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东,王晓鹏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 430070)
网络统战工作是新时代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内容。在2022 年7 月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指出要做好网络统战工作,走好网络群众路线[1]。新时代做好党的统一战线工作,要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坚持大团结大联合,动员全体中华儿女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一起来想、一起来干。为此,进一步加强新时代网络统战工作,是党在新时代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的必然要求。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执政的力量之源,是决定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力量。“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因此,立足新时代我国网民数量超过10 亿的实际,加强网络统战工作,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是新时代更好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需要。
党的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党的重要传家宝。因此,加强网络统战工作,不仅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走好网络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执政的生动实践,更有利于构筑网上网下同心圆。
其一,加强网络统战工作,走好网络群众路线,既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超越,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一方面,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过程中,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善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治国智慧,比如党的群众路线就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者爱人”,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的“君舟民水”等观点。另一方面,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重要体现。群众路线本质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观点。工人阶级必须依靠本阶级的群众力量和全体劳动人民的力量,才能实现自己的历史使命;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决定力量。这就决定了党只有走好群众路线,才能准确把握历史规律,按规律办事,确保党和国家事业的成功。在互联网时代,网民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又一存在形态,网民的呼声反映着人民群众在现实中的诉求。密切联系群众,从网民群众中来,到网民群众中去,必须进一步加强网络统战工作,找出最大公约数,画好最大同心圆。
其二,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2]。加强网络统战工作,是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实现“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经验的继承和创新。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3]22。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志士仁人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做过种种尝试,但均以失败告终。究其失败背后的原因,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脱离广大人民群众,以致“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这个目标似乎成为一道无法逾越的天堑,横亘在中国人民面前”[4]。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找到了改造中国社会的根本力量——人民群众。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围绕不同历史任务,采取不同的统一战线政策,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通过艰苦卓绝的奋斗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用拼搏奋斗建设新中国,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历史和现实证明,把绝大多数人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党战胜一切困难、夺取事业胜利的强大力量源泉。第5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 年6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51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5]。与之而来的便是新兴职业从业人员和新型社会群体的大量涌现,这对党在新时代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需要我们党不断推动统战工作的守正创新,将统战工作向网络空间拓展延伸,走好网络群众路线,做好网络统战工作,“坚持一致性和多样性统一,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6]。
习近平在2018 年的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指出,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7]。因此,加强网络统战工作,维护网络安全,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归根结底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其一,加强网络统战工作,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是为人民群众提供良好的网络安全环境和社会治安环境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指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风险问题值得高度重视。网络已是当前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前沿。”[8]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国内国外、线上线下的界限逐渐模糊,整个世界成为日益复杂的舆论场。网络意识形态风险的源头由此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西方敌对势力凭借其技术优势,以互联网为媒介向我国大肆输入诸如“普世价值”“人道主义”“宪政”等各种错误思想观念,企图从意识形态上达到其西化、分化我国的政治图谋。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渗透变得更加隐蔽,其危险性更大。另一方面,国内一些人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也不时借助互联网等媒介鼓吹“历史虚无主义”“民族主义”“民粹主义”等错误思潮。来自意识形态领域的这些内外风险在互联网的作用下呈现缠绕叠加的态势,并试图动摇马克思主义的立党、立国根本指导思想地位,严重威胁我国生存发展的安全环境。为此,必须做好网络统战工作,着力防范化解网络领域存在的意识形态风险,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绿色安全的网络环境与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决捍卫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其二,加强网络统战工作,做好网络生态治理,是为人民群众营造风清气正网络环境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指出:“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9]随着自媒体用户数量的增多,“主流媒体已不再是信息空间的唯一生产者,用户、平台等多元主体深度参与信息内容的生产和传播,信息数量激增、呈现形式多样,但内容质量却参差不齐、虚假信息泛滥”[10]。