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安全风险防控的逻辑理路

2022-04-07 10:01马超林杨铠溪
关键词:供给经济发展

马超林,杨铠溪

(北京化工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29)

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国民经济处于稳定、均衡、持续发展的正常状态和经济主权不受外来干涉和威胁,能够抵御外部经济冲击、避免引发局部或全局危机的能力,主要包括金融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科技安全、产业与贸易安全等领域。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阶段。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交织叠加,经济安全风险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1]11“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2],为新发展阶段防范和化解经济安全风险,推动我国经济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提供了根本遵循。

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新发展理念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最重要、最主要的“关于发展理论百年创新的最新成果”[3],是加速演进的世界变局下应对风险挑战、“引领民族复兴发展实践”[4]的系统理论,需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在经济整体实力增强的基础之上,进一步明确经济安全战略的新方向、创新经济安全工作的办法。”[5]本文从新发展阶段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现实需求出发,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系统梳理防范和化解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领域风险挑战的有效路径。

一、坚持创新引领,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当前,全球经济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全方位竞争博弈日益加剧,各种因素相互交织,国际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显著增强。这是对我国经济安全状态、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一次风险考验,充分反映当前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必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6]122只要继续秉持和深化改革的创新思维,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新,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就一定能够化“危”为“机”,孕育出更多潜力巨大的新经济增长点。

(一)强化理论与制度创新指导新实践

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来看,在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叠加中,我国经济持续复苏态势向好,但也仍然面临实现高质量发展亟需解决的一系列问题。首先,投资稳定增长但也面临一些风险要素制约。过去,我国以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方式具有明显的区域发展导向特征,部分地方政府为获得短期经济利益对市场过度干预,严重制约了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发挥,也造成了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体制扭曲的固化,抑制了新动能、新产业的增长。从对全球跨境投资的吸引力上看,近年来我国吸收外资规模和对外投资量稳居全球前列,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也为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世纪疫情及地缘政治风险影响下,国际直接投资持续处于低迷状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生的局部断裂也对我国国内经济大循环造成一定影响。其次,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巨大但也面临需求紧缩态势。自2013年起,我国消费连续5年超越投资,到2018年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一度提升至76.2%,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但受疫情影响,2019年、2020年分别回落至57.8%、54.4%。当前,我国消费市场正在经历从功能型向改善型转变,消费市场仍有巨大潜力,但在局部散发疫情持续扰动下,居民工作不稳定预期强、整体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减弱都或许成为制约消费的主要因素,在稳定基本消费、提升传统消费的同时,支持新消费发展,进一步增强对外贸易与促进内需消费的联动性成为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再次,贸易出口韧性较强但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近五年,我国货物贸易出口实现量质齐升,其中,2021年出口21.73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21.2%,与2019年相比增长26.1%,出口增速保持相对韧性,货物贸易贸易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均创历史新高。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缓慢复苏,全球疫情周期性反复,病毒的频繁变种也对疫苗的有效性和各国防疫措施有效性增加了诸多不确定性,世界市场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市场预期和企业信心出现一定波动,我国商品出口市场迫切需要从传统的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型。

面对这些风险变化,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新的发展阶段特征,精准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用创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通过深化理论创新、实践创新阐释发展规律,用制度改革来保障发展成效,强调于危机中育新机、变局中开新局,提出必须坚持把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发挥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吸引更多跨国公司投资;发挥消费对经济循环的牵引带动作用,全力扩大国内需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动能切换”中处理好了“稳”与“进”的辩证关系,从制度层面为配置创新资源,优化产业结构,鼓励国家创新活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治本良药”,“以强烈的大国意识、应变意识、系统意识坚持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经济安全观。”[7]

(二)注重科技创新打造发展新优势

创新,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等低成本的优势逐渐减弱,面临的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剧,传统的以生产要素驱动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很难支撑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当前我国经济所面临的问题集中体现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新冠疫情影响下的外需减少、基本增长动力源变化导致的增速下滑、产能过剩以及制度性与机制性问题累积下的结构扭曲等方面。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的背后,有总量性、全球性和周期性因素的影响,但从根本上来讲主要还是结构性问题,迫切要求经济发展向质量效率型的集约增长模式转型,通过转换发展动力来实现中长期的经济发展目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长动力从哪里来?我的看法是,只能从改革中来,从调整中来,从创新中来。”[6]344目前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不少核心技术还依赖外部供给,科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率仍需提升,需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8]。新发展阶段,必须强化创新驱动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作用,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既是化解经济安全风险的有效途径,也是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持续创造中国发展“奇迹模式”的逻辑主线。首先,要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原创性、引领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通过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解决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缺芯”“少核”“弱基”等国内外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其次,要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在实体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增强供应链韧性与活力。支持企业瞄准科技前沿,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通过改造升级工程,全面提高产品技术,推动生产方式向智能化、数字化、精细化、柔性化、绿色化转型,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掌握技术话语权。再次,要积极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新动力。要建设强大而有韧性的国民经济循环体系,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结构的适应性、灵活性和有效性,以消费升级引领产业升级,通过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满足并创造消费需求,实现供需平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跃升。

