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旭华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最终都要落到改善民生上。作为使命型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中逐步形成了其践行民生发展使命的内在机理,始终致力于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不仅成功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逐步使人民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并带领人民迈上了美好生活的新征途。深刻揭示党践行民生发展使命的内在机理,既有助于我们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民生发展的基本经验,揭示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规律,又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党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党的性质从根本上决定了其必须以民生发展为己任,为人民谋幸福。早在170多年前,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性著作《共产党宣言》中就明确表示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私利,代表的是全体劳动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始终恪守着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原则,坚定地维护着人民的利益,致力于民生的改善。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这一品格深刻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人的高度关注。实际上,历史上有众多哲学流派都声称关注“人”,但它们所关注的“人”是脱离现实生活条件的抽象的“人”。马克思主义则关注的是“现实的人”。所谓“‘现实的人’,不是处在某种虚幻的离群索居和固定不变状态中的人,而是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1]现实的人生活在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中,是有血有肉的、具有鲜活生命的、有自身需求的人。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的人的关注具体表现在对现实的人的现实需要的关照上,要求创造条件改善人民的生存状态。中国共产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就必须坚守马克思主义关注现实的人的基本原则,“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根本使命”[2],将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的人的现实需要的关照”落到实处,由此构成了党践行民生发展使命的理论逻辑。
作为“现实的人”,他总是处于由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社会现实中,是具体的、历史的,不断变化发展的。也就是说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的多层次性和多方面性,决定了民生改善的持续性和多样性。在人民群众的众多需求中,物质生活资料需求是第一需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现实的人”要创造历史,首先必须保证能够活着。因而,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3]。人们必须通过物质资料生产这一最基本的实践来解决衣、食、住、行等基本物质需求,从根本上保证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因此,中国共产党的践行民生发展使命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创造出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满足人民的生存和发展之需。基于此,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民生物质,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了人民生活的总体小康,人民逐步富裕起来。在物质生活资料的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后,人们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要求进一步改善民生,实现更美好的生活。因而,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4]。这就要求党必须以人民为中心,根据人民的现实需要“补齐民生短板”,统筹民生物质和其他领域民生的协调发展,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任何政党代表的都是其所属阶级的利益。“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由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5]由此可见,政党作为维护特定阶级利益的工具,必然地具有自己的价值追求,从根本上指引政党的奋斗方向。
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性质的政党,其利益和广大人民群众是一致的,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以“人类的解放”为终极价值追求。怎样才能实现人类的解放?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标志性著作《共产党宣言》中得出结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也就是说,人类的解放只有在“自由人联合体”的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这个结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反思中得出来的。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人民没有生产资料,只能把自己以劳动力商品的形式卖给资本家勉强维持生计,不可能实现人民的解放。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制度性的缺陷,只有彻底扬弃私有制,实现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的解放。在未来自由人联合体的社会,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力高度发达,生活资料按需分配,剥削和压迫彻底消失,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极大提高,具备了人类解放的根本条件。由此可见,“人类解放”不是空洞的政治口号,必须有现实条件的支撑,其中最基本的就是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和满足。中国共产党坚定无产阶级的价值追求,一方面要求党以追求人类解放为终极目标,不忘无产阶级的政治使命,另一方面要求党脚踏实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条件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条件,满足民生所需。因此,中国共产党坚定无产阶级的价值追求内在蕴含了改善民生的政治诉求,党不断践行民生发展使命是追求人类解放的题中应有之义和生动体现。
历史上,中国是个农业大国,人多,土地有限,人与农业资源的关系紧张。加之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影响,劳动人民的贫困问题突出。尽管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需要,采取一些措施缓解贫困问题,维持了一定时期内社会的稳定,但民生从未得到根本改善。特别是到了近代,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生极度恶化,危及人民的基本生存。“在这样状况之下的中国实业家,受外资竞争,协定关税,地方扰乱,官场诛求,四方八面的压迫,简直没有发展的希望;小工厂主、小商人,受外货及大资本营业的影响,渐次坠入了无产阶级;手工业工人因为手工商品被外来机器品驱逐的缘故,大半流为失业游民;农民因为物价腾贵的缘故,渐次将自种地卖给地主;所有无产阶级的工人农民以及无力避难的半无产阶级的人,因为连年军阀互争地盘的缘故,无辜丧了无数的生命。”[7]残酷的现实惊醒了中国人,无数仁人志士奔走呼号挽救中国,各种政治势力粉墨登场,但均以失败告终。在其他阶级和政党救亡图存屡遭惨败,中国人民陷入绝境之际,中国共产党肩负着救民于水火的历史重任孕育而生。
党诞生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必然有其特殊的使命,就是为挽救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而生。近代以来,国家的衰败、人民的困苦使得中国人民特别渴望挣脱剥削和压迫,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向往美好生活。作为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一诞生就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使命具体而言,就是要改变中国人民的命运,实现人民的翻身解放,不断改善民生,使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因此,党成立后主动顺应人民的期盼,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的生存状态,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任务和政治原则,并确立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体现出高度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意识。由此可见,不断改善民生“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8],有其历史的必然逻辑。
