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的限制因素与对策研究

2022-04-07 08:21刘志云邓万里吴海泽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2年32期
关键词:双创校企大学生

刘志云,邓万里,廖 威,吴海泽,李 彬

(1.广西科技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2.广西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加强企业招聘用工服务,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扩大技能人才供给的通知》指出,加强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对支持企业生产经营,缓解严峻的就业形势具有重要作用。在高等教育广泛普及的背景下,“毕业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大学生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怎样做好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各地高校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以下简称为“双创”教育)与就业的结合模式与建设路径,对于校企合作模式下双创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的实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国内学者对于校企合作的模式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研究,获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促进了双创教育与就业的良性发展。各地高校在推进校企合作的模式下,积极探索大学生就业工作与双创教育的建设路径,构建适合社会发展和支撑大学生终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校企合作、双创教育和就业的有机结合。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研究。吴丽丽(2017)以共青团在青年创业社交平台上促进青年创业就业为视角,通过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理念和制度、加强综合素质能力建设、促进校企合作灵活性和多样化等途径,有效推动大学生就业和创业的实践创新工作[1]。殷树凤(2019)以南京商业学校为例,对深化校企合作下就业实践方式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与学生就业的良性发展[2]。杨育智和李鹏(2018)基于校企合作对就业教育进行研究,提出明确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拓展就业教育的工作思路、建立就业教育的工作机制、推进就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开展就业教育的反馈工作这五项举措[3]。

通过对某高校近几年的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基地、校企合作资源以及相关企业的招聘要求进行研究与对比分析,本文研究校企合作对大学生“双创教育与就业”的影响因素。针对汽车服务工程(以下简称“汽服”)职师本科(以下简称“职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的方式进行研究,立足学校和专业的实际状况采取相应措施,探索出一条适应和引领高校的校企合作创新发展的双创教育与就业的模式与建设路径。

1 校企合作、双创教育与就业有效结合的限制因素

1.1 学校对于校企合作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

通过对某高校二级学院的校企合作单位进行了解,发现与汽服专业的职师本、普本、专升本的校企合作单位拥有十几家,但是通过对学生进行了解得知,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去过校企合作的单位进行实习,这导致了大多数校企合作单位成了摆设。通过对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针对汽服专业的职师本学生的实习,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学生要去中职学校进行为期6周的教学实习。除此之外,针对去校企合作单位的实习并没有纳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于汽服专业的普本和专升本的人才培养方案,由于不是职师方向的学生,所以没有中职学校的教学实习,但是人才培养方案中并没有把校企合作的实习纳入其中,学校对于校企合作资源的利用不够充分。在高校的校企合作中,人力、科研技术、信息等方面的资源都可以作为校企合作资源。校企合作的根本动力来源于学校和企业双方的资源共享,校企合作双方均对合作中的人力、科学技术、信息等资源有着不同方向的需求。蔡安宁(2019)基于资源依赖视角对于校企合作进行研究指出,在开放的系统模式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是资源依赖理论应用到教育领域的最典型代表[4]。高校是一个拥有自身精神文化组织,其性质具有公益性,然而企业是一个希望用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产出的组织,其性质是营利性的。这两个不同性质的组织产生合作的契合点,就是企业和学校双方都希望可以获得对方拥有而自身缺乏的共享资源,校企合作的双方要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合作成本两方面达成共识。

1.2 学生参与“双创”项目的科研成果达不到企业的要求

企业对于项目科研成果得要求往往是比较高的,并且最初的项目科研成果还需要小量投入市场实践,只有投入和产出的比例达到企业的预期要求,企业才会扩大规模生产。然而大学生参与“双创”项目的成果(如发明专利、实用新型、论文等),仅仅停留在在校大学生的研究层面,很难获得较高级别的研究成果,难以达到企业的研究要求。其次,大学生参与“双创”项目可实践的场地少之又少。龙治坚等(2017)对“互联网+”的实践教学平台构建进行研究时指出,实验室和实践基地是高校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重要平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场所[5]。虽然企业与高校建立了一系列的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但是可以满足“双创”项目的实践场地较少,这也直接导致了学生参与“双创”项目的成果难以转化。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是学生参与“双创”实践的重要因素。在实训基地中,学生可以通过学校和企业双方导师的指导,依托学校和企业双方的共享资源,结合学生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共享资源,以最小成本和最低风险进行双创项目的教学和实践活动[6]。