二、加强统筹协调,推进经济整体行稳致远

协调是发展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特点,只有增强协调性才能使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行稳致远。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越到紧要关头,就越要增强信心定力、砥砺前行。针对当前国内外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6]68“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充分体现从系统论出发推进工作,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9]。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打好宏观需求管理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组合拳”,充分体现措施方法整体性和改革目标协调性的统一。一方面,既要通过补齐短板挖掘发展潜力、增强发展动力,弥补“短板经济”的不足,又要注重巩固和厚植原有优势,创造新供给,培育新市场。另一方面,既要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整体性思路,也要实现优化供给结构与挖掘有效需求的有机结合,促进资源配置的均衡和整体优化。

(一)加强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耦合的整体性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就注重建立和实行系统性、整体性的宏观调控思想及政策,充分体现政府作为公共利益代表者的高度责任心和驾驭市场全局的独特优势和能力。中国特色宏观调控立足于经济,着眼于整个社会发展,具有更为广阔的视野,使经济的作用范围避免了“过”和“不及”两种片面性,能够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过程中发挥恰如其分的作用,既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有利于促进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具有“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显著优势”[10]。发挥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的耦合性,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应有之义,既不能用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为由削弱政府的经济管理职能,从而陷入新自由主义的泥潭,也要防止出现过度调节的国家干预主义。

当前,我国宏观调控在手段运用上存在着结构性问题,通过对微观领域的直接干预难免会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着力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推动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立足新发展阶段,必须要在强化市场本身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基础上,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导向性作用,把宏观调控的重点放在对经济内部的结构调整和外部环境培育方面,着力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性,加强政策协同的配套性、尤其是针对市场发展潜力大的一些中小企业,通过更加灵活适度的财政金融政策予以支持和帮扶,从而实现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耦合的整体性最佳效果。

(二)完善优化供给与满足有效需求的协调性

需求与供给始终是经济发展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如何把需求侧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协调好,是经济社会良性循环的关键之一,也是加快发展的潜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适应发展阶段性特征和经济形势变化,该扩大需求时扩大需求,该调整供给时要调整供给,相机抉择,开准药方。”[1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增强,“调整结构,稳定消费,控制风险”仍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只有清除需求政策在供给侧造成的过度与过剩,不断培育新的有效的市场供给主体,才能持续提升我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目前我国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已经从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转变为供大于求,经济增长已经从供给约束转变为需求约束:一方面,传统的低端的“中国制造”满足不了人们品质化消费和个性化主张的需求,存在严重的有效供给不足问题,从而造成消费能力的大量外流;另一方面,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现象依然存在,对经济增长活力和生态环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因此,需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供需错位问题,在化解过剩产能、优化供给结构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新的合格的市场供给主体,增强有效供给能力,达成利益结构的整体平衡。这不仅要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对相关产品和服务供给,培育新动能、新产业,还要持续拓展和深化内需空间,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更好满足广大人民健康生活消费需求,实现完善优化有效供给与满足有效需求目标上的高度协调性。

三、促进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绿色发展是在结合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创新理念,也是新发展阶段我国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必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12]绿色发展的关键是以尽可能少的能源、资源消耗以及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来获取最大的产出效益。生产方式和经济发展模式不转变,绿色发展就无从谈起;而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消费方式,也有利于矫正生态环境资源的扭曲,为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维护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推动绿色发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绿色发展成为普遍形态。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成我国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全球环境与气候治理目标,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事关经济发展全局,关乎人民福祉的大事。促进绿色低碳转型是系统性工程,一方面,要全面推进生产端资源节约、集约、循环高效利用,以更高质量的供给机制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破解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约束性问题,另一方面,要持续倡导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培养广大居民简约适度、低碳健康的生活习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推进绿色生产革命把控源头风险要素

