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宁 陈英
近年来,完全学分制在我国各大高校已经广泛实施。完全学分制是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它以学生自主选课为前提,以学习过程中取得的学分和绩点为学习质与量的计量单位,以取得必要的最低学分为毕业的标准(张汉强、魏荣菲 2011)。完全学分制的基础和核心是学生可以自主选课,即他们可以根据已有学习积累、自己的兴趣、学习风格倾向、未来目标等实际情况规划自己的学习,选择适合的课程(朱雪波 2015)。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学生自主选课在我国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大学英语作为我国高校受众最广、历史最久的基础公共课之一,是最早一批同选课制深度结合的课程。学生可以自主选择心仪的教师进行英语学习,相比之前的“从一而终”——整个大学期间都和学校指定的某位英语教师共度英语学习之旅,已经有了极高的自由度。
从理论上来讲,完全学分制好处较多。从学生的角度来看,他们可以根据自身水平、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及学习风格选择合适的教师,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自己的学习热情;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选课制可以激励、督促他们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调整教学策略,努力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格魅力。应该说,完全学分制就其初衷而言是好的,但在实际中某些方面效果还不尽如人意,甚至出现了一些显而易见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引起学校教务部门和教师的高度重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完全学分制的运行现状及该制度对大学英语教学的效应,对湖北省某省属高校的200名学生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92份,然后对有效问卷进行归类、整理。调查对象包含全校数十个专业的大一及大二学生,其中大一学生占35%,大二学生占65%,调查结果基本可以反映全校学生的主流意见。问卷主要涵盖以下方面:学生对选课系统的看法、学生选择教师的标准、学生与班级同学及教师的交流状况、完全学分制对师生情感的影响、完全学分制与传统教学的比较等。此外,还对教研室的20多名教师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对完全学分制的看法。同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以保证数据的全面性、可信度、客观性和科学性。
校方看似能够在正常时段内(周一至周五)提供超出学生实际数量需求的备选课,且平均分配在1—8节课的时间段上,然而每学期的选课成功率不尽如人意,大量的课程因没有达到选课人数下限而被取消。另外,为了保障正常时间段内选课不成功的学生也有课上,学校不得不专门开设晚上及周末课程满足他们的需求,使得大学英语战线被拉得很长,上课时长跨越白天黑夜、周中周末,师生都疲惫不堪,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选课系统中大学英语课程须同其他专业课程竞争,没有设置一定的保护和优先权。专业课和英语课的时间冲突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在同样的时间段,学生往往更侧重选择分量更重、学分更多的专业课。此外,我国众多高校的英语课普遍设置为一周两次课4学时,听说课和读写课各一次,这也意味着听说课和读写课是捆绑在一起的,如果选了某个班的听说课,就必须选其对应的读写课,即学生只有在这个班的听说课和读写课两个时段同时有空,才能成功选课,只要任何一个冲突,就只能另行选择。学生的空余时间在优先分配给别的课程后已经捉襟见肘,剩余的时间还得满足在每周两个特定时间段都有空,选择余地极为有限,因此每学期都有学生不得不忍痛与上学期的教师告别。很多学生只能根据自己的时间段选择英语课,表面上自由选择,实则谈不上根据自己的兴趣或规划自主选课,没有真正达到完全学分制改革设计的初衷。
完全学分制的初衷是让学生有机会选择符合自身期望的教师,提升学习积极性,同时投票,反向激励教师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和人格魅力,达到双赢的效果。从理论上说,教师的教学水平应该是学生选课的优先考虑因素,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学生的选课标准比较随意。相比于严师,有的学生更倾向选择管理比较宽松的教师。另外,有些学生的选课标准是能否和室友一起上课、教师布置的作业多不多等,与完全学分制的初衷背道而驰。
首先,学生来自不同学院和专业,传统的班集体的概念淡薄,彼此之间会感到陌生、拘谨。课堂上的一些活动,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都不容易开展,很多学生倾向单打独斗,或者干脆沉默,课堂气氛比较尴尬(张春来 2015)。这样,学生之间的情感很薄弱,更谈不上班级凝聚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获取学生的认可、观察学生的进步、促进学生的成长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但这种精神满足因为完全学分制有了一定程度的消退。每个学期,学生“走马灯”似的来来去去,教师很难长期稳定地和学生接触。同时,学生的流动性使教师对课堂的有效管理产生负面影响。选择教师似乎成了“在集市上挑选商品”,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之情大打折扣,传统的师生关系似乎扭曲成了消费者和商品之间的交易关系。部分教师出于现实考虑,担心管理过严会导致学生流失,因而有意无意地放松对学生的监管,致使课堂管理效果变差,学生对教师的敬畏之情弱化。在这样的班级氛围里,教师的成就感和职业自豪感也被严重削弱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和某个固定班级里的学生进行长期的高频次交流,师生之间相互熟悉,易建立信任感和认同感,师生关系也能够达到高度和谐。但是,完全学分制客观上阻碍了师生之间的深层次了解,必然造成师生关系冷漠、生疏。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师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王秀丽 2014)。此外,不少教师在学生选课期间会产生焦虑情绪,担心因掉班无法完成工作,而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可控的,加之和教师的教学水平没有直接关系,导致教师产生一种无力感,同时职业安全感降低。
