三者修身之要,必学而后成,必成人而后备。”④卫湜:《礼记集说》卷154,见《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20册),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674页。又《论语·泰伯》载曾子言曰:“……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⑤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75页。此中提到了“容貌”“颜色”“辞气”,与上文的“容体““颜色”“辞令”若合符节。朱熹曰:“君子所重者,在此三事而已。是皆修身之要,为政之本。”⑥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76页。可知儒家对“容体”“颜色”“辞令”的重视是一以贯之的。进言之,容体、颜色、辞令是修身之要,展现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与待人接物的人文素养,三者备,方具礼义之最初修养。在此基础上方可以“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即在处理君臣、父子、长幼关系中确立礼义的基本原则。
古代冠礼即通过以三次加冠为核心的仪节,展示成人所应具的容貌、颜色与辞令,以别于儿童时期的服饰装扮、举止行为。而容体、颜色、辞令,虽皆是生活之微文小节,但深受儒家重视,可知儒家是要求个人从日常生活中培养礼义的。只有当一个人做到了“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才可称作礼义具备,才能谓之成人。人又是社会中的人,千千万万的成人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礼义具备”的成人,方能使朝廷中君臣上下各安其位,家庭中父母子女互亲互爱、平辈间长幼和睦。由此,冠礼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冠者,礼之始也”的意义亦由此彰显。要言之,冠礼是对人正式礼教的开始。礼经《仪礼》的首篇就是《士冠礼》,亦折射出冠礼在古代礼仪中的重要地位。
冠礼主要围绕着“成人”而展开。《左传·昭公二十五年》云:“人之能自曲直以赴礼者,谓之成人。”①杜预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注疏》卷51,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4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4579页。也就是说,人之成人并不是以生理为标准,而是以礼义为标准。只有修习礼义,践行正君臣、亲父子、和长幼等各种伦理职分,才是真正的成人。对于成人的内涵,儒家经典中有多处诠释。如《论语·宪问》载: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②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142页。
由此可知,在孔子眼中,成人需在具备智(知)、廉(不欲)、勇、艺等品质之上,还要接受“礼乐之文”,“节之以礼”“和之以乐”③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142页。,使之行为举止合度中节,内外兼修。儒家一再强调“修己以成人”,章太炎对此解释道:“所谓‘成人’,即人格完善之意。所谓‘儒’者,亦即人格完善之谓也。”④章太炎:《儒行要旨》,《章太炎全集·演讲集》(上),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477页。可见,他认为成人应从道德内涵角度理解,重在人格的健全完善,被称为“儒者”的人,应是人格完善的成人。
冠礼仪式隆重而周密,庄严而有序,每个仪节中都体现着成人之道。首先,在着装上,冠礼将人分为两个阶段,冠礼前为童子,冠礼后为成人。古代童子都是身穿带有彩色的衣服,而到行冠礼时,一加缁衣冠后所穿着的就是成人的服装。衣服具有烘托身份的作用,所以从这一天起,成人的衣服穿到身上,冠者自会感觉到人生一个新阶段的开始,并且身着整整齐齐的成人服装,也会自觉地以成人的标准要求自己,注意仪表风度,在言辞、举止上谨慎守礼。
其次,“冠而字之”作为冠礼中一个重要环节,对冠者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取字后,冠者的称呼就此发生改变,以别于童年时期大家直呼名的习惯,这有助于其尽快走出童年,进入社会。“以字代名”,于冠者可谓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通过这一社会化模式,冠者可在各种交际往来之中体会到别人对自己的礼敬,自己也会随时随地自我约束、自尊自重,努力展现成年人应有的仪度风范。故《礼记·冠义》云:“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⑤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卷61,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3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646页。
再次,“醮于客位”作为冠礼中所用的敬酒方式,亦让冠者深深体会到作为成人的尊重。在冠礼中,由站在东边主位的贵宾敬酒,站在西边客位的冠者接受敬酒,喝后并不需要回敬。如此安排,一方面冠者能够知悉以成人身份去做客如何接受敬酒的礼节,另一方面也使冠者在与正宾的互动中获得真实而强烈的成人体验,身心受到礼仪的陶冶。此外,出门拜见国君、拜见乡大夫和乡先生,皆意在让加冠者以成人的身份见识场面、增进阅历,尽快熟稔各种礼仪,使其心智成熟起来。
