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宏波,金 敏,李卫民
(1.巢湖学院 体育学院,安徽 巢湖 238000;2.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安徽 安庆 246001;3.新疆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以及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都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1],经济新常态下供给侧改革的社会背景,推动了高等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学体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的使命,其通过创新教学活动、拓展群体活动、增强户外活动、提升竞技活动等方式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缓解学习压力、培养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具有突出的功能与价值[2]。为了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发展需求和育人目标的高质量达成,大学体育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课程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衡量教育水平和解决教育供需矛盾最关键的要素[3]。从供需结构来看,课程属于高等教育的供给侧,其供给水平影响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2019年10月3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双万计划”,引起全国高校对一流课程建设的广泛重视,是高等教育开展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作为五大类型中认定总量最多的课程,是一流课程建设的重要着力点。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教育环境得到重塑,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线上教学模式得到极大的推广与运用,线上课程的建设工作受到国家及社会的高度重视。然而,由于课程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大学体育线上教学在实践探索中存在诸多难题,例如,运动技术受制于运动场地和器材的限制无法有效开展、现场指导与帮助以及有效教学监控的缺失、学生自主学习效果不理想等。
鉴于此,如何依据大学体育课程自身特点以及实施的需要,综合线上与线下教学的优势,充分发挥大学体育对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独特功能与价值,推进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是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对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要求,促进大学体育课程高质量发展,文章对大学体育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意涵特征以及课程建设过程中可能面对的现实挑战进行深入分析,从供给侧改革的视角,阐析大学体育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的实践逻辑,以期为大学体育一流课程的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一流课程建设是对金课建设的再深化,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具有高阶性强、创新性足、挑战度高等特点,继承了金课思维的优秀课程,是为一流人才培养服务的高质量和高价值的课程[4]。教育部在发布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中指出,一流课程分为线下、线上、线上与线下混合式、虚拟仿真和社会实践等五种。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是指基于慕课、专属在线课程(SPOC)或其他在线课程,运用适当的数字化教学工具,结合本校实际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造,安排20%~50%的教学时间实施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打造在线课程与本校课堂教学相融合的混合式“金课”[5]。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强调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对传统课程形式的重新整合、合理优化,对课程核心要素与混合式教学要素进行有效融合,重视发挥线上教学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然而,需要明晰的是,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不是割裂的独立课程,而是相互融合的一体化课程,从课程时间占比来看,线上教学时间相对较少,体现了混合式课程需要围绕线下教学为主线,充分发挥线上课程拓展、补充等优势的课程设计思想。
大学体育课程是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具有突出的实践性特征。线上教学与传统线下教学的较大差异性对课程的设计与组织提出了新的要求。综合来看,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可被理解为,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将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进行有机融合,为学生提供具有开放性、针对性、精准性的课程资源以及更加灵活、多样化的运动体验,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的高质量、高价值的课程。依据教育部发布的《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应结合课程特殊性、学生发展需要以及办学实际进行科学规划与实施,其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