社会化新媒体迅猛发展的背后是民间舆论场的兴起。民间舆论在民意反映、民情表达以及推动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民间舆论也存在着虚假信息传播、低俗文化滋生、网络暴力等负面问题。比如在一些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少数网络意见领袖肆意散布一些虚假信息和网络谣言,对网络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破坏并引发社会恐慌。为此,在新媒体时代下必须做好网络统战工作。一是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公信力和权威性,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进行甄别和过滤,营造健康的网络生态环境。同时,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涵养和提升官方网络表达能力,引导非主流网络舆论向主流舆论靠拢,弘扬主旋律。二是团结和引导好网络意见人士,不断增强其过滤网络负面信息、甄别善恶言行的能力,充分发挥他们引导网络正面舆论、传递网络正确信息的积极作用,为人民群众提供生态良好的网络环境和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有贫困的普遍化”“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11]。马克思的这一思想告诉我们,无产阶级政党必须高度重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因此,推动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必须要肩负的历史任务,并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坚持这一根本任务。进入新时代,我们更应该做好网络统战工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信息化助推高质量发展。
当今世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和新技术、新业态、新产业的层出不穷,信息化、互联网逐渐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支撑,网络人士成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因此,加强网络统战工作,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充分调动网络人士的积极性创造性是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其一,好的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人才成才的沃土。当前,无论是移动支付、数字人民币,还是物流快递、网络消费等新业态、新产业都是在互联网这个大背景下催生发展起来的。互联网为新经济的出现和成长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与载体,新经济也向网络营销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随着2019年‘直播电商元年’的开启,直播带货蓬勃发展,直播电商规模持续增长”[12],直播带货以不可抵挡之势推动新一轮电商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同时也出现了商品质量堪忧、数据造假和直播主体行为界定模糊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互联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必须加强网络统战工作,充分发挥网络平台服务市场主体的作用,利用网络平台倾听企业家呼声,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借助大数据建模技术,为广大市场主体“画像”。
其二,网络人士在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上有着重大作用。习近平在2015 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对包括新媒体从业人员在内的网络人士统战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新时代网络人士统战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习近平在2022 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出:“必须做好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 必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1]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网络人士日益成为信息时代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要承载者,特别是互联网企业负责人、网络“大V”“大号”、网络主播等在赋能乡村振兴乃至地方经济发展上发挥着重大作用。为此,一方面,要加强对这些网络人士的联络与支持,在提升他们推动经济发展的“数字能力”的同时,也要汇聚他们的力量为助力乡村振兴和地方发展建言献策。另一方面,要通过探索建立国家数据标准,为他们解决数据确权、信息安全等基础性问题,助力他们将数据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作出了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文化是重要因素;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13]。当前,我国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新引擎。如数字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带来的新的文化消费群体和消费模式的出现,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和新增长点,也成为网络统战工作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增长必须要抓好的一个重要领域和契机。
其一,新型文化业态的培育和发展需要加强网络统战工作。2021 年,我国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互联网搜索服务、数字出版、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等数字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 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39 623 亿元,比上年增长18.9%[14]。而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5G、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成为了促进文化产业网络化、智能化、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引擎,数字内容、动漫游戏、视频直播、视听载体、手机出版等新兴文化业态也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然而,我国文化产业的规模、结构等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和完善。这就需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运用新媒体技术做好相关产业发展的保障和支持工作,加强对新社会新群体的团结和联合,推动文化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融合发展,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随着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联系日益紧密和文化消费新模式的出现,文化旅游也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新的增长点。这就要求我们抓住数字化机遇,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对文化领域新的消费群体的团结和引导,不断拓展文化产业重点场景应用边界,发展“文化+”消费新场景,打造更多参与式、体验式的综合性消费载体,丰富人们的文化体验形式和消费模式,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推动其成为新型文化业态发展的有生力量,最终推动生产力新的解放与发展。