《礼记·曲礼上》载:“道德仁义,非礼不成。”⑥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卷1,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3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2663页。儒家礼仪具有突出的德性色彩,道德仁义在礼的实践中成就。冠礼多个仪节皆展现着对冠者德性教育的重视。如,冠礼中的正宾需要德高望重者担任,他可谓冠者成人的见证者,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冠者,使其注重自己的德性修养。再如,三次加冠祝辞分别云:“弃尔幼志,顺尔成德”“敬尔威仪,淑慎尔德”“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都有“德”字,告诫冠者要树立德行、修养德行、成就德行。这一次次的道德训示,充分表达了长辈对冠者修身进德的殷切希望。另如,在冠者拜见君、乡大夫、乡先生等尊者这一仪节中,受拜见者往往对冠者也有一番道德教导。《仪礼》《礼记》中并未记载冠礼中尊者教诲的详情,幸而《国语》相关记载可补其阙失。《国语·晋语》详细载录了春秋时期晋国赵文子加冠后,先后拜见栾武子、范文子、郤驹伯、韩献子、智武子、苦成叔子等尊者的事情。所受拜见者皆有或长或短的教诲,其中韩献子所言值得重视,其曰:
戒之,此谓成人。成人在始与善,始与善,善进善,不善蔑由至矣;始与不善,不善进不善,善亦蔑由至矣。如草木之产也,各以其物。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又何加焉?①韦昭注:《宋本国语》(第3册),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7年版,第2页。
此段大概说:人刚刚成年时需要积极向善,学习美善之道,才能由善进入更善的境界,从此不善无法靠近;如果开始时不能向善,就会由不善进入更加不善的地步,从此也就与善绝缘了。并以草木做比喻,草木都是一类一类地繁殖不息,善生善、恶生恶亦是如此。故而行过冠礼,人就应有明辨善恶的能力,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一如宫室有墙有屋,但还需要随时清扫;人有了是非的道德观念与正确的人生方向,还要持续修身,不断反省。概言之,即鼓励赵武要向善摒恶,修身守正,树立良好的德行。
《荀子·劝学》云:“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②王先谦撰,沈啸寰、王星贤点校:《荀子集解》卷1,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20页。亦强调德对于成人的重要意义,认为成人需要先定德操。是以,冠者成人不仅要抛弃孩子气,更要形成“成人”的德行。“人之有冠,犹宫室之有墙屋也,粪除而已”,说明“冠”不仅仅是具体的服饰,是贵族身份的标志,更是优良品德加身的象征。加冠,不仅仅是宣告冠者成人,更意味着冠者要通过不断的修身而立德。冠礼对德性培养的重视亦由此可见。
总之,古代冠礼作为人生礼仪,排列于个体生命时间序列中的开端部分,是人一生正式礼教的开始,故称为“礼之始”。其以造就具有完美人格的成人为目标,有着礼仪修养和道德培育的双重标准,处处突显着成人之义,期望通过特定仪节,引导孩童成长,树立成人意识。
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加强国民礼仪教育。加大对国家重要礼仪的普及教育与宣传力度……彰显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时代价值,树立文明古国、礼仪之邦的良好形象。”③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人民日报》2017年1月26日。这从战略高度上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与礼仪教育指明了方向。传统冠礼作为古代的成人礼,蕴含着丰富的内涵与价值,对于新时代青年价值观的树立、道德教育等皆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青年时期价值观的正确养成对人生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④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形象地阐明了青年价值观塑造的重要性。据学者考察,自氏族社会起,人们已经意识到“成人”具有特殊的意义,并举办相应的仪式。①参见杨宽:《“冠礼”新探》,见杨宽:《古史新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238—259页。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第十七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明确十八周岁为成人的年龄,然而年龄虽与心智发展、道德素养相关,但并不成正比。成年、成人不仅仅是生理学意义上的,也具有社会学和伦理学意义。“礼也者,犹体也。体不备,君子谓之不成人。”②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卷23,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3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108页。古人将礼作为成人的重要标志。《论语·季氏》载孔子云:“不学礼,无以立。”③朱熹:《论语集注》,齐鲁书社,1992年版,第172页。作为古代成人礼的冠礼,通过庄重肃穆的仪式、大方得体的发式服装、教诲勉励的辞令言语、文质彬彬的举止行为等外在方式,引导冠者完成由孩童到青年的过渡与转变,并将之带入华夏礼仪文化的语境,内在地促进其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传统中国正是通过冠礼以及相关的礼仪进行规约和引导,使广大青年修身养性,从而奠定并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主流价值观的。