供给侧改革是经济领域的概念,经济供给侧改革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高等教育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面向国家、市场、社会以及人才自身等多方的需求。在一流课程建设的背景下,如何科学地把握正确的需求方向,建设符合现实与发展需要的课程,是保障课程质量的前提。传统课程建设主要停留于学科知识的范式思维,易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例如,部分学生掌握了较强的理论知识,而面对不确定的因素,在开展实践活动中却束手无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知识供给与需求脱节的问题。另外,高校肩负着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与担当,在文化自信的大背景下,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团结稳定的重要保障,其对人才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意识与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作为培养新时代建设者的重要场域,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则是课程建设与实施的重要方面。此外,大学生现实特点与发展需求是影响课程供给的重要方面,大学生作为高校课程需求主体,是课程的直接接受者、受益者,课程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未来发展等方面的综合需求对课程建设与实施提出了要求,影响课程建设的质量与效果。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要求课程建设能够从学生的特点与需求出发,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课程建设与实施中。鉴于此,面对新时代多样化的需求,供给侧视域下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应当依据大学体育课程实践性强的特征及建设规律,展现对人才培养具有促进身心健康,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等独特的功能与价值,以多元需求为实践导向,为培养适应现实与未来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奠定基础。
新需求催生新供给,新供给创造新需求。一流课程建设旨在打造高质量、高价值课程,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其要求减少无效、低端的课程供给,提升供给水平,创造适应新需求的有效供给,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均衡[6]。正如“萨伊定律”认为,“供给会自行创造需求”,即主张优化供给[7]。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应以主动优化供给作为实践思路,重视优化供给结构,吸引需求主体。课程的供给应当从自身出发进行优化,让需求侧能够主动寻求供给服务,打破传统的仅限于大学体育教材或教师知识、技能以及经验等方面的供给,提升对于跨领域的知识、技能探索的需求,对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课程实施方式以及信息反馈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大学体育课程供给结构主要包括课程资源的供给、课程实施方式以及具体实施计划安排等方面,其应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大学体育自身特点以及各方的多样需求等,对课程进行综合的设计与实施,而非仅限于本学科课程内容,例如,从国家对人才培养的需要,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对跨学科知识的整合;在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基础,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关键性作用,在大学体育课程建设中重视对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积极优化课程设计以及实施方式的安排等。
2021年2月23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表示,一流课程形式要注重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大学生是互联网的原住民,课程改革必须强调适应学习者的互联网原住民特点,注重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技术的引入、智慧教室的应用,才能使学生的学习有效度和满意度得到根本保障[8]。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的变革,教学活动呈现的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重塑了高等教育的环境[9],助推了线上教学的普及,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高校更加重视在线课程的建设,大学体育课程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大学体育自身有其特殊性:以身体参与练习为主要手段来实现课程目标,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何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已成为新时期大学体育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其将是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的主要实践形式,通过充分融合两者的优势,依据多元需求,整合课程内容,创新多样的、高效的课程实施形式,共同发挥其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功能与价值。
