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四重价值意蕴

2022-04-07 09:19:00贾文娟
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发展

刘 锋,贾文娟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 100124)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中踔厉奋进、接续探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探索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必将推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行稳致远,必将充分彰显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必将进一步巩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力量基础,也必将为全球贫困治理与繁荣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当前,学界围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演进历程、战略路径、显著成就和基本经验等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而关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这一伟大实践的价值意蕴研究尚处于初探阶段,主要包括“实践推动说”[2]“根本宗旨说”[3]“党的长期执政说”[4]等,相关研究著述呈现碎片化特点。同时,也有著述基于世界历史意义的维度审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但相关成果较少。鉴于此,本文从政治、理论、实践、世界等四个维度,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这一伟大实践的价值意蕴进行学理探究,以资借鉴。

一、政治维度:夯实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政治基础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境界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有助于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有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力量基础。

(一)有助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一是彰显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政治优势。在新时代探索共同富裕的实践进程中,党中央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同全国各族人民一同应对共同富裕道路上的种种挑战,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伟大实践中,党的领导始终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从总体规划、全面部署到统筹推进、贯彻实施,构建了由中央到各省市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并着力发挥基层党组织在脱贫攻坚战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最终交上了一份满意的“脱贫答卷”。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以其无与伦比的领导能力、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成为全体中国人民最坚强的依靠和最坚实的后盾,生动地体现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这一优势。

二是彰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富裕。全国各族人民作为共同富裕的行动主体,一齐投身到共同富裕实践中,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凝聚起了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特别是在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东西部地区资源互补、协调发展,促进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着力缩小地区差距;同时,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协调互动,围绕农业现代化延长产业链条,聚焦缩小城乡差距。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相互帮扶,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新格局,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鲜明地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独特优势。

三是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优势。实现共同富裕,最终目的是为了全体人民能拥有幸福而美好的生活,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党中央始终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无论是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坚持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还是在面临新冠疫情冲击下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我们党以实际行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显著增强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二)有助于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

一是加快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实现全体人民温饱到步入总体小康再到实现全面小康,如今站在迈向共同富裕的新起点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在以一往无前的姿态奋进在新的征程中。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接力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有助于加快推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并进一步促进全体人民实现更高质量、更高层次的共同富裕。

二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社会生产力得到进一步的解放和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不断提升,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夯实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同时,我们党高度重视凝聚和发挥精神文化力量,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力繁荣发展公共文化事业,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精神文化产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起愈加坚实的精神力量。

(三)有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力量基础

一是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夯实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上下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将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以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都不能少”的坚定誓言,取得了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此后,我们党持续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城乡区域差距显著缩小,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开启了共同富裕的崭新篇章。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我们党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提升了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扩大了党的群众基础。

二是有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夯实党长期执政的力量基础。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差距,防止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因此,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共同富裕实践中瞄准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目标,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高度重视处理好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健全完善三次分配制度,统筹多方面利益关系,缩小地区、城乡之间的贫富差距,不断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又差别有序的富裕”[5]。这充分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塑造了公平正义、大公无私的大党形象,有助于进一步化解长期执政风险,夯实党长期执政的力量基础,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

由于小打卡提供的服务和此次活动要求契合度非常高,因此我们决定借助小打卡来完成此次活动,同时保留微信群作为活动的主阵地,用于活动管理及读者的日常交流讨论。打卡内容仍然保留了原有的读书感想、书摘+每日话题的形式。在此基础上,为了提倡深度阅读,活动中鼓励读者写书评,并利用假期时间在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合适的书评。为了增加读者参与度,同时减轻馆员的管理负担,在报名读者中征集了7名志愿者参与活动的组织工作,主要负责回答群里读者疑问,鼓励大家日常打卡,活跃群氛围,活动后评奖,以及后期线下活动的组织。

二、理论维度:拓展了人类文明中的共同富裕思想

新时代共同富裕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共同富裕理论,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共同富裕理念,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从而实现了对人类文明中共同富裕思想的拓展,彰显了党勇于创新的理论自觉。

(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共同富裕理论

一是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无产阶级产生贫困的原因,并从变革制度、发展生产力等层面指出无产阶级摆脱贫困的方法和路径,形成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新时代我国推进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提供了理论指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等重要论述,逐渐形成了中国的反贫困理论,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内涵意蕴。