其二,引导和团结广大文化创造者需要加强网络统战工作。数字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的新业态,在推动传统文化产业网络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程度不断加深,以网络游戏、网络视频、网络直播等为代表的网络文化产品大量涌现,业已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网络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大量“有文化、懂科技、会创作、善管理”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及前瞻性思维能力,创造出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文化产品。为此,必须团结并积极引导广大网络文化创造者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投身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文化创造中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为文化创新创造提供方向指引。为此,必须借助统战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网络文化产品创作的全过程,引导广大网络文化创造者在实现其文化观念的价值整合基础上不断激发其文化创造活力。
提高治国理政能力,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是我们党长期执政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统战工作在提高党治国理政能力上的作用也愈加凸显。
习近平强调:“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所面临的内外形势、所肩负的使命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是变化大,越是要把统一战线发展好、把统战工作开展好。”[1]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统一战线面临的时与势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变化在给统战工作带来了新挑战的同时,也为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提供了重要契机。
其一,加强网络统战工作有利于社会共识的凝聚。统一战线涵盖了政党、民族、宗教、阶层、海内外同胞等领域,联系着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等各界成员,充分体现了其多样性的特点。但是,如何在统战对象多样性特点的基础上探求其共同目标,即一致性是统一战线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必须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作为在互联网空间不断崛起且具有强大话语权、影响力的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意见人士,已成为新时代统战工作必须要团结和联合的重要对象。同时,因这些人员主要以互联网为生存手段,具有分散性、游离性和隐蔽性的显著特点,也给凝聚共识和力量带来了诸多困难。这必然要求统战工作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积极主动寻求变革,善于运用数字化和新媒体手段开展活动。网络统战工作具有打破时空的限制,融入网络的便捷性、虚拟性、时效性等优点,更契合新时代党外人士特别是网络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生活和工作特点[15]。各级统战部门应及时把握其思想动向,关注其利益诉求,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加以思想政治引导,充分发挥其在网络社会正能量传播中的独特作用,巩固互联网意识形态主阵地,最大限度地凝聚网络社会共识。
其二,网络统战工作丰富了参政议政方式。互联网是公众现实空间的延伸,在其强大的通信功能下,网络参政议政与传统的线下参与相比更具有灵活性、机动性和时效性等优势。开展互联网参政议政能够把线上和线下两种方式、“两种意见”进行有效结合,建立网络统战工作新平台。近年不断发展起来的微信、微博、抖音等社交应用在便利广大群众生活的同时,也为广大网民展现民智、表达民意提供了重要平台,为党外人士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提供了便捷渠道。一方面,互联网为党外人士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党外人士可以对其去伪求真、提炼归纳,使其成为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的重要素材。同时,网络大数据对民意的分析整合作用也提升了统战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另一方面,互联网在党外人士与党委政府之间架设了直接的桥梁,党外人士可以通过多种网络平台便捷地向党政部门反映社情民意信息、提交议案提案,甚至可以针对某个具体专题及时开展议政协商以形成共识。此外,在利用网络开展统战工作过程中,统战对象和统战工作者的地位对等,更容易在平等的沟通中听到真实的声音。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16]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推动其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网络统战工作作为新时代统战工作的拓展和延伸,既是社会治理的重要领域,也是推动社会治理的重要举措。
其一,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需要主体参与的多元化。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3]76一个“共”字充分体现了社会治理现代化不仅是人人受益的现代化,也是人人参与的现代化。网络统战工作的对象不仅数量庞大,而且结构复杂,在空间上包含了国内与国外,在政治身份上既有党内的也有党外的,在知识水平上则又分为知识分子和普通民众。为此,要将这些网络人士统筹纳入社会治理,充分发挥他们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汇聚人才和力量。
其二,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治理内容的精准化。我国已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展望未来,全面深化改革依旧任重而道远,社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和新矛盾依旧存在,了解群众的利益诉求是有效防范化解这些矛盾和问题的必然要求。“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2]。只有听到人民群众最真实的声音,明确社会治理的难点和重点,才能做到精准施策,聚焦用力,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网络人士作为影响力大、传播能力强的群体,对普通人民群众的需求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放大器’作用”[17]。从这个意义上讲,加强网络人士统战工作,是精准了解群众需要,准确回应群众诉求,有效解决矛盾和问题,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必要举措。
其三,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需要治理方式的精细化。习近平指出:“要把包括新媒体从业人员和网络意见领袖在内的网络人士纳入统战工作视野,建立经常性联系渠道,加强线上互动、线下沟通。”[18]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人士不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而且还有着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能够在特殊时机和场合将恰当的社会话题进行归纳、处理和传播,从而对社会舆论导向和社会环境塑造施加影响。因此,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信息整合能力,做好网络人士统战工作,有利于提升线上互动、线下沟通的有效性和便捷性,以治理方式的精准化赋能社会治理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