一个政党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追求必须付诸实践才可能实现。而要把政党的政治理想和价值追求转化为路线、方针、政策和具体制度,实现落地生根,就必须掌握国家政权,实现对国家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发挥着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党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地位,为党践行民生发展使命提供了根本的保证,这是我们能够实现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生活飞跃的关键。
意识形态具有强烈的阶级属性,不同性质的政党其意识形态具有本质的区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的意志,是代表大多数人利益的先进意识。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高度重视对国家意识形态的领导。党对国家意识形态的领导集中体现在以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阵地,确保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地位,防止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干扰和侵蚀,这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民生发展的实践指向。
民生关涉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大多数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民生发展的基本实践指向应当是改善绝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但在私有制条件下,民生发展却误入歧途,民生发展的首要目标是为剥削阶级提供奢靡的生活和物质享受,普通劳动者只能分得丁点残羹冷炙,大多数人的生活举步维艰。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将私有制的弊端发展到极致,一边是物质财富的大幅增长,另一边是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资本家占有大多数社会财富,劳动人民生活困苦。尽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资本家为缓和阶级矛盾,对生产关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调整,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其民生发展的实践指向仍未发生实质性的变化。马克思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劳动人民“能够扩大自己的享受范围,有较多的衣服、家具等消费基金,并且积蓄一小笔货币准备金。但是,吃穿好一些,待遇高一些,特有财产多一些,不会消除奴隶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同样,也不会消除雇佣工人的从属关系和对他们的剥削”[9]。
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倡导社会的公平正义,维护了大多数人的民生权益,对私有制社会民生发展的实践航标进行了根本的修正。党对国家意识形态的领导从根本上杜绝了民生发展的实践指向出现偏差,指明了社会主义民生发展必须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保证了全体人民共享社会主义发展成果、每个人公平享有民生权益的民生发展实践指向。
基本经济制度是生产关系在制度上的反映,一个社会的基本经济制度深刻地体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在人类发展史上,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公有制,一种是私有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考察中认识到,私有制是造成普通劳动者民生发展困境的制度根源。尽管资本主义生产力持续发展,但劳动人民的贫困也是持续性的,难以有获得感。马克思指出:“在社会的衰落状态中,工人的贫困日益加剧;在增长的状态中,贫困具有错综复杂的形式;在达到完满的状态中,贫困持续不变。”[10]由此,马克思、恩格斯阐明了扬弃资本主义私有制,建立公有制生产关系的民生发展出路。
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后,对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设计遵循了体现生产资料公有制这一基本性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在中国逐步建立起来后,党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对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丰富和完善,从根本上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民生发展的实践基础。从社会主义建立初期公有制“一统天下”到改革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11]、“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12],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提出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3],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越来越完善。随着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探索的不断深入,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越来越灵活和多样,既充分发挥了公有制经济改善民生的主体功能,又积极引导和广泛调动了非公有制经济在改善民生中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公有制经济尤其是国有经济,在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14]。同时,非公经济不断做大做强,在丰富民生产品、提高民生产品质量方面功不可没。
制度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除了体现国家根本性质的政治法律制度外,还包括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的具体制度。民生的发展必须要有制度的保驾护航。在宏观上,须以国家基本政治法律制度保障经济基础的安全,从整体上为民生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在微观上,还须建构具体的民生发展体制机制,以具体的制度对民生发展进行微观规制,确保民生建设的顺利开展。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保证了民生发展总体社会环境的稳定。“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是追求共同富裕,这决定了中国必须按照共同富裕的目标来筹谋发展、设计制度与政策体系,进而在促进民生不断发展的同时从根本上解决平等与共富问题。”[1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后,以共同富裕为目标,中国共产党进行了艰辛的民生发展的具体制度的建构。
党对民生发展具体制度的建构主要从三个维度展开:一是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保障了贫困群体的基本民生权益,维护了社会的底线公平。党对社会救助制度的建构始于新中国成立初期,围绕农村、城市和自然灾害的相互救助形成了社会救助制度的雏形。改革开放后,我国建立了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社会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2014年,随着《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的颁布,标志着以8项基本救助制度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社会救助制度框架基本建构起来,民生兜底有了根本的制度保障。二是建立和完善就业保障制度,以制度保障落实民生之本,保障了基本的民生。三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资源优化配置制度,促进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配置的均等化,维护了人民群众依法公平享有社会公共资源的权益。总之,党通过对社会救助制度、就业保障制度和社会公共资源优化配置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民生发展的具体制度被建构起来,逐步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社会主义民生发展制度体系,从根本上保障了我国民生建设实践的顺利开展。