建设一流课程是对课程建设标准“质的规定性”的实践诠释[3],“两性一度”标准是一流课程建设的实践标准,主要包括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三个维度,是对课程目标、内容、实施方式以及学生能力等方面的规定[10]。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应依据高阶性、创新性以及挑战度三维标准进行建设,促进课程的高质量、高价值的发展,进而发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就高阶性而言,其与单纯的知识传授范式的低阶性课程相对应,是对课程建设目标的定位。就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而言,应突破以掌握运动项目技术为主要目标的惯性思维,充分发挥线上与线下的优势,依据大学体育课程的特点,追求知识、能力以及价值塑造的有机融合,让学生在掌握运动相关知识、技术、方法的同时,注重提升其解决生活问题的综合能力。例如,能够依据健康促进的需求合理制定运动计划,并有效实施,能够在学、练、用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满足未来发展需求。就创新性而言,其主要是对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以及学习成果等方面提出的要求[11]。例如,在课程内容上,增加榜样性案例的理论内容并开展思政教学,依据不同项目教学的特点融入流行的健身元素等,提升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时代性,拓展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教学形式上,依据大学体育课程内容与教学特点,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具有先进性、互动性的线上线下有效融合的多样化教学形式;在学习成果上,能够基于大学体育目标任务的有效安排,激励学生创造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的成果。例如,运用不同的方法提升健身锻炼的效果。挑战度主要是对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内容、任务的要求,要求课程内容应当需要学生通过不断的努力才能获得,而非简单的记忆性知识以及模仿练习获得的动作技术,其要求大学体育课程内容能够为高水平的学练奠定基础,可见,大学体育课程的建设应当在注重“学会”、“勤练”的基础上,让“常赛”成为常态,让学生在不断的合作与竞争中勇攀高峰。
基于“互联网+”构建的教育服务供给体系,改变了高等教育课程的供给主体、供给客体与供给形态,提升了供给的开放性、便利性与快捷性,能有效集聚社会各方教育服务资源,课程供给主体更加多元,使高校课程自我供给能力面临巨大压力[12]。面对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大量开放性课程资源对传统高校课程的权威性带来冲击,以局限于课程自身知识体系、固有模式的建设将难以适应主体多样化的需求,随之将影响课程教学的质量,进而使课程的生存与发展面临更大的困境。就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而言,供给主体多元化在为课程建设提供支撑的同时,也带来一定的压力与挑战。一方面,传统线下大学体育主要围绕各个体育项目运动技术进行课程建设,实施教学工作。面对当前互联网平台、移动平台等丰富、新颖的教学资源,大学体育课程的功能与价值大打折扣,陈旧的、单一的、乏味的课程内容以及“一对多”式的单向传授式的课程实施,影响学生参与学练的热情,进而影响大学体育的育人质量。另一方面,线上大学体育课程面对繁多的资源,如何更有效地选择与利用其满足课程自身与各方需求将显得至关重要,这关系到大学体育线上线下课程与教学衔接的有效性,影响线上线下混合课程建设与实施的质量。
大学体育课程受制于传统的“知识传授”“老三中心”等理念的影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致使大学体育课程供给难以满足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的多元需求,供给不足、供给错位等导致的供需矛盾愈加突出,影响大学体育教育目标达成的质量。其主要表现在:一方面,课程建设缺乏对多元主体的现实特点以及发展需求的重视,而沿袭传统的局限于体育学科教育的惯性思维,例如,围绕各体育项目运动技能建构大学体育的课程内容体系,难以满足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需求,产生教师表示“难教”、学生反映“难学”的怪象;另一方面,课程建设主要依靠各学校自主建设,对外交流合作不足,课程供给模式主要处在“自产自销”的阶段,其难以满足新时期主体多样化的需求,不利于形成开放共享的课程发展新生态,课程资源未得到有效推广与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课程资源的浪费,是一种“灰色”“单向”的课程发展模式;第三,大学体育课程建设中课程建设主体运用新理念开展的创新性探索不足,正如对大学体育在线教学形式的质疑与排斥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部分主体难以跨越运动技术教学的固化思维,对大学体育课程目标、任务等认识不足,缺乏对新型课程教学形态的研究,进而影响线上与线下混合式课程以及教学的发展进程。
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是与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其中起作用的因素,即可被认为是事物的支持条件[13]。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同样不可能孤立建设,其需要众多条件的支持,不同水平的条件支持将对课程建设进程与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依据课程建设特点与需要,可将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的支持条件分为政策支持、“物”的支持以及人员支持等方面。从政策支持方面来看,国家对高校各学科一流建设均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各学校应完善大学体育课程的建设制度,例如,课程建设的保障制度、考评激励制度等,且政策制度支持向实践的转化需要学校的深入落实,为提升课程建设质量提供引领性的保障;反之,则会导致课程建设走入“形式化”“庸俗化”的怪圈。从“物”的条件支持方面来看,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需要从线下与线上两个方面对“物”的条件提出要求,这进一步增加了保障的难度,例如,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场地、器材设施等,线上课程教学对线上内容资源、网络设备、教学平台、网络条件与环境以及技术保障等多方面具有较高的要求;另外,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对“物”的要求还体现在经费的投入,包括线上课程资源的开发、网络平台的建设与维护以及对技术支持等方面。从人员的支持来看,“人”是课程建设的关键,在课程建设初期,部分学校管理者、课程建设者等过度关注外在“物”的条件影响,而对“人”的能动性进行了弱化,进而导致课程建设进程处于缓慢或停滞状态,影响课程建设的整体成效;人员的支持主要包括管理人员、教师、技术人员以及后勤服务人员等,其中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体,教师是任何层次、任何学校教育发展最核心的因素,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决定性因素[14]。面对当前部分学校教师数量不足、教学能力偏弱以及自身发展意识与动力不强等问题,对其他支持条件的开发与运用难以发挥应有作用,极大地影响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发展。