完全学分制造成班级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尽相同,英语学习动机也千差万别,因此,教师很难兼顾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只能按照教研室设计的大纲和教学内容,按部就班地推进教学进度。此外,教师的教学效果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很难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因为很多学生大一、大二四个学期会接触四位不同风格的英语教师。四个学期下来,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亦或下降,很难说是哪一位英语教师的功劳或者过错。教和学都失去了连贯性和统一性,师生每学期一开始都要花大量时间了解和适应彼此,前一位教师设计的一些教学活动,或是花大力气敦促学生养成的一些学习习惯,也许在下一位教师那里又得推倒重来,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付出都变成了无用功。在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学生四个学期接触四位英语教师已是常态,不同教学风格的碰撞,不同教学理念的冲突,不同教学方法的切换,虽然会激发学生思维,但也使他们的大学英语学习变得支离破碎。一些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观测到实际效果的教学策略也变得无法操作,教师只能采取一些中规中矩且短、平、快的教学手段,四平八稳地完成教学任务。长此以往,教师的教学创新热情被极大地削弱,教学模式慢慢变得僵化。
学校教务部门要做好统筹规划,升级完善选课系统,要努力考虑周全各种因素,让学生自由选课能够真实发生,而不是简单地把课程塞到时间段内。教务处和各学院,学院和学院之间要加强沟通,对全校的选课情况有全面认识,不能各自为政。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全校一盘棋”,最大限度地消除时间冲突(赵琳、姜丹、陈汉白,等 2021)。如果有必要,教务处要对占用时间段较多的公共课进行一定程度的倾斜,保证一定的优先度,只有这样每学期一开始学生因时间冲突而不得不和上学期教师忍痛告别的一幕才不会不断上演。
此外,针对大学英语课分为听说和读写两部分,学校可以考虑加以改进,将它们之间的捆绑打破,不要求听说、读写两门课捆绑在同一个班级、同一个教师身上,应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实际作多样化、灵活性的搭配。例如,选择A班的听说课和B班的读写课,这样就不需要学生每周从自己的时间里抽取两个固定的时间段,从而能大大降低课程的固化安排,大幅提升其选课的成功率。另外,选课系统还要对班级人数进行限制,设立上限,以免班级人数过多。规模适度的班级可以保证学生和教师有更加充分的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了解。
教师应认识到选课制是大势所趋,既然无法回避,就只能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技能及人格魅力,与时俱进,将完全学分制带来的压力转变成自身职业发展的动力,要紧跟时代步伐,怀着年轻的心态,始终保持学习热情,将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主动融入教学。此外,教师要注重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不能埋头做一个“教书匠”。教学和科研是相辅相成的,两者的有机结合不仅会带来职业能力和职称的提升,而且提升了学生欢迎程度。
在完全学分制下,师生关系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疏远,虽然部分原因是完全学分制自身的弊端,但教师还须努力发挥自身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学会使用情感策略,从语言、动作、表情、态度上关心学生的成长,肯定其进步,激励其努力前行。教师正面积极的情感表达有助于与学生建立更加紧密、和谐的关系,形成良性的师生情感互动。教师应采用灵活手段,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协作,使因选课而建立的新班级具有一定的凝聚力。
按照学生的英语水平、学习需求推行分级教学,这样教师可以有的放矢,调整教学方案,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可以在选课系统中加入一段说明文字,简要介绍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理念,阐述对学生的要求和期望,如到课率、作业要求、学习态度等,只有学生承诺能达到要求,才能选择该教师的课(汤世中 2016)。教师提前通过选课系统和学生“约法三章”,可以有效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师生实行某种程度的双向选择,可以让师生互选不再“开盲盒”,而是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虽然完全学分制已经在我国各大高校广泛实行,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符合“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其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教务部门和教师须通力合作,扬长避短,切实利用好这一制度,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推进大学英语教育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