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能否保持党的先进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党的执政能力能否适应不同阶段民生发展的需要,直接关系到党是否能够继续践行民生发展使命,实现民生的持续改善。江泽民指出:“当今中国的事情办得怎么样,关键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党的思想、作风、纪律、组织状况和战斗能力、领导水平。”[16]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不断加强自身建设,永葆党的先进性,为践行民生发展使命、持续改善民生提供了根本的能力保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17]这一论述深刻地揭示了思想建设的基础地位和功能定位。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环节,思想建设具有强基固本之功能。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个政党的指导思想从根本上决定了它实行什么样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决定了党员在实践中的具体行动。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如果党的思想建设没搞好,党员思想方面出了问题,党的基础就不牢固,党的先进性就无从谈起,党的民生发展能力就会丧失。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坚定理想信念。因为信念坍塌是最根本的坍塌。党员干部如果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就犹如没有舵的船,对人生价值感到迷茫,就会出现庸政懒政怠政的现象,导致错失经济社会发展良机,耽误民生的发展,甚至会有少数领导干部把攫取利益和满足欲望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出现严重的腐败现象,损害党的威信,危害党的肌体健康,弱化党的民生发展能力。因此,不论任何时候,党始终高度重视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以无产阶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党员,要求全体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坚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为人民谋福利。党在成立初期就要求全党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强调党员“在实践中去实现共产党的思想”。[18]在革命战争年代,党通过几次针对性的整风运动加强党员理想信念教育,保持了党的思想的纯洁性。改革开放后,针对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部分党员干部埋头于经济工作,忽视思想工作的情况,中央以整党的方式成功祛除精神污染,保持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党进一步强调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性,指出理想信念是“压舱石”,是我们经受住风险和考验、战胜艰难险阻的坚强柱石。此外,在思想建设实践中,进一步强化了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加强了对党员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教育。总之,在整个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党通过理想信念教育保持了党的先进性,始终保持了党的民生发展能力。
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凸显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执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人民谋福利,不断改善民生。因而,民生发展是党执政能力的根本体现,执政能力建设是党能够持续推进民生发展的关键。“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决定着治国理政的成效。只有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升,才能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19]
党的执政能力不是抽象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具体的,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因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它必须贯穿于党长期执政的整个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执政环境、民生发展任务等都会发生深刻变化,必然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执政能力建设具体化为“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20]新时代,党将执政能力建设概括为增强8种本领,即“不断增强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21]
善于学习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邓小平指出:“过去的革命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键在于党的领导,现在的建设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键也在于党的领导。也就是说,关键在于党是不是善于学习,学习得好就可以避免犯大错误,就可以少花一点钱办很多的事。”[22]不论何时,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党员的学习,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在全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全体党员的学习能力。总之,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历史时期,正是党坚持推进执政能力建设,才从根本上保证了党的民生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确保了民生的持续改善。
民生发展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践中,体现在民生改善的实际效果上。党的作风不仅影响党的形象、威望和执政根基的稳固,更关系到党的民生发展能力能否与实践结合,将民生发展能力转化为民生改善的效果和人民群众的民生获得感。纯正的党风不仅有助于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而且有助于党的民生发展能力的落实,能够有效提升党的民生工作效果。党的作风不正,党的形象就会遭到破坏,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就会降低,就会脱离人民群众,损害党的凝聚力、战斗力,民生发展的方针、政策就难以贯彻到实践中,党的民生发展能力就体现不出来。此外,党风不正还会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民生获得感。尽管民生可能在持续改善,但受党员干部不正之风的影响,人民群众对不正之风的不满就会“遮蔽”其获得感,从而引发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抵触情绪,抑制党的民生发展能力的发挥。
党的作风建设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必须持之以恒、一以贯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战胜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民生的持续改善,最根本的就是党始终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依靠过硬的党风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党逐步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秉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以“进京赶考”的态度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得到人民的认可,落实了党的民生发展能力,恢复和发展经济,改善了民生。改革开放后,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切实改进作风,以务实的态度脚踏实地苦干、实干,不仅解决了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实现了总体小康,使人民逐步富裕起来,给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新时代,党作出了加强“四风”建设的部署,逐步形成了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的作风建设机制,党的作风进一步转变,促进了新时代党的民生发展能力的全面落实,中国的民生发展迈入了快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