1.3 学生就业需求与企业招聘要求之间无法达成共识

汽服专业的学生以企业和学校就业为主。对于企业招聘,从近期企业对某高校二级学院汽服专业学生的招聘简章来看,发现汽车类企业对就业学生的专业要求有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服务工程、汽车维修、交通运输、市场营销等,主要负责汽车售后维修接待服务工作,完成对应KPI(关键绩效)考核指标。对于教师招聘,从一些中职学校的招聘要求来看,对汽服专业的职师本的学生,比如防城港市理工职业学校2021年教师招聘公告:对于汽车专业教师要求交通运输、车辆工程、汽车维修服务等汽车相关专业;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汽车维修技能相关证书;有相关工作经验者优先;持中职教师资格证者优先;能承担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相关课程(汽车维护、汽车发动机、汽车底盘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训实操。桂林市机电职业技术学校教师招聘简章中要求,就业学生必须是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属应届毕业生;教师岗位需执教师资格证,无教师资格证者需在录取后两年内获得教师资格证。但是通过对学生的就业需求进行了解,大多数汽服专业的学生不愿意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对口的工作,并且学生和企业在薪资方面难以达成共识,从而导致人才供给与企业需求之间产生失衡现象,加大了企业用工难、大学生就业难的趋势[7]。

2 借助校企合作模式促进大学生“双创教育与就业”的对策

2.1 将“校企合作”模式纳入高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高校对于大学生“双创与就业教育”的影响和作用毋庸置疑,各地高校应借助校企合作的育人模式加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与就业能力。针对大学课程单一和理论转化不足的现象,各地高校需要改变现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理念,从重理论轻实践的理念转变为重理论更重实践,加大对实践经验的重视程度。第一,在校企合作模式下,高校应该和企业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以及学生的就业需求改革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校企合作”的实践纳入高校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构建和完善校企合作模式下“创业—就业”的人才培养,将高校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创业和就业统一起来。第二,高校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高校是培养社会技术人才的基地,各地高校教育教学理念不相协调是导致学生双创能力不能与时俱进、毕业大学生不满足企业需求的重要因素。因此,改革高校现有的人才培养制度和方案,是提高大学生双创与就业能力的可行路径。同时,高校还需重视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通过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制度和方案进行改革,构建实践能力强、专业水平高的师资队伍对于学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8]。所以,加强各地高校师资队伍的建设,不仅利于深化高校人才培养制度和方案的改革,还利于加强学生的双创与就业能力。

2.2 利用“校企合作”模式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通过和企业建立深度合作,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强化对学生的专业水平、综合素质能力,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案,进而从本质上提升大学生的双创与就业能力。大学生自身综合能力的不足是导致就业、创业难的重要原因。但校企合作模式在促进大学生个人综合能力方面具有积极性,因此,高校须加强与企业的联合关系,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9]。依托校企合作的模式,在校大学生在学习课程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到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就业实习工作。一方面,有利于强化大学生在学校所学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提升大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深度,加深整体印象,进而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另一方面,在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学习企业的工作管理,为步入社会积累更多的工作经验,提高工作管理、为人处事能力。现如今,很多企业对于人才的选用,一般是有工作经验者优先任用,因为有工作经验的就业者相对无工作经验的就业者区别非常大,有工作经验就业者在沟通交往、应变能力等方面明显高于无经验者。因此,实际的工作经验对于毕业大学生就业非常重要。通过利用校企合作模式,让在校大学生将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企业的工作实践中,这对于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3 实现校企合作在“双创教育与就业”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实现校企合作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首先是为了有效、针对性的培养企业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其次是为了缓解当前大学生创业就业难的严峻形势。不论是高校还是企业都应明确,过于僵硬的培养模式对于提升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的作用较小,可能还会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这样不仅无法培养出企业所需求的技术人才,更不能缓解当今毕业大学生创业就业难的处境。因此,高校和企业应该共同保持校企合作模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具体来说,一方面,高校在制定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时,可以将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以及创业就业的因素融入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比如,企业需要合格的汽车技师,那么在学校汽车专业的教学中,可以将企业汽车技师等方面的内容纳入教学案例,强化高校教育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结合起来。学校也可以聘请企业的相关技术人才参与到高校双创与就业教育的过程中,保证学生的课程教学、创业就业与企业接轨,实现高校创业就业能力建设和企业需求共同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应该和企业建立深度的合作关系,让部分有想法进行创业就业的大学生在保持学业成绩的前提下,充分的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到合作企业的工作管理中进行实习工作。企业支付给学生一定的劳动报酬,引导在校大学生在学习期间积极参与到企业工作中来,学生在获取宝贵工作经验的同时,还可以向企业中的前辈、技术人员请教学习,让大学生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实习和实践中找出自身的短板并加以完善,这是提升大学生双创与就业能力极为有效的路径。

猜你喜欢
双创校企大学生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大学生之歌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