古代冠礼作为“礼之始”,就像“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那样,对把控人生方向有着重要作用。其每一个仪节都凸显着成人之义,让冠者通过一个个仪节感悟生命意识、体察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同时在具体的场景中进行礼仪的训练,使其明晓在社会生活中即将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妥当处理各种伦理关系,维护家族和社会的和谐。虽然随着时代的转换,当代青年与古代青年的责任与义务发生了重要变化,但是古代冠礼“责成人”的义涵依然深具价值,有助于青年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传统社会将伦理道德融于各种礼仪中,通过礼来正心修身,培育高尚的道德情操。孔子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亦含有此义。君子作为儒家所推崇的道德人格,需要在学礼、守礼、行礼的道德实践中打造,潜移默化地形成内在德性与外在礼文统一的形象。可以说,中国传统的礼仪文化是以其特殊的方式培育道德、塑造人格的。诚如唐君毅先生所言:“在中国之道德教育中,首重礼乐。……礼乐之教之精义,与其说注重人之如何行为之合规则,不如说重在求人行为时颜色、声音、态度、仪表、气象之敬爱。故礼乐之教育乃自然的陶养人之道德性情之教育。”④唐君毅:《中国文化之精神价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页。
具体到冠礼,其中即蕴含着大量的道德训诫与劝勉。如在三次加冠与行醮礼中,每次皆有不同的辞令,内含着敬、尊、孝、悌等德目,告诫冠者今已成人,要注重道德培养与德性提升,表达了家族对冠者德性成长的期待,冠者亦从中受到深深的教诲。《礼记·冠义》云:“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行焉。……故孝、弟、忠、顺之行立,而后可以为人。”⑤郑玄注,孔颖达疏:《礼记注疏》卷61,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第3 册),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3646页。再次阐明冠礼作为“责成人礼”的重要意义。为造就成人,需要冠者遵循成人的礼义,践行为人子、为人弟、为人臣和为人少的礼节,实则也是强调通过冠礼树立成人意识,养成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忠于君主、顺从长辈的德性行为。可见,在传统社会,冠礼亦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其通过庄严的仪式努力在冠者心中树立起一种全新的生命历程,让冠者体悟到从此需要“弃尔幼志,顺尔成德”,亲善近贤,修养成人之德性。这无疑对新时代青年的道德培育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综上所述,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传统冠礼是先贤们精心设计的仪式,其庄重有序,繁而不杂,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意在培养冠者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其遵守、践行社会礼仪规范,从而造就一个真正的成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传承中华文化,绝不是简单复古,也不是盲目排外,而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辩证取舍、推陈出新,摒弃消极因素,继承积极思想,‘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新华网,2015-10-14,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10/14/c_1116825558.htm.这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遵循。礼仪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古人正是通过各种外在礼仪来约束与规范言行,进而生发敬畏感、道德感与和谐感,陶冶情操,塑造良好的道德品格。在新时代,传统冠礼的某些繁琐仪节和尊卑等级的意识已不再适合时代需要,但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元素,其重视德性教育、培养君子人格的内涵依旧具有借鉴意义。德育不分古今,每个时代都需要。现代社会需要对传统冠礼推陈出新,尤其要注重挖掘、阐发其立德树人思想,使之别开生面,在新时代展现出新的生命力。这对把握、探究传统中国的道德教化方式,增强青少年的民族文化认同感,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亦有着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