马克思曾经把生产资本投入的持续增长与资本使用效率的不断提高总结为“生产逐年扩大的原因”[13],这二者也实为粗放型增长与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区别。传统的发展模式强调以需求为导向,忽视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演进的联动性和可持续性,其累计效果就凸现为严重的环境安全问题,危及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据统计,严重产能过剩的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这五大行业中有四个同时被列入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可见,产能利用率越低,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就越大,产能过剩不仅对经济发展造成影响,也已成为恶化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之义,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在生产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关键是要实现发展模式从低要素成本投入、高生态环境代价的粗放型模式向创新发展和绿色发展双轮驱动的新型发展方式转变,通过调整优化经济和产业结构,促进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通过扩大生产资料效益提高资本的生产效率,进而推动产业进步与经济转型。不仅需要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发展,同时还要努力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负荷小的产业结构,持续化解过剩产能,矫正资源、能源的配置扭曲,提高资本、劳动等要素的配置效率,为强化能源安全、技术安全、粮食安全等安全支撑能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绿色发展提供源头上的保障。

(二)践行绿色消费破解发展与环境难题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提到,人类社会是有机的整体,在利用自然推进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中,要“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交换。”[14]这一论断实际上就已经蕴含了解决环境与发展之间矛盾的原则:即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消费作为一种“可持续和负责任”的消费方式,正是坚持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目标下实现购买目的和减少环境损耗之间的有效兼顾,是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重要实现方式。

当前,我国社会总体需求正在从满足基本消费需求向品质化、生态化方向转变,越来越多的人主动选择将个人的消费行为置于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生命共同体关系的高度来充分衡量和校正,自觉践行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反对奢侈浪费、不合理消费等绿色消费的理念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倡导绿色、生态、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利于矫正生态环境资源的扭曲,破解发展与环境恶化循环的怪圈,实现人类需求与资源、环境、生态供给可持续性的积极平衡。推动和践行健康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在调整资源能源供给结构,从源头上降低能耗和污染排放,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的同时,还更加强调注重绿色消费模式的培育,从而倒逼生产方式的变革,形成上下联动机制,既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又促进绿色消费理念的养成,满足不同主体多样化的绿色生态消费需求。在完善稳定消费结构、优化消费理念、防控消费系统性风险的同时,挖掘绿色消费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助力经济结构优化、韧劲强化。

四、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释放经济发展潜能

以开放带动创新、倒逼改革、促进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成功经验。在全球化局部受阻,霸权主义、保护主义上升,疫情影响下的全球市场萎缩等外部环境下,深化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积极构建平等互利、合作共赢、安全有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布局和先手棋,是新发展阶段要着力推动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1]14。“越是开放越要重视安全,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开放监管能力、风险防控能力。”[15]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经济安全辩证关系,应对外部市场冲击和全球化逆流风险,要着手应对解决本国产业链发展的脆弱环节,解决发展的内外联动问题,统筹利用好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升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供给能力和供给水平,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释放我国经济发展的韧性和潜能,推动我国向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迈进。

(一)促进发展内外联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

当前,我国开放型经济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就国内环境而言,随着我国各类要素成本的上升,传统的低成本制造优势“风光不再”,能源、资源和环境约束进一步加强,面临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进一步加大,经济周期性与结构性双重矛盾特征突出,迫切需要通过培育新市场、新动力、新产业、新技术来抵消因淘汰落后产能而导致的经济下行压力。“当外部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尚在量的积累阶段、我们尚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实现供需再平衡之时,经济视域、宏观调控层面的对冲性操作便是可以选择的应对之策。”[16]从国际环境来看,受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和全球新冠疫情影响,世界主要经济体持续滑坡,全球范围内的总需求都有所下降,一些发达国家也纷纷通过“再工业化”和高端“制造业回流”等一系列措施提振本国经济;同时,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综合制造成本的上升,部分依旧凭借比较优势占领市场的产业也逐渐转移至成本更为低廉的周边国家,国际产业竞争更趋激烈。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就是要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狂风暴雨、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1]14这是我国应对经济领域突发性、不确定性风险挑战,维护经济安全的“定海神针”。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在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消费市场大循环的同时,积极打造中国经济外开放的升级版,实现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良性互动。一方面,要稳固基本盘,巩固传统优势、培育创新动力、形成竞争优势,畅通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并以此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强大竞争力、在全球资源配置中的强大推动力。”[1]17另一方面,要积极应对国际产业竞争和合作态势的变化,找准在世界供给市场上的定位,提升我国在全球市场上的有效供给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新的需求,培育新兴市场,稳定和扩大国际市场份额。