大学体育教育作为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中不可或缺的方面,应当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积极改革创新,展现自身优越的功能与价值,回应国家、社会的关切。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变得更加迫切与重要,需要强化课程教学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应注重拓展课程建设思路,适应多元需求下的新课程定位,坚定正确的政治站位与思想站位,将大学体育教育与课程思政进行有机融合,进而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就要求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应当更新课程建设理念,以多元需求为导向,深入分析自身特征,加大对其他课程资源的挖掘与利用,善于汲取优质经验,优化大学体育课程供给结构,打造能够更好满足发展需求的综合性课程内容。基于此,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应以大发展理念做好规划设计,主要实践建议是:一方面,整体规划大学体育自身发展与满足多元育人需求的关联,发挥“育体”“育智”“育心”的功能,让大学体育向多学科渗透,通过大学体育引领,实现“五育并举”,其要求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突破单纯式“育体”的固化思维,充分利用线上线下教学的优势,建立以体育为主体,多学科融合发展的大课程,深挖体育中蕴含的美德、益智、健体、勤劳、尚美等丰富的五育要素[15],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整体规划大学体育在校阶段与进入社会后的关联,发挥大学体育作为学生进入社会前的最后一个学校体育教育阶段的桥梁与中介作用,积极促进学生社会化的转变,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进行体育实践的知识、方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与能力。再者,整体规划大学体育课程的梯度性与衔接性,能够依据学生认知与情感发展规律、运动技能学习规律以及线上与线下课程实施的差异性,对大学体育课程类型、内容等梯度性与衔接性进行整体把握。
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实施基于科学规划设计,解决如何教学才能更好地实现课程培养目标的问题,从教学形式与特征来看,大学体育线上与线下教学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优势,依据大学体育课程特点,将线上更好地融入线下以及促进两者有效衔接是混合式课程实施的重要工作,混合式课程旨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优化课程实施,为更高效地实现课程目标服务。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是在信息技术与教育不断融合背景下进行的创新性构建,应注重推进信息技术有效、深度地融合于课程实施环节,提升课程实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满足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综合性人才的需求。主要实践建议是:一方面,运用信息技术创新课程实施的形式,基于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突破传统教与学交往的时空限制。催生了直播教学、录播教学等教学新形式有利于推动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进而构建高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且伴随“三通两平台”的不断推进,大学体育教育将进入“混合式学习”样态[16]。另一方面,在虚拟仿真技术的支持下,为大学体育教与学提供丰富的情景体验,解决由于场地、器材等运动条件的限制而难以开展多样化体育项目的问题,满足学生多样化的运动需求。再者,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程供给结构,信息技术的集成性、交互性以及实时性极大地提升了信息传递与沟通的效率,促进大学体育课程实施相关主体的交流与互动,在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下对课程实施过程中大量数据进行科学分析,深入了解多元主体现实特点与发展需求,为提供针对性的、精准的供给奠定基础,提升大学体育课程实施的准确性与有效性。
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包括线下课程、线上课程以及两者有效融合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体系,涉及教学内容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场地器材与设备以及教学管理等多方面工作。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与运行非单一力量所能完成,其涉及多方面的条件支持,需要多主体间有效合作才能保障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从校内层面来看,主要包括学校管理部门、大学体育组织与管理部门、师资团队以及后勤保障部门等,即表现为调控主体、组织与管理主体以及操作主体等多元课程建设主体,其中师资团队是课程建设的中心主体,其在协调其他主体关系以及发挥多元主体合力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中应着力打造优秀师资团队,发挥多元主体的职能,齐力协作共建共享,为课程建设提供最优化的制度、人员以及物质等条件支持,为大学体育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有效建设奠定基础,为课程高效实施提供原动力。从校外层面来看,主要包括政府、社会、企业以及其他学校等方面,其为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建设提供外在支持,例如,政策、经费、信息反馈以及其他支持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课程改革方向和进程,学校应当高度重视并能够积极建立校地、校企、校际等多方合作的长效机制,为建设具有广泛影响、可推广价值的大学体育混合式一流课程提供有力支撑。