二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分配的运行机理进行了深入剖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分配必然导致贫富两极分化的灾难,对资本主义分配方式的不合理性进行了批判,创造地提出了生产决定分配的基本理论。这主要包括在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在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实行按需分配,最终促进每个人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全面深化改革收入分配方式和机制,提出和实施了精准扶贫、三次分配等重要举措,从制度和政策层面推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

三是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透视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及其发展规律的基础上,从理论层面描绘了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立足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基于发展生产力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现实需要,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与发展愿景,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

(二)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同富裕思想

一是发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传统民本思想始终贯穿于中华文明发展史之中,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沉淀和文化滋养。譬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蕴含着百姓安居乐业的理念;“民为贵”“君末也,民本也”表达了朴素的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过程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汲取“民本”思想精髓,提出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是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从《礼记·礼运》中关于“大同”思想的提出,到传统封建社会农民阶级“均贫富”的呐喊,再到近代康有为的“大同”构想以及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学说,都彰显着中华民族对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美好社会愿景的憧憬。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并指出了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为实现中国梦伟大构想的步骤指引,继承和超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

三是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小康”思想。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诗经·大雅·民劳》中就有关于“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论述,蕴含着人民群众期盼实现安居乐业与追求国家富强、社会安定的思想。改革开放伊始,邓小平将实现小康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阶段性目标。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升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布局高度,丰富和发展了小康社会的内涵意蕴和目标指向,实现了传统社会理想与现代社会价值追求的睿智耦合。

(三)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共同富裕思想

二是发展了邓小平关于“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邓小平提出鼓励和支持一部分有致富能力的人和地区先富起来,走以先富带动后富的路子,最终使全国人民渐进地实现共同富裕。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推动“先富带后富”的实践中注重促进各个地方之间的协同探索与互利共赢,形成了区域协作与精准帮扶机制,夯实了新时代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保障,践行并丰富了邓小平关于“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

三是发展了江泽民关于“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思想。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为了避免财富分配出现平均主义、两极分化等现象,江泽民提出了“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机制,即“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明确提出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并强调要更加注重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全面深化改革税收制度,解决好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间的关系,探索实施三次分配的制度,拓展了江泽民关于“兼顾效率与公平”思想。

四是发展了胡锦涛关于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思想。胡锦涛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以共享发展为本质要求的新发展理念,更加注重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不断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丰富和发展了胡锦涛关于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的思想。

三、实践维度:助推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就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出一系列战略部署,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助推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

(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是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物质基础。进入新时代,我国将发展重点放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推动形成“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同时着力完善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健全收入分配制度,提升发展的平衡性、普惠性和包容性。2019 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一万美元,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了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经济社会领域的显著成就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夯实了坚实基础。

二是丰富充实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夯实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文化基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共同富裕思想内在地蕴含着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有两个维度。其中,“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心理认同与政治凝聚互嵌整合的功能载体”[8],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充实度、持续性为价值尺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全体人民积极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营造良好社会风尚;借助“互联网+”等新技术着力发展公共文化事业和多样化的文化产业,构建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些探索促使广大人民群众既实现了物质领域“富口袋”的目标,也实现了精神文化领域“富脑袋”的精神追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夯实了文化基础。

三是促进了民生福祉的显著提升,夯实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基础。物质富裕和精神富有的实现应以社会民生事业的发展为重要抓手,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根本目的。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民生事业建设成就显著,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得到了全方位改善。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所指出,新时代十年“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十亿二千万人拥有基本养老保险,十三亿六千万人拥有基本医疗保险”[9]。这些伟大实践和探索使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不仅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创造了稳固条件,也为新时代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实践指南

共同富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精准扶贫、脱贫攻坚的伟大战略,明确规划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在实践中积累了进一步扎实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宝贵经验。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党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研判,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推进共同富裕,提升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包容性,明确提出到“十四五”末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经验,为进一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宝贵经验。具体来讲,一是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各个层面的协同作用,并充分调动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二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在集中精力促进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着力推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协同发展;三是处理好先富和后富之间的关系,完善三次分配制度,引导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成为具有社会责任感的致富带头人,从而带动和帮助另一部分人实现共同富裕。这些宝贵经验,为新征程上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精神支撑

当前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也是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人民群众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使得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显著提升,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共同富裕实践的热情,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对全面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精神支撑。