(二)提高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能力赢得竞争主动权

世界经济的增长,不是转移增长的零和游戏,而是各国福祉共享的增长。中国主张的是建设利益共享的全球价值链,培育普惠各方的全球大市场,实现互利共赢的共同发展。过去,我国在积极融入和接受国际经济秩序的同时探索出了一条“中国模式”的经济发展道路。如今,我国经济实力稳步提升,作为现行国际体系的参与者、建设者、贡献者,倡导构建和维护开放型经济,是全面提升我国外贸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提升在国际市场上产品、技术、标准和服务的供给能力与供给水平,赢得国际竞争的主动性,实现中国利益与世界利益同促互进的必然要求。面对近年来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持续升温等新问题、新挑战,我们有责任、有能力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高制度性话语权,推动国际经贸规则重构和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携手构建更加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打铁还需自身硬。弥补自身短板、缺陷和不足,既是破解我国经济持续发展难题、促进我国经济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需要,也是构建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的需要。通过有效提升我国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和水平,既能巩固自身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硬实力”,也能够增强我国在构建国际经济新秩序、制定公平合理的国际规则中的话语权,提升新型开放格局下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能力和水平,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五、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和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维护经济安全、实现总体国家安全的核心,就是要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幸福安康,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提升幸福感和获得感。做好经济安全风险防控工作,既是保障基本民生、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也是坚持共享发展,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体现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和责任担当的必然要求。经济安全风险防控,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凝聚社会共识,解决发展成果单向集中、发展积累稳定失衡等旧有矛盾与现实风险叠加的积弊重症,致力于改善人民生活,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发展的目标和归宿。“国家建设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事业,国家发展过程也是全体人民共享成果的过程”[17]落实共享发展理念,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要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积极服务于继续保持经济社会发展共同,也必须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出发,把“蛋糕”分好,让全体人民在发展中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共同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格局。

(一)凝聚群众智慧提高改革攻坚效能

改革的主体是人民,改革的成果关系人民利益,改革的过程离不开群众智慧的共享。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正是亿万人民的智慧创造,才让我们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实现了认识和实践上的不断突破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推动国家发展前进的不竭动力。过去,我们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满足了时代条件下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如今,广大人民群众对共同参与维护公共安全,积极为应对和预防风险建言献策的要求和愿望也愈发热切。

回应群众关切,维护人民健康和安全,是我们执政党人不懈的追求。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经济安全的风险防控工作,更应该是一种参与式的改革,当然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一方面,要始终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社会各个阶层的广泛参与,不断夯实改革创新的群众基础,通过鼓励上下结合、齐心协力来渡过改革的攻坚阶段,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为实现创造新供给,释放新需求,不断优化民生供给结构和供给质量;另一方面,要从满足群众的实际诉求、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有品质、有品位、有格调的生活出发,充分依靠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的共享,使改革的过程和内容更加“接地气”,为切实提高供给能力和水平提供可靠的智慧动能。

(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不仅要体现在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上,也应该体现在能够更好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上。只有增长的速度奇迹,没有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等于公平性共享性的增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追求的发展是造福人民的发展,我们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发展搞得成功不成功,最终的判断标准是人民是不是共同享受到了改革发展成果。”[18]这既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收入差距问题会严重影响购买力,使全社会的边际消费倾向下滑,导致消费占比长期处于低水平状态,加剧产能过剩与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也不利于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新发展阶段也是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阶段,必须坚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以经济发展守住民生底线,让社会进步创造美好生活,通过经济制度的完善,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让广大人民充分享受到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同时,也要通过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扩大中等收入阶层,逐步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为广大人民有能力获得共享发展的成果提供分配保障。

六、结语

安全是发展的基石,贯穿于经济社会全领域、全过程。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是未来中长期维护我国经济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包容、平衡、可持续发展的行动指南。立足新发展阶段,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断做强经济基础,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安全风险防控要着眼于更好满足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加强统筹协调,从供给、生产端入手,用创新改革的思维推进结构调整,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内生动力;用协调发展的思路厘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经济社会的整体优化提供制度保障;用绿色发展的观念引领生产和消费领域变革,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导向;用构筑开放发展新格局的办法提升开放质量,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畅通的发展新局面;用共享的发展理念评价改革成效,巩固执政基础,实现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供给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
也谈供给与需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