一是有助于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实现共同富裕依靠的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团结奋斗,与每个人的辛勤劳动密不可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全身心投入共同富裕实践中,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取得了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成果,这将进一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地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转化为勤劳致富、实现共同富裕的实际行动。

二是进一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增强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信心和决心。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探索,进一步缩小了城乡和区域之间存在的差距,深入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由全民共享,更好地实现了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了民生福祉,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广大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逐步得到了有效解决,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精神支撑。

四、世界维度:为全球贫困治理与繁荣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在世界局势动荡、国际贸易博弈加剧以及新冠疫情严重冲击的时代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扎实推动实现共同富裕,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交上了一份治理贫困与繁荣发展的中国答卷,为解决人类贫困和世界发展赤字问题贡献了中国样本,为克服资本主义“现代化陷阱”贡献了中国智慧,进一步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使命的国际形象。

(一)为解决人类贫困和世界发展赤字问题贡献了中国样本

一是为全球治理贫困问题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组织开展了全方位、宽领域的脱贫攻坚工作,实现了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总减贫人口占全世界同期减贫人口的70%及以上,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场彪炳史册的脱贫攻坚战中,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瞄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关键问题,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强化党对脱贫攻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自上而下的广泛动员方式凝聚脱贫攻坚合力,并着力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提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和开发式扶贫的实践方略,实施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等“五个一批”工程[10],形成了从中央至地方分工明确、权责明晰、考核到位的扶贫脱贫机制体系。这为世界上其他国家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贡献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

二是为破解世界发展赤字难题提供了中国思路。为破解逆全球化思维迭起、发展机会不均等、收入分配不公平等全球发展赤字问题,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探索实践中,不仅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而且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昌盛注入了新的活力。譬如,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创造性地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着力构建全球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打造共商共建共享的现代经济体系,不仅为中国实现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打开了新天地,也使各国获得更多发展机会,不断增进各国人民福祉。同时,通过健全跨境、跨区域的合作机制,构筑地缘利益共同体,以此共同应对全球发展赤字等各种难题,为实现整个世界的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贡献中国力量。

(二)为克服资本主义“现代化陷阱”贡献中国智慧

一是为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探索实现现代化的崭新道路贡献了中国智慧。当一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提升至世界中等水平后,囿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不畅等因素,会出现经济增长缓慢、贫富分化加剧甚至社会动荡不定等问题,这是“中等收入陷阱”的基本表象。进入新时代,基于破解新的社会矛盾等问题,我国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并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不断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夯实了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创新力支撑。同时,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注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大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使我国顺利平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行稳致远,为世界上其他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了全新选择。

二是为跳出现代化“转型陷阱”、促进社会成功转型贡献了中国智慧。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意味着一个国家必须突破陈旧模式和体制的桎梏,找到一条适合本国现代化发展的道路。在这一转型过程中,要把握好改革的力度与社会的可承受程度之间的关系,一旦超出社会承受能力便会陷入现代化的“转型陷阱”。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紧紧围绕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阶段性目标,以全面深化改革之威力,大力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和体制机制弊端,夯实了应对社会转型风险的制度保障。同时,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之间的关系,营造了有利于促进社会成功转型的稳定环境,为跳出现代化“转型陷阱”、探索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了中国方案。

(三)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牢记初心使命的国际形象

一是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赤子初心,塑造了践行初心、不负人民的国际形象。在新时代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基于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致力于为人民提供更高质量的就业环境、更高层次的医疗卫生条件、更高水平的教育机会、更合理的收入分配和更可靠的社会保障,着力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最大化地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得到赓续绵延,广大人民群众也展现了奋发昂扬的精神风貌。共同富裕正不断地从理想变为现实,增进了世界各国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初心使命的深刻认识。

二是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责任担当,塑造了勇担使命、积极作为的国际形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推进“一国两制”实践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并部署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这充分凸显了中国共产党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勇担使命、积极作为的国际形象。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发展
共同富裕
经济(2022年11期)2022-11-05 08:25:06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散文诗(2022年13期)2022-07-29 09:06:10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西江月(2021年3期)2021-11-13 08:56:04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34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当代陕西(2021年16期)2021-11-02 06:45:02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中国核电(2021年3期)2021-08-13 08:56:36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华人时刊(2021年21期)2021-03-09 05:31:28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